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一世富贵 >

第725章

一世富贵-第725章

小说: 一世富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平也不想跟这个年代的传统观念作对,只要有办法,何必惹这个麻烦呢?但现在到了这个地步,不得不调普遍认为不能战的蜀兵入陇,去跟党项作战。西去的蕃羌部落倒是还有兵源,但徐平却不想用。无他,以蕃治蕃,风险太大了。罗马亡于蛮族雇佣军,开元盛世结束于胡兵胡将,徐平可不想有朝一日被自己手下的人给卖了。西凉潘罗支也是一代英杰,结果却被同盟的党项羌诱杀,死得实在窝囊。

    只要恢复到强调纪律性,强调整体作战,强调战役指挥的旧路上来,就没有汉人不善作战的说法。与游牧的蕃羌比起来,汉人天生守纪律,就连种田也大多有军法。

    徐平在秦州大半年的军队整训,已经初见效果,宣威和归明神武两军面貌一新。做事情最怕的就是无章可循,现在制度已经立了起来,编新军就容易多了。徐平前世军队的新兵期才多久?三个月到半年而已。相对于他们用的武器的复杂程度,现在编练新军用半年时间怎么也够了,只要有老兵作骨干,战力应该不会相差太多。

    还是那句话,不是汉人不善打仗,而是这种落后而怪异的制度下汉人不善打仗。

    曹克明想了想道:“节帅,要调蜀兵入陇并不容易。本来川峡四路兵马就不多,那里又徭蛮聚落不少,不敢把驻泊禁军调拨一空,能入陇的没有多少人。”

    徐平道:“募新兵吧。让蜀地州军招募良家子从军,不刺字,可以许他们五年之后解甲归田,入当地的营田务。如果有军功,则在营田务里安排同样职级的差事。这件事我已经报过中书和枢密院,他们已经同意,只是要我们最好拿着兰会两州做个投名状。候我们这里战事结束,便就从各军抽得力人员为招兵使,前往蜀地。由州县帮着编成队伍,到了秦州之后我们再整训。具体方略,到时再议。”


………………………………

第71章 战场

    徐平站在三都川谷底,看着鲁芳带人测河水。

    西北一带山川破碎,山是土山,沟是深沟。春夏耕种,秋冬作战,不仅仅是为了适应农业生产,还有这里地理限制的原因。这种地形大部队行军只能沿着川谷,只有平襄道等少数几段路段是在山岭行进。川谷行军如果河里水多则难以前进,遇上一场暴雨,山洪爆发,更是毁灭性的灾难。秋天雨水减少,依然不是适合作战的季节,一是河里的水多,限制行动,再一个经过夏季雨水的浸泡,谷底和两岸的土壤松动。少数人行走没有什么,大部队行军就会出各种意外。禹藏花麻属下的部落军是本地土著,自然明白这个道理,不到谷里土地干燥,他们是不会南下的。

    今年的雨水较多,依徐平估计,大战爆发约是在初冬季节。如果在雨水较少,天气干燥的年月,最理想的作战时间约是九、十月间,冬天可能会有大雪,同样对行军有不利影响。遇到今年雨水下得多,战事就只能推后,适合作战的时间窗口只有一两个月的时间。

    如果出了大山,到党项境内,不再受川谷的制约,则就几乎全年都可以作战了。

    天时地理,是无法克服的困难,只能够适应。

    此次到三都川秋猎,一是在伏羌寨检点附近蕃部,予以震慑,让他们在战事起来时不敢作乱。再一个便是到三都川来,亲自检验王凯带人制定的作战计划。

    测过水文,鲁芳上前叉手奏报:“节帅,谷中水流已经平缓,且水已不深,预计再有半个月的时间,就可无碍大军通行。”

    徐平点头,指着两侧道:“你派人到两岸去,看一看有没有松动。”

    鲁芳应诺,派人去谷中两岸看崖壁是否坚实,利不利于攀爬。

    王凯拿出一幅地图,指给徐平看,口中道:“节帅,前方不远的西岸,有一处崖壁比较平缓,若是士卒身手敏捷一些,可以从那里下到谷里。”

    徐平看那处缓坡,说是平缓,其实只是堪堪能容人从上面下来而已。这一带都是黄土高原的土山,沟谷被水流年深日久切得非常深,两岸陡峭。两岸伏击,免不了从山上冲到谷里切割包围敌人,能够上下的缓坡每一处都要标记。

