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科幻电子书 > 光速战争 >

第11章

光速战争-第11章

小说: 光速战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E球内被困的萤火虫首先需要做出下面几个步骤:

  将E球打碎,突破实心玻璃屏障,和D球内的同伴处于同一个光速区域。在D球区域内,D球内光速是不变,第一部分介绍的、传统的星系测量方法都适用;

  根据光速四定律的倒数第二个推论,即对于处于同一个光速位面区域的物体,速度的合成遵守相对论的速度合成法则,而对于不同光速位面区域的物体,速度的合成遵守经典力学的法则。

  对于一个玻璃球,如果这个玻璃球本身以一定的速度运动,则一般求运动玻璃球光速的方法是先建立一个随动参考系,其中的光速是玻璃球静止时的光速,然后通过参考系变换得到运动玻璃球的光速;或者可以直接用相对论速度叠加公式去求运动玻璃球的光速。

  对于玻璃球1:

  设v1是玻璃球:静止时玻璃球内的光速,u1是玻璃球扩张的运动速度,v1’是玻璃球运动时玻璃球内的光速,c1是玻璃球界面真空域光速,这个真空域光速是更大玻璃球的光经过光速位面“滤光截频”效应后的光速,也就是壁垒光速或位面光速。则相对论速度叠加

  V1’=(v1+u1)/(1+v1*u1/c1^2)

  对于与玻璃球1相邻的玻璃球2,同样有相对论速度叠加

  V2’=(v2+u2)/(1+v2*u2/c2^2)

  这样,对于玻璃球1内观察者来说,玻璃球2内的速度,速度的合成遵守经典力学的法则

  V=V1’+V2’

  第三部分是建议总结,大致是:

  在一个玻璃球内,如果有人造黑洞,就相当于在这个玻璃球内修了一个直通管子,管子里是一条汽车公路,萤火虫可以开车从玻璃球内一点快速移动到另一点,可以通过这个管子快速到达球内的同伴附近。

  如果黑洞的密度波很大,天然黑洞(比如银河系黑洞),很有可能是不同位面空间之间的超距离通道,就像玻璃球之间通了高速公路一样,可以快速到达遥远的河外星系。

  人类突破太阳系光速壁垒后,先测定当前空间域的光速,然后根据以前经典测量方法标定附近恒星和星系位置。对于稍远些的,那些红移现象比较大的星体,运用相对论速度叠加和经典力学速度合成方法确定,重新作标定,对于更遥远的星体,只能通过超光速航行到达附近位面空间再去逐渐标定。

  为了以后星际航行记录和使用方便,建议以目前太阳系壁垒光速c0,也就是常说的约数30万公里/秒作为以后描述光速的基本单位。而星系坐标运用以下形式:

  星标(Ω,n,m,c),Ω是位面空间(或前面所说的光速位面区域)编号,n是这个星系在这个位面空间的编号,m是这个恒星在这个星系的编号,c是该位面空间的光速大小。

  当然,恒星种类很多,比如黄矮星、白矮星、超巨星等,不在星标里体现。星标与星标之间的关联,比如距离、方位等,通过上文所描述的重新标定的方法去确定。

  比如星标(101,/,/,10c0)表示101号位面空间,位面空间光速是300万公里/秒。

  比如星标(101,22,/,10c0)表示101号位面空间,编号22号星系,位面空间光速是300万公里/秒。

  比如星标(101,22,1800,10c0)表示101号位面空间域,编号22号星系,编号1800号恒星,位面空间光速是300万公里/秒。


第15章:虫洞试验


  地球纪元公元2049年6月12日。

  近地轨道,地球联邦舰队指挥部。许多科学家、高层军官等聚集在大厅,看黑洞(虫洞?)超距离航行试验的实况直播。

  在近地轨道外侧,一个大型粒子对撞机启动,粒子经过初级加速和再次加速,然后碰撞,一瞬间,时空似乎产生了一种波纹,根据引力探测,某处出现空间异常,这个异常空间大概直径是2公里,但并不能被光学望远镜看见,所以全息屏幕上只能是黑乎乎一片。早已等待的人工智能小型飞船慢慢向异常空间靠近,并不断发出和接收电磁波信号。12分钟后,小型飞船就像是跌入深渊一样,转眼间就消失不见了,接收器收到的电磁波信号突然杂乱,没有规律,频谱显示一种高频振荡波动的信号。人造虫洞维持了十分钟,虫洞消失后电磁信号也消失。

