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一世富贵 >

第273章

一世富贵-第273章

小说: 一世富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璋年轻,又是最近以外戚身份骤然提升上来,见这么多最不好说话的台谏官员拥到自己这里来,不敢怠慢,急忙迎了出来。

    孔道辅道:“李璋,你是圣上近亲,可知今日宫里大事,皇后被废了吗?”

    李璋恭声答道:“我今日家里有客,来得匆忙,一到皇宫便来这里当值。御史说的事情我委实还没有听说。”

    孔道辅道:“如今太平盛世,天子古今明君,岂有废皇后的道理?你且开了閤门,我与一众同僚要见圣上面奏,收回成命!”

    李璋陪着笑脸:“此事我委实不知道,不过官家有旨意下来,今一夜臣僚面对一律不见。我在閤门当值,一切以官家旨意为准,御史原谅则个。”

    孔道辅愤然作色:“此是国家大事,岂能以常理而论!你是壮懿太后谪亲,不记得太后一生凄苦?岂能让此等惨剧再次发生?快快开了閤门!”
………………………………

第73章 废后风波(下)

    李璋见孔道辅一个劲逼自己开閤门,有些欺自己年幼,心里有些赌气,说道:“李璋不过是一看门小吏,惟命是从,御史何必苦苦相逼?”

    范仲淹走上前来,沉声道:“你看守閤门,权责俱重,岂能自比小吏!如果说是惟命是从,如今殿门前台谏数十人,那又何必来到这里?圣上已下明诏,奉命而行即可。为什么还要深夜诣阙,难道我们台谏官员不知道不应该?无故废后,非太平美事,有辱天子清誉,败坏本朝圣德,凡大宋臣民,俱当直言极谏!你是天子近亲,这个时候更应该站出来,恳请圣上收回成命,不要听一二奸臣鼓惑!”

    李璋看看面前气势汹汹的台谏官员,吸了口气道:“司谏所言或许有道理,但大宋有台谏诣阙的规矩,没有閤门官员私开宫门的规矩。诸公要直言极谏,自是勇于任职,但又何必要李璋陪上身家性命?”

    私开宫门,往大了说可以按谋反论处。孔道辅可以因为李璋是皇上近亲,无论如何也不会受重处,就不把这当回事,范仲淹却做不出这种事,一时无言。

    孔道辅见李璋虽然一直恭敬,但却守死了不开宫门,心中激愤莫名,快步走到紧闭的垂拱殿大门前,手拍铜环,高声喊道:“无故废皇后,非天子圣德,奈何不让台谏官员入宫面对?天子有失德,大臣受其辱,今夜不能入宫,我们便守在宫门外!”

    孔道辅和范仲淹身后的一众台谏官员,见局面僵住,几十大臣竟然被一个閤门小吏挡在宫门外,群情汹汹,有人开始高声责骂李璋。

    右正言刘涣拉了拉身侍御史蒋堂的袖子,指着旁边的殿中侍御史段少连道:“段殿院是开封人,住家离盐铁副使徐平家不远。徐家与李家是世交,徐副使更是与这看守閤门的李璋一起长大,交情非浅。不如我们一起去把徐副使请来,让他劝李璋开了閤门,放我们进去面圣,也强似僵在这里。”

    蒋堂道:“徐副使未必会跟着我们来。”

    刘涣道:“不去试试怎么知道?徐平天圣五年进士,不数年间位至三司副使,在朝里最缺的就是人望,有此机会,未必就会拒绝我们。”

    反正守在这里也不是办法,蒋堂便与刘涣一起,找了段少连。几顶大帽子压下来,段少连也没法推辞,三人便离了人群,径直出了皇宫。

    三人离开之前已经说了自己的去向,其他人有赞成有不赞成,但都没有阻拦的道理。

    天色越来越黑,晚上的冷风起来,吹得垂拱殿前的众人瑟瑟发抖。

    孔道辅趴在宫门上,已是涕泗横流,几个御史台的官员在他身后,不断地捶殿门。

    范仲淹看着孔道辅,对一直立在身边的李璋道:“孔宪长年近五旬,说起来与令尊差不多年纪,身体又弱,这样僵持下去,一旦身体落下暗疾,如何是好?士林公议,只怕将来会怪罪在你的身上。你职责在身,不能擅开宫门,我也不好强求。不如这样,你只管让手下看管宫门,自己进宫里面圣请旨如何?”

