慈继阁小说网 > 科幻电子书 > 重生科技狂人 >

第264章

重生科技狂人-第264章

小说: 重生科技狂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恩怨如此明显,就没有必要遮遮掩掩了,直接诉诸于法律就是了。

匹夫一怒,血溅五步,何况堂堂的资本家了,亿万富豪多了华裔的前缀,并不代表谁都能来挑衅一下。

正好也巩固一下旧金山这个大本营的舆论支持,要不然被自己地盘上的报纸,蹬鼻子上脸地骂,实在好说不好听。

不过里吉斯?麦肯纳却给唐焕出了一个难题,“既然你不屑于开口回应那些针对你诚信的质疑,那就得采取行动做出表态,进行回击了。而学历造假这一点是最关键的,你不如继续攻读博士,让所有人闭嘴好了。”

听到这个建议,唐焕当时就咧嘴苦笑了,盖因兼顾工作和学习,实在是一件辛苦得让自己也打退堂鼓的事情,把硕士坚持下来,完全是为了向姑妈交差。

何况,对唐焕来讲,更高的学历头衔只是一个点缀而已,他的成就已经不需要借此来证明了。

但里吉斯?麦肯纳却分析得头头是道,听人劝吃饱饭,自己专门请来了公关顾问,不就是为了让他查缺补漏么。

为了方便,唐焕直接选择了位于硅谷中心地带的斯坦福大学。

哲儒专门设有一个顾问机构,用来招揽知名的计算机专家和学者,因而对各个大学的教授了解颇多。

里吉斯?麦肯纳的建议是找一位非华裔的导师,结果挑来拣去,筛选出了DonaldErvinKnuth——唐纳德?尔文?克努斯。

此人1977年访问中国之前,取了一个中文名字,叫做高德纳,而且早在1974年获得了图灵奖。

综合考虑学术地位,以及对东西方文化差异的认知,唐焕发觉高德纳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于是确定了下来。

接下来找推荐信等等的步骤,对唐焕而言根本就不是问题,一个流水操作下来,就全部搞定了。

高德纳是个有趣的人,可以说他是一个黑客,具有其所需要的两大要素:对技术孜孜不倦的追求和对音乐的痴迷。

之前高德纳就已经和唐焕打过交道了,并且明言自己喜欢WordEasy这个文本处理软件,因为这让他编写《TheArtofputerProgramming》——《计算机程序设计艺术》这本书的时候,方便了很多。

另外,高德纳也对唐焕推出的桌面出版系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甚至着手研发一个名为Metafont的字型设计系统。

完全可以说,高德纳和唐焕之间颇有一种志趣相投的味道在内,因此这段师徒关系建立得非常顺利和迅速,三下五除二,唐焕便正式成为了高德纳手下的博士生。

紧接着,高德纳给唐焕安排了一个任务——开坛演讲,为感兴趣的人解答他那篇讨论操作系统的硕士毕业论文。

从浅显的感官认知层面来说,操作系统同样是一些被CPU从磁盘调用进内存的文件,只不过因为它居于底层,控制着全部硬件资源,才显得比较特殊。

一个操作系统先进与否,取决于很多方面,比如内存的使用方式,尤其在多任务环境里,表现好的话,就是稳健地充分利用了硬件资源,表现差的话,资源调配不当引发系统崩溃。

可系统的稳健和效率,又往往是很难兼顾到的,必须找出来一个妥协的合理平衡点。

这就像一条繁忙的路段,如果一辆车不守规矩,胡乱加塞的话,可能不但它自己速度快不了,还连累大家出现交通阻塞。

要是在车道之间放上栅栏,把各个车道彼此隔离开来,那就能让所有的车老老实实地行驶在自己的车道上,无法干扰到其它车道的运行,即便出事了,其危害也仅仅局限在本车道内,不会导致整个道路瘫痪。

可如果车辆真有变道需求的话,那就只能等待下一个路口,这无疑增加了时间成本,降低了效率。

比如微软的MSDOS,其自身的内存空间和应用程序的内存空间就没有彼此隔离开来,如果这个应用程序设计得不规范,出了问题崩溃了,那么MSDOS也会被连累,整个系统就当机了。

Windows则提供了这种隔离机制,从而大大降低了当机的可能性。

除了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之间有这种隔离与否的选择之外,操作系统内部也存在类似现象,毕竟操作系统提供的功能只会越来越多,模块化设计是自然而然地选择。

