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科幻电子书 > 重生科技狂人 >

第143章

重生科技狂人-第143章

小说: 重生科技狂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告,放弃参加莫斯科奥运会。

这样一来,唐焕看比赛的时候,倒是不用考虑屁股坐到哪一边了,尽兴就好。

本次奥运会,足球比赛安排在列宁格勒、基辅、明斯克,帆船比赛安排在塔林,其他项目的比赛都安排在莫斯科,而体操赛事的场地,则在列宁中央体育场。

现阶段奥运会上的体操,只包括竞技体操,至于艺术体操和蹦床,则分别是在将来的1984年和2000年奥运会加入的。

竞技体操规定运动员在大约30秒到90秒的时间内完成一套动作,其分为男子的六个项目:自由体操、鞍马、吊环、跳马、双杠、单杠;女子的四个项目:自由体操、平衡木、跳马、高低杠。男子竞技体操侧重于力量,而女子竞技体操则更侧重于艺术性、平衡感和协调性。

竞技体操是夏季奥运会最受欢迎的项目之一,但却不是一项很流行的运动,因为即使是入门级的动作,也需要很好的身体素质和很高的技巧,想想普通人可以做多少个引体向上就能明白其中的难度了。而且在很多经济欠发达的国家,相对于其它运动,体操是一项昂贵的运动。

但做为观众来讲,那种赏心悦目是显而易见的。

看着场上女运动员们婀娜矫健的身姿,那白花花的美腿啊,唐焕恨不得搬个小板凳,凑到近处,边嗑瓜子边欣赏。

整个体操赛事的时间安排,是从7月21日开始,到7月24日结束。

其中,22日,也就是昨天,是男子团体;今天是女子团体;明天是男子和女子个人全能;后天是男子和女子个人单项。

所以,只要唐焕愿意,他可以连着看三天。

国家体操队能否参加奥运会团体比赛,由前一年世界体操锦标赛的成绩决定,如果没有水平足够高的一批运动员,那最多只能选派运动员参加单项比赛,所以这个项目确实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综合国力,有着政_治意义。

现在的体操强队有苏联、罗马尼亚、日本、东德,尤其日本男子体操队,是1960年代和1970年代的一支体操超级强队,蝉联了自1960年到1976年五届奥运会男子团体的金牌。

可惜,这届他们没有来,昨天苏联夺冠了。

而这届体操比赛,也必将被苏联和东欧国家所垄断。

好在影响不大,尤其是女子体操,苏联、罗马尼亚、东德都是世界级水平的。再者,上一届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两颗明星,纳迪娅?科马内奇和涅利金,本届也会登场,非常地有看头。唐焕挑选的眼光,到现在还没有出错呢。

不过有些可惜,今年已经23岁的涅利金,显然已经不在巅峰状态了,反而是那些比她年轻的小姑娘,表现的更为出色。

早期,大部分女子竞技体操运动员都接受过芭蕾舞训练。

苏联体操运动员拉里莎?拉特尼娜在22岁时获得了第一块奥运会女子体操全能金牌,之后在26岁和30岁时蝉联了这个项目的奥运金牌,1957年她怀有身孕的时候还获得了世界体操锦标赛冠军。

捷克体操运动员维拉?恰斯拉夫斯卡在拉里莎之后获得了两次全能奥运金牌。她也是在22岁时获得了第一块金牌。

但随着体操动作难度的增加,这些大龄运动员渐渐地失去了生存空间。

比如平衡木,其早期更多的是表现舞蹈而不是空翻,一套动作通常由跳跃、舞蹈造型、倒立、滚翻和走动组成。在1960年代,一般参加奥运会的体操运动员,最难的动作是后手翻。但进入1970年代后,平衡木的动作难度开始有了显著的增加,奥尔加?科布特和纳迪娅?科马内奇在平衡木上引入了空翻动作,其他运动员随之纷纷效仿。

当时的体操计分规则,也倾向于高难度。

所以,只有小巧的女孩,才更适合做一些高难度的动作,于是参加大型比赛的运动员的年龄,大部分为14岁或15岁,奥运会体操运动员的年龄也大大降低,柳德米拉?托里谢娃第一次参加奥运会时年仅16岁,纳迪娅?科马内奇第一次参加奥运会时更是只有14岁。

