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国之赘婿 >

第55章

国之赘婿-第55章

小说: 国之赘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耀宗试探着问道:”那如果说音如歆不会功夫呢?“

    景翊君睨了杨耀宗一眼,手只是随意的一挥,不知从哪里变出一只亮光闪闪的长剑,长剑似冰制的一般,在光线似有流光游动。杨耀宗注意到这剑的剑柄比较长,杨耀宗是前世是学习测绘出身,他大概估计下这个剑柄差不多有三十公分长,而剑身的长度看上去有剑柄的两倍长,差不多有六十公分长。颇为怪异的一把长剑,但拿在景翊君手中却有种很和谐,很飘逸的感觉。

    杨耀宗看的是目瞪口呆,惊讶非常的道:”你哪里变出来的剑?你真的会法术!以你的功夫,再配上法术。你不是想杀谁就杀谁?“

    景翊君没好气的瞪着他道:“你当我是魔女吗?想杀谁就杀谁!法术?什么法术!入门前就发过誓言的,不可以在比自己武功相比相差很多的人面前展露功夫,也不可以用功夫杀与自己相比功夫相差甚远的人。”她见杨耀宗紧盯着自己手中的剑,她将剑抬起指向杨耀宗,然后将剑侧立起来,杨耀宗的容貌映在如镜面般的剑面上。只见景翊君手略微一抖剑柄,剑柄的另一端嗖的一下也窜出同样一直流光隐现的剑身。杨耀宗看的瞠目结舌。景翊君变幻了一个剑花,剑柄自中间分开,一把剑变成了两把剑,又变幻一个剑花,剑柄合为一体,剑身皆缩回剑柄中,衣袂一飘剑柄又消失了。景翊君手上又变的空空荡荡。

    杨耀宗瞪着眼睛重上倒下仔细的打量景翊君身上每一寸地方。他在研究剑柄被景翊君藏在何处。看得景翊君羞恼无比。直想伸手将他拍晕过去。

    杨耀宗注意到景翊君盯着自己那羞恼愤愤的目光,知道自己的行为有所不妥,讪讪的笑道:“原来不是法术,你这宝剑制造的当真是巧夺天工。叫什么名字?”

    景翊君哼声,又幻出宝剑凝视着爱剑道:“此剑名曰惊鸿。是师傅传给我的。”又没好气的道:“你不是想知道音如歆如果不会功夫会怎样吗?”

    杨耀宗刚才完全被景翊君那变幻莫测的宝剑吸引,经景翊君提醒才想到俩人刚才探讨的正题,尴尬的笑笑。

    景翊君扫了一眼挂在墙上的刀,是平日里杨耀宗练习所用。她猛的发力,剑速势如破竹,斩断墙上的刀,剑尖又深深刺入墙体。她收回宝剑,只见墙体已然被刺穿,外面的光线从孔中射了进来。

    杨耀宗看着断掉的刀,走到墙边,透过小孔看向外面,为景翊君如此犀利的剑法深感惊叹。他好气又好笑的道:“你这是什么意思?这墙一会还要叫人来修了。”

    景翊君也不理会他,回坐在塌中,抿了一口茶道:“你说那刺客先斩断护卫的刀,然后又刺中此刻的心脏,而将护卫杀死的吗?一招刺出,中间变幻招式斩断刀,又可以如此精准的刺中心脏位置,说明刺客对剑术的掌控已经炉火纯青,若是那名刺客再有我的功力,完全可以连带刺客后方的景旻也刺死。”

    杨耀宗看看被刺穿的厚厚的泥砖墙体上的孔洞,皱着眉点点头。

    景翊君接着又道:“即便那刺客没有我的功力。”她睨了杨耀宗一眼道:“你认为他刺出的那一剑,就会因为音如歆的一推,而刺中景旻的肩膀处吗?”

    杨耀宗盯着景翊君恍然道:“你是说以此刺客的功夫,无论怎样都可以成功刺杀勤王大世子!而没有成功,说明此事还是有预谋的!是提前便设计好的!”

    景翊君点点头波澜不惊的道:“他们只是想不到,有人会比那名刺客功夫高或者说与那名刺客的功夫相比肩,可以凭借他刺杀的招式而看出其中的破绽。”

    杨耀宗蹙紧双眉,盯着景翊君道:“他们如此做的目的是什么呢?”

