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郭嘉 >

第171章

郭嘉-第171章

小说: 郭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的也是。”孙策嘴角一咧,“不过这件事现在已经进到我心里来了,未来我绝对会让这个许子将后悔今日的一切!”

“呵!”周瑜轻声笑了笑,“我们一直在做的,从来不都是‘要让人刮目相看’这一件而已吗!”

“公瑾,说真的,跟你呆在一起,我真是想沮丧一下都不行呢!”孙策不由回道。

……

许劭绝对想不到,一场无妄之灾就这么降临在了他的身上。其实要怪也要怪他生不逢时吧,毕竟在一开始搞出月旦评的时候,许劭是无论如何都想不到不久之后,真正的乱世就已经来临了。

所谓月旦评,本来是只有两个需要注意的地方,第一,也是最根本的,那就是不能评错了,所以一定要慎之又慎,当然,就算是错了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不就是砸了自己的招牌吗!

然后就是第二个需要注意的地方,那就是最好不要随便说人的坏话。无论许劭名气有多大,他都很清楚自己的权利和势力都几近没有。那么就算对方只是一个屌丝,如果真把人惹生气了,对方也完全可能豁出去把你给弄死的!

所以一般的评价,就只有好话,或者中性客观的话,剩下的,则闭口不言。或许闭口不言什么的确实可能会得罪人,但相比起直接说坏话,至少也会给人一些幻想不是。就好比“不是我不行,而是连他也看不穿我”如此云云。

总之,这已经是把风险降到了最小。那么在和平时期,那些需要许劭评语的人,几乎都是本身没什么名气,而想要出名,想要当官的人。于是,可想而知,得到许劭好评语的人,最终大多都当了大官,由于对许劭抱有感激的心理,自然会在背后支持并帮助许劭。而没有得到许劭评语的人,由于本身就没有什么名气,那么在这个和平时期,几乎是不可能再有什么出头之日了。

就算从基层做起,想要真正出头,加上一些运道,估计怎么也要几十年时间吧。到时候还能有他许劭什么事?所以一直以来,许劭才会混得风生水起。加上他本身确实很有识人之明,倒也一直没有出现什么太大的问题。

可在乱世,情况就大大的不一样了啊。要知道连刘邦都能当皇帝,连韩信那样的小混混都能当大将军,也就是说,不给人评语这种本身不太大的风险,顿时就变得不好说了起来。因为对方完全可能在短短时间内,就做出大事来。哪怕只是占山为王,也都能够左右倒他许劭的生命了。

再加上如今人心浮动,一有个什么,豁出去不要命的人也太多了,这就让许劭面临了一个相当大的尴尬。那就是他到底该尽量跟人说好话,以保证自己的安全,当然最后估计会晚节不保,砸了自己的招牌;还是该继续坚持自己的作风,就算到死了,也不会乱给人评语,最终流芳千古。

很显然,许劭选择了后者,身处这个时代,就算是他许子将,也摆脱不了“名声”二字啊。而许劭评价一个人,不外乎就是自己看,加上听人说。对没有任何谈得上的事迹的人,许劭会按照自己的判断给予评价;而对本身已经做出一些事情来的人,显然更多要以事实为依据来判断一个人了。

好比袁绍,在当反董联盟军盟主之前,又有几个人能够看出他的问题来了?而在联盟军解散之后,大多数人看袁绍这个人,都会根据这些事实,而不会再以当初的印象为依据了吧!

第347章 四小生的争论

因此,不怪许劭不给孙策评语,毕竟许劭只是一介凡人,他可没有郭嘉那种超时代的眼光。就算许劭自己觉得孙策有多么多么的优秀,但根据前面孙策才刚刚全军覆没的事实,许劭就不敢胡乱做出评语来。谁知道孙策会不会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人呢。许劭在这方面必然会慎之又慎,他可不想砸了自己的招牌啊。

所以,要怪也怪许劭生不逢时吧。既然他走上了这条路,既然他没有选择金盆洗手,那么在这个乱世,他最终必然会遭遇这样的事。想想看,如果当初不是曹操用了手段,许劭还是坚持不给曹操评语的话,要是曹操最终还是成功了,那估计曹操也是不会放过这个“有眼无珠”的许子将的吧!

