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狙击南宋 >

第47章

狙击南宋-第47章

小说: 狙击南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郸。
  在早前,准确的说是在七天以前,金军四路北返大军已经全部在邯郸汇合。这个时候,大概金军主帅完颜宗望也意识到了兵分数路的弊端。之前是因为千军万马过黄河,拥堵不堪。为了让大军尽快北返,并且认为路上不会有什么阻挠,所以才兵分六路。
  而现在莫明其妙地溃灭了两路大军,损兵折将不算,更丢失了一大批物资及人口。宗望不得不改弦易辙,将剩下的四路大军猬集成团。如此一来,全军人马超过七万,加上近二十万的俘虏,庞大的人群及海量的物资运输,必定造成行军速度的缓慢。
  不过,这时的宗望心里想的是安全第一。摆出这样的大阵仗,如果那个如幽灵般的男子还敢来捋虎须。那么,他不介意让对方尝尝七万铁骑合围的滋味。
  四月二十三,金军七万人马押解着二十万俘虏及无数战利品,开出邯郸城。大军浩浩荡荡,绵延百里,望北而去。
  而当狄烈一行到达邯郸城廓之时,金军已经离开三天了。
  狄烈与众人商议了一下,决定暂时停顿休整几日。否则照这样的速度走下去,不消几日就能赶上金军——要知道这时的金军已基本上变成了辎重兵,押着这么多的人口牲畜及几万辆大车,一天能走上个三、四十里就很不错了。
  狄烈这个时候,可没有偷营的心思。他现在的想法,与完颜宗望惊人的一致:就是要将各自的战果安全地送到目的地,此外一切都是次要的。
  狄烈现在就是等着这次大搬家结束,然后再追上金军,尾随觑机,看看有没有救人的机会。反正金军行军速度为辎重所累,很容易就能追上。只是此时的金军的力量空前强大,不要说虎口夺食了,就算想再混入金营中救一两个人出来,也是千难万难。
  但再难也得试一试,那两个人太重要了。一个可以为自己控制住手头的赵宋宗室及大批官吏;而另一个,则掌握着自己军工的核心机密。
  就在狄烈一行停驻在邯郸城外一座荒废的寺庙休整时,关忠勇与高亮相携而至,提出派几名弟兄先行一步,回山寨找到大寨主,先跟他通通气,了解一下他的态度及决定,这样更稳妥些。二人一再表示,刘大寨主是个豪爽实诚之人,这事十有八、九能成。
  狄烈自然也没有反对的理由,当下同意了。于是,由高亮率五名太行兄弟,带足干粮,以及作为礼物的十锭黄金,先期北上。
  如此又过了三日,在得到杨折冲派出的哨探传来消息,迁徙队伍已安全到达磁州。狄烈一行才放心继续北上。
  狄烈一行越往北行就越安心。由于金人灭宋过快,本国完全没有做好接收宋国地盘的军事及政治的准备工作;也就是说,地盘打下了,却只有少量本国军队甚至没有本国的军队,而只能依靠战力低微的新附军去驻守。而且金军攻宋,采取的是蛙跳战术,沿途州府,能取则取,不能取就绕过。这样就造成很多州县的官军因惧怕金军攻城屠戮,纷纷弃城,阖城的百姓也逃个精光。
  狄烈等一路行来,所见除了少数几个州府大城,如相州、磁州、邯郸、邢州等,有少量金军(其中多为仆从军,女真人没几个)及部分降金的新附军驻守之外,其余大批县镇,如卫县、汤阴、滏阳、临洺、沙河、内丘、临城等,基本上就是空城。
  这样的情形下,大大有利于狄烈的万人搬家大行动,至少在安全与保密方面是没有大问题的了。当然,狄烈心下也清楚,这种情况不会持续太久。一俟金军北撤完毕,这些个空置的县镇,就会由无人问津变成抢手的香饽饽。宋军要抢,义军要抢,盗匪要抢,往后那伪齐更要抢。届时这几个州府就会变成一个大战场兼烂泥沼,谁陷进去都难拔脚出来。
  那时就算是一支小小的商队经过,估计都要被盘剥得血本无归,搞不好人财两空,被沿途各种势力吞得连骨渣子都不剩。
  不过,这起码是一个月以后的事了,那时狄烈的搬迁计划早就完成了,这地方闹得再凶也影响不到他。不得不说,狄烈还真是选择了一个最好的时机。
  五月初二,当狄烈一行走到临城东北的柏乡县城时,竟与风尘仆仆往回赶的高亮一行不期而遇。
  高亮一见关忠勇,就从马上滚鞍而下,止不住放声大哭,抽抽咽咽地报告了一个恶噩:
  大寨主,死了!


