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郭嘉 >

第207章

郭嘉-第207章

小说: 郭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郭嘉刻意演这么一出戏,就是要让人误以为,曹操放出的条件都是真实有效的,不是忽悠人的,是在他们得到兖州消息之前就已经做好的决定!

第420章 打工

想想看,要是没有那么一个“直观”的先后顺序的话,如今突然得到这样的消息,还有几个人会相信郭嘉刚才的话?

而现在,郭嘉是先放出了条件,然后众人亲眼目睹消息传过来,之后郭嘉回营,不得不退兵援救兖州,所以才无奈改了条件,把一个月时间改成了一年。显然,曹操这是打算等稳定了兖州内部之后,再次挥兵攻打徐州,然后给他们投降的机会,条件不变。

世人都相信眼见为实,如今事情显然已经真的不能再真了。而在这个无论真假,短时间都得不到证实的情况下,陶谦作为曹操敌人,此时要是敢说曹操的承诺是假,不但会得到其他人的鄙视,反而还会更增加曹操的可信度吧。

没办法,世人就是更愿意相信给予他们“帮助”的人,而不愿意去相信“损害”他们利益的人!人家明明能够给予大家更好的生活,你却是在不停的否认对方,这是在侮辱群众的智商吗!如果你真的是一个好的主公的话,此时就不该否定对方,只要做好实事,给予大家更加美好的生活就行了!到时候事实胜于雄辩,比什么都可靠!

可以说,只要之后陶谦一有让下面的人不爽的地方,这些人就会产生一种“还不如投降曹操”的想法来。日复一日,矛盾加剧,就算以陶谦这么多年在徐州的声望,想要什么动作都没有,就那么坚持一年的话,估计也是不可能的。

而陶谦要是忍不住压力了,不得不把税降到了三成乃至以下,让下面的人不再寄希望于曹操。那么之后,不管是陶谦继续当家做主,还是刘备继承陶谦的位置,在这点税收的支持下,他们也只能原地踏步,而无法招兵买马。

要是陶谦按照历史发展,在这一年内死了。那么陶谦一死,下面的人再没有压力,肯定会选择曹操的。而在这样的情况下,刘备想要继承陶谦的位置,那就不得不允诺跟曹操一样的条件,只有这样,大部分人才会支持刘备。于是乎,刘备还是会原地踏步,至少几年时间内,无法招兵买马,壮大自身。

而与此同时,因为税收很低的原因,整个徐州逐渐变得更加富庶起来了,很快就能从之前的战乱中恢复过来。民富而兵弱,那么曹操再次起兵进攻徐州,那就会容易很多,最终得到的也会是一个富庶完美的徐州!

郭嘉这是把最困难的一步交给刘备,而自己则在旁边等着夺取胜利的果实!刘备彻底沦为被资本家剥削到底的可怜的打工仔!

并且,刘备在徐州得到人望的同时,曹操必然也会跟着得到人望,虽然没有刘备那么多,但所有人都会有种想法:虽然刘备是实施者,但曹操是主动提出来的,而刘备为了上位是不得不去执行的。

这种趋向性思想,在一般情况下或许没什么用,但当曹操再次攻打徐州的时候,民众们估计不会对曹操有太过于强烈的抵抗吧。曹操作为主动提出条件者,难道还能比刘备做的更差吗?如果没有曹操,刘备会这么做吗?

而等到曹操拿下徐州以后,只需要顺着刘备的工作继续做下去,五年减税只剩下两三年甚至一两年,之后恢复成陶谦如今的政策,一切走上正轨。而由于徐州是曹操重新打下来的,并不是直接投降的,那么,自然也不可能有人会去质疑说,曹操为什么不从头执行他那“1+5”政策!

这就是郭嘉打好的算盘,不能让这次好不容易打下的局面白白浪费了!

而郭嘉之所以认定刘备会中计,不仅因为刘备坚持走的是仁德路线,更大的原因还是如今刘备才刚刚起步。面对这么好的机会,刘备可能会眼睁睁的放弃徐州这么大一块蛋糕吗?就算是在原地踏步,就算几年时间内可能都无法大规模招兵买马,但堂堂一个徐州牧,怎么也比那个小小的平原相好上很多吧!

只要刘备还是一个有野心的家伙,那他就必然会走上郭嘉算计好的道路!刘大耳,既然拒绝不了诱惑,那就要做好为他人作嫁衣裳的觉悟!

“恭喜陶公,天佑徐州!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曹操果然为他之前的暴行吃到报应了啊!”

