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科幻电子书 > 我的神灵分身 >

第351章

我的神灵分身-第351章

小说: 我的神灵分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四溢而出。

    船舱里也没有一块干透的地方,十几名船员几乎将身体死死的固定在舱壁上,航行完全靠自动驾驶,至于这该死的探索、搜救人物,完全靠船上的搜索设备。

    这样的搜索队每个国家都会派出,大大小小的舰艇都是通过虫洞运送过来的,但是,虫洞的规格限制,大型的舰艇自然很是麻烦,如今的这些船只还是先被拆成零件,临时在尼亚这边争分夺秒的焊接和组装的。

    距离极温领域的退却已经过了一个星期,在这一个星期里,地球终于从巨大的冲击中腾出手来,应对的措施不断的出台,各处也结束了混乱和无序的状态,一个个计划,一个个战略都已经开始实施,这些探索船队不过只是这些应对措施的一部分。

    他们出航的目的,自然不是宣称的那样,去搜索和挽救什么幸存者,他们任务高度机密,只有每一艘舰船的船长和舰队的高级军官们,才能知道个大概。

    那就是向极温领域的边界航行。

    如今,台风肆虐的程度已经大大的减轻了,但恶劣的天气和大暴雨似乎连绵不尽,在这种极端的气候下,近地轨道的卫星也对极温领域失去了有效的观测,迫不得已,只能用这种危险的办法。

    派出搜索舰队,秘密布置各种传感器和探测设备,务必要搞清楚,此时发生在极温领域内的对抗。

    在这样的暴风雨中,很多船只就这么在不知不觉中失去了联络,通过设备仪器,又有很多船只的信号彻底的沉寂下来,不是倾覆,就是在巨浪的拨弄中解体,巡逻艇内,人人都固定在舱壁,隐隐约约的,还有一位新兵在小声的抽泣。

    这样没日没夜的航行不知道持续了多久,昼夜的变化几乎都体验不出来,天空总是一如既往的阴沉,乌压压的,就像下一秒就将和大地重叠。

    越是航行,越是感到温度正在升高,到了现在,扑面而来的洪水都开始带着炙热的触感,卷上来的泥沙,没有任何超过拇指大小的东西,很难想象,这里曾经是无比繁华和建设的地域。

    偶尔看到一两座还没有被完全淹没的小山,船长无论怎么艰难都要扑倒仪器前,连接卫星,进行艰难的比对。

    未有如此,才能知道自己已经被巨浪卷到了哪里。

    很不幸,最近的一次比对显示,小小的巡逻艇已经掉队,航向也发生了巨大的偏转,几十个小时的航行偏离的目标区域,拐了一个大弯,一头向2000公里之外的海边驶了过去。

    150吨,就像一张树叶一样微不足道,趁着风,坐着浪,巡逻艇移动的速度远远的超出了常识,与大部队分开,就意味着没了补给,那么仅仅依靠巡逻艇上的存储,这些人恐怕坚持不了一个星期。

    船长并没有试图回到正确的航线上来,而是果断的关闭的船身的动力,以节省宝贵的燃油,然后就只能听天由命了,这次任务理所当然的与这艘船没了干系。

    愁云惨淡,每个人都没有说话的力气,好在,乘风破浪,巡逻艇逐渐远离了高温所在的区域。

    温度降低,自然意味着距离原来的目标区域就越来越远,风暴随着时间流逝而越来越弱,两次睡眠之后,昼夜的交替已经可以明显的分辨出来了,扑面而来的洪水,也开始让人觉得有了些凉意。

    只是,已经彻底找不到了任何的参照物,雪上加霜的是,长久的颠簸和风雨的侵袭,卫星终端也出现了故障。

    茫茫然全是水,除此之外什么都看不到,船长在这个时候盯住了压力,巡逻艇的动力始终没有开启,到了最后,蓄电池也已经耗尽电量,连维持仪器的基本运转都出来问题。

    最关键的是,扑面而来的洪水已经开始带有一点咸味,打到甲板上的泥沙,也开始有了一些水底生物的踪迹。

    直到这时,动力装置才开始了运转,而风浪已经减小到普通暴风雨的程度,船员们已经勉强可以在船舱内自由的活动,在技术人员的努力之下,卫星联系上了,导航恢复了运转。

    一番比对,原来船只已经远离了内陆,出现在距离不到大海十公里的边缘地带上,当然,现在海水与洪水已经没有了明显的界限。

    就在求救信号发出,风浪减小,船上的人员已经宣告随时都有可能葬身水下的时候……

    “船帆,船帆……”