第六十二章 谁来当寨主?
  时钟倒拨回十天前,也就是四月二十二。汇聚栾城的太行十九寨义军,终于等到了一个机会。就在这一天,栾城守将阿懒,奉命抽调千余名役夫及数百匹骡马,南下接应宗望大军,以减轻金军运输压力。
  为确保沿途安全,阿懒调集了最精锐的本部一千精兵及五百新附军,押送着上千役夫及骡马出南门而去。
  如此一来,栾城的兵力几乎去掉了一半,而且战力最强的四百女真金兵,走得一个不剩。太行十九寨的义军早就等得心焦了,如何肯放过这样的良机。于是,十九寨人马汇聚一起,决定来个里应外合。
  由白马山寨的傅选、车辕岭寨的孟德、浮山寨的刘泽、黑崖山寨焦文通等四名太行义军的首领人物合力指挥。傅选与孟德指挥早在半月前就潜入栾城的八百太行义军的精锐,纵火引发城内大乱,并伺机开启城门。而刘泽与焦文通则率三千太行义军从城外发动攻击。
  白马山寨寨主傅选,早年有过从军经历,颇通军事。此次袭击计划便是由他提出并获得十九寨一致通过。
  傅选不但派出大量真定府本地人氏的义军分批潜入栾城,更利用降金的新附军对金军的怨恨,将一部分守城的新附军拉下水,作为内应,允诺在城中乱起时打开城门。此外为防阿懒出兵有诈,傅选还派出上百哨探,沿途盯梢阿懒大军动向,一旦有异动,立即回报。
  应该说,傅选的这个计划还是很不错的,一切顺利的话,有很大可能成功。可惜,他算漏了一样——金军骑兵的速度!
  傅选早年从军时,曾与西夏军作战,但从未与金兵交过手,他并不知道,金兵的素质与战力,远在西夏人之上。
  阿懒的确是在耍诈,他也是不得已才兵行险着。如果他钉在栾城不动,太行义军也不敢动。他不可能派兵钻进莽莽太行清剿义军,而太行义军同样也打不进城,这就形成了一个僵局。
  这要是放在平时,僵局就僵局,只要等后续大军聚齐,还怕区区太行贼寇来讨野火吗?
  但是,现在宗望要来了。
  由于狄烈连番打击,金军遭到侵宋以来,最惨重的损失。其实士兵损失倒不算多,但将领折损惨重,共殒折了四名猛安孛堇,六名谋克孛堇,蒲辇以下的折损就更多了。相比之下,灭了一个大宋国,金军却只丧身了两名谋克,十余名蒲辇而已。
  这对宗望的刺激相当大。所以,他再不能容忍行军途中有什么不安定因素。如果有,谁出事,谁负责;谁的地盘,谁领罪。
  正因为这个缘故,阿懒不得已才冒着有可能被太行义军破城的风险,将精兵拉出城,然后再杀个回马枪。当然他也不全是做戏,他的确接到命令要去接应北返大军,那些役夫与骡马也的确是要南下的。只不过,阿懒把这接应的工作交给了自己的副手去作。那位副手将带着两百契丹兵,监督着五百新附军押解役夫们一路南下,以迷惑太行义军的哨探。而阿懒则率八百精骑杀回栾城。
  当阿懒的骑军刚过赵州,在行至赵州与高邑之间时,突然脱队折向。义军的哨探开始还没发觉,但不久之后终于察觉不妙,于是立即快马回报。可问题在于,义军的马如何能与金军的军马相比?人手一匹马怎么能与一人双马甚至三马相比?
  阿懒的八百精骑赶回栾城南门外时,刘泽与焦文通的三千太行义军刚刚在西门外摆开阵式。阿懒率八百精骑也不入城,直接从城外绕到西门,一举突入三千太行义军侧翼……
  结果可想而知,这些太行义军的战斗力,只相当于大宋的厢军,而在兵甲装备上甚至还不如厢军。短短半个进辰,三千太行义军就折损近半,彻底崩溃,满山遍野放鸭子。而城内的义军,更几乎被包了饺子。
  城内八百义军,几乎全军尽没。傅选带伤出逃,而孟德则是躲藏在一个地窖里,依靠一个在城北开杂货铺多年的昔日老兄弟的掩护,才捡了一条命。
  而天平寨的刘大当家,很不幸就在这充当内应的八百义军当中,与他一道殒命的,还有天平寨的二十余名寨众。
  天平寨在此次攻击栾城的太行十九寨中,只不过是一个实力中等偏下的寨子。全寨人口近千,妇孺老弱等家眷居多,青壮不过三百,其中拥有简陋武器并有一定作战技能的才一百多人。之前让关忠勇带去了六十余人,结果被杀得只剩十几个,再加上城内殒命的寨众,天平寨本就偏弱的实力,这一下被一锅端了。
  高亮刚走到抱犊寨,就被从天平寨匆匆赶来的寨众拦下,大伙一起前往距离栾城百里之外的封龙山。在山脚下一个小村庄里,有一户村民是天平寨的据点,在那里共商对策。
  按理说,寨主已殁,接替位置的应该就是二当家关忠勇了。但这里有一个问题,关忠勇到天平寨还不到一年,资历浅,威信不足。他是依靠大寨主的器重及手下三、四十号宋军残兵,才得到二当家这个位置。但现在大寨主死了,别人未必服他,而且当听说关忠勇手下的人也死得差不多,任务失败之后,天平寨的残余寨众就更不服了。
  高亮在天平寨的身份有点特殊,他是大寨主刘铁栓当年跑江湖时收的徒弟,也算是天平寨的老人了。做为一个思想活跃的年轻人,他没有其余寨众的那种论资排辈的思维。高亮与死去的师傅的想法一致,关忠勇是个有能力的人,让他来接替大寨主之位,对天平寨的未来更有利。
  高亮在这里留了个心眼,他没有将狄烈所拥有的巨大能量说出来,生怕引起天平寨众的反感与抵触:咱们的寨主尸骨未寒,你这位二当家就引来了一大票子的人马。啥意思?往好了想,这是拉人入伙,充实本寨;往坏了想,这不就是借着外来势力逼宫吗……
  所以高亮只是含糊地提了一下,只说他们为一群好汉所救,随后将这群好汉拉入伙,没提具体人数。
  可想而知,由于二当家关忠勇的缺席,这样的商议当然不会有什么结果。于是,高亮又急急忙忙带着几名弟兄南下,截住狄烈、关忠勇一行。
  听完事件的整个过程,关忠勇面沉如水,久久一言不发,猛地一抽马臀,发蹄飞驰而去。
  这时阿术策马悄然靠近狄烈,低语道:“主人,这可是个好机会……”
  狄烈竖掌示意噤声,沉吟了一会,竖起一根手指晃了晃:“见机行事。”
  铁蹄如雷,卷起一团黄龙,直奔西北而去。


