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郭嘉 >

第397章

郭嘉-第397章

小说: 郭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什么?你说曹操这样做不是显得很矛盾?曹操如果不知道蔡瑁的重要性,又怎么会把水军都督的位置交给蔡瑁呢?现在才过去多长时间呢,曹操怎么一下子就感觉蔡瑁没用了?

不要忘了,这个世界上可是有“学习”这个词汇的!难道整个天下就只有你蔡瑁一个人会水战,难道这是天生的才能,别人学不会的?这段时间,蔡瑁如何做,如何安排,怎么训练的士兵,曹操其实都有让自己的心腹将领去模仿,去求教,去学习。曹操为的就是日后有人能够接替蔡瑁,当这个水军都督!

由于曹操本人还有手下的大多数将领都对水战不太了解,虽然周瑜的离间计来的突然,但曹操自认为已经学得差不多了,却不知只得其型而未得其神,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所以曹操才认定蔡瑁已经没有什么太大的作用,所以曹操才会那么冒失的把如此重要的水军将领给杀了。

第809章 西风

前面说过,蔡瑁现在摆的水军阵势,就如同地面上的八门金锁阵,而八门金锁阵的核心在于变化,在于居中的指挥和调度。看看当初曹仁玩弄八门金锁阵,结果就被徐庶轻松给破了,所以现在就可以预见,如今曹军水寨虽然表面上并没有任何变化,但在周瑜这个懂行的人眼中,实际上就跟,嗯,这里用关羽的一句话“看尔乃插标卖首!”

可以说,现在的周瑜,已然胜券在握。此时,相比起敌人曹操,自信而傲气的周瑜,估计反而会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到明儿身上去了吧。“且让我好好考验一下你这个女人!”

……

之后,诸葛跟周瑜之间的争锋相对不提,当然,远在南阳,又没有什么特殊的情报来源的郭嘉也不可能知道这些细节。但郭嘉能够知道的是,在曹操杀了蔡瑁两人不久之后,很快曹操就“反应”过来自己是中了周瑜的奸计。

不用说,曹操在自责的同时,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到了周瑜的身上,反正敌人嘛,通常不就是用来转移内部矛盾的吗。随即,曹操又以为蔡瑁报仇为由,找上了蔡瑁的两个弟弟,曹操一边跟人道歉,说自己昏了头,当然更多的还是骂周瑜阴险奸诈。总而言之,曹操的目的就是要让蔡瑁的两个弟弟假借怨恨曹操,跑去江东投奔孙权,然后,在那边当内鬼。

嗯,从计谋的角度来看,曹操的这种行为或许还有些道理。但远在南阳的郭嘉却很清楚,曹操这根本就是在赶尽杀绝。周瑜有多精明,曹操难道不知道?这样的手段,可能会骗得到周瑜?好吧,就算曹操不知道好了。但这个计谋本身就有绝对的漏洞!

且不论曹操是真的被算计了还是假的被算计了,至少可以确定的一点是,周瑜这个始作俑者的目的从来都是要让曹操杀蔡瑁!既然如此,那蔡瑁的两个弟弟为了报仇,为了杀曹操这么一个介于从犯和无辜者之间的人,而跑去投靠周瑜这么一个铁定的主犯,这符合逻辑吗?!

所以,只要是个正常人,只要不太过于自以为是,都不可能轻易上这种当的。因此,曹操把蔡瑁的两个弟弟派出去,根本就是在赶尽杀绝,在把人送上死路。可以想象,或许一开始不会有事,但当真正的决战到来之时,蔡瑁的两个弟弟必然会被周瑜直接杀了祭旗的!

如此一来,曹操算是借敌人之手,彻底的清除了荆州本土最大的士族势力,那么曹操就能合情合理,顺理成章,一点阻碍都没有的,完全掌控整个荆州。不过显然,曹操最终却是替刘备做了嫁衣。要不然的话,刘备后来夺下荆州,就算不会像以前的刘表那样,至少很多时候,做一些决策,也会感觉束手束脚。

……

就这样,两边僵持了好长一段时间,曹操还是继续练水兵,周瑜作为弱势一方,也没有主动出击。直到,黄盖诈降苦肉计,庞统巧授连环计。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皎皎如月,何时可辍?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无枝可依。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赤壁之上,曹操喝歌,仿佛一统天下,已近在眼前。与此同时,卧龙岗中,

