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科幻电子书 > 重生之浮华年代 >

第72章

重生之浮华年代-第72章

小说: 重生之浮华年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尽管胡菲菲在记者招待会上反复强调是因为分身乏术,自愿退学的,但这些嗅觉灵敏的记者又怎会被表象所蒙蔽。众口一词的指出,胡菲菲的退学,和教育当局以及学校的压力不无关系。

    “如何?我们堂堂文汇报,居然被这种小报抢得先机,亏我平时那么看好你,你就是这样回报我的吗。”何主编脾气上来了,大拍桌子说道。

    林振华抬起头来:“何主编,其实我已经有了一个很好的想法,胡菲菲是青春文学的当红人物,目前很受公众关注。既然其他报社已经第一时间爆出了她退学的消息,那么她在一段时期里知名度自然会更高。我想我们可以借用一下他们前期所造的声势,将这个事情讨论的更加彻底一点,成为这段时间议论谈论的集大成者。”

    “集大成者?你是怎么想的?”何主编沉吟问道。

    “我想,其实胡菲菲退学的事情可以挖掘的很深。我们可以从根源入手进行讨论。例如说高考录取比例的属地原则是怎么形成的,哪些地区的大学分布较多,为什么会有高考移民这种看似匪夷所思的东西存在。这些东西,可以写的很深刻,我想为这些东西搞一个专题。”林振华说道。

    “专题?林大才子,我们文艺版面一共才多大啊?你搞一个专题其他的人哪里还有版面?你就别好高骛远了。既然这件事情我们没有赶上好时机,那就果断放弃,不要再浪费时间了。”何主编想了想,吩咐道,“对了,前两天余老师答应帮我们写一篇文章,也不知道写好了吗。你打电话过去问问,态度要恭谨些,知道吗?”

    “余老师?是写《文化苦旅》的那个余老师吗?”林振华问道。

    “是的。小子你当心下,不要再办砸了啊。”

    一石激起千层浪。几个月前胡菲菲是高考移民的事情被媒体宣扬的沸沸扬扬,一群所谓正道人士出言讽刺,胡菲菲的拥护者们拼命反击,这件事情闹的极大。后来因为**和谐的考虑,这件事情被暂时压下了,胡菲菲的拥护者们也渐渐放下了心,不料这个时候,风云突变,胡菲菲宣布召开记者招待会说自己已经退学,又有媒体根据各种线索推测,她是被逼劝退的。胡菲菲的粉丝们多是年轻人,心火本来就盛,一看胡菲菲被欺负到这份上,怎么能忍,纷纷拍案而去,在传统媒体以及网络上疯狂宣泄着自己的不满,这不满的矛头指向胡菲菲所在的大学、上海市教育局、以及中国的教育制度和高考制度。

    有胡菲菲含泪望着撕碎的四级证书照片为证,那些原本言之凿凿的正道人士也有些于心不忍,觉得自己这样不留情面的抹杀一个人多年的努力,是否有些过分了,还有些原本反对胡菲菲的人看到她都这么惨了,也就心满意足,不愿和一个二十岁不到的小姑娘过不去。因此社会公众的声音,居然难得一致的出现了一边倒的现象,大家纷纷都为胡菲菲鸣不平,为她不值。先前那些说她不对的声音不知道都跑到哪里去了。

    在这种情况下,作为胡菲菲先前所在的大学,同济大学顿时觉得压力很大。因为堡垒总是从内部攻克的,本来学校学生大部分都是支持胡菲菲的,如今见自己学校干下了这么不得人心的事情,心中自然是又气又愧。这股郁闷之气由下至上,很快领导层也感觉到了。

    同济大学的教导处。秦主任拿着一张报纸大发雷霆:“现在的孩子越来越了不得了。一边安安稳稳的退学了,另一边却又变了脸,召开记者招待会恶意中伤母校的大学生活动中心那帮人也实在太白痴了,人家都要说学校的不是了,他们还借场地给她”

    方副主任唯唯诺诺的解释道:“大学生活动中心早就是后勤集团管的了,那是一家企业,虽然有国家扶持,学校补贴,但毕竟学校行政机关不能对此多加指责的。后勤集团只要有钱赚,又是一大帮学生组织筹办的,岂有不答应的道理。听说因为负责人的女儿是胡菲菲的书迷,出租的价格还很优惠呢。”

