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一世富贵 >

第448章

一世富贵-第448章

小说: 一世富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的眼镜跟你的可不一样,那眼镜带着是因为看不清近处的东西,你这是因为看不清远处的东西。此物对你意义重大,以后在这上面多用心思,不要去研究什么六壬遁甲了。那些东西除了糊弄愚民,朝廷也不让随便研习。”

    卫朴点头:“待制的话小的记住了,一定不负待制期望。――多谢待制,制了这眼镜出来,让小的重见光明!”

    徐平点点头,看看手里厚得跟靴底一样厚的镜片,实在无语。这卫朴到底是干了什么把自己的眼睛近视成这个样子,这么厚的镜片,可是不轻,以后有他受的。

    卫朴哪里会在意这些,只觉得兴奋异常,像是要飞起来一样。

    若是论起在数学上面的才华,卫朴和贾宪各有所长。贾宪长于理论,擅长抽象思维,偏数论一点。卫朴则擅长实用,心算能力天下无双,尤其善于解决复杂问题。

    数学是其他科技的基础,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徐平格外重视这两人。虽然他还没有能力改变这个时代的观点,一下子提高两人的地位,但却可以为他们创造尽可能优越的条件,让他专心于学术。终究有一天,他们会得到与自己成就相当的地位的。

    “成了!成了!”

    孙七郎站起身来,双手一拍,扬头喊道。

    徐平走近前,看着他们刚刚装成的刻摆木样。现在这摆钟还是很大,足有三尺多高,两尺多宽,显得略笨重。习惯不同,审美观不同,这摆钟的样子跟徐平前世习惯见到的样子有很大不同,看起来方正古朴。燕肃是此时的大画家,外形上自然是他说了算,天然带着一种文雅,跟徐平前世欧洲人的带宗教色彩的审美截然不同。

    孙七郎左顾右盼炫耀了一会,对徐平道:“郡侯,你看是不是这个样子?”

    “不错,就是这样。”徐平点头,“只是可惜,这刻摆还是个样子,不能校时。”

    燕肃道:“有了木样,只要照着制作就好,不怕做坏了。用不了多少日子,就可以做出真正的刻摆来,徐待制不用心急。”

    徐平笑笑,转身看看趴在桌子上埋头图纸的郭谘说道:“其实,仅仅做个木样出来看看样子,跟这图便就没有分别。若是习惯了,只要看图,便就知道样子了。”

    徐平跟这些人多次强调过画图的学问,甚至还想借助燕肃的美术功底,研究透视图的理论。可惜燕肃已经年迈,做不了这些事情了。而且后世的文人画,他是开山宗师级的人物,积年的习惯,这些图看起来别扭。

    孙七郎看看郭谘,撇了撇嘴:“郡侯,那图上看起来这一条线,那一个框,让人头晕,哪里比得上木样?要我说,那图不看也罢!”

    “你懂什么?信口乱说!”徐平瞪了一眼孙七郎,“画图要多少时间?制木样要多少时间?而且只要认字,教一教练一练就能够画图识图,这木样却非巧手工匠做不出来。不说别人,若是没有李胜荣在,你能够做出来吗?”

    孙七郎看了看地上的刻摆,犹豫了一下,终于没有顶嘴。这刻摆太复杂,而且小零件颇多,自己做起来是有些难度。但若说一定做不出来,他也不服。

    燕肃心里是知道图纸比木样强的,但自己年老体衰,思维也跟不上,实在没有心力向这上面用功了。而没有木样,心里又实在没底。

    见一边年轻的苏颂抬头看着自己,燕肃拍了拍他的肩膀:“徐待制说得对,图比木样方便得多,而且照着描画也方便,也好保管。我已经老了,心力所限,学不了这制图的功夫。你还年轻,以后跟着郭判官好好学学图样。”

    苏颂点了点头,咬着嘴唇没有说话。他只有十四五岁年纪,有些认生,跟这些人在一起比较沉默。只有燕肃自他上次进崇文院相识,看好他,接触多一些。

    徐平的性子看起来随和,实际上很难相交。什么人都能够说得来话,相处得也能愉快,但基本没有知心的朋友。两世为人,心里有太多太多的东西,心深似海。而人与人相处,你不把自己的心交给别人,别人又怎么会把自己的心交给你呢?

