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唐太子李承乾 >

第24章

大唐太子李承乾-第24章

小说: 大唐太子李承乾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芸娘不是挺好的吗?”苏晨有些迟疑的说道。

    “那芸娘怎么行!”侍琴觉得自己头发都要白了,“她当初只是个伺弄花草的小宫女,偶然才得了殿下的宠幸,又是小户人家出来的,没见过世面,也没什么本事,不过是太子殿下宠幸了她几次,又给了她一个侍妾的名分,还真当自己是主子了,整天装腔作势的!跟这样的人交好,日后出了什么事,还不得连累到小姐!”

    苏晨脑中灵光一闪,笑道:“我明白了!侍琴你不就是最好的可心人吗?本来你和侍棋、侍书、侍画陪嫁过来就不只是服侍我的,而是服侍太子的。难怪母亲那天说那种话呢!还说什么分担雨露,听得我都糊涂了!”

    “奴婢怎么行!”侍琴吓了一跳,脸有点红,“太子殿下至今都没正眼看过我呢!大概连我叫什么名字都不知道,怎么可能看上我!”

    “小丫头思春了哦!”苏晨嬉笑着点点侍琴的额头,“恩,就这样子决定了,还要合计一下才好,免得弄出什么笑话!”

    冬日里本身天色就晚得快,李承乾处理好一大堆事情,在书房用过晚膳,天已经黑了。

    几个宫女提着红色的宫灯,在前面引路,将李承乾带回寝宫去。

    寝宫里非常温暖,一直等候的秋月非烟上前给李承乾解下了身上的大氅,又开始给他宽衣解带,知晓李承乾习惯的王林已经命人准备好了洗澡水,供他沐浴。

    李承乾微微闭着眼睛,坐在浴桶中,秋月的手柔若无骨,不轻不重地给他擦洗着身体,少女天然的幽香缓缓地钻进了他的鼻子。而正在给李承乾洗头的非烟半弯着腰,双手揉弄着李承乾的头发,她的几绺发丝从额前垂下,一次一次地在李承乾面上擦过。寝殿里很温暖,空气中飘荡着极品的安神香的味道。两个正值青春年华的少女正在为他沐浴,所谓饱暖思淫欲,李承乾的心动了。

    **慢慢的升起,小猫爪子一般挠着李承乾一颗蠢蠢欲动的心。一股子热流从小腹处往上涌去,腾起的水汽中,隐约可以看到李承乾已经睁开的双眼里跳动的火焰。

    李承乾发现,这两个丫头不知不觉已经出脱的很是动人,身姿绰约,不盈一握的小蛮腰,胸部也开始发育,变得丰满起来,皮肤白皙光滑,如极品的丝绸一般,他喉咙口发出有些嘶哑的声音,混合的**的味道:“可以了!今晚,你们留下侍寝!”

    秋月和非烟对视一眼,都在对方眼中看到了欣喜之色。这一天,她们已经期待很久,自她们被内务府送到东宫,做太子的贴身女官的时候,就有人告诉过她们,她们会是太子的女人。有些心慌意乱地给李承乾擦干身体,披上一条雪白的大毛巾,两个人有些紧张地退下准备去了。

    李承乾走到自己的大床边上时,看到的是两个**的少女,紧闭着眼睛,有些僵硬地躺在那里,烛光下更显得无比动人。

    “你们真美!”李承乾由衷地叹息起来,他解下身上的毛巾,也躺到了床上,一双大手在两具身体上游荡着,他也是**的老手了,几下就把两个丫头弄得气喘吁吁,脸色通红,眼睛里快滴出水来。

    “这是什么?”忽然看到枕下放着一本有些年头的册子,李承乾伸出手去,拿了过来,就要打开看看。

    “殿下,不要……”话还没说完,那边李承乾已经翻开了,脸上一下子露出了兴味盎然的笑意来:“真是不错,要不,咱们都一起来试试?”

    原来那是一本绘得极为精细的春宫图,想来也是内务府拿过来的,李承乾饶有兴致地看着书上形形色色的玩法,有些不怀好意地看着两个少女,一把把书扔到一边:“那就来吧!谁先?”

    ……

    如此折腾了大半宿,初尝情事的秋月和非烟如今躺在床上已经几乎爬不起来。李承乾精神抖擞的用早膳时,旁边苏晨脸色通红,带着点羞涩与犹豫,躲躲闪闪的说道:“殿下,侍琴她们是随我陪嫁过来的,按照规矩,也是你的房里人,所以……”

    李承乾有些吃惊的听苏晨说出了这番话,来不及考虑这背后的意思,脑子里只盘旋着一句话:“难道,这冬天还没过去,春天就已经来了?”

