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锦医卫 >

第369章

锦医卫-第369章

小说: 锦医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简单”秦林环视在慈宁宫的诸位大佬“这里有五根红漆大柱子,下官先出去,请太后娘娘、陛下、皇后娘娘、张辅和冯督公各挑一根柱子,在五尺高的位置各mo一下,然后回到原来的座位上,在椅子扶手上mo一下,待会儿下官进来,检查指印,就能说出谁mo了哪根柱子。”

这个办法够新奇,李太后还没答应,万历就兴致勃勃的抢着同意:“秦将军说得有理,就这样吧,你快出去,我们来mo柱子。”

“微臣遵旨”秦林说着就转身走出了殿外,背朝着殿上站着。a。

'荆湖卷543章弑君'

''见秦林胸有成竹的样子,孙怀仁心中狐疑起来,想了想,附到王皇后耳边嘀咕两句。最新最快的更新尽在。。

王皇后听了轻轻点头,此时李太后,万历等人都已经摸过了柱子,她便走到左边第一根红漆大柱子底下,袍袖挥起,伸手轻拂。

众人归座之后,李太后吩咐传秦林再次进殿。

秦林早已经从陆志远抱着的生牛皮包中取出了工具,这就拿着指纹刷和银粉,笑盈盈的走上殿中。

本来说好让大家各在椅子扶手上摸一下,好作为指纹鉴定的基准,可他看见张居正端着碗热茶啜饮,就灵机一动改了主意,走上去指着茶杯:“张老先生,请您暂且放下茶杯,好让下官施展手段。”

张居正笑着点点头,非常配合的把茶杯放在旁边的茶几上。

秦林用指纹刷沾上银粉,往茶杯表面轻轻刷去,之见他气定神闲,摒住了呼吸以免吹走银粉,神情既专注,动作又娴熟无比,三两下茶杯表面就显出了几枚银色的指纹。

“咦,”即便是心机深沉如张居正,见了这一幕也觉着几分诧异。

秦林把指纹刷观察片刻,又走向冯保,要了他手里拿着的那柄拂尘,用同样的办在拂尘柄上取指纹。

冯保心头忐忑,低声问道:“拿了水泡了的木船就想找凶手,你到底行不行啊?”

如果找不到真凶,里太后和万历就得怀疑这起案子是他冯督公做的手脚,冯保就比窦娥还冤了。

秦林取了指纹,坏坏的笑道:“我堂堂大丈夫,怎么能问行不行冯督公,这种事情不该你问哪,岂不是那什么不急、什么急了。”

皇帝不急太监急?冯保回过味来,气得活像个癞蛤蟆,呼哧呼哧的吹气,可惜他是个太监,唇边没有胡子,吹胡子瞪眼睛的表情只能做出后一半,未免气势弱了好些。

万历自从秦林洗脱他杀人的嫌疑,就心中大定,伸长了脖子去看张居正的茶杯和冯保的拂尘,瞧着秦林弄出来的银色指印,只觉得心痒难耐。

等秦林走过来,万历飞快的将腰间九龙玉带解下:“秦爱卿,朕这条玉带给你,能不能上面取到指纹?”

当然没问题,秦林用指纹刷沾着银粉在玉带上刷去,几下就显出了一连串银色的手印,岂止指纹,整个手掌都印上去了。

万历惊喜不已,咧着嘴看了一会儿。

秦林将玉带递还给他,万历却双手一推,看着秦林眼睛,郑重其事的道:“这条玉带就赐给秦爱卿,前次你赤手格象救了朕,还没有什么赏赐,现在应该还不算晚吧?”

秦林也没有料到这一出,赶紧装出副诚惶诚恐的样子:“前次立全仗皇明列祖列宗威灵,况且朝廷已有颁赐。陛下的九龙玉带乃天子之物,如此殊恩,微臣惶恐,实在不敢领受。”

万历假作不:“朝廷升赏是公,这玉带石朕自己要赐给你的,你格象救驾,难道真的性命还值不了一条玉带?”

这秦林迟疑着,把目光投向李太后和张居正。

太后笑着微微颌首,显然赞成儿子的举措;张居正凤目眯起,轻轻将黝黑的胡须拈了拈;高徒已经学会收揽能臣为己所用了,这无疑使从他这位帝师身上学到的真传,当年的十岁太子,如今已长大了

秦林这才收下玉带,脸上挤出副感激涕零的表情,一叠声的谢恩。

随后,秦林分别在王皇后的座椅扶手,里太后抱的暖手炉,取到了新鲜的指纹。

这就可以开始指纹比对了。

被摸过的五根红漆大柱子都有慈宁宫的太监和宫女守着,秦林走到第一根柱子前面,指纹刷薄薄的沾上银粉,以极轻的力道朝柱子表面五尺高的位置刷去。

刷了几下,柱子表面有个地方的银粉色泽比较深些,秦林嘴角含笑,沾上更多的银粉着重刷那儿,不一会儿就显出了五个指印。

秦林端详一番,很快得出结论:“这是陛下摸过的。”