城门上,刘备立刻冲陶谦道贺起来。

陶谦此时才彻底松了口气,软坐在了地上。

而这时候,旁边不知道有多少人正在后悔,刚刚为什么没有直接绑上陶谦投降呢!现在曹操退兵了,陶谦又还在,他们想投降都没有机会了呀!好在,还有一年时间,不过一年时间,曹操真的能够再次打过来吗?明明已经到嘴边的肥肉,没想到只是一犹豫,居然就眼睁睁的错过了呢!

不行!既然曹操都能够满足的条件,一定要联合众人,让陶谦也满足他们!至少,也不能比曹操差太多吧。

正是因为这种直接利益问题引发的矛盾,使得此后,陶谦对他原本的属下越来越疏远,而对外来人刘备一行,越来越亲密。现在看起来,刘备应该不至于会是曹操的人了吧。

后话暂且不提,另一边,正在退兵回援的曹军,

“奉孝,你最后提出一年的时限,难道这一年内我们无法平定兖州的内乱?”曹操忍不住问道。

因为按照郭嘉的想法,是绝对不会让对方真的以这样美好的条件投降的。那么,也就是说,一年时间内,他们无法再次攻打徐州,这整整一年,都要拿来处理兖州的变故?吕布真的那么难对付吗?

“大概吧,毕竟吕布确实不太好对付。而且回到兖州,我们不可能再跟徐州这边一样烧杀抢掠了。我担心到时候粮草会很成问题,估计是一场艰苦的战役呢。”郭嘉说道,“至于一年时间嘛,说不定还没到一年的时限,徐州内部就会出现某些巨大的变故了呢。”

“哎!”曹操突然叹息一声,“随意吧。既然我们都已经退兵了,徐州这边的事我暂时也不愿意再去多想了。可我到现在还是有些无法相信,张邈跟陈宫他们两个居然会主动背叛我?!”

曹操抓着头叫道,一个是他儿时的伙伴,也是他一直以来的支持者,是当初引他曹操当兖州牧的人,另一个是他的救命恩人,是他曹操手下的第一个优秀谋士。这样两个人,曹操一直信任着他们,也从来没有亏待他们,实在是想不明白他们为什么会背叛啊!

第421章 推测原因

“是啊,我也一直想不明白呢。”郭嘉跟着说道,如果不是原本历史的原因,郭嘉绝对也跟如今的曹操一样,怀疑谁都不会去怀疑陈宫跟张邈。

就算知道原本的历史,一直以来郭嘉也还是没有想明白端倪,他只是本着谨慎起见的想法,这才请荀彧刻意调查一番的,因为郭嘉实在是想不明白陈宫跟张邈背叛的动机。

“通常背叛不外乎就几个原因,第一,从不亲密的人那里投奔到亲密的人那边去。”郭嘉当初从袁绍那边投奔曹操,多少就有这样一个原因在里面,“可不管怎么看,陈宫和张邈都跟主公你更亲密一些,跟那个吕布好像谈不上什么太深的关系吧。”

郭嘉说道,

“第二,从不看好的人,投奔到看好的人那边去。”荀彧当初离开袁绍,很大程度就有这样一个原因,“这一点显然也不太现实,我们眼见就要拿下徐州了,甚至马上就称得上是当世第一诸侯了,无论从哪方面来看,都要比根本还没有一点根据地的吕布要强吧!”

“第三,从不重视自己的人投奔到重视自己的人那边去。”荀彧离开袁绍,也有一定这样的原因,“可无论是陈宫还是张邈,在我们阵营中都已经算是第一梯队的人了,他们还想有什么样的提升?如果他们想自己打天下那还好理解,投奔吕布可能会有提升吗?!”

“第四,家人受到胁迫,所以不得不反叛。这一点也可以直接排除掉了。那么剩下的就只有,莫非他们是因为主公当初把边让杀了才反叛的?或者就跟我云弟一样,是因为看不惯我们的屠城之举才背叛的?”郭嘉分析道,用排除法来看,这可能算是最接近的原因了吧。

结果曹操却是摇了摇头,

“按照我对张邈跟陈宫的了解,他们并不是子龙那样的人。”

也对!郭嘉点了点头,像赵云那样的,世间估计很难再找出几个来了,要知道连荀彧那种性格的人都没有因此而背叛曹操呢。

这下好了,全部都排除完了,还是什么原因都找不出来,难道还能是曹操不知不觉抢了人家女朋友?虽然曹操还不至于抢自己属下的女人,但不代表曹操就不会跟自己属下抢女人了啊!比如两人同时看上了某个姑娘,曹操立刻出手,你能说什么吗?只能在旁边眼巴巴的看着。难保就是陈宫还没来得急下手的真爱被曹操给抢了,因此才决定报复曹操呢。当然,这种猜测郭嘉可不敢直接说出来。

要喜欢一个人或许很难,但要恨一个人绝对很容易!