这种情况,将来会有所改变,但现在就是如此,女子体操运动员一旦过了20岁,只能退役。

所以,现在的涅利金,相当的不容易。不过其做为领军人物,在鼓舞士气、稳定军心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另外一位重量级选手,罗马尼亚的纳迪娅?科马内奇,表现也不尽如人意,除了其本身遭受伤病困扰之外,唐焕还知道,她应该还被一些比较残酷的社会现实因素所影响。

1976年,年仅14岁的科马内奇,夺得了个人全能,平衡木和高低杠3块金牌,1块团体银牌,一块自由体操铜牌,成了蒙特利尔夏季奥运会上的明星,更是在1976年8月的同一个星期,登上了国际最著名的杂志,《时代》、《新闻周刊》和《体育画报》的封面,成为世界上至今唯一获得此等荣耀的人。

这样一颗美丽的花骨朵,据说遭到了当权者的摧残。

其实不难理解,在冷战时期,体育往往是为政_治服务,用来装点门面的,在一些地方,运动员获得奥运会金牌,未必就意味着其地位会随之全面上升。

而且在唐焕看来,这个时期的体育成绩,摆脱不了兴_奋剂的影响。

要知道,在早期的很长一段时间内,运动员们使用药物参赛,并不是不光彩的事情,而是被视为一种新的“科学”方法,堪称为以使用兴_奋剂为荣的日子。

第一次兴_奋剂大发展,出现在二战期间。

1934年,麻黄素的类似物安非他命,被商业合成,商品名为Benzedrine即“苯齐巨林”。

这种中枢神经兴奋药,立即成了军方的宝贝,因为它可以让人忘记疲劳,持续兴奋,仅二战期间的英国,就向士兵们提供了7200万片苯齐巨林。

第二次兴_奋剂的大发展,出现在冷战期间。

1954年,在越南举办的一场举重比赛的期间,一位苏联生理学家醉酒后向美国运动医学专家约翰?齐格勒透露了秘密,他们给运动员使用睾酮。

冷战时期的两个超级大国——美国和苏联,在各个领域展开了针锋相对的竞争,体育是最直截了当的方式之一。

当体育不仅与个人荣誉,而且和国家利益乃至意识形态挂钩时,兴奋剂的发展自然难以避免。

齐格勒回国后,立即开始给自己和两名举重运动员服用小剂量睾酮,结果十分让人鼓舞:受测者的肌肉更发达,力量更大。

由于睾酮有较大的副作用,齐格勒找到了一种自认为副作用较小的药物——去氢甲睾酮,这种药还有一个响亮的商品名——“大力补”。

以“大力补”为代表的蛋白同化制剂,多是雄激素类似物,能够显著增加身体中肌肉的比重。那位著名的健美先生施瓦辛格,就曾经服用过此类药物。

冷战期间最大规模的兴_奋剂事件,莫过于几十年后曝光的东德运动员大规模使用禁药,上万名东德运动员,在七八十年代参与了一项名为“Komplex08”的计划。他们被要求服用一种据称是维生素的蓝色药片,而那就是一种“大力补”类的合成类固醇。

这种现象,到了1988年首尔奥运会,才在国际奥委会痛下决心,使出重拳之后,稍微有所收敛了一些。

由此可见,当时的运动员,可以说是一个政_治工具。

原本时空里的1981年,科马内奇的两位教练,贝拉?卡罗利和他的妻子玛尔塔,潜逃到了美国,并成为许多著名美国体操运动员的教练,她本人也在1980年代的最后一年,逃到了美国。

由于科马内奇的巨大名气,以及当时东欧巨变的大形势,她随之被各方在舆论上各种标签化、丑化、美化。

但实际上,离开了漩涡的科马内奇,在美国度过最初几年的困难后,日子过得还算不错,并在国际体育机构内任职。

而且在苏联解体后,唐焕眼前的这些女子体操奥运冠军,基本上都跑到美国或者加拿大了。

正因为看得透彻,所以唐焕瞧到一些运动员做出来的高难度动作后,并没有像其他观众那样大呼小叫,而是表现得很淡然,哥欣赏的是运动和艺术的完美结合。

最后,这场女子团体比赛,苏联夺得金牌,罗马尼亚夺得银牌,东德夺得铜牌,虽然整个比赛过程不失精彩,但结果不免让人觉得有些怪异。

唐焕没有等到最后的结束便离开了,因为萨马兰奇邀请他参加今晚的一个宴会,自然要提前准备一番。

将要走出酒店客房的时候,唐焕雇佣的保加利亚送花队的负责人亲自前来请示。

“照常送吧。”唐焕略微沉吟了一下,“分别给涅利金和科马内奇,送上一束代表友情和青春美丽的橘红色玫瑰。”