可操作系统内部的隔离机制使用不当的话,又极容易降低系统的执行效率。

因此,操作系统的模块化也是一个值得仔细探讨的课题,由此围绕着操作系统内核产生了三个概念:Microkernel——微内核、Monolithickernel——宏内核、Hybridkernel——混合内核。

唐焕的硕士毕业论文里,就是探讨了此类的课题,尤其他有实际经验,即方圆电脑和小霸王游戏机所使用的操作系统FreeDOS,以及正在研发和测试的,用于易鹏/Holder服务器/工作站的操作系统万象/AllOS。

现在比较成功的通用性高端操作系统,要数贝尔实验室的UNIX了,其提供的一些只用于服务器的特性,成了被研究的重点。

唐焕在论文里的阐述,让关注这个领域的人眼前一亮,不过很多读者感觉其有所保留,于是有了高德纳布置下来的演讲任务。

当唐焕来到现场后,发现很多人都和自己有一面之缘,但其中的几个人,让他脸上不禁露出玩味的笑容,“我说怎么如此热情地催我,原来是等着吸收完经验,好去开公司创业呢。”

第0338章把竞争者捏在手心里

硅谷里形形色色的创业公司,像庄稼一样,被风险投资者春播秋收,一茬茬地经受着市场的洗礼,其中很大比例因为各种原因,倒在了奔往财富的路上。

而其中的成功者在积累到财富后,往往又反过头来,摇身一变,成为风险投资者。

不管微观上创业公司怎么生死存亡一线间,风险投资者都不会吃亏,他玩的就是一个“赌”字,宏观上十家公司里只要有一两家成功上市,就可以保证大赚特赚了。

比如目前在斯坦福大学担任副教授的JamesClark——吉姆?克拉克,原本时空里创立了称霸1980年代图形工作站市场的SiliconGraphics;Inc。——硅谷图形公司即SGI。

到了1990年代,已经跻身于富豪行列的他,投资了因特网先行者网景公司500万美元,结果在其IPO成功之后,这笔财产变成了20亿美元。

再如另外一个让唐焕格外注意的小团体:来自斯坦福大学的AndyBechtolsheim——安迪?贝托尔斯海姆、VinodKhosla——维诺德?科斯拉、ScottMcNealy——史考特?麦克里尼,和来自加州伯克利大学的BillJoy——比尔?乔伊,原本时空里四个人联合创立了发明了JAVA语言的SunMicrosystems——太阳微系统公司。

其中,担任了第一任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的维诺德?科斯拉,在1984年卸任后,也成了风险投资人,和阿瑟?洛克、唐?瓦伦丁、约翰?杜尔并称硅谷风险投资界的四大巨头。

按照历史轨迹发展,SGI和SUN先后在几个月之后创立,而这两拨人的商业计划书,现在已经放在了唐焕的办公桌上,只是他最近忙于灭火,加之对SGI和SUN在原本时空里的情况了如指掌,便看也没看,直接给了一个感兴趣的回复。

这些创始人急巴巴地赶来,自有其道理在内,盖因不论SGI的图形工作站,还是SUN的通用工作站,操作系统都是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

其他到场人士,也都在BBS上有着响亮的ID。

可以说,这次关于操作系统的演讲,完全是BBS上集体请愿的结果。

唐焕和这些人打完招呼后,刚要拿出稿子开始演讲,CNN的人便找了过来。

双方的合作仅限于几个人知道,眼前的记者显然不包含在内。

神色如常的唐焕做了一个抱歉的手势,随即让助理招呼对方,找了个位置坐下。

唐焕的演讲是拿自家的FreeDOS和万象/AllOS做为例子的,前者为宏内核,支持32位的MC68000系列、16位的Intel8086系列、8位的MOS6502系列、Intel8080系列、Z80系列、MC6800系列,适用范围最广;后者则为混合内核,只支持易鹏/Holder和MC68000,并且还没有正式对外发布。

这些在BBS上逼着唐焕举行演讲的听众,可不是普通人物,尤其像比尔?乔伊之类的技术精英,脑袋里考虑的问题极有深度,唐焕不得不拿出一点干货来交差。

《X档案》节目组的人听得云山雾罩,于是一边开着设备录音,一边偷偷地打瞌睡,等结束的时候,赶紧声情并茂地补充了一句,“技术天才的世界,常人还是不要费力不讨好地去研究了。”

