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唐太子李承乾 >

第58章

大唐太子李承乾-第58章

小说: 大唐太子李承乾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一壶茶水,一碟子花生米,再穷一点的干脆自己带着板凳甚至找个地方站着,在那边看着戏台子上的出演,演完了,再回去。

    那些小摊贩因此也是狂赚了一笔。大多数人是不会就那么干站着看演出的,总要买点吃食什么的,各种零食摊如同雨后春笋般出现在长安的各个街头,虽说本小利微,但架不住买的人多啊!长安万年两个县由此多出来的税收,差点让两县的县令笑歪了鼻子。这可是实打实的政绩啊!今年吏部的考评肯定是不错的了,或许,自己能往上挪上一挪!虽说做长安令或者是万年令是在天子脚下,听起来风光,实际上常常两面为难啊!天子脚下,有权有势的人太多了,谁也得罪不起,因此,有了什么事,顶缸的就是他们这两县的县令。还是早点升职来得安全,哪怕在六部做个郎官,或者外放出去,同样是牧守一方,上面没有那么多大佬压着,日子也要好过一些不是!

    总之,长安城上至公子王孙,世家贵族,下至贩夫走卒,奴仆佣妇,争相前往观看这部划时代的戏曲的出演,整个长安可以说是万人空巷,倾倒在这部戏曲的风采之下。

    由此引发的治安问题简直是叫长安万年两个县的县令头痛万分。那些衙役都跑过去维持秩序,别的事也不管了!这倒也算了,反正这段时间,也就是那些地方比较混乱,可是,关键问题是,那些衙役也光顾着听曲了,正经事也没干成!

    李承乾毕竟见过的世面多了,一边吩咐那些太学生继续创作,一边盘算着自己到底因此赚了多少钱。反正,房遗直、长孙冲他们拿到分红的时候,眼睛都直了,不过短短一两个月,他们的投资就已经收回来了,还有大把的利润!

    李世民专门命令教坊司在宫中演出了几次,弄得宫中的妃嫔宫女太监们个个眼泪吧嗒,都快要影响正常的生活了。长孙皇后很是训斥了一番后,宫中才渐渐恢复了正常。

正文 第一百一十三章 崩逝

    然而,人生不如意事,十之**。

    已经是贞观十四年了,原本是在贞观十年病逝的长孙皇后尽管这些年来一直注意调理,但还是病倒了!

    长孙皇后的病来得很突然,白日里还好端端的和李世民在御花园赏花,晚上回宫的时候,就觉得胸闷气促,难受不已。贴身的宫女挽月喂她服下了正常服用的丸药,人也好了很多。长孙皇后对此习以为常,见得丸药有效,就制止了身边的人去太医署找御医,让宫女服侍着睡下了。

    但是,第二天就出现了问题。平时长孙皇后起得很早,洗漱之后,用过早膳,会在花园里坐一会儿,但是挽月她们端着脸盆在旁边等了很久,却不见长孙皇后醒来,挽月心中有些不安,便拉开床帐,就发现长孙皇后脸色潮红,眉头紧蹙,还发了高烧,只好慌忙去寻御医。

    那些御医一向谨慎,几个人寻思讨论了一会儿,得出的结论是偶感风寒,开了一些补元养气的药,说道要好好养着。

    李承乾听得消息,赶紧过来探望,他一向对那些御医不怎么感冒,毕竟他们养尊处优已久,很多时候,都太保守了,生怕出什么问题,要他们背着,一个比一个谨慎。当下吩咐下去,要手下留意孙思邈的行踪,一旦发现,便带孙思邈星夜赶往长安,为长孙皇后诊治。

    但是孙思邈一向行踪不定,大半时间都在山野之间,哪里能这么容易找到他呢?而御医每每用药,长孙皇后却是时好时坏,但一直卧病在床,不过几个月时间,便憔悴的让人心酸。

    李世民为此忧心忡忡,他平生最敬重的便是这位结发妻子,当下下旨将已经出嫁的豫章与长乐都召回了宫中。陪伴长孙皇后,希望她心情能好一些。

    李承乾每日里一边帮着李世民处理国事,一边在长孙皇后身边服侍汤药,看到长孙皇后日益消瘦。心中难过无言。

    “母后,儿臣想大赦天下。命他们与道观为母后祈福,以求母后身体安康!”李承乾实在是有些无奈了。向来对鬼神之说不大感冒的他算是病急乱投医,正好长孙冲他们给他出了主意,心想着总比没有办法好,便向长孙皇后建议道。

    这个建议实在是在朝中已经通过了的,朝臣很多都念及长孙皇后的贤德。纷纷请旨,请求大赦天下。李世民也同意了,现在就要看长孙皇后的主意。

    长孙皇后看着坐在床边的李承乾,微微一笑:“承乾,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不是人力可以扭转地!如果修福有用的话,母后自己何曾做过什么恶事!要是没用的话,那又祈什么福呢!赦免囚徒是国家大事,道观也是清静之地,不必因为我而搅扰,何必因我一妇人,而乱天下之法度!”

