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唐太子李承乾 >

第15章

大唐太子李承乾-第15章

小说: 大唐太子李承乾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被唐军洗劫一次,掠夺牛马乃至青壮充作奴隶,军功积累起来还是很快的。而李世民一心要创建超过前朝的功业,高句丽也是要征服的,只是时机问题罢了,毕竟要师出有名。而吐蕃,一直也不怎么安分,南诏那边火拼了几场,已经有了统一的趋势,这也是会侵害到大唐利益的,所以,对这些从小就精力过剩的家伙而言,军功就摆在那里,看你有没有本事去取了。

    重阳佳节也是一家子团聚的日子,要出门自然也要一起出去,虽然苏晨推托了一番,不过在得知那几位的家眷也会出席的时候,也就顺水推舟地答应了,毕竟,成为了太子妃后,一举一动都要恪守礼制,想要出宫也是不那么方便的。李治和兕子从小就是李承乾的跟屁虫,上哪儿也少不了他们,这次自然也不例外。

    李承乾在终南山有一处别业,自从置办之后,还没什么机会住过,只是派了几个人在那里打理收拾一番,不让地方荒废了。这次聚会,想要找个够大的地方,算到最后,也就选定了李承乾的那处别业。

    终南山下已经有了很多人,有不少小贩抓住机会,在那里叫卖茱萸,生意很是红火。几个人坐在马车上,沿着山路上山,李治和兕子正在下五子棋,棋盘和棋子都是特制的,上面嵌着磁铁,可以吸附在棋盘上,然后在马车上也就不用担心马车的颠簸会让棋子滑动了。

    李治说实在的,智商确实不如兕子,从开始两个人还能旗鼓相当,到后来便是十局九输,剩下那一局赢得也勉强。这小子从小依赖心就强,自己玩不过,便开始拉同盟军,苏晨便是第一选择,苏晨接触这玩意也没几天,水平也不咋的,两人联手也没占到多大便宜,这很是让兕子得意了一回,一直到下马车的时候,脸上都笑眯眯的,可爱得让人忍不住要去捏一把。

    “兕子真聪明!”李承乾呵呵笑着,将兕子从马车上抱了下来,狠狠地在她额头上亲了一口,“走喽,到哥哥这里吃大螃蟹了!”

    “兕子要吃大螃蟹!”兕子挥舞着胳膊,欢喜道,她体质偏弱,螃蟹性凉,就算宫中有,也是不能多吃的。

    “今天兕子要是乖的话,可以多吃一个!”李承乾笑盈盈道,“哥哥喜欢吃蟹腿,老规矩,兕子的蟹腿给哥哥吃,好不好?”蟹黄是螃蟹的精华,这秋天正是蟹肥的时候,螃蟹的膏脂最为味美,一向很得兕子喜欢,但是,因着长孙皇后的教育,是不能光吃蟹黄的,很多次,那些蟹腿就是李承乾的了。

    “嗯!”兕子一本正经地点点头,“兕子的蟹腿都给哥哥!”

    那边苏晨含笑看着正在嬉笑的兄妹俩,觉得这个夫君是在是个妙人,起码很是疼爱自己的弟弟妹妹。

    那边李治嘀咕起来:“大哥就是偏心,我也喜欢蟹黄,不喜欢歇腿啊!”声音自然是很小的,要知道,李承乾一向的理念就是,妹妹是要惯的,至于弟弟,男子汉大丈夫(他好像还没到这个地步),就是要吃得苦中苦,方能成为人上人,何况只是不准挑食,不是吃苦呢!他自认还是个小男子汉,要做大丈夫的人,也就不跟妹妹一般见识了。

    “哈哈,大哥来了!”那边李恪已经先到了,他身后还跟着一个身穿淡绿色长裙的十岁左右的小女孩,长得粉雕玉琢,正在用略带羡慕的目光看过来,李恪将她拉到身边来,笑道,“这是咱们十七妹,合浦!合浦,见过你大哥,还有雉奴和兕子!”

    李承乾终于认了出来,这便是后世极为出名的那位高阳公主了,女权至上者,现在看起来还是个有些羞怯的小女孩呢。合浦的母妃其实早已经过世,但李世民对合浦还是比较照顾的,对她的疼惜也不比长乐少多少。不过,李承乾很汗颜的发现自己一直没怎么注意过这个妹妹,好像每年也就那么一两次皇族聚会时才能见到一面,可是,那时候,见到的兄弟姐妹有太多了,对合浦的印象实在是不深。

    “是合浦妹妹啊!”李承乾有些尴尬,“不知今天合浦妹妹会来,忘了给合浦妹妹准备点小礼物,等到回去后补上,合浦妹妹看,好不好?”