    掏出望远镜来,徐平对着那处缓坡看了好一会,才道:“那地方有些风险,若不是非不得已,还是不要安排士卒从那里上下。——这些上下的缓坡,你要订个甲乙丙丁的次第出来,如甲级的可以通行无碍,次一级就有些风险,最下一级则非万不得已不要用,让统兵官有所选择。到时候按着战部,再决定利用哪一些。”

    王凯应诺,把徐平的话记下来,准备再次详查。

    望远镜徐平早就让人制了一大批放在秦州的甲仗库里,不过只有桑怿、高大全等少数高级军官用过,其他人还不知晓这种东西的存在。要等到战事开始前的十天半月,再突击发下去,进行练习。在秦州周围山地望远镜的作用其实不大,等到出了大山,面对党项境内平坦的沙漠草原,望远镜才能发挥最大作用,没必要现在大量使用让党项有了准备。

    一路沿着三都川逆流而上,看着谷里地形,重新检视王凯等人做的战役计划。包括桑怿、高大全和曹克明等一众高级将领,对计划做最后一次的检查。

    两岸多是树叶落光的树木,枝桠横生,乱糟糟的,比不了附近秦岭和小陇山多是高大的松柏之类。这种树林军队通过极其困难,也不利于人马掩藏,要想在两岸击,要花些功夫和心力。碧玉关以下,三都川谷道约长一百里,禹藏花麻军马前来,在谷中行军的时间就要有两三天。利用黑夜的机会,移动布置伏兵,相对要容易一些。

    行到一处支流汇入的地方,地方平旷,王凯说道:“这里原来有一处小寨,现在已经废弃了。沿着汇入的小河逆流而上,是隆中族蕃落。高都指提出,若是帅府同意,可以预先占据隆中族的地方,在那里埋伏兵马,到时沿着这条河道杀到三都川来。”

    隆中族是个小蕃落,已经纳质归附,昨天徐平在伏羌寨检视,他的首领也在。不过他们居住的地方相当偏僻,秦州还没有官员去过。

    徐平想了一会道:“既然如此,那就安排让归明神武的大队人马驻在隆中族,到时战事起来,我的帅帐也设在那里。——不过要谨慎行事,不要泄露消息。刘直院,你在帅府多领些钱出来,厚赐他们的首领和族里的人,千万不能让他们心生不满。一旦跟他们的首领谈妥,归明神武军即派大军进驻,他们族里的人许进不许出,防止走漏消息。”

    刘沪和高大全叉手应诺。

    徐平看看周围,又抬头看看天色不早,对众人道:“今夜便就歇在这里吧,明天一早我们再动身,要在天黑前到青鸡川左近,返回秦州。规度战事,不但是要熟悉地理,按照地形把战事的每一步每一处小战场都条列出来,更重要的,是要按着地理分清关节。做事情最重关节,把这一场大仗,用关节分成一场一场小仗,条理清楚。每一军、每一指挥要参与哪些小仗,完成哪些关节,必须预先定好。便如这处小河汇入的地方,我们沿着谷口上溯了数十里路,就数这里平旷。毫无疑问,战事起来,这就是一处重要的战场。归明神武军如果插入禹藏花麻带的人马里,占住了这处地方,紧急扎起营寨来,便是三个关节。收到号令出击,到达这里是一个关节。击溃敌军占住这里又是一个关节,立起营寨又是一个关节。王监军,你拟定作战军令,便就当按着这些关节来,让统兵官对战事一目了然。”

    王凯应诺。

    徐平又道:“作战最怕乱,一方先乱了,那就占败了一半。自碧玉关到谷口,绵延一百里,分成的战场数十个。如何做到井井有条?单靠士卒传军令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拟定的军令条理清楚。每一个小战场参战的统兵官都清清楚楚,自己要到什么地方,什么时候赶到,到了那里之后做什么,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是完成了军令,条理清清楚楚。只有做到这样,我们这一百里的谷道,参战的两三万兵马,才能联成一个整体。万万不能跟以前禁军作战一样,数十营的军队出来,呼啦啦向一个地方涌过去,茫然没有头绪。”


………………………………

第72章 三个关节

    第二日一路逆流而上,到了山谷的最南端,将将天黑。徐平吩咐扎下营来,第二日折向东,沿青鸡川入瓦亭川谷道,返回秦州。在青鸡川顺便巡视药家族等一众蕃落,完成自己今年巡视蕃部的任务。