    “母后!”李承乾差点失声痛哭起来,“你不仅是这个国家的皇后。还是我们地母亲啊!你怎么舍得离开我们!兕子和新城还那么小。你还没有看到雉奴成亲生子呢!”

    长孙皇后伸出有些枯瘦的手,拍了拍李承乾地胳膊:“承乾。你已经长大了!雉奴兕子他们托付给你,我放心!母后也活了这么多年了,什么事情没经历过,如今,也算了了心事!”

    她微笑起来,憔悴的脸上显出了绝代地荣光:“这一晃,你也这么大了,也懂事了!我还记得你小时候,性子倔,做什么都不肯低头!承乾,你要记住,这人生在世,就要懂得低头!我曾听说过一句话,叫做天高三尺,因此,只要不是三尺小儿,想要在这个世间活下去,就要低头!我年轻的时候也不懂,磕磕碰碰了几次,也算明白了!”

    “承乾,几个孩子里,你是最聪明的!我甚至如今已经看不懂你!”长孙皇后喘息了一下,李承乾赶紧给她顺气,她好不容易才平复下来,接着说道,“记着,不管怎么样,不要违逆你父皇的意思!你太聪明了,聪明的人总是不得长寿地!母后不担心别人,只担心你!你要好好的,才能护得住雉奴还有兕子新城!”

    长孙皇后说了一会儿话,已经显得很疲倦,李承乾咬着下唇,下唇上的皮已经被他咬破了,鲜血的咸腥味在嘴里弥漫开来,他重重的点了点头:“母后,我明白地!你会好起来的,我已经让人去请孙思邈了,等他来了,你一定会好起来的!”

    “傻孩子!”长孙皇后淡淡的笑着,“天不早了,你给母后念一遍《道德经》吧!”

    “是,母后!”李承乾小心的给长孙皇后掖上被角,从一边取过一本薄薄的《道德经》来,念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长孙皇后静静的听着,很快呼吸平缓下来,进入了睡眠状态。李承乾小心翼翼地站了起来,一点声音也不敢发出,慢慢地离去。

    出了内室,兕子还有李治都乖乖坐在那里等着,见到李承乾出来,兕子小声问道:“太子哥哥,母后怎么样了?”

    李承乾强打着笑容,弯下腰抱起兕子:“母后只是累了,要睡一会儿,你们要乖乖的,不要吵着母后,好不好?”

    兕子重重地点点头:“恩,兕子一定乖乖的!”

    “好吧!兕子真乖!”李承乾把兕子放了下来,“先去念一会儿书,等到母后醒来地时候,读给母后听,母后一定会高兴地!”

    “恩,兕子这就去!”兕子天真地一笑,欢快的跑走了。

    李治知道地事情要多一些,他拉着李承乾的手,问道:“大哥,母后到底怎么样了?”

    李承乾心中暗叹,李治如今也已经不小了,自然不会像兕子那么好骗,他低声道:“母后病了,很严重。御医暂时也没什么办法!我正在到处找孙思邈,希望他有办法!”

    李治默默地低下头,小声问道:“母后不会死吧?”

    “不会的!”李承乾似乎在安慰李治,又似乎在安慰自己。“母后还这么年轻,心肠又这么好。老天爷一定会保佑她的!母后会一直好好活着,看着我们!她会看着你娶妻生子。看着兕子嫁一个如意郎君,然后……”

    李治点点头,坚定的说道:“没错,母后一定会好好的!”

    几个月后,听从袁天罡冲喜的建议。合浦改封高阳公主,与房遗爱正式成亲了。但是,长孙皇后地病情依然如故,并没有好到哪里去。

    西北,李泰府上的一个密室里。李泰神色有些狰狞,问道:“你说的是真的?母后重病,御医说非药石可救?”