    合浦有些惊喜:“真的吗?”

    “当然是真的了!”李承乾弯下腰笑眯眯的摸摸合浦的头发,手感不是一般得好,“合浦以后要是有空,可以去东宫玩,雉奴和兕子几乎成天在那里,你过去,他们也多个玩伴!”

    兕子蹦蹦跳跳地跑过去:“合浦姐姐好!太子哥哥那里有好多好玩的东西哦,我和雉奴刚刚学了一种,叫五子棋,很好玩的,我们一起玩,好不好?”

    李治不甘落后:“我也要!”他刚刚输得惨了,盘算着是不是在合浦身上赢回来。

    “去吧去吧!”李承乾也不阻拦,小孩子,总是要活泼一点才好,“我叫人把棋盘棋子给你们拿过去!”

正文 第三十一章 曲水流觞

    人已经来得差不多了,那边几个小家伙下棋也分出了胜负,李治扳回了一局,合浦有了玩伴,兕子一向心情好。苏晨和几个贵妇名媛坐在内堂,也开了席,外面一群几个刁蛮小姐口中的臭男人也附庸风雅了一把,想要来个曲水流觞,弄点诗词出来。

    二十几个大男人也从竹篮中各自挑出一朵菊花簪到头上,兕子咯咯笑着,选了一朵浅紫色碗口大的菊花插到了李承乾发间,弄得他只能苦笑,抱着兕子,坐到了案前,李治和合浦也坐到了他身边。

    程家几个兄弟一个个虽说都是崔家的外孙,母亲当年也是崔家有名的才女,差点就进了宫的,但是一点也看不出身上有什么文人气度,不必他们老子风雅到哪里去,开口老子闭口小爷,都是往路当中一站,别人就要战战兢兢要掏买路钱的那种强盗模样。尉迟家哥俩外加一个表兄,如今都进了御林军,做了校尉什么的,也不是吟诗作赋的料子。剩下的那些还好,起码也是粗通文墨,更不要说柴家,房家,长孙家等几个人家本来就是世家出身,当初得以封侯拜相靠的也多半是脑子,不是拳头。一群人坐在小溪边,水流并不算急,溪水中上有一些浮萍荷叶,正好可以挡住杯子。兕子自告奋勇地拈了题,是个“菊”字,只要跟菊花搭上边,也就行了,要是做不出来,自然要罚酒三杯,不过看程家那几位的模样,恨不得都是罚得他们才好!

    酒是上好的菊花酒,已经温过了,案上是刚刚出锅的大螃蟹,热气腾腾的趴在盘子上,张牙舞爪,旁边的小碟子里是醋,里面放着一小撮姜丝。李承乾笑吟吟地给几个小家伙剥着蟹壳,把蟹黄用筷子挑出来,放在小碗里,在一旁服侍的王林已经将杯子里斟满了菊花酒,放到溪水中,任它往下游漂去。

    有几个坊间的歌女在那里抱着琵琶弹唱,一个美貌的名叫小奴的少女坐在那里,清亮的歌声袅袅娜娜一般,在林间盘旋,是陶渊明的《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一通鼓结束,那酒杯停在了尉迟宝庆面前,他正自大吃着螃蟹,看到酒杯停在他面前,登时傻了眼,吭吭吃吃了半天,终于说不出来,只好很干脆地罚了三杯酒,嘴里嘀咕起来:“这种酸不拉叽的东西,我尉迟可弄不来,我还是认罚好了!”

    众人大笑起来,李恪更是一拍大腿:“果然爽快!”

    嬉笑一阵后,酒杯继续向下流去,正好停在了一丛浮萍处,那里坐的正是杜如晦的次子杜尚。杜如晦几年前便去世了,才不过四十几岁,长子杜构已经在朝中为官,自然也没和他们这群年轻人混在一起。杜家也是家学渊源,当下取过酒杯,沉吟片刻,吟道:“千丝万缕胜黄金,枝自娉婷花自馨。玲珑繁花怜霜色,酒后方知渊明心。”

    “好!”除了那几个真正的粗人,剩下的也不是什么不学无术之辈,纷纷鼓掌叫好,言道这首诗将菊花的姿态与隐逸之心都写了出来,却是难得的佳品。

    一群人共饮了一杯,那酒杯又悠悠随波逐流。这一次,轮到的却是长孙冲,他刚刚娶了长乐公主不久,正是得宠的时候。

    长孙冲想了想,笑道:“那我就献丑了!羞与春花艳冶同,殷勤培溉待西风。不须牵引渊明此,随分篱边要几丛。”