    景翊君也有些苦恼的摇摇头。

    杨耀宗喝了口茶道:“大世子景旻在天京城中名声很好,素有礼贤下士,交友广阔的美名。他被刺杀虽然没有人敢明目张胆的议论,但私下里的议论的声音还是不少的。但都是些不着边际,经不起推敲的猜测。是想让勤王多个理由来京探望吗?勤王如今坐镇北方,他虽然一直上书回京探望皇上,我想此举就是试探而已。若真让他回京,他定然不会只带少数人马回来,若是带着大队人马而来,那定然更是不可的。所以大世子此举并不会对勤王回京有多大的助力。”杨耀宗用拇指揉着眉心思索着。

    景翊君见杨耀宗烦恼的样子,也蹙起秀眉道:“下午皇太孙会去探望景旻。会不会是。。。“

    杨耀宗摇摇头道:”不会的,除非他想害的他们全家都不要活命了。下午你自然也是要隐身暗中保护皇太孙的。我觉得他们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我们猜测不到他们下一步会做什么。那么我们要想的是大世子受伤了,受伤了他便不会做什么呢?他不会做什么。。。他不会频繁的再出现在公众视野里,不会有很多人监视他的行踪。不会再设宴待客。。。设宴待客。。。八月十五!不过大世子却是早早就预定了人间天上的三楼作为八月十五宴客的地方。八月十五!中秋佳节!“杨耀宗眼皮突然跳了两下。他下意识的捻起佛珠自言自语道:”八月十五!且看大世子会不会取消宴会吧!“

    景翊君默默的坐着,不去打扰杨耀宗的思索,自己也深眉紧蹙的思索着。

    杨耀宗突然想到什么对景翊君道:”这几天帮我盯着点那名叫蒙阔的人。看看他近日会有什么举动。暗察使都不敢靠近他,不过以你的功夫我想应该可以。所以要麻烦你了。”

 第六十三章 紧锣密鼓(三)

    杨耀宗就在这样沉重的思绪中及大量搜集来各种情报中过了两日。

    八月十三日一早他返回南宫府中换了套衣衫,小画又将南宫情忆的信交给了杨耀宗。杨耀宗此时刚刚读完南宫情忆的回信,将信纸盖在脸上,躺在杂货铺中的矮塌上小憩。

    景翊君悄然进入小隔间内,看到杨耀宗躺在榻上,她虽也猜测杨耀宗平日不会家的时候便休息在这个矮塌上,但此刻见到,却是让她觉得她自己平时坐在矮塌上的举动很是不妥。烦乱的羞意自心中慢慢上涌。

    杨耀宗察觉到身边有人站着,拿下信笺,睁眼看到景翊君窈窕的身姿,微笑起身道:”不好意思,睡着了。你坐吧!“说罢起身伸了个懒腰。见景翊君还是站在原地似乎有些踌躇的样子道:”你怎么了?在想什么?“

    景翊君因心中的烦乱羞意而有些着恼。不去理会他,转身装作若无其事的坐在塌边。

    杨耀宗看着她有些僵硬的坐姿皱皱眉道:”你是不是不舒服?“看着景翊君也不抬头理会自己,似乎还有些害羞的样子。他突然心道:”难道是大姨妈来了?“又看看景翊君有些不自在的样子确定的点点心道:”原来仙子也会来大姨妈!“

    杨耀宗走出房间吩咐了几句。不多时,便有人送来热气腾腾的一碗红糖水。

    杨耀宗端着红糖水递给景翊君道:“呐,喝了它。”

    景翊君蹙着秀眉看着杨耀宗手里端着的那碗热气腾腾,红的发黑的液体道:“喝它做什么?”

    杨耀宗挑挑眉道坦然道:”红糖水啊!你。。。不是不舒服吗?“

    景翊君知道红糖水的功效,知道杨耀宗误会了。不去敢去看他,面红耳赤的道:”你把它。。。把它放在一边吧。“

    杨耀宗挑挑眉梢,以为景翊君是不好意思,便将被他置于矮塌角落的小方桌拉到塌中间位置,然后将碗放在小方桌道:”嗯。。。你趁热喝。“又顺手拿过塌里侧的一个靠垫递给景翊君道:”天凉了,你垫着这个坐。“

    景翊君低着头强忍羞意的接过靠垫,偏头看着小桌上冒着热气的红糖水,是喝也不是,不喝也不是。

    杨耀宗看着她害羞的样子道:”嗯。。。你这几天要是不舒服,就不要去跟踪蒙阔了。“

    提到蒙阔,景翊君突然想起一事,对上杨耀宗关心的目光道:”昨晚我发现蒙阔将几匹马,还有一辆马车藏在城北郊的一处密林中。

    杨耀宗眸中一亮,似乎抓住些什么道:“马?马车?藏在城北郊。他一个来往天京城收取残羹饭菜的人,不仅身怀武功,还隐藏马与马车。”

    杨耀宗目光炯炯的对上景翊君探寻过来的目光道:“他是要帮人逃出天京城!”