嗯,要是换成郭嘉的话,其实还是有补救的方法的。那就是对所有其他人,都评价曰:“不好说。”

……

另一边,

“看到了吧,人家是佐世之才,我们则什么都不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还跟人一起跑去投奔郭嘉,能受到重视才怪了呢。”步骘开口说道。

“我就不服气了!他刘晔到底有哪里跟我不一样了?!不过就是出身好一点而已嘛,本身还不是什么成绩都没有。我看这个许子将也就是个阿谀奉承之辈。就算不说我们,连孙策周瑜那样的人,他许劭居然也完全都看不上?!”严畯忍不住说道。

“咦?听你这么说,我倒是突然发现了一个问题。”步骘顿时摸着下巴说道。

“哦?哪里有问题?”严畯连忙问道,诸葛瑾和卫旌也不由把注意力放在了这边。

然后就见步骘理所当然的说道,

“因为他许劭是许子将,刘晔是刘子扬,哎呀,我刚才怎么就忘了强调一下,我步骘也是步子山呢!”步骘一脸的懊悔。

这时候,严畯哪里不知道,步骘又在打趣他啊。旁边的诸葛瑾和卫旌一脸的无奈,他们居然也被骗过去了。

“俗!真是俗!你不觉得很俗吗?那么多人都取这样的字!”严畯终于不再提改名字的事,决定对步骘发起反击。

“俗?你居然觉得这很俗?嗯,我想想看啊,好像不少名人都是这样的吧。孟轲,字子舆;庄周,字子休。我了个去(好吧,请忽略这一局),曼才,你居然说孟子跟庄子的名字很俗?!”步骘顿时惊叫道。

“我当然不是说他们了!而是说你们这群跟风之人!”严畯连忙解释道,作为读书人,敢说圣人的坏话,那是绝对要出大事的。

“什么?你说跟风?嗯,我想想看啊……”步骘又一次摸着下巴喃喃道。

见状,严畯哪里还敢让步骘说下去。“子”既然作为流行,在孟子庄子之后的名人,何其多,随随便便都能举几个例子,难道严畯还敢说那些人是跟风的?如果那也不算的话,那还什么算是跟风的?很显然,严畯还是再一次的败给了步骘,彻彻底底的失败!

“好吧,我们还是说点其他的吧。”严畯无语的转开话题,算是主动承认了自己的失败。

“不管怎么样,我们现在还是努力提升自我吧。想要不再被人看不起,想要让人刮目相看,那也只有这样一条道路可走了。”诸葛瑾开口打起了圆场,说真的,今天他们四人兴致勃勃的跑去见传说中的许子将,最终却全部都是落寞而归。

别看他们都是跟着郭嘉去的,可实际上,等级却是分得非常明显。如果说郭嘉是男一号,那么刘晔就是男二号,孙策跟周瑜是配角,他们四人则是群众演员。毕竟聪明人都看得出来是怎么回事,郭嘉登门拜访,可能会带这么多人吗?

许劭肯定知道除了刘晔以外,其他人都是厚着脸皮贴上来的,本身又没有什么身份地位,再加上无论郭嘉还是孙策周瑜这些,光芒都太耀眼了,诸葛瑾等人彻底沦为路人脸,那也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情。说不定许劭打心底还对他们这些死皮赖脸的行为非常鄙视呢。

好在,诸葛瑾四人出来这么长时间,碰的壁绝对不止一个两个,因此,倒也不至于因为这点事就受到打击。四人固然也有傲骨,但绝对没有孙策、周瑜那样夸张。

卫旌却是在旁边摇头一叹,

“子瑜你本身就没打算投奔郭嘉,自然不觉得有什么了。说真的,如果不是你们的原因,我绝对是想跟郭嘉走的。难道你们就一直想这样在外面颠沛流离?或许未来我们确实可以在其他地方青云直上,可我还是想回到自己的家乡去。如今曹操已经打败了袁绍,解除了南方之忧,在北方,曹操跟袁绍的关系匪浅,短时间内两边绝对不会开战。那么曹操只能是向东或者向西扩张了。而相比起西边因为长年战乱的断垣残壁,兖州东边的徐州则是富庶之地,所以不出意外的话,曹操下一个目标必然就是徐州的陶谦。如果我此时跟了郭嘉,一旦曹操打下了徐州,那么他想要顺利的掌控徐州的话,有很大的可能会扶持像我这样的落魄士族,如此一来,我也能够顺理成章的回归徐州了!”卫旌有些激动的说道。