    “没错!”回话地是个身材健壮的中年男子,他风尘仆仆,显然刚从远方到来,他很肯定地说道,“这可是国公爷从东宫得到地消息!据说太子这些天来为此忧心忡忡,每日里都往太极宫服侍,可是皇后一直没有好转!陛下震怒。已经处罚了好几个御医了!”

    李泰神情阴冷:“他当然忧心!母后一直以来最疼的就是他!却把我很早就过继给了三叔。明显是怕我威胁到他地地位!哼,潞国公有什么主意?”

    那人低声说道:“潞国公希望您能够正好赶在皇后崩逝之前进京。潞国公可以控制东宫的一卫人马,护卫京畿的人马中也有潞国公的人!可以在出丧之时发动,只要趁乱杀死太子,然后进而逼宫,大事可定!”

    “这样是不是对不起母后?”李泰有些犹豫。

    那男子眼中现出轻蔑之色,不过一闪而逝,语气却显得很是诚恳:“殿下,成大事者不拘小节!要当机立断啊!”

    李泰咬了咬牙,然后说道:“好,就这么办!先要处理掉这边父皇派来的探子,免得叫父皇察觉了!你可有把握?”

    “殿下放心,这次,我带来地都是军中的精锐,只要查清楚具体是哪些人,动起手来绝对不留后患!”那人冷声应道,一股子杀气弥漫开来,李泰不禁打了个冷颤。

    “那就这样吧!”李泰捏紧了拳头,狠声道,“一切处理结束,我就回京!”

    “那阎夫人和大公子呢?”那人有意无意的试探道。

    李泰一愣,他当年答应了要迎娶侯君集的女儿为正妻,可是,阎婉怎么办?她随他吃了这么多苦,又为他生下了一个儿子,他怎么好对不起她?

    “殿下莫要忘了,你答应过我们国公爷的话!”那人阴恻恻地说道,“而且,此事一旦泄露,那后果……”

    李泰横下心来:“那就随你们吧!”他已经被自己画下地大饼蒙住了心,顾不上什么后果了。只要能登上皇位,还有什么美人得不到!李欣太过文弱了,压根不是合适的继承人。他一边为自己找着理由,一边在心里描绘着未来的前景。偷眼看着旁边那个有些阴森的男子,他心中暗恨:该死的侯君集,竟然得寸进尺!等我登基,皇位稳固之后,我非要收拾你不可!

    而那边侯君集收到了消息,也在想着:李泰这家伙连结发妻子、亲生的儿子都能舍弃,实在是心狠手辣到了极点!非要小心着他一点才是!哼,等到自己羽翼丰满,干脆把那个无情无义的小子干掉,自己做皇帝不是更好!何必为他人做嫁衣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也不是李家的人就天生能当皇帝的!

    李世民一点也不知道那边地事,李承乾倒是知道李泰又和侯君集达成了什么协议,可是却不知道具体内容是什么,也无从下手,只好静观其变。而且,长孙皇后地病情日益严重,而孙思邈始终没有找到踪迹,这让他实在是懒得去管别的事情了!

    长孙皇后地气疾断断续续拖了一年多,已经无法缓解了,常常半夜因为哮喘醒过来,然后再也睡不着觉,太医署的御医一直轮流守候在侧,生怕出了什么问题,无法及时解决。惹得李世民龙颜大怒。

    李世民召集了一大帮道士和尚,不知捐了多少香油钱,每日里为长孙皇后祈福,可是长孙皇后的病情依旧没有好转。这让他恨不得将那些和尚道士通通砍了。

    “殿下,殿下。孙思邈道长找到了!”王林小跑着冲过来,叫道。

    李承乾一下子站了起来:“在哪儿。快请!不,本宫亲自去迎接!”

    “已经到了朱雀门了!”王林喘着气,“马上就能进宫!”

    “快,拿本宫的令牌来!”李承乾急道,“直接带孙先生去太极宫!”

    远远见到孙思邈鹤发童颜的模样。李承乾惊喜不已,见到孙思邈想要行礼,李承乾开口道:“孙道长免礼,请孙道长随本宫来!”

    李世民听得孙思邈到来的消息,也是放下了手头的事情。赶了过来。

    李世民到地时候,孙思邈正在给长孙皇后切脉,然后脸上神色愈来愈凝重,他有些犹豫地看向了正等在一旁的李承乾,李承乾的心一下子沉了下来。

    长孙皇后也是聪明人,她虽说隔着床帐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