“没错!”万历叫起来,惊讶于秦林判断的准确与迅速。

李太后、张居正和冯保的指纹,都被正确的识别出来,他们摸过哪根柱子,全被他说中了。

只剩下左边的第一根大柱子。

这次秦林遇到了难题,他在柱子五尺高的位置刷了又刷,眉头深锁起来,不再像前几次那样信心十足。

王皇后嘴角带着一丝揶揄的冷笑:还真如孙怀仁所说,这秦某人装神弄鬼,其实并没有什么真本事啊!

孰料秦林忽然低低的笑了两声,接着回过头来:“这柱子上并没有新鲜指纹,只有一些暗淡陈旧的指纹,多半是以前宫女太监留下的,与皇后娘娘的指纹并不相符——所以,微臣确定娘娘刚才并没有摸这根红漆大柱。”

嗯?李太后眉头皱了皱,万历、冯保和张居正也稍显惊讶的把王皇后看了看。

王皇后刚才假装一拂,确实没有摸到柱子,如果殿中某人是秦林的内应,是这内应把谁摸过哪根柱子告诉秦林,靠这个来故弄玄虚,她就可以立即说出自己并没有摸到柱子,所谓辨识指纹根本是个骗局。

没想到秦林有真才实学,一语道破她并没有触摸柱子的实情,王皇后无从抵赖,只得讪笑道:“本宫、本宫想看看秦长官本领,所以才故意试他一试……”

看我本领?秦林肚子里好笑,心说你虽然算得上美人儿,却生就一副刻薄寡恩的样子,老子浑身本领也不会朝你施展。

秦林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了他的指纹鉴别力。

孙怀仁的脸色,就难看的很了,眉梢跳了好几下,强自装的满不在乎。

秦林指着那小船:“诸位请看,这只小船是漆器做的,表面光洁,人手一拿便会留下指纹,可惜长时间泡在水里,虽然已经被我烘干,要用指纹刷和银粉让指纹显示出来,是不大可能了。”

孙怀仁听到这里,心头稍微和缓了些,又奇怪的看了看秦林,觉得对方不可能无的放矢吧?

“不过,熏蒸能够清晰的显示出指纹,”秦林故意朝孙怀仁瞟了一眼,微微一笑:“只是时间稍微长一点。”

“长一点无所谓啊,只要能显出来”万历急不可待,立刻就要秦林开始。

后世,熏蒸也是常用的指纹显影技术,比指纹刷的精确度更高,不过使用起来要麻烦一些,所以刑侦人员往往在现场使用指纹刷,回到实验室之后在重点物证上采用熏蒸。

碘、松香、樟脑、四氯化钛等物质都可以做熏蒸的原料,秦林就选了宫中常备的松香和樟脑。

他命宫女取来一只大箱子,将小船放进里面,接着取了松香、樟脑,放进暖手炉里面点燃,将炉火调到很小,让松香和樟脑不充分的燃烧,然后将暖手炉也放进箱子里,盖上箱盖。

做完这些事情,秦林摸了摸鼻子:“熏蒸大约要一刻钟的时间才会有结果,我们可以趁这段时间,将案情再梳理一遍、”

语音还未落地,张居正忽然修眉斜飞,丹凤眼微微一挑,不紧不慢的道:“老夫方才思忖,凶手并不只是为了嫁祸、逼陛下逊位,幕后黑手更不会是慈宁宫在座的诸位,秦将军,请问老夫说得对不对?”

原来张居正方才寡言少语,就是在想这件事情。

秦林心头暗赞一声,不愧为我的老丈人,能生下那么聪明的女儿,张老先生果然厉害。

李太后、万历、冯保和王皇后齐齐一怔,刚才他们互相怀疑:

李太后起初对儿子失望至极,后来亲临查明并非万历杀人,又疑心冯保故意陷害;

万历既恨母亲过于严厉无情,又觉得冯保和张居正联合起来逼自己逊位之后,冯大伴和张帝师又可挟幼主而揽权柄;

冯保则又气又怒,起初是因为陛下酒醉之后持剑说要杀了他,后来秦林揭出案子另有隐情,就轮到他担心被李太后和万历误会;

王皇后呢,如果万历逊位、潞王登基,她这个皇后变成皇嫂,那可就没趣了。

所以四人各怀鬼胎,互相猜忌。

哪晓得张居正说幕后黑手并不是在座诸位,这就叫人越发犯嘀咕了。

秦林这次倒是很谦虚,拱拱手请张居正说出看。

帝师首辅捻须微笑:“秦将军应该早已成竹在胸了吧?老夫也只是胡乱猜的,还是你来说比较清楚明白。”

秦林当然知道张居正不是胡猜的,不过既然老泰山有意成全,他也就当仁不让,先朝李太后和万历请旨:“微臣接下来的推论,或许有大不敬之罪,还请陛下和太后恕罪,微臣才敢说。”

什么叫大不敬?亏礼废节,谓之不敬。

秦林接下来要说的话,会有大不敬的罪名,他要说什么?