  过了40分钟后,接收到小型飞船的电磁波信号,这说明小型飞船50分钟之内走了40分钟光速距离!地球人沸腾了,超光速跨星际航行不再是梦想,后面的事,就是把人造虫洞造大、维持时间更长,再将虫洞超光速通讯进行解析和研究。

  大概过了22小时后,小型飞船再次出现在近地轨道,证实了虫洞超光速数据。

  但是,人类狂欢之余,并没有忘记,跨星际航行的一切前提,是突破‘光速壁垒’。经过科学院科学家论证,人类断然放弃了在太阳系边缘处制造人造虫洞然后走出壁垒的试验,因为现在人工虫洞还没有那么大的能量去贯穿壁垒。唯有毁灭太阳,人类才能走出这个壁垒。所以,威慑计划早已展开,等待合适时机和月球盖亚摊牌。

  除了月球,太阳系内到处都充满了人类战舰、飞船和人类的身影。毁灭太阳的对撞机再建设,土星、木星、火星及其一些卫星的资源被开采,地球外围的大型太空城也在建造,大型战舰、运输舰等在建造。

  在地球,一些人选择了深度“冬眠”,等待人类冲出壁垒再复活。

  一些年长者选择了复制身体,将原体意识移植到年轻身体复制生命体的大脑,这些复制生命体都有一个普通民众分辨出来的印记,就像明显的胎记一样,这些复制生命体经过一个月的意识过渡期,重新投入到熟悉的世界,然后学习和工作,但这些复制生命体被禁止接触先前熟悉的人,又不能恋爱、生育、组建家庭,所以很大部分投入到生产建设、战舰制造或者成为军人警察。

  对儿童的思想教育、科学教育,地球联邦一刻也不放松,每个儿童都似乎有一个梦想,那就是冲出壁垒,走向星辰大海,由于生命、基因和意识等技术的强力支持,人类儿童学习能超强,一个八九岁的儿童就拥有硕士的水准。

  地球联邦科学院对科技树的发展和完善一刻也不停,粒子物理方面,发现了引力子,将四大力进行了统一,材料和能量科技也是飞速发展,光子薄膜、夸克电路、磁极子自旋绝热网、中微子隐身膜、重力(引力)炸弹等等。

  工程技术也是日新月异,在地球与近地轨道之间建立了光传送通道,传输人力物资等,在地球与土星、木星、火星及其卫星之间组建了一个光传输带中继网络,开采的资源源源不断的被光传送带传输到近地轨道,这些资源制造战舰、移动太空城等。

  在计算和储存方面,通过阿雅的努力,光子计算机和量子计算机性能得到了大幅提高。人类足迹所到之处,就是超级人工智能显现的地方。

  在航行动力方面,离子发动机获得了突破,经过行星引力的不断加速,战舰最终获得了95%光速速度,如果没有行星引力的加速,战舰也可以获得60%光速速度。

  在人造黑洞和超距离通讯方面,基于反物质提取技术的大力提高,对撞机一束粒子在产生人造虫洞之前再碰撞被释放的由彭宁离子阱电磁场束缚的反物质,产生的巨大能量造就了更大直径的黑洞,直径大约有120公里,持续时间有半小时左右。黑洞内杂波电磁信号经过夸克振荡电路谐波解调,发出正常的电磁波信号。

  以上成就是地球人类在不到16年之间就获得的,这恐怕得益于人类对人造黑洞(虫洞)的理论和实验研究。

  地球纪元公元2067年6月23日,和25年前一样,月球盖亚在太阳和月亮上显示“ONLY FIVE YEARS LEFT”!