正文 第四十九章 赏雪看梅

    “晨儿,这些天你做得很好!”长孙皇后此时正在和苏晨坐在御花园的一个小亭碧波亭里,亭子外面正在下雪,雪花如碎玉乱琼一般,纷纷洒落,地上很快积了一层雪,寒风凛冽,却刮不进这小亭之中。小亭上面盖的是三层苕草和油毡,用的是空心的瓦片,亭子下面和六个亭柱里都点着火龙,亭中便可以保持一个相对比较高的温度。

    长孙皇后和苏晨都披着貂裘,手里拿着一个小巧的手炉,炉中点着极品的松木木炭,点起来才不会有烟火气,还放着几块檀香,热气催动下,淡淡的檀香香味便飘出来,缭绕不散。

    碧波亭的石桌上垫着厚厚的毛毡,上面覆着锦缎,锦缎上有一壶已经温过的果酒,两个银质的酒杯,上面还摆放着几个碟子。其中一个碟子上是淮南进贡的极品芦柑,一只碟子上是已经剥好了的核桃仁,还有两个,一个里面盛的是桂园,最后一个里面是腌制的梅子,已经被苏晨在不经意间消灭掉大半。

    长孙皇后伸出一双保养的极好的手,指甲圆润而有光泽,她拿起一只芦柑,指甲划开表皮,慢慢的将红色的皮剥去,放到一边,又细细地拣掉上面的脉络,分成两半,一半递给了苏晨,她慢慢的说道:“晨儿,想来你已经明白,作为储君,太子不可能只有你一个女人。就像你嫁过来之前的那个芸娘,还有太子身边的秋月和非烟,还有你身边的那几个丫头,以后还会有更多!”

    苏晨接过芦柑,分开一瓣,送入嘴里,冰凉清甜的果肉在嘴里破碎,甜美的味道很快充盈了整个口腔。那边,长孙皇后依旧仪态高贵,她淡淡地开口道:“晨儿现在身子不大方便,等到孩子生下来,晨儿就开始掌管东宫的事务吧!毕竟,从你嫁到东宫起,你就是东宫的女主人了!承乾那边,其实没有多少事情,承乾说起来已经算是洁身自好的了。像吴王,十二三岁就已经和身边的丫头一起厮混了,阴妃也已经给她的儿子齐王李佑安排了两个宫女伺候着。芸娘是个没多少心机的人,而秋月和非烟本来是本宫安排着送到东宫的,她们都是有分寸的人。暂时,你也没什么好操心的!”

    长孙皇后宽和地一笑:“罢了,现在也没什么好说的!你现在身子也不方便,也就不用操心这些事情。其实,也没什么难的。当初,本宫嫁给陛下的时候,也是什么都不知道,谁都是这么过来的!慢慢也就会了!你只要记住,太子是你的丈夫,一切都为他多想想就好!”

    “母后,儿臣明白!”苏晨点点头,应声道。

    “算了,年纪大了,就喜欢说个没完!”长孙皇后看着苏晨年轻的脸,心中一软,似乎看到了刚刚嫁给李世民的自己,也就不强求她了,她笑道,“今天说是来赏雪赏梅的,倒说起这些闲话来了!”

    “外面人都说太子的诗情是顶好的,少有人能及得上,好像晨儿也是在一次诗会上见到太子的吧!”长孙皇后很快岔开了话题。

    苏晨也笑了起来:“是的,母后。那天,他和晋王殿下还有晋阳公主一起去的,自称姓苏,几个姐妹还问是不是我的哪个族兄呢!”

    “晨儿也是书香之家出来的,想必也有几分诗才,如此美景,不如也吟上一首!”长孙皇后逗趣道。

    “儿臣不行的!”苏晨红了脸,“只是随着父亲读了几本书,真要作出诗来,定是不通的!不过儿臣倒是见过太子的几首诗,写的确实是极好的!”

    “那就念来听听!”哪个母亲不喜欢别人夸奖自己的儿子呢,当下来了兴致,问道。

    苏晨想了一下,念道:“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

    “是写白梅的!”长孙皇后点点头,“还有吗?”