    几度流水,终于酒杯停在了李承乾面前,李承乾洗了洗手,取过酒杯,笑着念道:“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酪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辉。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泪沾衣。”

    “这才是重阳气象呢!”几个人纷纷点头,说是干脆在这溪水边立下石刻,把这首诗刻下来,以传后世才好。李承乾只是微笑不语,而兕子听到别人夸奖她的太子哥哥,乐得笑个不停,也不顾小脸上沾着蟹黄油腻,便凑上去,狠狠地亲了一下李承乾德脸颊:“太子哥哥最棒了!”反正她年纪还小,大唐风气又开放,也没人说什么男女授受不清的杀风景的话,只当是兕子天真烂漫的小儿女情态,更是惹人欢喜。

    似乎是故意跟李承乾作对,那酒杯几轮之后,又在李承乾面前停了下来。这回,李治抢着拿起了酒杯,献宝一般递到李承乾手里,李承乾接过酒杯,也不推辞,就随口吟道:“霞景青山上,谁知此胜游。龙沙传往事,菊酒对今秋。步石随云起,题诗向水流。忘归更有处,松下片云幽。”

    几番过后,众人酒意上涌,已经是醉了。外面风也大了起来,呆了一会儿,也就回到屋内,自有下人奉上香汤毛巾,给众人净手,又端上醒酒汤来,各自喝了一碗,也就清醒了很多。兕子玩闹得有些困倦,李承乾命人引她去歇息,而李治和合浦又跑过去下起棋来。女人之间的话题总是不会少的,那边的小宴一直没有结束,李承乾他们干脆也在一个宽敞的屋子里坐了下来,让人端上新泡的绿茶,加上各类果品,也在那边谈天说地,直接等着天色晚了再作安排。

正文 第三十二章 内阁

    李世民眼见着儿子越来越能干,也就放下心;成天带着老婆小妾出宫游玩,美其名曰临幸,比如芙蓉园,九成宫之类的地方,去了不止一次,也不见厌倦。

    李承乾坐在书案后,奋笔疾书,批示着那些堆积的高高地奏折,感觉脖子都要断了。

    不能再这样下去了,李承乾咬牙切齿,心中发誓道。他当年做公司的代理总裁的时候,可没这么忙,除了要做一些重要的决策外,几乎就没他什么事,凭什么现在他就要淹没在奏折里。他现在最需要的是帮手,能帮他处理政事的。什么鸡毛蒜皮的小事都往他这里送,那些大臣都是白痴不成!

    他需要一个内阁,或者说是幕僚团!李承乾从未有过如此强烈的愿望。不过,这事还就不能自作主张,当初李世民建那天策府也是他老爹同意的,最后还是有了忌讳,因此,怎么着都要通报给老爷子一声,免得到时候没办法解释。而且,所谓一朝天子一朝人,就算那些老臣因为自己是太子的关系,给自己面子,终究不是心服口服,还是要自己手里一个班底才行。至于人选吗,自然要从那些从小玩到大的人里面选了。像程家那几个只长肌肉,不长脑浆的就算了吧,不添乱就是好的了,顶多让他们掌管东宫的卫队,还要考虑纪律问题,他可不希望守卫东宫的都是些成天醉醺醺的大呼小叫的家伙。

    李承乾在纸上写下一个又一个人选,长孙冲,虽说不如他老爹,但也不差,可是,毕竟是外戚,如今,山东世族被打压,而以长孙无忌为代表的关陇世家已经在崛起,他们几乎掌管了大半个国家的政权,这实在是不能容忍的。因此,长孙冲可以用,但是权力不能太大,但是若是把他放在闲职上,又有些对不起长乐,好歹也是自己的妹婿。算了,日后限制一下长孙家的职权便是。

    杜构已经在朝中为官好几年了,杜荷(上一章弄错了,不是杜尚,是杜荷)的才学也是不错,可以拉进来做苦力,李承乾恶意的想着,在杜荷的名字后面打了个勾。房家房遗直也不错,等到房遗爱再大一点,也应该把他弄进来,反正合浦总是要嫁人的,没准还是嫁这个房遗爱,与其到时候夫妻不和,还得戴个绿帽子,不如早点培养一下感情,来个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最好房遗爱也有些才能,立下点功勋,也别让老婆瞧不起。还有柴令武,也算自己的表兄了,虽说因为父荫,也任了个官职,但是也是个闲职,还不如到东宫来干活,也算人尽其才。李绩家似乎就那后来造反的李敬业还算个人物。

    话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