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郭嘉 >

第354章

郭嘉-第354章

小说: 郭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着,只有白白挨打的命。

而掌握空域者,通常情况下,往往都是绝对实力强劲者。这不,明明堆土山是需要时间的,是要派精壮军人,用铁锹土担,一铲子一铲子的,挖来运到曹操寨边,然后才能垒土成山的!而曹操见到这种情况,哪里会没有反应,可惜,反应是一回事,实力才是关键,曹操想要冲出去把土堆破坏掉,但每次都被袁绍用绝对的兵力给挡回来了。如此这般,最终曹操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袁绍一点点的把土堆堆起来。

然后,不用说,哗啦啦啦啦啦天在下雨,哗啦啦啦啦啦云在哭泣,哗啦啦啦啦啦滴入我的心。十日之后,袁绍军在曹军寨前筑成土山五十余座,上立高橹,分拨弓弩手于其上射箭。噼里啪啦,稀里哗啦,整日里往曹营中射箭,仿佛下雨一般。曹军大惧,每次都只能顶着遮箭牌守御。每当土山上一声梆子响处,万箭齐发,曹军皆蒙楯伏地,而袁军则呐喊而笑。

在这种情况下,连安安全全呆在营地最中央,完全没有生命危险的郭嘉都郁闷不已,关键还是憋屈。根本没有还手的余地,打的郁闷啊。

不过嘛,这种情况,郭嘉也早有预料,他当初辛辛苦苦,把刘晔这个文科生,强行转变成理科生,让刘晔去研究实验物理学,搞得刘晔好好的一个人,现在时不时脑子都会有问题了(喂喂),郭嘉为的是什么?为的还不就是应付现在这种局面?!

于是郭嘉大手一挥,刘晔,上!让他们见识一下,什么叫做徒手撕鬼子,啊呸,是什么叫做用石头打灰机!你袁绍土堆垒那么高,有个毛用啊,到头来,还不是直接成为活靶子,连动都动不了。

然后,刘晔向曹操献计,

“可以用投石车破了它!”

众人听了都不由惊奇,连忙问道,

“投石车能打那么高吗?”

在这些人的认识中,投石车往往都是以远著称的,能够打到弓箭手打不到的位置,先一手对敌人造成伤害。而如今,袁绍占据的优势是近且高,这可不是正常投石车能够对付得了的吧。是以,这些一个个聪明的谋士,之前才没有想过投石车的问题。

“只要我稍微调试一下,完全没问题!”

刘晔昂首回道,感觉自己从来没有像现在这般骄傲得意过。刘晔仿佛终于找到了自己人生的价值,并且成功的向世人展示了它!这是一种境界上的优势,这是一种智商上的优势,尔等凡人,知道什么叫抛物线,知道什么叫做勾股定理,知道什么叫做牛顿第一定律吗?!好吧,虽然刘晔也总觉得这些名字有些怪怪,但不知道为何,刘晔现在越来越感觉,就是这种名字,才显得高端大气上档次啊!

开玩笑,如果随便说个什么,直接顾名思义,别人一听就懂,用不着解释什么,那还如何体现自己的优越感啊?好好的一句洋文,你给翻译成土话,这不是搞笑吗!看看后来,英文普及以后,又要搞意大利语,法语,西班牙语,啧啧啧,听听,“底阿某”,多么性感!多么温柔!多么浪漫!其实说穿了,就是欺负你听不懂!你以为他在说“我爱你”,说不准他其实是在说“你妹的”呢!

不管怎么样,这就是一种境界上的优势,档次上的优势,智商上的优势,刘晔现在就隐约感觉,自己已经体验到这种优势了。(→_→脑袋果然有问题了吗?)

“哇!”

“好厉害!”

“真不愧是刘晔!”

嗯,这是刘晔幻想当中的呼声,现实当中,自然是不可能的了。至少,目前来说,还没有看到效果,是不可能有人惊叹。当然,之后发现真的起到非常不错效果的时候,这种呼声就一点都不惊讶了。不说曹操这边,连袁绍那边都忍不住是惊叹连连。

其实,如果可能的话,曹操也不愿意取用刘晔的提议,毕竟投石车还要临时去做,做出来了也还不知道到底行不行,当然,最关键的还是,刘晔可是郭嘉的人。虽然不是直接算在郭嘉身上,但让郭嘉势力得此大功,真的没问题吗?