第六十三章 杀将者当
  翌日黄昏时分,风尘仆仆、疲惫不堪的狄烈、关忠勇一行,终于赶到目的地——封龙山脚下一处不起眼的,名为王李庄的小村庄。
  在入村之前,已经先让高亮去通报了,否则在这敏感时期,突然出现这么一彪人马,只怕要把天平寨的残余寨众吓得做鸟兽散。
  出来迎接的,是一个四十来岁的中年汉子,长相很普通,生得一双倒吊眉,给人一种愁眉苦脸的感觉。这人就是大寨主刘铁栓的堂兄,名叫刘二平。在这次的寨主之位的争夺中,他与关忠勇的呼声最高。但……天可怜见,刘二平只是因为身为寨主的堂兄,加上是天平寨的老人的缘故,就其能力来说……说能力平平都是抬举他了。
  刘二平就一普通佃户出身,大字不识一个,性格木讷,见识浅薄。压根不是当头头的料,否则这二当家之位,早就给他坐了,如何轮得到关忠勇。
  平心而论,刘二平也不想跟关忠勇争,他也明白自己不是当寨主的料,可是架不住寨中老人的劝说:如果你不当寨主,你兄弟拚死拚活打下的这份基业,就给外人拿去了。所以,他只得勉勉强强赶着鸭子上架。
  刘二平甫一见狄烈一行,竟然人人骑着一匹高大健马,而且马臀上还烫着钤印,表明都是军马。惊羡之余,心下暗道:“难不成高亮那小子说的是真的,这群好汉当真击溃了一队金兵?否则他们哪里来的这么多好马,还是军马。”这是他还没看到张荣、贾虎、孟威等人包袱里藏着的利刃坚甲及弓弩,否则只怕更吃惊。
  进得小土屋的前院,双方引见完毕,然后在几张破草席上盘膝坐下。院子不大,本已坐了天平寨众七、八人,现在又挤进十几个人便显得拥挤了。相较之下,反倒是狄烈带着人还多些。
  本来刘二平要问清楚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