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锦医卫 >

第790章

锦医卫-第790章

小说: 锦医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林正准备将计划和盘托出,陆远志、牛大力引着一名身穿紫袍的高品太监走到廊下,胖子老远就扯着喉咙喊:“秦哥,秦哥,太后娘娘慈宁宫传见!”

胖子和老牛装得什么都不知道,其实心头奸笑——嘿嘿嘿,三天没动静,秦哥你以为就这么过去啦?别人不知道,咱们俩谁跟谁,还能揣着明白装糊涂?骗了人家女儿你还装什么大尾巴狼?丈母娘要兴师问罪了!

两个唯恐天下不乱的捣蛋鬼,很期待看到某些喜闻乐见的场面,比如徐大小姐朝秦伯爷摩拳擦掌,青黛呐喊助威,张紫萱亲自逼供,审问当代陈世美秦林秦伯爷。

可惜,让他俩大为失望,三位夫人只是吃了一惊,然后青黛蹙眉道:“呀,难道太后娘娘已经知道了?”

“会不会问罪?”徐辛夷关切的拉住了秦林的胳膊。

张紫萱斜飞入鬓的修眉微微提起:“秦兄入宫之后须得小心应对。”

什么?陆远志和牛大力泪流满面,秦林调教夫人的本事也太牛了吧,叫兄弟们羡慕得吐血啊!

女兵甲悄悄朝陆胖子挥了挥拳头:你敢学秦伯爷,试试看?

同人不同命!

………………………………………………………

李太后遣来的太监是她所剩无几的心腹之一,姓崔,不怎么说话,领着秦林从西华门进了紫禁城,直趋慈宁宫。

宫里宫外,所有的太监宫女都不理不睬,活像秦林已经是一个死人。

宫室之中,只有李太后布衣荆钗端坐太师椅,所有太监宫女一律斥退,就连那崔太监,把秦林带来之后也垂手退了出去,远远站到院子里。

从秦林出现开始,李太后就死死的盯着秦林,慈宁宫中寂静无声,宛如狂风暴雨来临前的宁静。

“微臣叩见太后千岁千岁千千岁!”秦林山呼舞蹈。

老太后满脸怒容,恨恨的盯着秦林,半天也不喊平身,突然猛的一拍扶手,厉声道:“秦林,你好大的狗胆!”

秦林抬起头,毫不胆怯的与李太后对视:“承蒙太后谬赞,微臣的胆子确实不小。”

李太后顿时怔住,为了女儿的终身大事,她摆开阵势吓唬秦林,满拟这家伙要吓得魂飞魄散直磕头,那么下一步就好说了。

没想到秦林脸皮既厚,胆儿又肥,睡过人家女儿还敢和丈母娘抬杠,无论太后的威权,还是玷污公主、秽乱宫闱的罪名,通通吓不倒他。

恐怕老太后这次是打错了算盘,秦伯爷什么人呐,当年老泰山张相爷唬不住他,现在换了丈母娘李太后,照样唬不住他。

哼!李太后双手一撑扶手站了起来,转身就进了宫室内间。

…………………………

慈宁宫正殿,只剩下秦林孤零零的跪在中间,今年的冬天比往年来得早、来得狠,风从门窗缝里灌进来,地面冷冰冰、**,没过多久秦林的膝盖头就疼了起来,好在他练过周易参同契,身子骨到底健壮,倒还熬得住。

不得不熬啊,李太后的意思那是摆明了的,真要追究玷污公主之罪,绝不是现在这个样子,更何况一板一眼的计较起来,秦林固然要倒大霉,难道永宁的名声就很好么,难道李太后就眼睁睁的看着女儿抹脖子上吊么?

秦林心里明镜似的:这是逼他表态做驸马!

可大明朝的驸马实在做不得!

不掌兵,不预九卿事,最多熬到年纪高迈、辈分也大了,在宗人府挂个宗正,管管皇族内部那些家长里短、狗屁倒灶的破事儿,没有半点实权。

小男人不可一日无钱,大丈夫不可一日无权,秦林已经走到了提督东厂的位置,漠北、云南、瀛洲、山西各处展布,正待万里江川起雄图,锦绣河山施妙手,岂肯轻易放弃!

这是于私,于公更加不可退后半步!

大明朝走到嘉靖年间,就已渐次病入膏肓,北方俺答汗铁蹄直叩京师城下,南方数十倭寇便能深入江南膏腴之地,如入无人之境,泱泱大国何至于斯?亏得救世名相张居正力挽乾坤,以王霸之术行伊尹吕尚之道,荡平倭寇、俺答封贡、月港开海、清丈田亩,好不容易勉强开创出个中兴的局面。

等到张居正过世,万历肆意妄为,将新政改弦更张,申时行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终日浑浑噩噩,旧党纷纷秉政,张四维、刘守有、张鲸自不消说,余懋学、顾宪成又是什么好人?正所谓庙堂之上,朽木为官,殿陛之间,禽兽食禄!