既然和SGI、SUN两个创始团队的人遇上了,唐焕便直接叫过来谈一下。

毋庸讳言,SGI和SUN一旦成立后,都是方圆电脑的竞争对手。

目前最强大的通用微处理器,基本上要数摩托罗拉的MC68000了。

吉姆?克拉克为自己的图形工作站、安迪?贝托尔斯海姆为自己的通用工作站,都不约而同地采用了MC68000,这直接就和方圆电脑的高端产品线对应上了。

要是再过一些年,个人电脑市场阵营变得壁垒森严起来,估计唐焕再怎么给自己插翅膀、加光环地装天使,人家也不会主动送上门来。

从雅达利出走的杰?迈纳,同样采用了MC68000来研发新的游戏机平台Amiga,无意中和二代小霸王游戏机对应上了。

最近唐焕半途插了一脚,算是成功地把这个项目组掌握在自己手里了。

按照这个原则,唐焕应该趁着SGI和SUN还未崛起,直接将其消灭于萌芽当中,一了百了。

但事实上,这个思路行不通。

和好莱坞角色成就演员类似,硅谷可谓是时势造英雄,没有谁是不可或缺的,大量的精英云集于此,能力都是比肩的,无非就是看历史选择了哪一位幸运者罢了。

干掉了微软,基尔代尔正好继续推广CP/M;灭掉了英特尔,拥有兼容架构微处理器Z80的Zilog公司,也有了发展空间。

在唐焕看来,靠着先知先觉,直接粗暴地消灭掉尚处于萌芽阶段、明面上的已知的竞争对手,并不意味着大势不会在暗中孕育出来未知的新竞争对手,反而是浪费信息不对称优势,拉低所有人的智商。

就像当前乔布斯在苹果、唐?埃斯特利奇在IBM的原版本轨道上一样,不管怎么耍花腔,唐焕都能轻松地评估出利益得失,把竞争者捏在手心里,玩孙猴子在如来掌上翻跟头的把戏,这才是安全系数最高的方式。

再说了,就算唐焕想要直接收编SGI和SUN,也希望不大。

吉姆?克拉克在斯坦福大学的研究方向为GeometryPipelines——几何管道,即通过特殊的软件和硬件加速来显示3D图像,他的团队已经有了几何引擎的成果。

加之吉姆?克拉克的成长环境很艰苦,对财富的渴_望程度,可不是那么容易满足的,他没有理由在有一大批技术追随者的情况下,放弃为自己搏一把的机会。

安迪?贝托尔斯海姆在斯坦福大学期间,由PARC的个人电脑XeroxAlto产生灵感。采用MC68000设计了一个系统,名叫StanfordUniversityNetworkWorkstation——SUN工作站。

自然而然地,这个成果同样成了创业的资本,而且其网络的团队更是无比强大。

安迪?贝托尔斯海姆担任第一硬件设计工程师;比尔?乔伊有过研发操作系统BerkeleySoftwareDistribution——BSD即伯克利软件套件的经验,担任首席科学家;出身于斯坦福大学MBA的维诺德?科斯拉和史考特?麦克里尼,则负责行政事务。

原本时空里,维诺德?科斯拉卸任首席执行官的职务,进军风险投资行业后,史考特?麦克里尼接掌这个位置二十多年。

当然了,就是在史考特?麦克里尼任期内,SUN用了近二十年的时间,在互联网泡沫中达到顶峰,然后只用了一年时间便被打落神坛,以至于最后成了ORACLE的囊中物。

不管怎么说,SUN毕竟在史考特?麦克里尼手里辉煌过,能和微软竞争行业霸主宝座。

因此,SUN创始人团队在技术和营运方面搭配得相当不错。

更为重要的是,斯坦福大学的高科技市场化创业机制早就成型了,已经有了成果的吉姆?克拉克和安迪?贝托尔斯海姆,把商业计划书一递出去,风险投资者便对这些根正苗红的技术团队青睐有加。

不得不说,和研发电子游戏机的杰?迈纳、大学都没毕业的乔布斯与沃兹相比,高学历的SGI和SUN创始人团队,配合上工作站这样的先进技术成果,更能让投资人产生信任感。

唐焕虽然并非唯一的资金来源选择,但只要参与了投资,就有的是机会掺沙子。

比如在和吉姆?克拉克会面的时候,唐焕便设身处地地建议道:“以我过来人的经验来讲,产品越早面世,越有利于公司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并避免那些不懂技术的股东指手画脚。”

见吉姆?克拉克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