    此时刚刚进入九月,秋意浓了,晚上的风也欲发冰凉刺骨。

    徐平在自己的营帐前点起一堆火,宰了口羊烤了,招集几位高级军官过来饮酒。

    羊肉烤好,切了分在盘子里,谭虎吩咐亲兵摆到每人面前,满上了酒。

    徐平举杯道:“行军打仗不当饮酒!不过我们此行名为秋猎,实际上是巡视战场,顺便检点蕃部,算不得行军打仗,大家饮一杯酒去去寒气。”

    众人举杯,笑着与徐平一起饮了杯中的酒。

    把酒杯放下,徐平对高大全道:“军中不能饮酒,在外带兵作战,更加要滴酒不沾。高大全,这大半年听说酒瘾小了许多,能不能做到?”

    高大全起身叉手高声道:“某若违禁酒令,砍我的脑袋就是!”

    徐平笑着摇摇头:“为了饮酒就砍脑袋,我军中的军纪还没有那么酷烈。不过脑袋能够留住,其他苦头总是免不了的。”

    酒是必要时候的兴奋剂,徐平也不是绝对禁止军中饮酒。不过有章程,什么时候可以喝,要经过哪些人同意,有什么程序,都订得清清楚楚。就像高大全军中,饮酒基本是景泰说了算,高大全反而没有那个权力。

    酒过三巡,徐平看着手下众将说道:“古人言,做事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此次禹藏花麻来犯,我们在大处要藐视他。不过部落蕃兵,在我们数万禁军面前,便如土鸡瓦狗一般,不堪一击!此次击溃禹藏花麻不算成功,甚至斩了他的首级都不算,要全歼来犯之敌,让秦州和兰、会两州之间各蕃部一扫而空,我们进军再无障碍,才算大功告成!”

    众人一起高声应诺,声震荒野,附近山林里扑楞楞地飞起一群夜鸟来。

    刘兼济道:“节帅,此次除了禹藏花麻,还有从会州来的近万党项军,委实不可大意。”

    徐平点点头道:“确实如此。前些日子人西使城传来的消息,党项主兵右厢的野利遇乞到了那里,与禹藏花麻协商良久,而且一起参与了宰羊巫祝。机宜司再三打探,确认党项是从三都山左近的西寿监军司派三千‘步跋子’正兵,还有数千负瞻来。现在不清楚的就是到底是总共来九千人,还是三千正兵加九千负瞻。党项的‘步跋子’向称精锐,据说是在山地纵跃如尽,特别适合山地作战,轻松不起来啊。所以说小处着手,这手担子可不轻。”

    刘兼齐点了点头:“党项军到底放在哪里打,还要帅府早拿主意。”

    “你们都建议由德顺军你们的兵马,在会川寨以下的祖励川设伏,我想了又想,还是觉得这样不妥当。三都川这处谷地我们走了一趟了,大家也都看到,这处谷地里,来再多的兵马也是无用,平地不多,无处施展。所以为稳妥起见,来的党项兵马,还是让他们与禹藏花麻会合,一起放到三都川谷地来,聚而歼之!刘都监,你统德顺军三寨兵马,在党项军出祖励川与禹藏花麻会合之后,便衔枚急进,乘虚进占会川城。会州一带党项兵马并不多,拨出三千正军来,那里也就没有余力派兵与你作战了。”

    刘兼济道:“如此一来,大股敌军都由秦州军兵对付,如何过意得去?”

    徐平笑道:“与敌对垒,但求歼敌获胜,过意不过意得去就无法计较了。此次秦州兵马诱歼敌军于三都川,你们德顺军和川蜀来的曹都护兵马,乘虚分别进占会城和西使城,是既定的方略,不能动摇。实在过意不去,与他们几位统兵官饮一杯好了。”

    刘兼济笑着带赵珣和刘沪站起身来,倒满了酒,向桑怿、张亢、高大全和景泰敬了一杯。他们坐下,曹克明站起身,一样向那四位统兵官敬了酒。

    众人落座,徐平道:“大处着眼,事情要想做成,终究还是要从小处着手。这一百里的谷地,我们都已经看过,回去之后帅府再重定方略,查漏补缺。——王监军,三日之内完成,交给各军。你们各军拿了军令之后,借着禹藏花麻还没出兵的这段日子,安排各统兵官带人亲自到谷里探视,与军令做对照。合适不合适,有什么不同的想法,都要在半个月之内报上来。过了半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