万历抢着挥了挥手:“快说,快说,朕恕你无罪!”

秦林这才侃侃而谈:“李太后是陛下生母,王皇后是陛下正妻,自然不会陷害陛下:不过,若真是张老先生、冯督公有不臣之心,欲废长立幼,又何须煞费周折?昨夜只要……”

说着,秦林就伸出手掌,凌空朝着万历的脖子斜斜一切。

'荆湖卷544章挑拨内乱'

万历顿时不寒而栗。

他身居深宫大内,高墙环绕、重重禁卫,从来就没想过有人敢行刺皇帝,更没有想过有人能行刺皇帝,即使上次白象疯,那也是意外嘛,而且祖宗威灵保估,不是借秦林的之手阻住疯象,化险为夷了吗?

所以,即使点出昨夜有人陷害,他也只考虑谁陷害自己,是不是要借此事,利用教子严厉的母后逼自己逊位,从而把怀疑的视线投向了冯保、张居正。

此时秦林一语道破关节,万历才恍然大悟:仅仅是为了废长立幼的话,何必大费周章?既然昨夜那凶徒能进入曲流馆杀死两名宫女,他顺手一剑朝自己脖子砍下来,九五至尊也没两颗脑袋啊!母后和先皇只有两个嫡亲儿子,自己死了,不立潞王还能立谁?

李太后也吓得面sè大变,长年累月身处禁卫重重的紫禁城,遇事根本不会往那方面想,要不是秦林点破,她照样没想到昨夜儿子遇到的凶险,究竟是多么可怕。

冯保倒是喜出望外,秦林这么一说,立刻把他的嫌疑洗得干干净净,这才叫峰回路转啊,刚才他几乎把秦林恨死,可这会儿又越看他越觉得顺眼了,***,谁要动秦将军一根寒毛,先得过我冯督公这关啊,口胡口胡!

万历后背出了身冷汗,定了定神,叹道:“秦爱卿如此说,朕昨夜倒真是凶险得很。”

“陛下逢凶化吉、遇难成祥”张诚始终低着头站在旁边,闻言顺嘴就拍一马屁。

张鲸也不甘示弱:“圣天子有上天庇估,所谓吉人自有天相。”

得啦,万历摇摇头,他当然知道自己同样是肉胎凡骨,真要被人一剑剁下来,喉咙上照样得捅个大窟窿。

稍微安了安心”万历又追问道:“秦爱卿,那凶徒既有胆杀两名宫女嫁祸于朕,为何不、不如你所说,直接取了朕的xing命?”

“天也,我儿不许胡说!”李太后急得脸sè都变了,冲上来将万历揽在怀中”哪怕儿子已是十八岁的青年,兀自像小时候那样摩挲着他的头顶。

万历虽有些尴尬”却也笑容满面,只有此时他才觉,母亲对自己的爱并未因要求严格而减低。

这才是母子天xing呢。

“陛下的问题,其实很好回答”秦林没有丝毫犹豫,语出惊人:“因为昨夜的凶手”并非陛下的si敌,杀死一位皇帝,并不能动摇大明朝的根基!即使有那不忍言之事生,想想接下来会生什么?陛下、

太后,当有鼻明悟。”

确实如秦林所说,大明朝到了万历初年,已是相当完整、成熟的政体,皇帝本人的突然去世固然会造成一定的混乱,但绝不会真正动摇朝廷的根基。

很简单,就算万历被刺身亡,朝廷会满天下去说吗?年轻天子突然死去的事情,历朝历代都有,正德皇帝就是莫名其妙的掉进水里,捞起来之后就不明不白的死了,大明朝也没垮啊!这事儿还有传言说是当时的辅杨廷和下的黑手呢。

正德皇帝没有儿子”是杨廷和拥立兴献王府的朱厚熄,也即是后来的嘉靖皇帝继位”这样都没闹出乱子,万历死了还有个一母同胞的嫡亲弟弟潞王作为替补,能出什么大事儿?

更何况,如果万历死,潞王继位,对李太后来说大儿子死了不立小

儿子,还能去立谁?而她此时,也必须更加急迫的倚仗冯保和张居正这一内一外两位支持者。

冯保冯大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