    “哼,竟有这种事情,真是让人啼笑皆非啊”秦主任怒道。

    “其实胡菲菲根本就没说学校一句坏话啊。她甚至主动替学校掩饰,说是自己自愿退学的。一个不到二十岁的小姑娘,能有这样的心思,已经难能可贵了。”方副主任试着解释了一下。

    “唉,事已至此,算了。”秦主任颓然摆了摆手,“我本来打算若再有记者追问胡菲菲的事情,就公布她主动退学的消息的。这样在措辞等方面都有商讨的余地,我们学校可以完全撇清责任,不会有一切不利影响。没想到她居然在第一时间召开了记者招待会,居然被一个小丫头占了先机,实在让我不安啊。”

    “那现在要怎么办?我们校长正在争取中央的职位,出不得一点差错啊”方副主任也慌了手脚。

    秦主任冷冷瞪了方副主任一眼:“这种事情,当然没办法藏着掖着,还要等我和校长汇报过后,才能做决定。”

    方副主任心中暗骂:什么和校长汇报,分明你和校长助理狼狈为奸。然而秦主任把帽子做的极大,方副主任也不愿出言辩驳,自惹麻烦,就装聋作哑了。

    一个星期后,同济大学通过各大媒体发表官方声明:同济大学并没有强逼胡菲菲退学。相反,在同济大学盛情挽留、胡菲菲坚辞之后,同济大学文法学院还将胡菲菲列入特殊人才计划,保留了她原来的学分,并宣布:胡菲菲按照暂时停学处理,无论她什么时候有时间,都可以选择复学,同济大学永远欢迎这种人才。

    “这样大家总没话说了吧?”秦主任狠狠的说,重重的躺在沙发上,甩掉高跟鞋。

    “不,这样还不够。为了弥补我们的声誉,迎接十六大的召开,向中央表示我们在政治方面的忠心,我们还要发动万名大学生集体签名活动,主题就叫做‘向党说说心里话’吧。”校长助理悠闲的抽了一口烟,说道。

    “哎呀,这些以后再说吧。快点,人家有些等不及了呢。”秦老师随手解下脑后盘的高高的发髻,一头大*浪卷被放了下来,刹那间,一个严谨呆板的学校中层领导顿时显示出她身为女人的妩媚迷人。

    “你的动作真快。”校长助理狠狠的把烟蒂按到烟灰缸里,扑了上去。

    一天后,胡菲菲及时回应,她接受同济大学特殊人才计划的邀请,然而由于目前事物繁忙,复学事宜尚未列入计划。

    又过了几天,由林振华策划编写的《中国高考报告》发表在一家本来名不见经传的三流娱乐小报上。那家小报名叫《最八卦》,本来难登大雅之堂,销量一向低迷,然而,《中国高考报告》一文图文并茂,拿了目前知名人物胡菲菲的案例进行深入详细的剖析,言语诙谐幽默却发人深省,配上胡菲菲出道以来的所有照片,从第一张,一个风华正茂的文艺青年在大片大片金色的油菜花田中微笑开始,到最后一张,胡菲菲含泪望着撕碎了的英语四级证书的照片做终结,该煽情的时候煽情,该催泪的时候催泪,该幽默的时候幽默,该无厘头的时候无厘头。这种言语风格受到了很多人的追捧,《最八卦》刚一刊出,销量尚且平平,然而当越来越多的人一传十、十传百,那期的报纸很快就卖断了货,甚至直接把《最八卦》的平均销量推上了一个高峰。

    看了这期报纸,很多人的心中都是沉甸甸的。有种说不出来的难受。因为这种难受的感觉,他们不由自主的记住了胡菲菲的名字,对她或怜惜或同情,或爱慕或推崇。

刹那烟花 第一百一十五章 红了

    第一百一十五章 红了

    “胡菲菲,你红了呀,你红了呀”李小白经过一个书报亭,看到众人抢购报纸的情景,出于职业敏感,迅速打听了事情的原委,在第一时间打电话给胡菲菲,说道。

    “难道我以前不够红吗?”胡菲菲没好气的说道。

    “不,不,那是不一样的。你以前红,关注度主要是来自读者,和娱乐圈真正意义的红还不一样。而今天这份娱乐小报检验了你在娱乐圈的影响力,相信经过这么一宣传,你发行单曲也好,发行唱片也好,这都是一个很好的基础了。哎呀,姓林的小子还是很能干的啊,你要不考虑考虑原谅他好吗?”李小白摇头晃脑的说道。