    在海天交接的尽头,密密麻麻的船帆首先突出海面,很快,无数相同的船帆一眼看不到头尾的冒了出来,雷达紧急开机,仔细的扫描之后,所有人的脸色都变得灰白。

    木头船,挂着船帆,如此的规模,来者何人众人已经是清清楚楚。

    除了中央大陆,东南西北四座大陆已经完全沦陷,近半个月的隔绝,敌人在站稳了脚跟之后,还建立起如此规模的船队。

    毫无疑问,他们是来支援的,以打破中央大陆目前迟迟不能打开的局面。

    无法估算他们的数量,雷达屏幕引进被密密麻麻的发光点完全沾满。

    是逃还是迎接上去,以获取第一手的资料?

    船长将这一紧急状况通过卫星,传输到后方的基地后,毅然决然的命令,“航速全开,我们去会会这堆烂木头组成的舰队……大家也别担心,在海上,他们可真不够看。”

 第七百一十八章 时限

    原十二国集团联席会议大厦,现地球战时的大本营。

    从窗外传来的巨大声浪和口号声逐渐远去,立在落地窗前的将军和政客精英们收回了视线,铃声响起,这些人马上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坐好,大厅里的灯光暗淡下来。

    在隔壁的另一座会议厅,地球联邦的筹备会议似乎又是不欢而散,门外的长廊,好几种语言的咆哮声和争吵声清晰的传了进来,如今,那些温文尔雅的外交官是真的急了,为了各自的国家,为了各自的民族,无不是费劲心里,竭尽全力。

    如今,地球联邦的宪章部分已经进行并讨论通过的一半,联邦的组建已经得到了普遍的共识和认可,但是联邦内部的构成,自己的国家和民族在其中所处的位置,现有利益和优势该如何保住,眼红的利益位置该如何争取!

    宪章从起草,到讨论,到现在的修改表决,筹备委员会是逐字逐句,有时候甚至连修饰用语都要争个脸红脖子粗。

    现在都明白,地球的战国时代看起来是要结束了,地球村的时代无可阻挡的即将到来,如果这次抵抗侵略之战最后失败了,自然拉倒,到时候大家都是奴隶也没什么好争得,但如果胜利,或者说坚持抵抗住了,形成战略的僵持,那么地球联邦就能借助影响整个人类和两个世界的战争,理顺和掌握全人类的资源,掌握莫大的权势。

    有些国家不想完全丧失自己的独立性,有些小国寡民却向往着世界大同,还想搭上这次社会文明极具跃升,生存空间不断扩大,物质和精神财富跨越式积累的第一梯队,好从水深火热的第三世界,一下子跃升到全民高福利的“社会主义高级阶段”。

    其中必定有些国家的利益要遭受损失,有些民族要背负原来不应该背负的负担,在和平时期,这样的地球联邦简直是不可能实现的,国际关系博弈,纯粹是利益和利益的关系考量。

    但现在有一个无比强大的敌人,这个敌人统合了其内部庞大的资源,统一在一面旗帜下,统一在一个利益驱动之中,而地球呢,本来就处于下风,现在更是岌岌可危,随时都有可能变成人家的奴隶,文明被摧毁,财富被掠夺,连精神和灵魂都将被愚昧和奴役,甚至连死后都不得消停……

    在坚持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利益对利益的分裂状态就搞笑了,连统一全球的资源和力量都一定能撑过去,还有心思在搞什么地球内部的争斗?

    战争需要,全人类的生死存亡,都要求必须集合全部的力量和资源,地球联邦的建立无法阻挡,每一个具有战略眼光的政治家都能看到这样的未来,这是大势,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不管你愿不愿意,情不情愿,都会如此。

    好吧,既然无法抵挡,那就谈吧!

    就算谈和扯皮也要有个期限,也要应付当前的战争状况!