山陕一带豪强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将来遇到灾荒年,只消一夫登高而呼,便是陈胜吴广之故事;白山黑水之间,女真健儿正挽强弓、逐狐兔,等到他们瞧出了大明朝的空虚,利箭便将直插幽燕之地!

何况比起世界大势的天命轮转,建奴和流寇又算得什么?这已经不是关起门来自居天朝上国的时代!曾经的南洋朝贡国,尽是西方殖民者的天下,西班牙人已能横渡辽阔的太平洋,将美洲的白银运到吕宋,与中国海商交易。

大明朝如果继续浑浑噩噩走下去,就算抗得过历史上导致它倾覆的流寇和建奴,又能如何?在党争和内耗中缓慢而不可避免的沉沦,耗尽文明的最后一点元气,与此同时,眼睁睁的看着西方殖民者把旗帜插遍全世界,完成工业**,将我们这个古老的文明踩在脚下?

逢此民族气运消长、文明彼此争雄之世,秦林义无反顾!他已经做了许多,他将会做更多,丝绸之路驼铃声声,土默川牧民欢歌笑语,关中父老喜获丰收,京杭大运河上纤夫号子,东海南洋帆影片片……这一切,他绝不放手,他不能失去权力!

秦林静静的跪着,胸藏惊雷而面如平湖。

'荆湖卷1076章病入膏肓'

慈宁宫后殿,也有一道纤弱的身影双膝跪地,永宁公主朱尧媖秀气的瓜子脸满是泪痕,贝齿把没多少血色的嘴唇咬出深深的印痕,双眼泪光盈盈的望着母亲,娇嫩的身子微微颤抖,小模样儿实在楚楚可怜。

秦林在正殿跪了多久,永宁在后殿也就跪了多久。

李太后坐在圈椅上,一只手撑着额头,明显已经被里头外头这对痴儿女弄得无可奈何了。

自打那天回来,永宁除了一直说是自己勾引的秦林,就再不肯吐露半个字,哪怕李太后这个过来人也全然不明白女儿中了什么邪,且不提从来害羞胆怯的永宁怎么敢去勾引姐夫,就是从乖巧斯文的女儿口中居然能吐出勾引两个字,都叫李太后惊得半天回不过神儿。

好不容易平静下来,李太后思前想后、考虑再三,熬了几天等前番永宁夜不归宿的风波稍稍平息一点儿,就赶紧的把秦林召进宫中。

怎么着,事情都做下啦,你秦伯爷总该给我女儿个交待吧?

在李太后心中,除了老老实实当驸马之外,秦林也没别的办法好交待了。

万没想到,秦林直挺挺的跪在冰凉的水磨金砖地上,咬紧牙关愣是不开口,这边后院又起了火,永宁也跟着起哄跪在了地上。

哪个做母亲的见女儿这个样子不心疼?李太后再也耐不得了,既生气又怜惜,颤声道:“尧媖啊尧媖,你又是何苦来哉?做娘的不是为了你好吗?你是大明朝的堂堂长公主啊,当今天子一母同胞的妹妹,难道嫁给他做妾?”

心疼女儿之余,又恨上了秦林,李太后端起钧瓷盏子喝了莲子羹润润喉咙,又气咻咻的道:“娘看秦林那小子啊,也没之前想的那么好,你这般痴心相待,他尚且咬着牙不肯略松松,岂不摆明了仗着已经生米煮成熟饭,故意勒掯咱娘儿俩么?”

老太后到底市井出身,这话说的真是直白浅显露,换做以前永宁不知要羞成什么样子,可这次她只是仰起小脸儿,很笃定的道:“他既肯跪在外边,便已不负儿臣。”

李太后微怔,接着一声长叹。

秦林的罪过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得看落在谁手里,要是被张鲸张司礼捏住把柄,怕不活剥他一层皮!但在老太后这边,就全然不同了。

试问李太后能张大嘴巴告诉别人,说我女儿私自出宫、夜不归宿,和秦林做了一夜露水夫妻吗?千方百计遮盖还来不及呢!就算儿子万历那边,李太后都瞒得死死的,不曾泄漏半个字出去。

要是秦林真狠心,吃干喝光擦擦嘴就走人,李太后还真拿他没什么办法,既不能告诉别人,又不能施加什么报复——李太后已经失去直接控制朝政的能力,秦林这么一位当朝重臣,更不是轻易能撼动的。

所以秦林奉诏之后立刻赶来,二话不说直挺挺的跪在冷冰冰的金砖地上,绝非负心薄幸之人能做出来的!