    “姓林的小子?你是指林振华?怎么这事情和林振华有什么关系?”胡菲菲并没有看到详细的报道,

    “不是吧。这篇文章是林振华写的啊我还以为他会告诉你呢”李小白试探着说道。

    然后他就听到电话里胡菲菲啼笑皆非的声音传来:“我又不是他老妈。他要写什么怎么会告诉我呢?再者,我从来就没有怪过他,何谈原谅呢。”李小白嘴角扬起一个满意的笑容。

    正如大家都知道的那样,比痛恨更为高深的层次,那是淡然和无视。如果把一个人当作路人,自然就对他没有什么要求了。如果把一个人当作天生的对头,那么,无论他做出什么事情,都是理所应当的,都不会被责怪。

    文会报文艺版办公室。

    何主编脸色铁青的对正埋头(炫书:。3uww。)整 理资料的林振华说道:“小林。到我办公室来一趟。”

    林振华缓缓抬起了头,他有心理准备。“好。”他说。

    主编办公室里,何主编背着手在办公室里踱了一圈,不露痕迹的关好了办公室的门,随即开始咆哮着发火,把一份《最八卦》报纸狠狠的扔到林振华身上:“小林,你告诉我,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你告诉我,这篇文章的撰稿人究竟是谁?”

    林振华平静的捡起报纸,只看了一眼。

    “何主编,就是如同您知道的情况那样,这篇文章的撰稿人,是我。”林振华说道。

    何主编一时间竟然不晓得说什么才好。他是文会报的主编之一,而文会报又是本埠难得的几份有影响力、有官方背景的报纸,非那些草班公司可比。他眼光一向挑剔,御下一向严格。

    在把林振华叫出问话之前,他其实已经托关系打听清楚了,知道林振华的确罔顾行规,送给一家三流草根小报一篇稿子,偏偏这篇稿子引发了读者争购的热潮;何主编甚至还知道林振华选择《最八卦》发稿的原因,在评论时事方面,草根报纸的确比文会报这种官方报纸方便许多,也放肆了许多。

    不就是否决了他这个稿子嘛,官方报纸怎么能在事态未明朗之前就敏感话题做出这么有感情偏向的表示呢?年轻人被否决稿子应该是很经常的事情,林振华应该习惯才对。实在脑子转不过弯来,就放弃这个新闻,追踪别的新闻就好了。然而,他却为了争一时意气,向自家报社的竞争对手供稿,这实在是大大的犯了忌讳。

    此事可大可小,从口头批评警告到处分开除,何主编在供职的二十多年间,都曾目睹过。

    文会报人才济济,年年都有名牌大学的高材生投送简历,因此何主编对林振华也难有什么爱才之心,只不过,想到自家待字闺中的女儿仰慕的望着林振华的情景,他还是决定给年轻人这么一个犯错的机会。年轻人嘛,难免心高气傲,不服管教,慢慢调教调教也就是了。

    因此,他在问林振华话之前,已经想好了处理方案,无非敲打敲打,大事化小,小事化无了。他甚至已经想好,无论林振华说出什么荒唐的证据来证明自己没有给别家报社供稿,哪怕说自己睡着了不记得是怎么回事也可以,他大可以当那个《最八卦》的林振华只不过是一个同名同姓的无名之辈,把这件事情遮掩过去。

    何主编想到了所有情况,却从来没有想过,林振华会在他面前,坦言承认这一事实。他居然亲口承认他写了那篇文章真是晴天霹雳啊他是逼着他处分他吗?他难道想被开除吗?开除了他又该往哪里去?有了这笔开除记录以后很难找到好工作的。稍微讲究点的公司谁不看重这个啊。一个名牌大学生,天之骄子,难道想前途毁于一旦吗?

    “何主编,也许您还没有看到我发到电子邮箱里的辞职信。已经发出去一个星期了,始终没有回音。”林振华说道。

    作为一个正规的工作单位,文会报是有着内部的网络的,部门之间常常用电子邮件的形式传递资料。然而不知道是工作疏忽还是什么原因,一个星期过去了,何主编仍然对林振华辞职的事情一无所知。

    “那——纸质材料呢?”何主编有些尴尬,目前好像主动权又在林振华手中了。

    “我也是在一个星期前,亲手交给您的。当时您喝酒有点小醉,就把资料随手放在一边了。”林振华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