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全球三国 >

第587章

全球三国-第587章

小说: 全球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刻,被她巨剑无情砍下,左支右绌的是个男性,穿着皮袍,一部漂亮的红色大胡子,身材魁梧、相貌堂堂,看装束是个王者吧,此时尽无王者风范,只有穷途末路的悲惨。

“当当当!”接连清脆响声,男性的那个,手上大斧头脱手而出,手臂上淋漓一片血迹,倒在地上。

“龙狼”这边的军队,立即发出了震天价般地呐喊,有人用兵器将盾牌砸得砰砰响,而他们的对面,声音嘎然而止,所有的人的脸色一片苍白,都圆睁双眼,恐惧而绝望地看着!

女武神迈着优雅却饱蕴力量的步伐走到男的面前,注视着他,眼神凛厉、摄人魂魄!

男的艰难地爬起来,楞了片刻,缓缓地垂首跪在女武神面前。

两名褐色军装武士,护送着扛龙狼军标的武士来到女武神身边,军标向下,伸到男地面前。

男的痛苦地低下头,吻着“龙狼”。

他那边的人,全部跪下了。

固然是屈辱、愤怒、悲伤,却夹杂着丝丝的庆幸。

女武神玉臂伸展,将泛着血光地大剑高高举起,顿时,欢呼声响彻云霄,回荡在莱茵河畔河岸的上空。

帝国历青龙七年八月十九日,日耳曼法兰克部族联盟大族长瓦西洛普洛斯向日耳曼哥特王国的金贝儿。莱茵哈特女王投降,至此,在中欧、东欧广袤的森林地带,东起多瑙河,往北斜伸至到莱茵河的广大区域,尽皆纳入哥特王国的版图。

金贝儿成就了前所未见、绝无仅有的大荣耀!她改换称呼,自称为“日耳曼王国女王金贝儿。莱茵哈特殿下!”她也是历史上第一个真正统一并统治日耳曼民族的国王、女王。

……

在青龙六年四月,金贝儿从东方帝国回到哥特(多瑙河中段),立即着手西征,准备统一大部分的日耳曼部族。

事实上,在她动身前往帝国访问时,来自帝国东方本土和帝国在欧罗巴洲的东欧战区的物资,源源不断地流入哥特,屯积起来,待西征一开始,它们就源源不断地投入战斗中。

在大部分哥特人的记忆中,帝国历青龙六年五月到七年十月份这段长达十八个月的时间,哥特王国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是他们所经历的最美好的时光,参与过那段历史的人,都津津乐道:“再也没有比这段日子更美好的日子了。”

他们首先得到了大量的装备:兵器、护甲、军装、帐篷、口粮等等,然后金贝儿征召了十万的哥特人军队,武装起来。动用五万哥特人和五千地帝国军联袂展开了对其它日耳曼部族的进攻。

另外五万人充当后备、轮换和占领军。

他们人多势众远逾,他们装备精良;

他们熟悉哥特人的战法,无论是大队PK还是森林中的小队战,

他们不存在不适应地形和水土不服;

他们乃日耳曼部族中的专职战士,反应灵敏,军纪严明。令行禁止;

他们口粮充足,物资充裕,补给医疗保障好;

他们有远大的、明确地战略目标,并为之奋战,战术灵活多样;

……

相比于普通的日耳曼部族,哥特人占据了太多的优势。

总而言之,哥特人是真正的军队,而其他部族则是乌合之众。

不停地西征。哥特人越战越强,人越打越多!

有如滚雪球般,占的地方越大,得到的人口越来越多,根据华族的建议,采取了“超常规向前发展”和“杠杆原理”的应对策略。

华族说了,不要等打下一个部族,待人心平定,彻底服从了再去打下一个部族,而是要不停地进攻、进攻、再进攻;

杠杆原理则是一项让女王殿下您在投资方面用小本钱转动大砝码地技术。我们的兵虽

来不算少,但实际上不可能全面控制所有的日耳曼部

例如,我们打下了第一个日耳曼部族,他们归顺了,将他们当中的成年人召集起来,那些长老、首领和一部分精壮随军西征。其余人负责修路。

到下一个部族,攻下了,则将第一个部族的人放在第二个部族那里驻守,第二个部族一部分人去从军,修路、运输,修通向第三个部族的道路。

当打下第三个部族,则用第二个部族的人去驻守第三部族的地区,以此类推……

里面不可能绝对如意。负责向女王解释的一个笨蛋参谋傻呼呼地说:“当然存在问题,万一资金链断裂……”女王优雅地伸个手指道:“闸住!说重点!”