    李胜荣站在一边,不停地搓手,心里也有些兴奋。以自己一个卑微的工匠,竟然能够跟几位大官人同起同坐,以前这是他想都不敢想的事情。而且徐平是真地平等看待他,休息的时候吃喝,从来没有对他另眼相看。

    这种经历,对李胜荣来说,比制出什么刻摆更加珍贵。

    而楚衍、贾宪和卫朴三人,他们的任务不同。别人是制刻摆产品,他们则是研究刻摆的原理。不说别的,就是一条摆线,自徐平说给他们听,就让他们觉得无比的神奇,仿佛打开了一个新世界。

    摆线虽然是与钟摆原理无关,但却跟钟摆一样具有等时性,有助于这几个人开阔思路。而真正钟摆的运动,在他们看来反而不那么难了。

    摆钟毕竟是过于笨重,不利于携带,徐平想的是在自己有生之年制出便于携带的怀表之类来。那些用的是游丝,跟钟摆原理又不同,就只能依靠这些人了。
………………………………

第137章 何为神?

    把装好的刻摆木样搬到石桌上,几个人围着左看又看。

    燕肃道:“这个样子,摆在客厅的屏风前,倒是件好家具。”

    “这家具可是有点贵,只怕一般的富贵人家也摆不起。”徐平摇头。“若是摆在屏风的前面,跟屏风做到一起岂不是更好?”

    楚衍围着木样转了一圈,左看右看,语气有些惋惜:“摆在家里怎样都好,倒是在钟鼓楼上,这样不行。最好做成四面都能看见刻盘,省得人绕来绕去。”

    “别说四面刻盘,到时真要制钟鼓楼上的刻摆,再加几个小人上去,到了时辰便让小人敲鼓。加几个钟,到了时刻就撞钟。只要大了,怎么都好做。”

    徐平前世的摆钟还到整点“当、当”响呢,还能定闹钟呢。只要计时系统确定下来,加那些机构就都是小事。

    钟表最重要的两项,一是要有等时的计时系统,再一个要有擒纵机构。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制作天文仪器和指南车的传统,擒纵机构发展有序。历史上真正完整的擒纵器,是由现在站在燕肃身边的小孩苏颂制作的,正是出自这个时代。不过现在是由徐平提出来,结构更加精巧,动作也更加可靠。倒是定时系统,中国的主力一直是各种漏,沙漏水漏为主。越是大的计时机器,做得越是准确,小型的沙漏香漏都只能计个大概。欧洲人则很早就使用游丝,比较精巧,当擒纵机构发展起来,他们的钟表业就飞速兴盛发达,占领市场。

    摆钟比较笨钟,不利于随身携带,就如燕肃说的,像家具多一点。如果把游丝制作出来,用作计时,那么怀表甚至手表都不是梦。

    徐平看看并肩站在一起的孙七郎和李胜荣,这项工作,只怕更多的要依靠他们。

    摆钟出来了,游丝的原理并不难,关键是手艺的精巧。材料可以真接用青铜,但怎么制作怎么装配,一点都差不得。

    伸了个懒腰,徐平对众人道:“天时尚早,我们到外边走一走,休息休息吧。”

    说完,当先向凉亭外走去。

    太阳底下是不能去的,顺着接凉亭的土堤,几个人到了旁边的大树荫下。

    盼盼和秀秀两个正在树荫底下踢毽子,见到徐平过来,盼盼便跑上来拉住徐平的手,口中道:“阿爹,阿爹,你过来与我一起玩!”

    徐平摸摸女儿的头,笑道:“女孩家的玩意,阿爹怎么跟你玩?”

    “怎么是女孩家玩的?黑虎来了,也跟我踢毽子呢!”

    徐平被盼盼缠得没办法,只好对跟上来的众人道:“诸位,长时间坐着对身体不好,我们来活动一下。不过这样踢花活着实没意思,来比试一番如何?”

    盼盼抬头看着徐平道:“阿爹,怎么比?”

    “中间拉道网子,一边是一队,把毽子踢到对面去。哪边毽子落地,便是另一边得一分,最后得分多的赢,如何?”

    盼盼自觉这几天自己技艺精进,连连拍手叫好。转身看着众人,挑选与自己一边的。燕肃是个老头,首先被他排除在外,卫朴眼睛睁不开,自然也不行。看过来看过去,指着苏颂说道:“这个年轻,看起来精神,便就与我和阿爹是一队!”