“子旗,你把事情想的太简单了。曹操或许确实会跟陶谦有一战,但能不能顺利拿下徐州,这还两说了。就算拿下了徐州,曹操凭什么会扶持你?你是他的亲信吗?与其扶持你,闹出徐州的内部矛盾来,那还不如直接去安抚如今的那群人呢!再说了,你的家乡在哪里?广陵!那可就在这旁边不远处!一旦曹操拿下了徐州,这里就是最前线,如此重要的地方,你新到曹营,能有机会染指吗?!在曹操对你信任不足的情况下,你广陵人的身份反倒会成为你最大的障碍!”步骘冷静的分析道。

一点没错,你卫旌作为广陵本地人,要是再把你扶持起来,把广陵的大权交给你,或许是有利于接管控制,但谁能保证你不会造反呢?古时候某些回避制度,可就是规定不许在自己家乡当官呢!

“而且,都到现在了,你也不要再拘泥于这种州郡思想。我们为什么会跑到这边来?还不是因为这里离得比较近而已。虽然一个是徐州,一个是扬州,但这个地方,最终实际会掌控在谁手里可还很难说呢!或许以后北面的徐州归曹操,这南面的徐州却是又另外的人占领的呢?”步骘继续说道。

第348章 即将到来

卫旌之所以会有这种州郡思想,说穿了不是地域意识,而是管辖的问题。也就是说,卫旌还是在按照和平时期的思想在考虑着问题。

比如曹操如果当了徐州牧,广陵郡属于徐州境内,那么无论是官员派遣,还是其他的一些大小事宜,自然全部都归曹操管了。正是因为这种下意识的思想,卫旌才会完全摒弃了就近原则。

自古以来都会存在类似的领土问题,特别是疆域比较大,顾不过来的国家。或许在内部州与州的界限确实很分明,但在外部,国与国的界限,那就不好说了。特别是北方的一些边界地区,和平时期的时候,那自然是属于大汉管辖的。可那里的人都非常清楚明白,一旦有什么不对,他们随时都可能被北方的民族给实际占领,彻底成为对方管辖的人民。

到时候,大汉固然号称还是对其有主权,甚至会任命官员过去,但实际上如何,任何人都很清楚。

而现在,这样国与国的边界问题,如今已经彻底变成诸侯与诸侯之间的势力范围了。所以,卫旌还拘泥于所谓的州界,完全忽略了就近原则,这样的想法从根本上来说就已经是错误的。要知道当今世上可是有不少人,虽然号称是政府派遣的一州之长,但实际上却连“他自己的地盘”都进不去呢!

“仔细考虑考虑吧。我想说的就这么多,如果你还是坚持要去投靠郭嘉的话,我们也不会阻止你的。而且作为朋友,我们必然也会尽全力去帮助你的!”步骘最终说道。

卫旌脸色变化一阵,步骘的家乡淮阴可不是广陵这样的边界,算得上是徐州的腹地了,结果步骘却还能如此冷静的分析判断,没有一时冲动就跑去投靠郭嘉,加入曹营。连步骘这样无论怎么看情况都比他好的人都还安然不动,那他卫旌又为什么要急于做出选择呢?就像步骘说的那样,到时候就算曹操把徐州大片都占领了,说不定这个广陵郡也并没有在曹操手中呢!

果然,他卫旌还是太年轻了啊。把什么事情都想得太过于表面,太过于简单了。不说跟其他人相比,连同样年轻的步骘都还远远比不上!

想到此处,卫旌却是突然放轻松了起来,展颜一笑,说道,

“子山你打算像对曼才那样甩掉我,可没有那么容易呢!总之我是决定今后要跟你同进退了。”

“喂!说你的事就说你的事嘛,干嘛又要扯到我的身上。”严畯无奈的说道。

“这说明曼才你始终是核心人物啊,这难道还不好吗?!”卫旌笑道。

“哈哈!不管怎么样,这次江都之行,我们还是颇有收获的啊!”步骘伸了个懒腰说道。

“是啊,倒是多少已经见识到了这世上的能人是什么样的,同样也坚定了我们继续努力的信念!其实,佐世之才,离我们也并不远嘛!”诸葛瑾一语双关的说道。

……

“佐世之才呢!哈哈,小子不错嘛!”郭嘉拍着刘晔的肩膀笑道。

刘晔一阵苦笑,

“郭大人,你就不要再说这个了好吗。”

“怎么?你现在难道不是该巴不得别人提起这个词?我这可是专门在配合你呢!”郭嘉不由说道。

刘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