  远离月球的地方,人类创造的太空城,18个巨大的太空城,在地球同步轨道自转着,太空城设计成球体,直径约100公里,球心是产生重力系统地方,球体南北极各有一套强劲动力推进和减速系统,球面上布满了各种轨道炮台、信号接收发送站、巨形引力波天线、科研研究设备、光传送环等等。每个太空城尽量利用层高的优势,最多可以容纳5亿人。地球联邦舰队已经拥有了4000多艘巡航母舰编队,最大的巡航母舰体长30多公里,宽8公里。所有编队能载人约10亿人,如今全人类人口数量约为90亿,所以舰队和太空城差不多能装载所有人类。

  地球联邦舰队在2057年就开始将部分人类逐步移民到太空城,如今盖亚留言,更加剧了地球人类全部撤离到太空城和战舰的步伐。

  一片繁忙的景象。地球上各个地区的人类,一部分通过光传送,一部分通过飞船,一部分通过运输舰,各种方式到达太空城和战舰。人类未来需要的资源也尽量被开采和传输到太空城和战舰。各种植物种子、动植物基因图谱、全人类DNA和意识都分别保存在太空城特定地方。当然,有些人并不愿意离开地球,地球联邦舰队指挥部下令,如果不愿意撤离,其原体意识将被彻底删除,不再保留,也不被复制生命。于是这部分人当中,有一些离开地球,更多的还是留在地球,等待末日降临。

  不管怎样,人类大撤退在盖亚留言三年后全部完成。

  地球纪元公元2071年1月1日,18个巨大的太空城,在4000多艘巡航母舰编队护卫下,浩浩荡荡的向远离太阳方向行进。虽然战舰可以经过行星引力加速作用达到95%光速,或者没有引力加速下也能达到60%光速,但是因为太空城过于巨大,不能加速到那么大速度,再考虑到舒适性和安全性,所以所有战舰和太空城几乎以10%光速前进,据此计算,大概110天左右就能到达“光速壁垒”附近。

  太空城1号,地球联邦科学院,在出发离开地球轨道之前。

  “周院长,太阳对撞机安装调试得怎样了?”屏幕上艾森总司令问。

  “总司令,都已经部署和调试完毕,剩下的都交给人工智能处理。请记住,只有我们两人有权限遥控对撞机启动。不过,如果我们所有人都到达壁垒附近后,那么即使电磁波马上发射,到达太阳也需要11天左右,我认为这会给盖亚留下时间破坏计划了,所以,我自愿留下来控制对撞机。”周源语气非常坚定。

  “您知道为什么地球人类在50年左右时间,就取得如此巨大成就吗?您看看,那些巨大的太空城,那些充满先进科技的战舰。”艾森没有争论,只是以反问的语气问周源,“是你们,是科技,如果没有你们,我们还不知道在地球什么地方苦苦挣扎呢。”艾森几乎咆哮了起来,“所以,这事只能是我去做而不应该是你。”艾森转而又平静。

  “总司令,不管是谁,每个人都是不可或缺的。我们不用争了,就让‘光币’决定吧,赢者留下来,如何?”

  “好吧。”

  “娜娜,麻烦你,抛‘光币’。总司令,您猜‘光币’落在桌子上时,地球那一面朝上还是战舰那一面朝上?”

  “我猜地球那一面朝上。”

  “那我只能猜战舰那一面朝上了。”

  娜娜手拿着一个发着金黄光晕的硬币一样的东西,远远的,朝桌子上一扔,‘光币’以一个近似抛物线弧度在空中快速旋转着,由于旋转速度极快,几乎成了一个金黄色的光球,无声的光球在桌子上似陀螺般转圈,过了15分钟,旋转速度才慢慢降下来,又恢复了金黄色光晕(娜娜,你的力道可真大啊),再过4分钟,‘光币’摇摇摆摆像喝醉了酒,终于倒下了。

  艾森看着那个‘光币’,一言不发,好久才幽幽的说:“好吧,我祝你顺利。很高兴我们搭档这么多年。”

  “谢谢。是啊,我也快85岁了,是时候让年轻人接班了。总司令,我极力推荐文明院士接我位置,我觉得他很胜任院长这个职位。希望地球联邦舰队大力支持他和科学院。”

  “这个肯定,看来我也要让位了。外面广阔的世界是年轻人的,我们的时代是应该结束了。”

  “刚才我给你发送了一份光子文件,在我们分开后请阅读。”

  “好的,来世再见。”

  “再见。”

  于是,浩浩荡荡的180多万各型战舰和18个巨大太空城背向太阳,向火星方向驶去,踏上遥远的征途。100多艘先进无人战舰护着一个飞船,从大部队中快速脱离,向着太阳,踏上不归路。

  “总有一天,旧历会结束,新历会翻开。无上荣耀的太阳,我来了。”


第16章:突破壁垒


    不到40分钟,周源就来到了太阳对撞机附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