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新宋之咏春皇帝 >

第151章

新宋之咏春皇帝-第151章

小说: 新宋之咏春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世上真有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怕也未必比得上眼前这桃源谷。
  见哥哥一直不说话,月儿回过头,却见哥哥眼中泛起泪光,连忙问道:“哥哥,怎么了?”
  秦阳拉过妹妹的小手,叹道:“太阳城能有今天,妹妹你和吕总管都居功至伟。”
  “都是哥哥定下的方针好,还有吕总管治理有方……”
  秦阳伸手抚摸着妹妹清瘦的脸庞:“太阳城发展成这样已超出我的预料,月儿,你辛苦了。”
  月儿感受到哥哥话里的疼惜与赞叹,数月来的辛酸苦楚尽数化为无限甜意。她盈盈一笑,轻轻移开哥哥的手:“在外面呢,哥哥注意点。”嘴里这样说着,却没松开哥哥的手。
  秦阳凑近她耳边道:“那我们回去再继续。”
  月儿脸蛋一红,狠狠瞪了瞪哥哥:“回去也不许乱来。”
  秦阳哈哈大笑,拉着妹妹的小手道:“走,我们去看看沈括的‘天工坊’!”
  居民区右边是作坊区,坐落着数十座大小不一的工艺作坊。天工坊就是其中一处规模最大的作坊。
  “天工坊”的牌匾就挂在作坊外,三个烫金大字乃是用赵体楷书所写,字迹绢秀,居然是月儿的亲笔题字。天工坊围墙高达三丈,门口有两名精壮的兵士把守,周围还有两个十人分队来回巡逻,防卫比城主府还要严密,不难看出吕夷简和月儿对此地是何等重视。
  进入到天工坊中,才发现里面远比外面看起来还要宽广,右边有一座极大的工坊,近两百名工匠正在认真地工作。吕夷简介绍说,这工坊就是制作特制劲弩的地方,特制工弩分为十个工序,每二十名工匠负责一个工序,相互之间不许泄密,否则处以极刑。秦阳点头赞许,他比这个时代任何人都知道军工技术保密的重要性。
  天工坊正中间又有一座院落,乃是沈括一家人居住之地。
  
