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科幻电子书 > 我的神灵分身 >

第412章

我的神灵分身-第412章

小说: 我的神灵分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便走到那个小店,大多都可以找到这样一本介绍尼亚风情的书籍和图册,月光与日光精灵,自然是介绍的重点,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文字、图片、视频、意识流分享等等,都将月光和日光精灵的形象、特点广而告之。

    每一个精灵都是娇贵的,当然,这种娇贵指的是他们的“价值”,无论这种价值是合法还是非法的,都足以加上油盐酱醋等各种作料,成为人们茶余饭后那津津有味的“点心”。

    很多人为了一睹月光精灵的风貌而来,来了之后,自然而然的就知道了这一行人在干什么,这月光精灵手持的木匣子是什么,有些还保持着原来信仰的人,甚至能从这黑木匣子中,感受到一种隐晦而温暖的“呼唤”。

    一传十、十传百,等这一行人前进一个多星期之后,爆炸般的震撼就以惊人的速度在人类社会中扩散。

    先是知名而权威的媒体,在反复的确认再确认,混乱再混乱,权衡再权衡之后,试探的、小心翼翼的放出这样的“疑是”讯息。

    然后没有激起任何涟漪。

    接着是很多生存压力巨大的小型媒体,他们可没有大媒体这样的矜持,在如今,想尽一切办法活下来才是他们应该考虑的事。

    至于……耶稣?

    好吧,今天不是愚人节,但我们需要这样劲爆的噱头,以吸引关注,以改善我们在日益险恶的生存环境。

    于是,这样的小型媒体无比以,‘确信’,‘惊闻’,‘震惊’等标题,发散到线上线下的各个传播介质之中……

    详细的过程就不必累述了,即使大众的神经已经饱经轰炸,竟是现在的普通人,都那些层出不穷的新鲜事物都有点处变不惊的淡然,但还是被这一反复怀疑、争论到最后全部确认的内容,惊住!

    “什么?”

    “耶稣!”

    “噢,今天难到是愚人节?”

    “不,不是,主应众生的期盼,而沐浴上帝陛下的荣光,时而两千多年的恢弘盛世,于是,复活归来!”

    “切~~,骗鬼呢,两千多年前哪有陛下?”

    “你这种观点极其浅薄和危险,时间,时间不过是上帝陛下手中的一根缰绳,一根尺子,可以任由祂量长测短,一般意义上的存在与否,对至高的、唯一的大能有意义吗?就像蝼蚁能够理解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喜怒哀乐吗?”

    “反正你们这就是牵强附会,无稽之谈,一个两千多年前历史人物,本来就腐朽不堪,正确的做法应该将它扔进历史的垃圾堆里,现在却被你们又拿了出来,清洗干净,再盛装打扮,然后招摇撞骗……”

    “……主会宽恕你的,阿门!”

    “最烦的就是你们这些人,辩论不过,就将自己摆到一个至高点,然后居高临下、悲天悯人,多少罪恶都是在你们这种神圣的外衣掩饰下进行的,别的不说,你们现在又走这一条路是什么意思,再来一次十字军东征,再高举着十字架去讨伐异教徒?抱歉,当今的世界已经不是过去,诸神显圣,凝结众生之愿,化为某一方面的神圣而又具体的象征,异教徒何其多也……”

    “主的神职是救赎,一切原罪:傲慢、贪婪、迷色、忿怒、嫉妒、贪饕、懒惰,都可以在主的荣光下净化,回顾降世之处的赤子形态,以死后荣登天堂,得享永恒的安详与幸福。”

    “……哼哼,真是难为你们,你们能做到这一点一定很不容易,哈,你们以为这种牵强附会的修补解释,能糊弄住谁,真当现在的人还像以前那样的愚昧?”

    “……主一直都在,一直都活在人们的心里,现在不过是有了走出那扇曾经封闭的门而已……”

    “…………”

    类似这样的争论、谩骂、攻击甚至冲突和威胁,被世界之树吸引已久的大众关注首次转移了,在这样巨大的争议中,全球、全人类,甚至远在尼亚的各大王国,都被这一行人吸引。

    到了现在,浩瀚到无边无际的人流加入了这一队伍,漫漫无际的人海前仆后继的追随在身后,越是靠近威娜,气氛越是肃穆,越是靠近圣物,越是靠近主,人就越是严肃,越是虔诚。

    两千多年的积累,两千多年的底蕴,最终在泯灭的最后一刹那,绽放出惊人而夺目的光晕!