可是,曹操现在又实在是找不到其他更好的办法,甚至于说,现在除了撤退以外,已经想不出其他任何办法来了。而曹操现在又怎么可能撤退呢,一旦丢了官渡的话,据点一失,许都直接就在袁绍军铁骑之下了!于是,曹操只能是让刘晔进车式,连夜造发石车数百乘,分布营墙内,正对着土山上云梯。等到袁绍军弓箭手射箭之时,营内一齐拽动石车,炮石飞空,往上乱打。山垒之上,人无躲处,弓箭手死者无数。

第722章 御敌

这就是让刘晔一时间名扬中外,被袁绍军惊称为“霹雳车”的地对空装导式大炮。俗称,嗯,那些不识货,档次等级低的人,也称之为投石车。不过,少为人知的,郭嘉对其还有另外一个命名,同样也是被刘晔这个制造者真正认同的名字。没错,霹雳车它还有一个官方名字——阿姆斯特朗回旋加速喷气式阿姆斯特朗炮!这还原度还真高啊喂。

很显然,就跟那勾股定理,牛顿第一定律一样,在刘晔心里,这种完全听不明白,但一听就觉得很厉害的,才是真正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名字啊!所以,在第一次听郭嘉这么说以后,刘晔这个发明者顿时就认可了这么一个名字。切,什么霹雳车啊?这么粗浅,一听就让人感觉是那么回事的名字,听起来可有我的“阿姆斯特朗回旋加速喷气式阿姆斯特朗炮这还原度还真高啊喂”霸气吗?!

没错,没有看错。虽然郭嘉给刘晔这投石车命名为“阿姆斯特朗回旋加速喷气式阿姆斯特朗炮”,但由于郭嘉说这话的时候,后面总会下意识的跟一句“这还原度还真高啊喂”,于是乎,本来就听不懂的刘晔,自然把这句也加进去了,越发的听不懂,说明这档次越发的高啊!

因为刘晔才是这投石车的制造者,因此,准确的说,这投石车的官方名字,其实就是——阿姆斯特朗回旋加速喷气式阿姆斯特朗炮这还原度还真高啊喂。(霹雳车哭了)

嗯,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强行把一个文科生改变成理科生,其实是有很大风险的。各位家长和未来的家长可要注意了啊,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变成刘晔这样,可一定要慎重啊!

咳咳,总之,刘晔造投石车,成功的反击了袁绍的高台箭射,让袁绍无法在制霸空权,还了一个朗朗晴空,这天,终于不再下雨了啊。

如此,袁军再不敢登高射箭。于是,审配又献一计,果然,袁绍麾下,其实一点都不缺人才,脑袋瓜好使的人也多了去了。审配提议:令军人用铁锹暗打地道,直透曹营内,号为“掘子军”。

空战行不通,审配就玩儿起地道战来了啊。地道战嘿地道战,埋伏下神兵千百万,嘿埋伏下神兵千百万。如果郭嘉此时也在袁绍阵营的话,一定会惊叹,审配这家伙,真的不是穿越来的吗?简直给郭嘉一种跨时代作战的错觉啊。

于是就在这里,一直都在打酱油的郭嘉,终于是起到了一丁点作用,那就是提醒!说是一丁点,那是因为郭嘉只不过是动了动嘴皮子而已,实际上呢,郭嘉起到的作用还是相当大了。不要忘了,当初袁绍打公孙瓒的时候,可就是挖过地道的。可以说,袁绍的“掘子军”已经很专业,有过成功的实战经验了。

公孙瓒当时筑高磊,身处高处,外面还设有望台都没能察觉到问题,如若曹军不刻意去留心的话,又怎么可能发现得了端倪呢?特别是之前袁绍还在外面造过高台,动过土木工程,就算被曹军偶然看到一些土堆什么的,也很容易忽略过去的是吧。

所以,别看历史上只有一句什么曹兵望见袁军于山后掘土坑,实际上,远没有那么简单,袁绍如此秘密的军师行动,是你想看到就能看到的吗?袁绍就那么不小心?随便找个东西遮一下都行的吧。也只有刻意去探查,才能发现这种细微的问题。所以,这就能体现出郭嘉的重要性来了。

于是郭嘉主动找机会提醒了曹操,表明自己还是存在的,还是在关注战局的,没有完全在打酱油。而由于之前袁绍已经用过这种招数了,如今郭嘉突然提醒,也一点都不会觉得突兀,不会让人感觉莫名其妙。

结果,曹操抱着小心谨慎的心态,这种事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派人去一查探,还果真是发现了问题!一时间,“郭嘉真乃神人也”的风气又一次掀起了,都说巧合的事情可一不可再,可再不可三,谁能像郭嘉这样一直“乌鸦嘴”下去啊!要不,也有可能是本身的基数大,比如事事都说,任何可能的情况都有考虑,那么次数一多了,说中的情况自然也会多起来,可郭嘉是这样的吗?不是!郭嘉经常都是仿佛灵光一闪般的突然就说了,然后突然就中了。虽然平时郭嘉是很爱说话,但提醒预言这方面,郭嘉说的还是比较少的,让人不禁怀疑,难道这家伙真的有天命在身?