  第二百一十五章 梦溪笔谈
  
  当秦阳见到沈括时,几乎不敢相信眼前的中年人就是名传千古的大科学家沈括。
  沈括长得黑黑瘦瘦,丝毫看不出读书人的样子,反倒像个庄稼汉。他得知秦阳亲自到来后,激动道:“原来是城主大人来了!正好,那些图纸我有好几处看不明白,正想请教城主大人。”他顾不上行礼,急匆匆地奔回房中取回那四张图纸。
  夕岚和吕尚坠、穆桂英第一次来到这地方,都好奇地东张西望。吕尚坠见桌上放着一个古怪的黑长圆筒形物体,正要好奇拿起,沈括正好拿着图纸出来,远远见到小姑娘要拿那东西,慌忙大叫起来:“那东西碰不得!”
  吕尚坠吓了一跳,差点摔倒,秦阳手急,一伸手拉住她。
  沈括冲过来,见那宝贝完好无损才松了口气,他将图纸塞回怀中,拿起那黑长筒形物体道:“小姑娘,别怪我声音大吓着你,这东西是城主大人要我制作的,我找遍太阳城才勉强凑齐材料做出来,弄坏了就没法子再做了。”
  “尚坠你……”吕夷简想不到女儿差点闯了大祸,黑起脸要训她。
  吕尚坠也没想到那东西这样重要,顿时吓得缩成一团。秦阳拉住吕夷简,又抚摸着吕尚坠的头发安抚几句,才从沈括手里接过那东西,仔细看起来。那东西长约五寸,两头粗细不一,圆筒形,乃是用精铁所制。
  “阳阳,你手里的是什么?”夕岚首先围了过来,吕夷简、月儿、小蕾、穆桂英都不约而同地凑近,好奇地端详着秦阳手里的古怪东西。
  秦阳将那东西较细的一头放到眼前,举起较粗的那头向远处望去:“不错,效果很好。”
  他见夕岚满脸好奇,便把那东西放到她眼前,教她怎么用。
  “哇哇!”夕岚惊呼出来:“我看到远处有只小鸟!”
  她这么可爱地大声嚷嚷着,连月儿都按捺不住好奇了。秦阳难得见妹妹这样动容,心中大乐,趁机将她拉到身边,一边嗅着妹妹身上好闻的香味,一边示范使用方法。
  “哇!”这回连冷静的月儿都惊呼出来了,完全没注意到哥哥在趁机占她便宜。
  秦阳又让吕夷简、小蕾、穆桂英一一试过,众人都啧啧称奇。吕尚坠可怜巴巴地望着秦阳手里的东西,想开口又怕再次闯祸。
  秦阳见状,便抱她起来,将那东西放她眼前,教她怎么看。
  吕尚坠乐得咯咯地笑个不停。
  待得吕尚坠看完,秦阳才将那东西交还沈括。沈括惊讶道:“城主大人,这东西真是你设计出来的?我也是琢磨了好久才知道怎么用。”
  秦阳微笑点头:“这东西最关键点在于凸透镜的制作,沈先生居然这么快就能找到玻璃,打磨出凸透镜,做得很好。”
  连沈括在内,所有人都听不懂他在说什么,人人面面相觑。
  “哥哥,这东西到底是什么?”
  “这个叫望远镜,可以看到远处的事物,对于行军打仗极是有用。”
  沈括忍不住道:“城主大人,我虽是按照你的设计图纸做出来了,但原理完全想不明白,你能不能给我讲解一下?”
  秦阳便简单地将透镜放大成像、折射等原理说了遍,他所设计的这款望远镜是最经典的开普勒望远镜,由目镜、物镜两块凸透镜组成。在当代读过中学物理的人基本上都明白原理,但在新宋时代却是闻所未闻的发明。
  沈括苦苦思索了好久才勉强弄明白,其余人包括聪明的月儿在内都听不懂。
  沈括佩服道:“城主大人真是学究天人!这些见识沈某闻所未闻。”见城中最厉害的工匠都对秦阳如此敬服,几个小萝莉不消说,连月儿望向哥哥的眼光也添上了几分的崇拜与骄傲。
  秦阳观察着望远镜,问道:“沈先生,你从哪里购得玻璃?”
  “玻璃?城主大人是指琉璃?我是从太阳城里一个西域客商处买到的,十片琉璃花了一百两。我磨损了八块才最终制作出这个东西。”
  一百两?秦阳目瞪口呆,难怪那些穿越者个个都要制作玻璃,敢情是发家致富的最佳途径!可惜他只明白大概原理,想造出玻璃难之又难。他沉思了好一会,终究还是放弃了这个诱人的想法。当前他最需要的不是玻璃,而是其他对征战有用的工具发明。
  他又问沈括:“沈先生,第二张图纸上的东西也做出来了?”
  沈括从旁边的柜子里拿出一个圆形的小盒子,递给秦阳:“城主大人,这个‘指南针’我是做出来了,但你在设计图纸里写的‘南极’‘北极’和‘磁偏角’,还有磁石的‘极性’,我都看不明白,还请你多加指教。”
  秦阳接过指南针,见做工极是精致,基本上完全按照设计图做出来了,与自己前世用过的吊坠式机械指南针极是相似,又对照太阳的光影角度测试了一番,误差率在百分之一左右,完全可以接受,不由赞了句:“果然只有沈先生能做出这么精细的东西!”指南针做起来很容易,二十一世纪的初中生几乎人人都可做出来,但在这个新宋时代能结合磁偏角制作出精确度如此高的指南针,天下间怕真只有沈括能做到。
  秦阳摊开设计图,将磁石的物理性质、磁极等仔细说了遍,听得沈括眉飞色舞。
  秦阳又接过另外两张设计图进行讲解,两张图纸一张是滑翔机,另一张是黑火药应用概要。滑翔机固不消说,秦阳在前世时作为理科生对空气力学颇有研究,设计图与二十一世纪主流的滑翔机极为相似,主翼、副翼、扰流板、水平尾翼、垂直尾翼、升降舵和方面舵等无一或缺,只是考虑到制作成本和新宋时代的工艺,作了较大的简化,一旦研究成功,他就可以有一支原始的“空军”,战略意义极大。
  至于黑火药,新宋时代已开始应用,像是淮南王的毒药烟球、弓火药箭等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例子,秦阳对火药了解不多,只知道黑火药的大致配方是硝石四分之三,硫磺约是十分之一,余下是黑炭,由于新宋时期的化学材料提纯工艺较弱,具体如何配备就要看沈括多加试验了,同时他在设计图纸上画了几个应用样式,包括手掷式球状烟雾弹、在铁管内装填火药发射铁针铁珠铁屑的铁管式火枪、在长枪上加装火药喷火的飞火枪、可以落地再爆炸的连弩火箭等,构造相对简单,威力也不大,内里构造他也没法子清晰注明,只是作为抛砖引玉,希望沈括能借此开发出更多先进武器。
  他本来就擅长讲解,沈括这个宋朝的大科学家思维、见识也较同时代的人要优秀不少,两人足足谈了一个多时辰,听得几个小姑娘昏昏欲睡,沈括却越听越精神。他见秦阳杂学博识,又提出了很多额外的疑问,包括地图绘制、天文历法、地理河川、声音共振、城池建设、数学知识乃至生物演化、炼钢造盐等,秦阳有些较熟悉的就多加提点,不太熟悉的就共同探讨,后来见沈括提及农业生产,秦阳又提出了杂交水稻、温室种植、抛秧式栽培、引进外来物种等建议。他们一个有着远远超越宋朝数百年的见识,一个是宋朝最为聪明的百科全书式学者,越谈越是投机。到后来沈括拉着秦阳在家里吃午饭,两人从早上谈到傍晚,沈括依然意犹未尽。
  早已提前回去的月儿等人派了亲卫来叫秦阳回家吃晚饭,沈括才不舍地放秦阳离开。
  秦阳临走前,沈括叹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城主大人有空一定要多来坐坐。这段时间我一直想写本书,将毕生所研究的东西写出来,只是很多细节想不明白不敢下笔。得城主大人今日的提点,我想很快就可以开始动笔了。完书之日,我定会先署城主大人的名字,还有书名也得请城主大人来命名。”
  秦阳推托不过,只好答应下来。
  沈括送他出院子,秦阳见院子前有条小溪,蜿蜓曲折,忽然想起一事,便开玩笑道:“沈先生,你这处庄园可曾命名?”
  沈括早有月儿替工坊命名的经验,马上拱手道:“尚未命名,求城主大人赐名!”
  秦阳嘴角向上弯了弯,高深莫测地说:“那这里就命名为‘梦溪园’好了,以后沈先生的书写好了,就叫《梦溪笔谈》。”
  沈括不明所以,但这名字确实符合他的心意,顿时大喜拜谢。
  秦阳勉励他一番,提拔他为工坊总管,又鼓励他去学堂中挑选五十名最优秀的孩童作为学生培养。
  离开天工坊,见王禀、耿南仲等人依然在远处守候,秦阳吩咐他们多准备一辆马车,明早出发回麻城。
  他望着夕阳下谈笑着归家的百姓们,知道下次回来,这里又会有新的发展,顿时脚步轻快起来,向着城主府匆匆走去。
  