“败局已定!”郭嘉落子。

“呀!又输了,大伯你从来也不让让人家!”郭嬛不禁抱怨道。

“我这里让了你,不代表以后别人也会让你。”郭嘉还是时刻不忘说教啊。

“黄盖应该是诈降吧。”司马懿在一旁突然开口道。

“黄盖作为江东元老,又怎么可能真降。”郭嬛卖弄一般的,抢着回答道。

“既然如此,曹操那么精明,又如何会上当呢?”司马懿疑惑的问道。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固然黄盖是假降,但不可否认,江东地区绝对有人,甚至还有不少人都是真的想投降的。而黄盖诈降这种机密之事,一般人绝对不可能知道。那么,当见到连黄盖这种元老级别的人都投降了,并且受到了曹操的善待,你说江东地区接连投降之人会有几何?”郭嘉反问道。

可以说,这就是曹操此时心里的想法。而曹操错就错在,他下意识的以为,黄盖投降就是来当内鬼传递消息的,或者关键时刻来个里外夹击的。曹操以为,黄盖投降的性质跟那蔡瑁的两个弟弟一样,所以曹操也会学着周瑜收下蔡瑁那两个弟弟那般,收下黄盖。

也就是说,不论黄盖是真的投降还是假的投降,收是肯定要收的。而黄盖投降这件事在一些不知道真相的不明群众眼里,又会产生很大的舆论效应,因此,曹操做这种事根本一点犹豫都没有。

“周瑜不是笨蛋,他不可能眼睁睁的看着那种局面发生,所以,黄盖的投降,不是去当内鬼,而是直接要发起进攻了?!”司马懿推断道。

“以卵击石,哪怕是偷袭也没用,但现在庞统献了连环计,周瑜必然会用火攻,烧个连绵不绝!”郭嬛再次抢答道,只有这样才能在郭嘉面前显示她的聪明,甚至比当初的明儿还要聪明!

当然,郭嬛之所以能轻易的做出这样的判断,与其说是她聪明,还不如说她是有先入为主的主观判断。因为郭嬛知道郭嘉要让曹操吃败仗,郭嬛已经先入为主的认定曹操会吃败仗,那么曹操此时如何才能吃败仗呢?诈降,火攻!估计在这样的大前提下,很多人都是能够想到这方面的吧。

“曹操身边能人异士那么多,就没有人能够看破这一点?”向来心细的司马懿不由说道,就算同样信任郭嘉,但司马懿可不会如同郭嬛那么盲目。知其然,就要知其所以然,有什么想不明白的地方,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司马懿肯定就要问清楚。

“风向!”郭嘉一语道出了关键点,“你说在这个时节,长江之上会吹东风吗?”

风向?!司马懿眼睛一亮,立马到处去找起了典籍来。很快,

“西风?!这个时节吹的是西风?!”

第810章 论战

说话间,司马懿连忙又把赤壁那边的地图翻找了出来,

“西风的话……”司马懿手指在地图上一划,点出如今两军对垒的位置,突然眼皮一跳,惊愕的叫道,

“西风的话,江东想要进攻需要逆风而行,根本没办法实行火攻之计!除非江面上吹东风才行,可这个时节,长江之上,是不会吹东风的……”

司马懿又反复对照了一下资料跟地图,确定两边都无误。整个人显得有些焦急,也不知道是不是在担心明儿的安危啊。

“没错,蔡瑁不愧为经验丰富的水战将领。当初建立水寨的时候,就已经考虑到了这些方面。虽然之前经常被江东窥视,对方顺风逃走,追都追不上,但实际上,避免了被火攻这最大的风险,如此才能安心的练兵,并为之后攻打江东做准备。水寨的选址,从地利上来讲,曹军绝对是占优势的。”郭嘉开口赞叹道。

听了郭嘉的话,一旁的郭嬛整个脸火辣辣的,这是一种羞,不是少女般害羞的羞,而是一种耻辱,一种丢脸,一种恨不得找地缝钻的羞。从来没有,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自作聪明,抢着说了一些话,最终却被人狠狠的扇了一耳光。

或许这对某些人来说并不算什么,不就相当于是主动起来回答问题,结果却回答错误了吗?可郭嬛是骄傲的,比谁都还骄傲,甚至跟江东那个周瑜有得一比。这也看得出来郭嬛跟明儿之间绝对的差别。不是智商上的,也不能算是性格上的。如果出了同样的事情,明儿肯定也会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但明儿却会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认识到自己小看了天下人,认识到自己是在纸上谈兵,认识到自己跟别人的差距。