面对袁绍的地道战,曹操再次问计,该怎么办?就算知道他们在挖又怎么样?对方最后到底会从哪里挖出来,这种事可不知道啊。而且,万一你守住了一个点,实际上敌人却有几个点呢?只要一下子搞得营内混乱,袁绍再趁机里应外合,到时候曹军不直接溃败才怪了!这还真给曹操一种防不胜防的感觉。

没办法,实力悬殊啊,这让曹操有很多事,都想做而做不了,好比之前眼睁睁的看着对方筑高垒,曹操想阻止也阻止不了。如今也是这样,明知道对方在挖地道,也无法冲出去阻止。难道还能直接搬离这里,换一处地方落营?

那样虽然是让袁绍的“掘子军”做了无用功,但曹操这边所耗人力物力更大好吧。而且,在换营的时候,在造新营的时候,一旦遭受袁绍的偷袭,简直不堪设想。哪怕是成功了,袁绍要是再次跑来挖地道怎么办?你继续换?难道还能这样一直退到许都去?

而对此,郭嘉又沉默不语了,虽然他是知道可以如何做的,但还是留给刘晔去表现去吧。所有鸡蛋不能放到一个篮子里嘛。既然所有的功劳都在他郭嘉身上,就会功高震主,那就找人分担一下,或许他郭嘉的个人光环是少了点,但实际上他也不缺这么点,从整体上来讲,这样会更好。当然,前提是刘晔绝对可靠,而郭嘉也绝对信得过刘晔。

于是刘晔向曹操提议,可以绕营掘长堑,也就相当于挖护城河。虽然这工程很大,但曹操这边更多只是费力罢了,而袁绍那边挖地道则是费时,想太多人挖都做不到。兵在山上,御之以石;兵在地中,御之以水。刘晔的战略思想可谓是相当的巧妙了,当然,这是需要理工科知识来作为依据的。啧啧啧,这就是高人一等的境界啊!

第十三卷 袁曹战后

第723章 一道绿光

就这样,袁绍的计谋再次被破,空战不能打,地道战也不能打,之前挖了那么半天,简直是白费了。当然,虽然说袁绍是空费军力,但曹操这边也是专门挖了沟壑来抵御的,真要算起来的话,估计曹操这边还要耗得更多一些。

不管怎么样,双方一时间也都找不出什么其他好办法来了,战局自此进入了僵持拉锯当中。

期间,因为粮草等原因,曹操一度想要放弃官渡直接退回许都据守,最终还是被荀彧等人劝诫,荀彧想方设法的在后方凑集粮草,让曹操坚持下去,然后才终于等到了后面的转机。

当然,后话暂时不提,因为那已经不重要了,至少对郭嘉来说,已经不是那么的重要了。因为就在这段时间里,许都那边,郭府传来消息,家里出事了,出大事了,蔡文姬怀上了?!

什么?!乍一听到这个消息,郭嘉那叫一个惊啊。当然,一开始绝对不能算是惊喜,而是惊怒。老子在外面打仗不在家,你突然说你怀上了,郭嘉下意识会怎么想?这是要让他郭嘉喜当爹的节奏吗?

还记得大禹治水的故事,大禹治水,一去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其间他老婆给他生了一个漂漂亮亮的胖小子……虽说这一直被郭嘉当成笑话来看,但此时此刻,他怎么总感觉自己的头上绿油油的,跟故事的大禹何其相像啊。莫非郭嘉一直期待着的什么时候天降金光,其实是天降绿光?

其实也不能怪郭嘉他信不过蔡文姬,而是一些“常识”问题,郭嘉早就先入为主了。比如在现代的时候,有没有怀孕,是很容易,也很快就能确定的,而在这个古代,蔡文姬之前也从来没有生过孩子,特别郭嘉这人又有特殊问题,使得蔡文姬就算一开始有些怀疑,但她自己也吃不准,而且,没有真正确定的话,又怎么好告诉郭嘉,万一不是,岂不是让郭嘉空欢喜一场?所以,前后这么一耽搁,自然时间就拖的比较长,而郭嘉一见自己出门都这么长时间了,你在家里却突然怀上了,心里难免会想偏到其他方面去。

还有,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