    于是军事力量先其他所有部分,首先统合起来,统一的指挥部,统一的参谋部,统一的物资后勤部,统一的生产管理和物资调配,各国首脑都要作为这个指挥部的一份子,都要负起应有的责任和义务。

    大本营就这么以极高的效率运营而生。

    一成立,各国在尼亚泾渭分明的力量就被打破,最高指挥权发生转移,不在于国家和地域划分,而是用统一的战区、方面军来组织建立。

    “……各位请看!”

    外面的骂声、争吵声逐渐远去,大厅里,将星璀璨,首脑云集,一张巨大的屏幕上,一组拍摄的高清照片显示着苍茫无际的大海,还有一只无边无际的舰队。

    这支舰队仿若从中世纪的画卷中走出来似的,虽然船只的样式很有异域的色彩和审美,但是,也脱离不了木头船只、风帆舰队的范畴,其中不乏一些让人惊叹的大家伙,似乎也能找到魔力在其中运转的迹象,但是,它的本质还是远远落后于现代的。

    “……初步估计,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共有大小舰船近十万只,其中,观测到的最大排水吨位估计超过了2万吨,发现了一些远程打击单位的痕迹,但也脱离不了中世纪海战模式的范畴……”

    “……预计,敌人这批支援中央大陆战局的武装人员在1千万左右,如果让他们登陆,如果他们的素质与我们现在交战的敌人具有相同素质的话,现阶段的平衡就有可能被打破,我们的124个战区就会很危险。”

    “……当然,我们的战争模式早就超过了他们,人数不是重点,重点是这些人中间究竟有多少真正的职业者!”

    “……前期的战例数据表明,在中低端战场,无论是那个方面我们都具备比较突出的优势,我们不怕他们的规模,也不怕他们的堂堂正正之战,唯独忌讳神秘力量在他们中间的作用!”

    “……一个高阶职业者,依靠我们现在的作战方式和火力烈度,都是很难消灭的,那么敌人的高阶职业者到底有多少?考虑到费诺塞伊的位面几乎无穷无尽,预测的结果是在不容乐观!”

    “……我们甚至怀疑,现在入侵我们的只是敌人的第一批,动员的比较早的单位,后续还有第二,第三,第四……所以我们预计,战争将会是长期的,抵抗将最终发展成消耗战,那么尼亚就不容有失,就不能放弃,因为我们不能承受尼亚被敌人完全夺取,不能承受尼亚的资源被他们所用的代价!”

    “……反攻是必然的,肃清中央大陆的敌人是我们第一阶段最重要的任务,那么这批支援而来的敌人就必须在他们会师之前予以坚决而彻底的消灭!”

    “……三天,最多三天,我们要将现有各国的海军力量输送到尼亚,第四天准备,第五天就必须出战,第六天航行,第七天必须到达各自的作战位置,然后将他们统统送入海底!”

 第七百一十九章 选民

    茫茫的洪水上,搜索舰队终于之半个月之后,重新看到了灰黑色边界。

    如今它已经不再缩小面积了,而是变得更加的透明,投过高端的光学仪器,还能模模糊糊的一窥里面的动静。

    只见到处都是的岩浆柱已经消失了,地面上的岩浆,已经处于半凝固的状态,里面的空气还是被蒸腾的膨胀扭曲,即使用眼睛看,也能看到里面就像一个高温熔炉似的,散发着炙热的白光。

    在这些白光里,有一处区域,宛如鸡蛋里面的黑点精子似的,隔绝内外,就像一颗黑色的星辰,好整以暇的处于领域的最顶端。

    剩下的就再也看不出什么来了,不过绕过这领域的边界,继续向前探索,又是一天的航程之后,大量的探测器和传感器已经部署完毕,最排头的船只已经扫描到敌人的所处的位置。

    应该说,这种程度的气候灾难,对敌我双方都是公平,以地球那样发达的生产力和高效的组织能力,还在损失惨重的同时,勉力支撑,而这些入侵者就不行了,在这样的极端气候面前,遭遇到了不亚于之前那场万炮轰鸣的打击。

    实力强大的者,自然不会在乎台风和洪水,但是,即使以费罗塞伊的家底,也不可能说,这远征军中,全部都是中阶已经上的职业者,低阶甚至普通的战士、辅助者、生产者毕竟占据绝大多数,他们是整个远征军的基石。

    他们为神祇提供信仰之力,为了职业者生产物资、和提供一切必要的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