可郭嬛却不同,她认识不到这些,或者说她是不愿意承认这些!所以此时郭嬛恨啊,她也不知道是恨什么。恨郭嘉?不是。恨自己?更不是。总之,就是恨。

而相比起郭嬛的纠结,司马懿却是突然松了口气。是啊,看着郭嘉这么淡定,看着郭嘉如此成竹在胸,他司马懿还有什么好担心的?虽然到现在为止,司马懿还是没有想到问题之关键所在,但司马懿很清楚,郭嘉一定已经抓住了某一点,抓住了他司马懿没有发现,同样曹操也没有发现的一点,而这一点就将是曹操失败的关键。

“那以大人来看,江东到底该如何进攻?”司马懿虚心请教道。

郭嘉一笑,

“火攻。”

不用说,郭嬛跟司马懿听后顿时都愣住了。

“可……”司马懿愕然的指了指自己手上翻出来的资料。

结果就见郭嘉把资料接了过来,随即直接扔到了一旁,

“尽信书不如无书。”郭嘉潇洒的说道。

“这书上是错的?!”司马懿跟郭嬛同时叫道。

郭嘉摇了摇头,

“不能说是错的,只是万事皆有例外,而天气变化也是有规律可循的。我当初为什么要让刘晔去研究投石车?你们认为光靠资料上记载的这些东西真的能够建造出合适的投石车来?所以如今的情况也是类似,正常情况下是不会有官员真正掌控这些东西的,而不熟悉水战的北方将领更是不可能重视这些东西。见书上是西风,实际上每天吹的也是西风,长久下来,自然也就忽略了这个细节问题。就算某天的某个时刻吹了东风,也不会有人留意到,而江东只需要利用这一次机会,就能获取胜利!”郭嘉说道。

东风是借来的?不要开玩笑了,要是明儿真的有那种能力,那郭嘉早就已经抱大腿去了。如果说东风是借来的,那草船借箭的大雾显然也是借来的了。而且,常年打水战的周瑜,会忽略风向的问题?会一门心思只知道火攻,临到尽头,才发现,咦?没有东风?

所以黄盖投降的时间,其实就跟草船借箭的时间类似,是提前算准了那一天会有东风,因此才实施计划的。当然,天气多变,不可能百分百的精确,那么在这个古代,举行一个祭祀,希望上天保佑,借一下东风,绝对是情有可原,合情合理。不过,永远不要忽略一个事实,那就是借东风,其实是在几乎已经断定会吹东风的前提下进行的。就跟你已经几乎断定自己考试能过,然后再去烧香拜佛以求心安一样,可不是你闭着眼睛乱答一番,最后跑去烧香就行的。

“原来如此。”司马懿跟郭嬛都是一副受教的样子,果然世间能人何其多,哪怕再聪明也不可能面面俱到。不过有些人显然是例外,就好比眼前的郭嘉。当年郭嘉会让刘晔研究投石车,如今郭嘉在千里之外,也能断定出会有东风,果然,(预备,起)郭大人真乃神人也!

“仲达。”郭嘉突然转向司马懿说道,“这次曹操赤壁战败,就到你真正该出山的时候了啊。”

司马懿一愣,连忙道,

“大人我……”

“诶!”郭嘉伸手打断了司马懿的话,“别说什么你还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这是最好的机会,也是最后的机会了。你要是再不出山的话,才真的是对不起我了。”

司马懿沉默了一阵,然后冲郭嘉深深一鞠躬,

“谨听大人吩咐!”

“很好,你现在就以自己的名义,书信一封,送到前线去提醒主公这东风火攻之事。”郭嘉说道。

“这?!”司马懿一惊,这么一提醒,就不怕曹操最后胜了吗?

郭嘉一笑,

“放心,这封信不可能会比大火到得更快。呵呵,庞统啊庞统,这小子倒是奸诈得很啊。这次倒是把他那白捡的凤雏之名给打出来了。”

赤壁鏖兵用火攻,运筹决策尽皆同。若非庞统连环计,公瑾安能立大功?

这话绝对是搞笑!此时庞统真的是站在江东一边的?不是,庞统完全称得上是第三方。郭嘉完全可以想象,庞统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