    景翊君疑惑道:“帮谁逃出天京城?他又如何帮忙?若照你说的,他来往天京城做这又脏又累的营生不是一天两天了。守门的士兵自然不会对他天天都进行仔细的盘查。什么局会铺设的这么长,筹备的如此精心?”

    杨耀宗嘴角上翘微微一笑道:“帮谁逃出天京城?自然是帮一位我们认为他定然不会在此时逃跑的人逃出天京城!而这个人必定是受到很多人的注意及暗中的观察!如何帮忙吗?自然是要那位要逃的人受些委屈,隐藏在装有残羹剩饭的桶中。他来往天京城做这又脏又累的营生不是一天两天了。守门的士兵自然不会对他天天都进行仔细的盘查。想要混出去,却也是容易。”

    景翊君恍然,美眸圆睁的盯着杨耀宗,有些不确定的道:“你是说!”

    杨耀宗点点头道:“嗯。正是大世子景旻!我猜测他最近一些时日的高调行事,频繁的参加宴请一些知名人士都是为了让跟踪监视他的人放松警惕。而他遇刺则是让人们想不到他会在此段时间逃跑。”

    景翊君依然疑惑的道:“那你为何会怀疑蒙阔此人会是帮助景旻逃跑的?”

    杨耀宗才想到,关于蒙阔与醉红尘之间的联系,与音如歆同为湘西人的联系。他并没有向任何人提起。一切的事情串联起来杨耀宗猜到是音如歆铺设的局,帮助大世子景旻逃出天京城。这个不省心的丫头啊!她竟然敢做如此大的事情!杨耀宗心中有些烦乱。他也不知道该如何与景翊君解释为何自己会认为蒙阔会帮助大世子景旻逃跑。

    景翊君见杨耀宗为难犹豫的样子深感疑惑,她秀眉紧蹙,却是猜不到杨耀宗为何会如此踌躇。这也让她感到更加好奇。

    杨耀宗见景翊君紧盯着自己的样子,内心很是复杂。逃避着景翊君灼灼的目光转身走到书案前落座道:“嗯。。。我也只是猜测。”因情报已处理完毕,他便装模作样的提起笔来,写着给南宫情忆的回信。

    景翊君看到杨耀宗这样有些逃避的样子,内心更加嘀咕。

    ……………………………………………………………………………………………………………………………………………………………………………………………………………………………………………………………………………………………

    距雁门关二十公里外的代州,因雁门关是通往关内关外往来必经要道,虽是战时,关内外通商虽有减少,但并没有被禁止。而代州正是往来关内外通商商人的居聚之地。虽然此时人并不是很多,但城中客栈酒楼茶楼等铺子还依然营业。城中百姓也依旧照常的过着平日的生活。

    南宫情忆此时正与三个丫头坐在代州城内的一家酒楼内用饭。近日战事不是很紧张,她今日便带着三个贴身丫头出来采办一些东西。

    “小姐,小姐你尝尝这代州熬鱼,真是鱼骨酥软、肉嫩味美。”小书夹了片鱼肉放到哪弄情忆的盘子中,美滋滋的说道。

    “嘘。。。小声点,你看看咱们的装束,你还小姐小姐的。还有,没见小姐在倾听吗?”小棋低声悄悄的凑进小书耳边说道。

    小书想起几人是男扮女装出来的,又抬眼瞄了一眼南宫情忆,见南宫情忆已放下筷子,保持着端着茶水放在嘴边的位置。注意力确明显在身后那桌人身上。

    ”你们几个听说没,弘道大师坐化了。唉!“一位青衫老者面现惋惜之色的说道。

    ”这个我前日就听说了。前日我去善行寺烧香,正巧遇到善行寺的主持重持大师与信徒恩客在大雄宝殿里讲解此时。原来重持大师近段时间不在代州就是去了天京城。弘道大师圆寂的时候重持大师就在旁边。听重持大师讲是弘道大师一直忍受着无法形容的身心折磨,却始终坐化不了。八月初一那天,皇上带着皇太孙一行大臣去到道恩寺。是当今太孙太傅与弘道大师对谈后,用一句话就度化了弘道大师。弘道大师圆寂,原本是天京城是阴天的,却自道恩寺上空开始放晴,而且还出现了一道彩虹。那情景想想就极为壮观感人!“青衫老者一边的灰衣老者仔细的说道。

    坐在青衫老者对面的另一位灰衫老者点点头,微笑道:”你是听重持大师讲的,我却是亲身去了天京城去为弘道大师祈福的,你所言不差,的确如此。当今太孙太傅当真是大才啊!用歌回答弘道大师的提问。红尘多可笑,痴情最无聊,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