    这个年代的娱乐活动实在少,燕肃几个人笑嘻嘻地加入进来。平时家里没事,他们有时也会踢几脚蹴鞠,踢毽子的活动并不陌生,楚衍还是个中高手。

    徐平带着女儿盼盼,还有苏颂和郭谘四人为一边,另一边是燕肃、楚衍、贾宪还有秀秀,孙七郎和李胜荣两人做评判。卫朴眼睛不行,只能在一边闲坐。

    徐平和郭谘两人站在后排,让盼盼和苏颂两人在前排。

    盼盼一心想赢,看站在自己身边的苏颂怕生,有些畏缩的样子,对他喊道:“这位哥哥,看你哆哆嗦嗦的样子,可是不行!要像我这样,抬起头来才可以!”

    苏颂见盼盼抬头挺胸,一副神气活现的样子,一双大眼睛看着自己,只好连连点头:“小娘子说的是,我会小心。”

    见苏颂口里连连称是,身子却更加放不开,盼盼“噗嗤”笑了出来。

    苏颂愈发腼腆,头都抬不起来。

    这里就他们两个最小,众人在一边看着,不由一起笑了起来。

    对面燕肃和秀秀站在前排,看了盼盼和苏颂的样子,一边笑着,一边打招呼。

    燕肃向秀秀拱手:“在下燕肃,现为天章阁待制,徐待制的同僚。”

    秀秀行了一礼:“民女任英南。”

    燕肃点头,想了一下,突然道:“你莫非就是随着徐待制去岭南的秀秀小姐?”

    秀秀沉默了一会,才道:“正是。”

    “哦,果然是你!”燕肃连连点头,“前几日邕谅路的范讽上奏,说是在本地有一位刘小娘子,在徐待制治邕州的时候故去,当地人建庙祭祀,屡有应验,请求朝廷赐封。奏章里还提到过你,当地人颇为想念呢,不想今日遇到。”

    秀秀一时不知道说什么,这一年来,过去的种种越来越像一场大梦,每当想起来都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却不想邕州本地人都还记得她,要立她的像在刘小妹的身边陪祀。在邕州时候的秀秀年纪幼小,并没有为邕州本地人做什么大的贡献,只是爱屋及乌,当地人感念徐平给那里带来的天翻地覆的变化,这种感情移到了秀秀身上。

    见秀秀不说话,燕肃叹道:“小娘子自己可能不知道,你在邕谅路那里的人眼里面,可是有如神明。他们要立庙,让你在刘小娘子身边陪祀呢。范使君的奏章里,说起刘小娘子的种种灵迹,经常就有你跟在身边。”

    秀秀苦笑:“我一个普通民女,又哪里是什么神明了。”

    “神明本是人心,得了人心,各种神迹自然就会出来。圣人神道设教,借的也是神明教化,又岂是真的要从神明那里得到什么福报?不过话说回来,那个在邕州的神祇秀秀小娘子,也确实跟你已经没有太大关系了就是。”

    这些大道理秀秀不懂,她只知道自己在邕州的那些日子是很开心的,虽然一个人有些孤独,经常会想家,但总是无忧无虑地长大。直到刘小妹姐姐在自己身边突然故去,忽然间一下子什么都变了,自己在一夜之间长大。

    刘小妹的去世跟秀秀并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但在她的心里,总觉得刘小妹是为了救自己,才不幸失去了生命,就像自己的心里一根刺一样。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感情已经慢慢变淡,秀秀以为终究有一天会从自己心里消失。今天燕肃提起,才觉得自己心里仍仍隐隐作疼。有的记忆,哪怕是千百世,也是抹之不去的。

    见秀秀突然沉默下来,燕肃知道引起了她的心事,不再说话,只是连连摇头感叹。

    子不曰怪力乱神,敬而远之,对读圣贤书的士大夫来说,对神明持的是一种俯视的态度。为我所用的为神,能够导民向善的为神,否则就为鬼,为怪,敢现身出来就持剑去斩,民间祭祀就是淫祀,必须严厉禁止。

    潮州有鳄鱼食人,韩愈写《鳄鱼文》,警告鳄鱼离开自己治下。到陈尧佐,直接改写《戮鳄鱼文》,把鳄鱼捕了全县的人吃掉。

    需要了,神明可以创造出来,不需要,再是传得活灵活现,也可以一下抹掉。自太祖时候起对佛道便是持的这种态度,受周世宗灭佛的影响,他曾经想把佛教在自己的治下全部抹除。只是佛教乖巧,主动向朝廷靠拢,帮着巩固政权在下层人民中的统治,才又慢慢发展起来。直到真宗需要借助天书,来掩盖自己在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