万一那些部族不从,来个玉石俱焚得不到预定的人手呢?万一部族中途反水呢,万一种种原因造成供应脱节呢……种种地问题。大部分都是随同的华族去协调、解决。

大家作出分工,打仗是哥特人的事,管理依赖华族,华族更多地从事情报收集、归纳、后勤服务。

超常规向前发展有它的根据,日耳曼部族并没有形成深厚的国家、文化底涵,对于同文同种的征服,实无太多地反感,有的人甚至如此归纳:“换个头子,换来吃饱饭”,就这么简单!

反之,外族来征服,例如罗马或者是华族亲自操刀,都会引发日耳曼部族的强烈反弹。

历史上,日耳曼人与罗马人的战争持续了几个世纪,罗马人从来没有征服过日耳曼人,罗马人在日耳曼黑森林里损兵折将,许多高贵的执政官、元老都含恨于日耳曼黑森林里,无数的罗马人成为树木的肥料。

想打败日耳曼人极为困难………………在罗马国土往北的广大欧罗巴地区是日耳曼人地故乡,那里的森林覆盖率达80%,树木林立,一只松鼠能够足不点地,中途没有一次落在泥土上,从东欧的多瑙河边跳到西欧的莱茵河边!

气侯潮湿,植物生长旺盛,如果一条土路有一个月不走人,即回复原始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可想而知打败日耳曼人是件多么困难地事,以帝国总参谋部的计划,如果纯粹靠打仗来征服日耳曼人,那得付出十万人的代价和十年功夫才可彻底平定,用日耳曼人打日耳曼人是最好的方法。

日耳曼人崇拜强者,向往美好的生活和事物。事实上,有五分之二的地区是哥特人传檄而定的,采取说服、利诱、威逼的方法,许多中小部族,整个部族向金贝儿投降,而大部族战败之后,哥特人往往能够收拢余者,很少陷入游击战中。

不同于以往的部族战争,那是非常残酷的局面,一个部族打败另一个部族,经常出现被征服的部族被屠杀一空的惨烈事件,原因很可笑,因为养不起,日耳曼人连奴隶都少有。

而被哥特人征服后。只要顺从,得到地好处实在太多,当中的勇士编入哥特人的部队中,他们得到了诸如巨大的斧头和宽厚的重剑这些精良的兵器,这些重金属兵器是他们以前很难想象得到地,他们虽然也铸造了一些笨重的称手的家伙。可是经常损坏,哥特人发给他们的兵器实在是他们有生以来见到最好的兵器。

音乐甚至征服了他们,帝国军乐队演秦《牢不可破的帝国》,这支帝国军歌同样充当哥特人的军歌,慷慨激昂的音乐引发了他们地共鸣,深深地打动了他们。

最令他们喜欢的是与他们时刻贴身的军装,二战时期德军采用的万字符、制服及各种徽章组成的“VI视觉识别系统”,这套系统无疑是有史以来最为华丽的战争机器包装纸。渗透了浓厚的严谨高贵气息在里面,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回到了它们的故乡,神奇地装备了日耳曼人,也深深地打动了日耳曼人!

华族以前也曾经装备过类似的军装,但没有那么多花里花哨,令人眼花缭乱地肩章、领章、胸章……,据说,这些小物件是皇帝陛下亲自设计的,他不过是动动手。就让日耳曼人喜不自胜,爱不释手,觉得每一件军装都是艺术品,连华族都眼红妒忌。

最重要的是,这套军装真正“衬”日耳曼人!他们穿起来比华族穿得要好看、更拉风和神气。

当年帝国为什么要换掉这种军装改穿其它制式军装,有许多方面的考虑。其中之一就是这套军装不能够真正让华族穿得好看。

军装、兵器、护甲不可能全面普及,往往一个部族有一队人装备戴带起来,作为示范,还有重要的部族长老、首领和出名的勇士得到它们以作收买,另外,追随哥特人征战,表现优秀地勇士也能得到奖赏,装备起来。

为了得到那么一套装备。哥特人惊诧地发现,随军的部族打起仗来比他们还要勇猛,比哥特人还哥特人!