  第二百一十六章 提亲
  
  吃过晚饭,秦阳召集太阳城的所有文武到城主府大厅,举行最重要的一次会议。
  这次会议极是重要,秦家军明线暗线的主要将领,包括吕夷简的二儿子三儿子吕公弼和吕公著都来了。吕夷简举贤不避亲疏,加上吕氏一族里有不少人才,除了长子吕公绰继续负责吕家在淮南的各处生意外,吕公弼和吕公著等都在太阳城中任职。
  秦家军中的将领几乎都是昔日曾跟随秦阳参加过太阳城保卫战的防城队精英,见到老上司都极是兴奋。
  一番见礼叙旧后,秦阳想起今天和沈括讨论炼钢法尚有不少难触的难题,目光扫过绑在小腿上的“断章”,顿时眼睛一亮,问道:“吕总管,你有没有听过说铸刀大师郤先生?”
  “郤先生?莫非是传闻中的天下第一铸造师郤雍?”
  “对,我这对‘断章’双刀就是他铸造的,锋利无比。如果能找到此人,或者找到他的传人来相助,我军中的武器盔甲都可以有极大的提升。”
  吕夷简摇头道:“听闻郤先生性情古怪,不好与人为伍,没收弟子,居住之地极是隐蔽,世上知道他住址的人不多。就算找到他,想请他出山相助也是极难。”
  秦阳暗叹口气,只好暂时放下这个念头,等以后找个机会问问孙榐,再登门拜访碰碰运气。
  秦阳又简单将目前的情况分析下:“我现在麾下已有近二十五万人马,训练有素、忠诚不二大概有六七万,其余都是需要训练的新兵,黄州、蕲州料来在这几天便可全部收复,到时淮南王应该有所举措。我明早就回麻城做好部署,各位也要按着原计划做好准备,一旦起义,便不容有失。”
  众人齐声称诺。
  孟虎问道:“老大,你为什么不直接起义?反正你现在手里有这么多兵马。”
  “关键还是民心背向问题,淮南王表面上对我极是重用赏识,如果我贸然起事,就会失了个‘理’,是逆臣,难服民心,淮南军精锐都是淮南王的老班底,定然会与我死战到底。但若淮南王无故削我兵权,我就可以以受害者的身份,打着‘清王侧’的旗号起义,到时人心与‘理’都在我这边,起义事半功倍。何况现在我手上兵马还需集权和训练,也需要时间,暂时以不变应万变对我好处更大。”
  一番解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