见对方认真地在笔记本上记录好后,唐焕满意地拍了拍他的肩膀,“这几天工作完成得不错,等活动结束后,给你一笔奖金。”

此人闻言大喜,一番感谢之后,乐颠颠地去做送花的工作了。

唐焕摇了摇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老祖宗的话,放之四海都适用啊。

萨马兰奇让他参加的这个晚宴,实际上就是一个例常的公关聚会,出席的都是一些苏联方面的官员、奥委会委员、各国奥运体育代表团的领导,等等之类的人物,大家一起吃吃喝喝,同时联络一下感情。

因为有几次萨马兰奇特意为唐焕介绍一些重要人物,所以他不免有些引人瞩目,在和科威特代表团的团长交谈时,对方就略显热情。

一战之前,科威特是隶属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伊拉克的一个自治省份,但在一战期间,英国占领了科威特,并于1961年促使其独立。

不过伊拉克始终没有承认科威特的独立,这也是将来萨达姆下令入侵科威特的借口之一。

正因为有这个历史背景,虽然科威特官方语言为阿拉伯语,但通行英语,这才让精通数门外语,唯独不擅长阿拉伯语的唐焕,仍然维持着直接语言沟通上的优势。

看到这位科威特王室的重要成员,FahadAlAhmedAlJaberAlSabah即法赫德?艾哈迈德?贾比尔?萨巴赫的第一眼时,唐焕首先想到的自然是对方通过石油赚取到的大量美元,那真是富得流油。

第0221章非同一般的眼光

不过,唐焕很快记起了,眼前这位法赫德亲王;可是一位了不得的人物。

原本时空里,他的所有身份,几乎都和体育有关,各种头衔数不胜数,最有名的当属其在1982年,成为亚洲奥林匹克理事会的主席。

这位具有军旅生涯,甚至参加过第三次中东战争的法赫德亲王,其人生结局比较壮烈,在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时候,最后于保卫王宫的血战中以身殉国,算是维护了科威特王室的几分颜面。

关于此人的另外一件有名的事情,是在1982的西班牙世界杯的第一轮,科威特对阵法国队的分组比赛中,对裁判的干涉。

当时法国3:1领先,完场前,法国中场球员阿兰?吉雷瑟又打进了一粒进球,可是科威特球员认为来自苏联的裁判MiroslavStupar吹响了完场哨声,他们才停止跑动,导致了失球。

但事实上,声音来自于看台上观众发出的口哨声,比赛尚未完场。

结果科威特的足协主席,同时也是科威特王储的兄长,法赫德亲王,冲入场中与裁判进行交涉。

乐子来了,裁判最终改变决定,判定此进球无效,最终法国以3:1赢得了比赛。

后来国际足联经调查决定,判法国完场前入球有效,比赛结果改为法国4:1取胜。

而那位苏联的裁判则彻底悲剧了,被指执法失误,以后不得再执法足球比赛。

至于法赫德亲王,被罚款10000美金了事,可问题是,亲王在乎这点钱么?

鉴于此事的恶劣影响,国际足联随后做出规定,任何人不得进入场内,与裁判理论以改变裁判的判决。

国际体育赛事当中就是如此有插曲,因为当中纠缠着政_治因素,西亚足球队联手做掉东亚足球队的例子比比皆是,反之亦然,但要是你自己争气,像法国足球队那样实力够强,3:1或者4:1拿下对手,本质上又有什么分别。

从这些事例当中不难看出,法赫德亲王应该属于性情中人那个类型的,同时性格当中有着火爆的成分。

旁人看到法赫德亲王时,只会联想到其背后科威特王室萨巴赫家族的财富,但唐焕却另外发现了商机。

原本时空里,科威特被伊拉克吞并后,美国领导下的多国部队进行了迅速的反击,外人光是看到了美军首次将大量高科技武器投入实战,展示了压倒性的制空、制电磁优势。

但不要忘了,“沙漠风暴行动”所发动的强烈空袭,每天上千次数的攻击,其所扔出去的每一枚制导炸弹、集束炸弹、空气炸弹和巡航导弹,都是大把的美元。

仅从官方资料来看,由美国国会计算出来的战争开支为611亿美元,其中,德国和日本支付了16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