    苏晨笑道:“这是上次晋阳公主给殿下折了一瓶子红梅送到东宫,缠着殿下给梅写诗,殿下随口就说了这首,可是,晋阳公主不满意,说她明明送来的是红梅,怎么说的是白梅呢,一定要重写!然后殿下就答应了,专门写了一首关于梅花的诗送给了晋阳公主。”

    苏晨的声音清亮而柔软,她细声吟道:“众芳摇落独喧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擅板共金樽。”

    “倒有几分自得其乐的意思了!”长孙皇后轻轻一笑,“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独有韵味啊!”

    “母后说的是!”苏晨脸上露出了那种小女孩一般的崇拜神色,“太子殿下的诗一直是很好的!”

    “那有写雪的吗?”长孙皇后失笑,这个孩子倒是真的喜欢太子。

    “只是偶尔听太子教晋阳公主读书的时候说过几句!”苏晨有些不好意思,“我也常在旁边听着的。有一句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还有‘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他还专门带晋阳公主他们去看雪,所有的雪花都是有六瓣的,所以叫六出!”

    “那孩子!”长孙皇后摇摇头,“看起来,兕子雉奴他们跟着太子倒也学了不少东西!看来当初让他给兕子启蒙确实是对的。”

    苏晨笑得很甜蜜:“母后英明!”

    长孙皇后轻笑起来:“当初承乾每每跟着那几个先生读书,总能讲出些歪理来,气得先生不轻,每每告到陛下和本宫面前来,他还总有理,真是让人哭笑不得。一晃眼,他现在也在给别人做先生了!”

    “太子当年也很顽皮吗?”苏晨掩口一笑。

    “是啊!”长孙皇后微微眯着眼睛,开始回忆起来,“陛下总是说,他是有主见的孩子,像陛下当年!”

正文 第五十章 太上皇病重

    有一句话叫多事之秋,现在就是这种时候,差不多就可以这样说了。

    苏晨怀着身孕,害喜很严重,整日里恹恹的,吃不下东西,恶心干呕,这时日里也没什么水果,倒是玻璃大棚里长出了一些黄瓜,现在被称作胡瓜的,每日里送一些到东宫,那些御医也成了东宫的常客,经常过来看诊。兕子和李治看到怀孕如此辛苦,又听李承乾说他们也是长孙皇后这般辛苦才生下来的,很是感动了一阵子,天天跑到长孙皇后那里献殷勤,倒是让长孙皇后纳闷了几天。

    新年也没什么好过的,一大堆的祭祀让人疲惫不已,这些祭祀李承乾作为储君都要一一出席,有些不大重要的祭祀李世民干脆就让儿子替自己去了。另外,这个冬天出了件大事,皇宫中也少了几分喜庆,多出了几许沉重来。

    这件大事是太上皇李渊病了,按照御医的说法,是年纪大了,又有些心绪郁积,加上前一日里饮酒受了风寒,引发了风疾,一来二去,病势也就沉重起来。不论哪个朝代,宣扬的都有一个孝字,李世民哪怕心里对这个向来偏心得厉害的父亲不感冒,也要每日里晨昏定省,时刻准备伺候着,后来,干脆把李承乾塞了过去,谁让李承乾是自己儿子呢!

    李承乾对李渊的印象实在不大深,毕竟,他是鸠占鹊巢的外来户,虽然脑中有一部分原本李承乾的记忆,可是,那毕竟只是记忆而已,与现实还是有差距的。而且,在记忆里,李渊对他也不是多亲厚的,他更喜欢的是自己的几个幼子还有李建成的几个儿子。自己要不是占了个秦王世子的名头,大概也轮不到他进宫被李渊抚养,更多的也是充当一个人质的角色,毕竟,李渊一直防着他的次子呢!

    那所谓的风疾听起来玄乎,似乎唐初那几个皇帝都是得的这病,最后挂掉的。其实就是中风,这玩意放到后世也是没得治的,李渊剩下的日子也就没多少天了。

    有些昏暗的宫室里,李承乾坐在床前的圆凳上,手里端着一碗黑乎乎的药,碗口还冒着热气,苦涩的药味在空气中弥漫开来。李渊已经憔悴了很多,他自患了风疾,便行动不便,不喜欢见光,也吹不得风。因此,尽管外面已经有了春日的气象,御花园的地上已经冒出了几点草色,柳树上也孕出了米粒大的叶芽,天气开始回暖,风也不像前些日子里那么寒冷刺骨,多出了点温柔缱绻的味道。但是,李渊居住的垂拱殿中却总是阴森森的,窗户都关着,尽管窗子上用的是玻璃,但是,厚重的帘子放下来,就是用水晶做窗户,屋子里也是亮堂不起来的。蜡烛的烛光在摇曳着,那红色的光芒看似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