    李璋看着殿门前这乱糟糟的局势,知道今晚不得消停,听了范仲淹的话,想想也没有别的办法,只好答应。

    回到閤门小偏殿处,李璋吩咐卫士无论如何不得开閤门。临走想了想还是不放心,把閤门钥匙取了带在身上,这才从閤门通的廊道绕过垂拱殿,向大内深处去了。

    段少连带着刘涣和蒋堂出了皇城,寻到各自的马,一路向汴河附近的徐平家急驰。

    此时天还不太晚,临近年关,街上的行人熙熙攘攘,一副热闹景象。各种卖吃食和零碎玩意的小贩挑着担子在街道上穿梭,叫卖声此起彼伏。

    三人骑着马也行不快,心急如焚。

    直行了半个多时辰,才终于下了汴河边的大道,进了徐家所在的巷子。

    到了徐平家门前,只见大门紧闭,静悄悄地没一点动静。只有门前挑着的几盏灯笼在寒风里摇晃,上面写着“永宁侯府”,另一面写个“徐”字。

    段少连看见这个情景,对身边的两人道:“最近这些日子徐副使在万胜门外建了新府第,经常歇在那里。今天看来不在城里住,不如我们回去吧。”

    刘涣道:“既然已经来了,怎么也要打门问问,怎么能就这样回去!”

    三人下了马,段少连硬着头皮上前打门。

    不大一会,开门声响,一个小厮从里面探出头来,看了看三人道:“几位官人,深夜到我们永宁侯府有何要紧的事?”

    段少连看看身边的两人,走上前来道:“在下殿中侍御史段少连,这两位是我的同僚,我们有要紧的事找郡侯,烦请通禀一声。”

    小厮看看三人,摇了摇头:“官人来得不巧,郡侯今天在城外安歇,现如今只有夫人在府里。如果方便,可由小的通禀一声,告知夫人。”

    段少连道声打扰,就要转身告辞。

    刘涣却道:“不对,徐平正当少年,又没听说过他曾纳姬妾,怎么会无缘无故与夫人分开,一个住在城里,一个住在城外?”

    蒋堂问道:“刘兄如何这样说?”

    “这分明是听说了今天的事情,故意躲着我们!用这么个说辞,找个小厮打发我们离开,太也不把我们放在眼里!”

    听刘涣说得振振有词,蒋堂心里也生疑,对段少连道:“刘仲章说得也有道理。”

    段少连道:“不管说得有理没理,徐副使已经闭门不纳,我们便赶紧回去!”

    刘涣一把拉住转身要走的段少连:“希逸,今夜我们台谏所有官员,不惜得罪当权的宰相,孔宪长与范司谏带众人伏閤请对,已经把生死置之度外。如果徐平就在府里,而不敢出来见我们,那定然也是觉得我们做的有道理,只是畏惧权贵罢了!既然来了,我们何不把他逼出来,与我们一起劝圣上收回成命,以全皇上圣德!”
………………………………

第74章 无妄之灾

    此时夜色已深,寒风起来,吹在身上冷得人瑟瑟发抖。街市上的人群渐渐散去,喧嚣的开封城慢慢平静下来。

    段少连冲头的热血已经慢慢平静下来,听了刘涣的话,只是摇头:“刚才出来的下人已经说了,郡侯府里只有夫人在。如果他说的是真的,我们上去苦苦相逼,惊扰女眷,日后必惹非议。而且徐平又怎么会善罢甘休?”

    刘涣却不依不饶:“现在是什么时候?还去考虑那些!过了今日,皇后被废便就成了定局,我们这些台谏,必受千夫所指!此千钧一发之时,欲成大事,不需顾小节!”

    见段少连还在犹犹豫豫,刘涣拉着蒋堂,径直到了徐家门前,大力拍门。

    不大一会,先前的小厮再次开门出来,看看三人道:“官人还有何事?”

    刘涣高声问道:“我且问你,徐平是不是躲在屋里不敢出来见我们,让你出来说这些托辞把我们支走?”

    小厮一头雾水:“官人这话从何说起?”

    “不知从何说起那便就不用说了,只管让徐平出来见我们!”

    自徐平升官,任谁来到郡侯府上都是客客气气的,这刘涣一看官袍就知道官不大,却口口声声地直呼徐平名讳,语气还奇冲无比。小厮虽然是下人,心里也有了火气。

    上下打量了一下刘涣,小厮道:“官人,我已经跟你说得清楚,我们郡侯今夜歇在城外府里。你要找,只管出城去!”