“我说奉孝,当初你离开袁绍到我这里来,难道就没有点其他原因吗?”曹操突然问道,正是因为各种不可能,所以才让曹操感觉,这就跟当初郭嘉的举动何其相像!从普遍的角度来看,想不通,但郭嘉作为一个跳槽的“前辈”,或许能从自己的角度来找到一些灵感呢。

郭嘉摸了摸下巴,突然一愣,他固然是跟曹操关系亲密,固然根据历史认为曹操的发展前景比袁绍要好,但最早郭嘉还不是在袁绍那里呆了一段时间,真正让郭嘉离开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虽然袁绍那时候是比较重视我,但我觉得袁绍手下让他重视的谋士实在是太多了,关键时候他说不定不会采取我的建议……”

郭嘉话还没有说完,就跟曹操对视一眼。

“会不会就是这个?!”曹操顿时叫道。

至少这个原因是完全能够解释得通的,当初曹操手下并没有几个厉害的谋士,所以陈宫觉得很自在。而现在呢,郭嘉、荀彧、荀攸来了,程昱也来了,虽然陈宫的地位并没有降低,曹操也还是在重视陈宫。但在关键时刻,各抒己见,曹操说不定就不会采取他陈宫的方案了啊。

而投奔吕布呢,吕布手下并没有什么像样的谋士,加上吕布本身也是个无谋之人,如此一来,那他陈宫说什么就会是什么了!

虽然还无法肯定,但郭嘉跟曹操终于是想对了方向!

“大概吧,不过也说不清楚。其实照我看,现在想这些问题根本就没有意义,反正他们的反叛已经成为事实了,我们现在要想的应该是如何平叛吧。”郭嘉忍不住说道。

就跟郭嘉最早想的一样,不管陈宫背叛的原因是什么,把陈宫背叛的影响降到最低才是关键!可惜,之前因为不能生子的原因,郭嘉已经什么都顾不上了,要不然,郭嘉如果没有离开兖州的话,他一定会尽最大的可能做好防范措施。

届时,就算陈宫跟张邈还是反叛了,在有所准备之下,估计就只会有陈留一个地区会直接落入吕布手中,而不会像现在这样,吕布兵不血刃的就得到了大半兖州。

当然,现在再回过头去想那些事情已经没有意义了,至少郭嘉对自己的所作所为并不后悔!如果不来见左慈一面,把一些重要的问题都问清楚,郭嘉怎么可能安安心心的做事了。

“奉孝你这话就不对了,如果不把事情的根由搞清楚。今天陈宫跟张邈会反叛,明天其他人说不定也会反叛。只有把真相了解到了,那我才能防范于未然啊!”曹操不由说道。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曹操不愧为曹操,为什么说失败乃成功之母?从失败中培养坚强的意志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还是能从失败中吸取经验,这样才能防止下一次的失败,至少下一次不会再因为同一个原因而失败!

“也是,虽然对我而言一点意义都没有,但在主公的立场上来讲,这却是一个不得不搞清楚的问题。嗯,既然如此,看来八九不离十,就是因为这个原因了。”郭嘉点了点头说道。

曹操顿时一阵苦笑,

“奉孝你还真是总会往对自己有利的一边去说呢。”

之前还只是一个“大概吧”,如今知晓曹操的用意之后,郭嘉立马就变成“八九不离十”,显然,一旦认定了这样一个原因,曹操为了防止以后还会有重要谋士背叛,必然会非常认真的对待这么一个问题。而郭嘉恰恰是处在重要谋士的地位上,绝对是最大的受益者之一啊。

“没办法,如果连哪一边对自己有利都不能立刻判断出来,那就不能算是一个合格的军师了。”郭嘉耸了耸肩说道。

“哈哈,奉孝我就是欣赏你的坦率!”曹操大笑起来,在这种严峻的局面下还能笑得出来,估计也就只有曹操了吧!

第422章 试探

“对了,奉孝,你会不会也跑去投奔吕布呢?”曹操突然开口问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