    一时,就连吴晨也为之失声。

    “爸爸,这算不算是潘多拉的魔盒,以后,是不是还会有希腊、埃及、中东、印度,甚至华夏的玉皇大帝和天庭?”

    吴晨被这抱怨的话逗的哑然失笑。

 第八百四十章 千年之路

    “凭什么西洋人的神就行,我们正宗的华夏神祇不行?我们有上下五千年悠久而灿烂的文化,文明的存续从未断绝过,从古至今,关于人与宇宙的思辨从未停止过,其中,以我道家的理论最盛,最深入人心,多少脍炙人口的传说、神话、故事,一直刘传至今?依托这些传说、故事、神话,诞生了多少艺术形式和作品?”

    “各位,不要妄自菲薄,我们完全可以发起声势浩大的造神运动,促生属于我们华夏民族自己的守护神祇,没道理耶稣基督可以,我们的三清祖师就不可以,大家说是不是?”

    嗡嗡议论声响彻整个演播大厅,站在演讲台的长袍道人,用一双热切的眼睛看着他们每一个人,“我知道你们在顾忌什么,人家耶稣基督都能将陛下奉为上帝,我们也可以如此嘛,我们把陛下定义为“道”的代表,其实这“大道”不就说的是宇宙本源、宇宙意识吗?瞧,多贴切,简直就像量身定制的一样。”

    “王观主,那你想把智慧女神殿下安放在哪里?”

    峨眉山清虚观观主,原华夏道教总理事会理事,资深的道家学者——王聪灵胸有成竹,“当然是圣子、圣女应该处于的位置,陛下的地位太高,我们一般触摸不到,但智慧女神殿下在人间有很多的庙宇,这就是所谓的入世,奉天承运,牧守万民,我们完全可以将三清祖师置身期内,我们也谋划一个所谓的神职,再将现代社会的元素包含进去……”

    听起来似乎可行,于是争论的声音就小了很多,取而代之的是期盼和热情。

    “人家一神论那么大的冲突都能转过这么一个弯来,没道理,讲究阴阳循环、万能和谐,崇尚自然的老子、庄子不行!”

    “王理事说的不错,此事大有可为!”

    “王观主,这事还需要道教总理事会牵头才行,要不然就我们这小猫小狗两三只,怎么能干成这样的大事?”

    “是啊,王教授,起草一个报告吧,我们崇阳观第一个署名。”

    “……”

    不到这座会议室,不知道还有这么多的道士,每一个都是发髻道袍,每一个都是红光满面,当然,真正称得上仙风道骨的人很少,大部分看起来都像是公司里的老总,机关里的干部,有些看起来还有些酒色过度的样子。

    如今的道教,更像是一种符号,一种和民俗等同的传统文化遗产,真正的道士已经很少了,反而像这些人,名为道士,住的也是道观,开口闭口都挺像那么回事,但实际上和那些以营利为目的的公司、集团大体类同。

    “这个……”王理事很满意现在的“群情激奋”,很好,这说明自己的主张有广泛的民意基础,这些都是各地头头脑脑,都有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得到了他们的支持,至少自己那从底层开始,反而影响上层的想法和思路是正确的,“先不急,我们先看直播……好家伙,这声势,将来咱们能够达到人家的十分之一,就大有可为,一旦三清显圣,我道家必将重新昌盛,而在座的诸位,每一个都是功臣!”

    “那感情好……”

    “不错,王理事有水平就是有水平,不亏是道教圣地——三清观的主持,不愧是华夏道教总理事会的理事,这见识就是不一样,不服不行。”

    “无量寿尊,王道友的话糙理不糙,说不定将来,诸位中间也能诞生一两个长生久视的真人……”

    “真人……哈哈,对,对,真人,大家以后都是真人,我是刘真人,你是胡真人……哎呀,老胡,你这个姓可不好,胡真人,忒土,忒难听。”

    “歪楼了,歪楼了,各位小声一点,直播就要开始了。”

    王聪灵咳嗽几声,连着大声喊了几次,好不容易才将大家突然迸发出来的热情暂时安抚下去,会议厅里的灯光暗了下来,王聪灵走下演播台,回到第一排属于自己的座位,看到几十道淡蓝色的光线从头顶射了下来,光幕弥漫,前方的空间顿时一变。

    万里之外的耶路撒冷,此时还正是中午,三维投影紧随着无边无际的人流,从空中,很真实的将此时正发生的场景展示出一个角落。

    如此大的规模,人群简直分辨不出具体的个体,也看不到头尾,但是,传递过来的影响却没有一点人声!