有上那么一段时间,那些外族勇士立功人数比哥特人多上二倍。结果得到了奖励,领取军装、军器,哥特人一看,那还了得,抢我们的东西?咱们战场上见个高低,看谁杀人多!(限于运力,哥特人暂时不能做到人手一套全部装备起来)

到后来,无分种族,越来越多的日耳曼人投身到那个伟大的事业中………消灭掉其它日耳曼部族,统一日耳曼!

他们先是被征服,然后去征服。

日耳曼人对战争有着深深的喜爱(要不然也不能成为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他们平时生活是训练、打仗、吃饭、呆在火炉边昏睡,慢着!他们花费了相当多的时间去睡觉,是因为他们喜欢睡觉?

不,他们缺乏粮食,不能过多地活动,只好通过睡觉来节省体力。

有足够的粮食给他们,他们就彻底地发挥出了他们强大的力量,他们热爱战争,喜欢战争,将战争当成一种游戏,乐在其中。而现在,奥丁大神给了他们这么一个机会,他们就积极地投身战争中,兴味盎然。

装备好,吃得饱,能够全力发挥自己的战斗力,只需专心打仗,其它地事儿交给华族去办、去操心,日耳曼上阵的战士们觉得这段日子过得实在是太舒心了,他们甚至希望这段日子永不停止!

在西征的十八个月里,日耳曼人都被动员起来,深深地投入到战争中,男的一部分人去打仗,另一部分人修路、运输、建设自己的城市,以各大部族聚居地为中心,开始建立城市,砍伐森林,开掘农田,日耳曼的女人能顶半边天,她们辛勤地耕耘、劳动和支前,一切能够利用的人手都被动员起来,打仗和建设家园两条腿一起走路。

也是属于一种超常规发展,用华族先进的科学技术去发展落后的日耳曼地区,许多城市建设起来,在不到一年的功夫已经焕

,与先前肮脏、落后的面貌告别,新的美好的生活在手。

堪称是激情燃烧的岁月!完全截然不同的生活!

市政建设:中心街道铺设、绿化、景物景观、下水道通水管、水厂、污水处理、货栈、商店、银行、医院……日耳曼人从来没有见过地新奇事物。象魔术般出现在他们的面前。

落后的道路交通也因为“水泥”的广泛应用而被大大的改善,以前再好的土路,也难以抵挡水份地侵袭和植物的生长热情,用石板去做路,开采运输很不方便,唯有用上华族出产的“水泥”既方便又道路长久。一条横贯东西欧的大动脉正在逐步形成。

华族热衷于修路,不仅修水泥路、泥土路、石板路,有的地方铺设了细轨铁路,运输更加方便,征服的步伐大大加快。

有了道路,统治更加方便,许多部族首领的野心之火,也随着道路的延伸而渐渐地暗淡。最终熄灭,心甘情愿地成为日耳曼王国地一分子。

……

日耳曼人对付罗马人,他们喜欢面对面的硬攻强拼,但也不乏灵活的战术,例如埋伏、夜战、晨袭、在暴雨后乘虚而入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等等(有过一个著名战例),可是他们对上同为日耳曼族的敌人,特别不能容忍对方对自己勇气的质疑。

许多场战事都是大家将人马拉出来,硬桥硬马打上一场,由胜负来决定归属。

君子可欺之以方,勇士的优点被利用。变成劣处。

金贝儿创造了连胜三十七场统一日耳曼“联赛”的历史记录,成就了她的威名赫赫!许多大部族打败后就投降,打到最后,她声名远扬,一些中小部族待她的军队到来,立即恭恭敬敬地迎上来投降归顺!

刚才那场战斗。就是金贝儿攻打西欧罗巴中最强大的法兰克部族,三战三捷,斩法兰克人之首五万一千有多,法兰克象样地勇士死伤殆尽,而金贝儿的人马却随着援兵的到来不减反增。

在这种形势下,她约战法兰克部族联盟大族长瓦西洛普洛斯道:“大家的血都流了不少,打下去我们固然损失不小,而你们法兰克部族更有可能灭族。为了不再流血,不如我们两个当头的,大家打上一场,我打败了。扭头就走,三年不找你的麻烦,你打败了,就全族归顺,从此是为一家。”

条件有点不平等,可是形势比人强,更何况人家一个女性来搦战他一个男性?!瓦西洛普洛斯不能退缩。

挑战被接受了,女王亲自下场,结果瓦西洛普洛斯战败,屈膝投降。

作为一个强大部族首领,瓦西洛普洛斯地战力并不弱,若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