    刘涣冷笑一声:“你们是知道城门关了,才找这种说词吗?徐平在城外,怎么夫人又在府里?哪有这个道理!”

    小厮强忍着怒气道:“今日夫人去姐妹家里作客,回来得晚了,才歇在城内。明天是‘交年’的节日,我们郡侯自然要去城外府中主持,所以早早出去了。”

    “都是托词!我才不信!只管让徐平出来,我有话说!”

    小厮见刘涣蛮不讲理,脾气上来,瞪着眼道:“不在就是不在,我家郡侯歇在哪里还要问你信不信?郡侯不在,天色晚了,官人早回吧!”

    说完,小厮闪进门里,把门“呯”地一声着上了。

    刘涣看了身边的蒋堂一眼,口中道:“这小厮的心里明显虚了,徐平必是在里面!我们只管打门,今夜不出来,就别想安稳歇着!”

    说完,与刘涣两个,一起用力打着徐家大门。

    自当了郡侯,徐家的大门改大了许多,几乎对着半个院子。外面这样打门,整个小院都听得清清楚楚。

    林素娘本来心情就不好,听见外面大门“乒乒乓乓”响个不停,愈发烦躁,叫过来应门的小厮问道:“外面是什么人?怎么纠缠不休?”

    “是几个官人,以前没来过府上,小的也不认识。说是来找郡侯,我已经告诉了他们郡侯不在,这几个人不信,只是一味缠着不走。”

    林素娘道:“我一个女眷只身在家,被人这样纠缠,成何体统!快快出去把他们打发走了,若是不走,只管找开封府的人来。”

    小厮应诺,转身出去。

    开了门,刘涣和蒋堂两个大喜过望,对视一眼,低声道:“徐平果然是在里面,想来是藏不住了!”

    小厮出门,反手把门关了,向两人行礼道:“官人,我们家夫人说了,郡侯不在府里。若是你们再纠缠不休,我这便去唤开封府的人来了!”

    刘涣看着小厮,气极反笑:“蒋兄听见没有,这个小厮竟然说是要去唤开封府的人来!可不笑死我!”

    说着,转身看着小厮:“快去快去,把开封府的人找来,我看徐平还怎么在家里隐藏!你这样做,倒是少了我们许多功夫!”

    小厮道:“你们虽然是官人,这样骚扰良家,也有官法管你们!当我不敢吗?你们且在这里等着,我这就去找官府的人!”

    说完,转身快步跑着出了巷子。

    刘涣与蒋堂两个相视而笑,政事堂闹过了,连皇宫都闯过了,还怕开封府?

    看着小厮出了巷子,两人依然拍门不停。

    垂拱殿外,一众台谏官员吹着寒风,心情越发焦躁起来,不少人都到孔道辅身边,一起捶紧闭的殿门。

    守在门外的一众卫士,哪里敢惹这些连皇上都躲着的台谏大臣?只是站在一边冷眼旁观,把通道守得死死的。

    也不知过了多少时候,閤门那里终于出现李璋的身影。

    范仲淹急忙迎上去,沉声道:“如何?有无诏旨?”

    李璋举起手道:“官家手诏,请诸位台谏到政事堂,宰相自会与众位分说!”

    这手诏是给宰相吕夷简的,李璋都不知道里面的内容。

    范仲淹也觉得这样僵持下去不是办法,高声道:“有手诏,让我们到政事堂,宰相自会与我们理论。且回政事堂,听吕相公如何说!”

    说完,带着手下谏院官员,当先回政事堂。

    此时夜色已深,宫里轻易不会开宫门,众人大多心里已经明白皇上今天是不会见众人了。见事情又推回宰相那里,只好一起随着范仲淹重又涌回政事堂。

    宫门无论如何不开,此时把徐平叫来也没有意义,有与段少连几人关系密切的官员忙回前面官衙,吩咐个小吏去把三人唤回来。

    众人涌回政事堂里,在里面独坐的吕夷简已是觉得头痛,等接了李璋手中的手诏,见是让自己跟众人说明为何废皇后,愈发觉得无奈。这明显是皇上不想面对台谏官员,把这麻烦又踢到自己这里来了。

    很多皇宫里的具体事情无法在明诏里说,譬如皇后善妒,譬如甚至失手打过皇上,这些都是不能诏告天下的,只能由大臣们私下里讨论一下。如果明告天下,那就是把郭皇后彻底毁了,连她母家都要受牵连。而皇上虽然一时意气,坚决要废掉皇后,但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