“唉~~没想到你倒比母后见事明白!”李太后瞧着女儿,长长的叹了口气。

永宁依然不说话,她并不是比母后见事明白,而是和秦林心有灵犀。

李太后长吁,将永宁扶起来,语重心长的道:“我儿,姓秦的小子有你这片心意,总该他运气好,佛菩萨保佑他!可你是娘的亲女儿,大明朝的公主,公主下嫁,从不作兴做妾的,娘有心放你,也不能逾制啊。天底下就没这个道理,非但礼制说不过去,外头文臣也要嚼舌根,哎呀呀,真个叫人为难!”

呵,太后娘娘这口气,那就软得多了。

老太后早年把心思全放在俩儿子身上,尤其是万历身上,对女儿几乎不闻不问,等到权势成了过眼云烟,青灯古佛常相伴之时,终于明白了女儿的好,身为母亲的愧疚自不堪言。

挑个夫婿,偏偏又是个痨病鬼,还没过门就死了,叫永宁活活守了望门寡,李太后心中后悔那是不消说的,永宁经常跟着徐辛夷出宫散散心,老太后也就睁只眼闭只眼了。

后头弄出这件有损名节的事情,李太后本不是读了满脑子圣贤书的什么才女,而是市井小门小户出来的女子,她第一反应就是怎么将错就错,把秦林招成驸马,不但事情遮掩过去,女儿的终身也有了着落。

事到如今,秦林既不松口,女儿的态度也颇为坚定,李太后无计可施,也只能由得他们去了。

可怎么把事情办成呢?就连贵为天子母后的李娘娘,也犯了难。

永宁顺势站了起来,听得母亲松口,已低着头抿着嘴儿轻轻笑:“母后何不问问、问问外面那位。”

说罢,她已扭过小脸儿,不敢看着母后。

李太后以手加额:“母后糊涂了,怎么忘了那鬼灵精?他造的孽,他自己想主意!哼,女生外向,你倒会帮他说话,你去叫他起来吧。”

解铃还需系铃人,秦林多少鬼主意啊,他来想办法正是理所应当。

永宁顿时面露喜色,双手提起丝棉长袄裙的下摆,一溜小碎步去了正殿。

李太后再次无语,女儿这个样子,还想和秦林拗拗价钱?

生米煮成熟饭喽……

伴随着细碎的脚步声,永宁走到正殿,细声细气的叫道:“秦、秦姐夫!”

这个小姨妹果然可爱,都什么时候了,还在叫姐夫呢!

秦林忍俊不禁,站起来揉揉膝盖,指了指后殿那边:“太后娘娘?”

嗯,永宁红着小脸儿点点头,然后转身在前面领路,低着头不敢再看秦林一眼,羞得跟什么似的。

再见李太后,这番秦林举动不同了,结结实实的磕头:“小婿拜见岳母大人!”

你这厮……李太后啼笑皆非,对秦林彻底没了脾气,天底下有脸皮这么厚的人吗?

太后没好气的努努嘴:“起来吧!哀家这个女儿命薄,不知怎的就上了你的当……事到如今也说不得了,你们既然做出事来,她长久待在宫里也不妥当……哼,总之一切着落在你身上!”

永宁双手搓着衣角,脸儿红红的,眼睛盯着自己脚尖,不敢往秦林那边飘一下。

秦林倒是笃定得很,胸有成竹的拱拱手:“此事如何善后,小婿倒有个主意,不过只敢告诉岳母大人,断不敢说与太后娘娘听。”

李太后也不客气了,直截了当的道:“贤婿歪缠什么?只管说来。”

秦林如此如彼的说了一通,李太后脸色阴晴不定,永宁一会儿咬嘴唇,一会儿偷瞧着秦林抿嘴儿直乐。

“罢罢罢,荒唐事,荒唐了!”李太后无可奈何的摇摇头。

秦林告辞退下,趁老太后没注意,眼神在永宁身上扎扎实实的溜了一圈,臊得小姨妹娇羞满面,坏姐夫才转身离去。

李太后为什么没注意?她扳着手指头算账呢:“永宁,你表姐徐辛夷是个好的,那个女医仙想来也不作怪,独独张师傅府上那位千金恐怕不好惹,你不做大妇,总归要被欺负!”

得勒,老太后倒是见事明白,已经未雨绸缪,开始替女儿盘算将来啦!

……………………

秦林前脚离开慈宁宫,紧接着永宁就病了,而且病得很严重。

事实上永宁前几天回宫之后被李太后发现端倪,就开始“生病”老太后让她用这种办法先遮掩一下,免得有心人瞧出什么破绽。

但那时候,永宁只是待在自己房间里不怎么出门,但凡出门就遮盖严实,另外再找御膳房拿过了几份祛寒除湿的药膳,就算是养病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