    整体的概况一闪而逝,接着角度变幻,画面一阵模糊之后又变得清晰。

    这次的角度出现在锥形肩头的人海顶端,正面朝向正缓步走来的一位月精灵少女,少女捧着一个平平无奇的黑木匣子,正一步步走历史的遗迹,一座存在了上千年的古老城门。

    这气氛很奇怪,又规模宏大、庄严,即使透过三维投影,也将整个会议厅里的氛围改变,就像着人海正向自己走来,所有道袍缥缈的观主,被这巨大而庄严肃穆的声势所震慑,嬉笑、玩闹的心态顿时一扫而空。

    耶路撒冷大教堂的神官们集体出迎,然后,三步一跪,五步一叩,接着,除了威娜,只要是画面之中的、漫无天际的人海都跪下了,自然而然,轻而易举,却透露出气吞山河一般的声势和宏伟。

    那浓郁到极点的宗教范围,简直让人坐立不安,即使港男开始抱着儿戏一般的态度,这个时候也不禁头皮发麻,心跳加速,一股强大的感染力透过三维画面传递过来,驱使着,催促着,让他们跪下,让他们被汹涌的氛围同化。

    “好家伙,真不是大场面,大场面……”

    “……人家有这样的传统,几千年了。”

    “……这个国情不同,我们也不必妄自菲薄。”

    “嘘……仪式开始。”

    那精灵少女开始将黑木匣子缓缓举起,一路走过痛苦流涕、不能自己的人群,笔直的向大教堂,向那座圣墓走去。

    是的,目的地就在那里。

    是的,在这里埋葬,也要在这里“复活”。

 第八百四十一章 历程

    围绕这座历史名城,宗教圣城,古往今来,不知道发生了多少影响无比深远的事。

    两大主要宗教的对立,两种文明的碰撞,两种意识形态,两种价值观念,所以说,纵观欧洲和中东的历史,无论如何都无法绕过耶路撒冷这座两大宗教同时定义的圣城。

    一直到近代,西方文明崛起,逐渐执掌全球的秩序和权柄,两大文明和宗教的碰撞才分出了胜负,即使如此,在神秘出现之前,在真神显圣之前,这座城市周边还是一个火药桶。

    当吴晨横空出世,当神秘大举入侵现实,当尼亚和费罗塞伊走进地球,日益影响和改造现在的社会生活秩序和观念,不仅文明的结构、风貌得到了巨大的改变,就连人的思维、想法,也就是所谓的世界观、价值观都和以往截然不同。

    正是因为如此,两种文明,两个宗教之间的恩怨,才在空前一致的威胁下暂时消融,两者在前期共同排斥、抗拒任何与自己的宗教思想像违背的事物和现象,当初,系统在地球构建,除非系统律令最多的,就是来自这两大地区和阵营。

    随着一道道雷霆降下,随着一道道业火焚烧,两者在系统冷酷、机械、准确、无所不能、无所不在的判罚下,妥协了,也可以说终于认识到,神秘是什么,陛下代表什么,终于知道了恢弘的历史潮流无可阻挡。

    在这个时候,变革的声音在内部就已经出现了。

    陛下就在哪里,系统就悬浮在头顶,这不已任何人的主观意愿为转移,这是现实,不能逃避,只能接受。

    既然要接受,就要找到与之共存的办法,因为不如此就无法继续存活,就无法继续生存。

    然而改革却是无比痛苦的,不亚于自残,搞不好还是自杀。

    有史以来,涉及到意识形态上的改变和对立,都是无比的漫长和麻烦,要将几千年形成的固有认识和世界观、价值观,改造成适应现代的新思想、新主张、新教义,其过程,不亚于重新回炉重造。

    于是,有改革派当然就有守旧派,于是,其内部的分裂、争斗和攻伐都不可避免。

    这个时期,正是全民穿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