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科幻电子书 > 重生之浮华年代 >

第57章

重生之浮华年代-第57章

小说: 重生之浮华年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随着2000年世界经济形势的紧张,却陷入了全球性的低估期。当时,人们纷纷预测,通信网络人才只不过是昙花一现,从此便不吃香了,殊不知,在几年后,网络会发展成为到一个匪夷所思的地步,处处是商机。不过,每个行业都有门槛,想加入其中,至少要有一定的水平才行,像那些后来叱诧风云的网络巨头,哪个不是名校毕业的高材生?俗话说物以类聚,想加入他们的团队,也要有一定的知识结构才行。

    算了,走一步说一步吧。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错过了太阳,还有有月亮。错过了月亮,还会有满天繁星点点。但若是自己什么准备都没有,就算机会再多,也只能任它在手指间溜走了。重生一遭,所谓机会,并不缺乏,而缺乏的是,在机会来临之前的准备。

    “你还要再玩多久?”萧如问道。

    “不玩了。我们这就走吧。”一念至此,胡菲菲也有些意兴阑珊。遍地是黄金却有怎样,目前的自己,根本没办法从中分一杯羹啊。还是先从小打小闹开始吧。

    这个暑假里,一对好友各自用自己不同的方式,为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做准备工作。萧如的主要任务是背英语单词、学习C语言,胡菲菲的主要工作是学习上海话和粤语,不仅要能听得懂,而且还要会说。

    妈妈程远芝曾驻足听了一会儿,很不耐烦的说:“你说的是什么啊?这么像日语,听都听不懂。有功夫多学一会儿英语去。”

    胡菲菲笑笑,却不为所动。

    人总是要在自己最擅长的领域做事,才能发挥出最大的价值。而胡菲菲最擅长的领域,既不是文艺圈,也不是金融市场,更不是网络通信这种离她尚远的未来热门。重生前的时候,从高中二年级开始,她就把主要方向放在了音乐上,她希望今生能在娱乐圈里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

    而娱乐圈里的事情,总该有个人出面梳理一下,整顿一下才好……

    短短二十天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两人都如愿以偿,接到了录取通知书。在去学校报到前的几天里,两人都是宴会不断,什么谢师宴、送别宴……,不一而足。到了八月三十号那天,两人结伴而行,踏上了求学之路。

    “想不到我们这里坐火车去上海这么困难。”好容易挤上车,在胡菲菲的带领下补到卧铺票,萧如这才喘了口气,说道。

    “是啊。我们到北京到广州还都算方便,唯独到东南沿海地区,什么杭州苏州南京上海啊,实在是不方便啊。”胡菲菲也很有感触的说道,“等我将来有了能力,一定要想办法改变这一点。”

    萧如又说:“我这两天去看了宁西铁路,据说已经动工了。过一两年就应该可以通车了,那时候应该就方便了。”

    胡菲菲听了却暗自摇头。

    宁西铁路是连接南京市与西安市两座城市的铁路系统,设计全长1030。2千米,理论上来说是中国“十五”规划的“八横八纵”主通道之一。重生前的时候萧如来回奔波于上海淯阳之间,深受铁路所苦,对宁西铁路念叨了不知道有多少遍,胡菲菲耳朵都快听出茧子来了,连带着对这条铁路的情况也有了了解。

    这条铁路于2000年5月28日动工,2004年1月7日正式通车。在设计的时候,它被誉为又一条横贯我国中部新的东西大干线,对于加强西北、华北、西南与华东、中南等地区的交通联系,加快各地区经济发展的速度;缓解陇海铁路客货运输压力,强化欧亚大陆桥等,均起着重大的作用。也是实现我国经济从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战略转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基础设施。

    然而,曾几何时,宁西铁路这条曾被誉为沟通西北与华东最便捷大通道的专线,因为工程设计不合理等等问题沦落为发车辆少得可怜的货运专线,甚至被誉为“豆腐渣工程”,这无疑是令人痛心的。

    此时的互联网和十几年后的精彩纷呈相比,可以说是苍白的可怜。然而,就这样已经让从来没有踏足网吧的萧如流连忘返了。

    萧如点进一个聊天室,兴致勃勃的玩了起来。她给自己起名字叫做幸亦不幸。

    系统公告:女侠幸亦不幸进入萍踪侠影聊天室。

    聊天室的屏幕显示:正午刚过,女侠幸亦不幸手提红袖刀,骑着汗血马走在官道上,遥遥望见这座茶馆,遂快马加鞭赶了过来。

    萧如望着聊天室里各种对话选项,选择了一个打招呼的选项。

    聊天室的屏幕上又显示:女侠幸亦不幸冲大家一抱拳:小女子初来乍到,还望各位大侠女侠多多关照

    萧如笑道:“这个真好玩。”

    胡菲菲笑了笑。其实这个时候聊天室已经渐渐没落了。门户网站已然兴起。而在聊天工具中,腾讯的企鹅已经占有了相当的用户失常。

    “来吧,先来中国人申请一个邮箱吧。”胡菲菲笑着对萧如说道。

    “邮箱,那是干什么用的?需要交钱吗?”萧如好奇的问道。

    “电子邮箱。你可以用免费的,容量稍小一点而已。”胡菲菲说道。

刹那烟花 第九十四章 所谓名校(一)

    第九十四章 所谓名校(一)

    八月三十号上车,而当火车到达上海以后,当然就是八月三十一号了。这个道理胡菲菲曾经说给荣达高中的同桌朱珠听,然而她却不懂。

    ——不能说朱珠太傻。大家都是物理班的学生,一道简单的匀速运动题目还是会算的,淯阳距上海一千多公里,取倒“U”字路线,路程起码要长上三分之一,普快火车一小时速度不足一百公里每小时,还要加上列车启动和车站候车的时候,这其实很容易算出大概结论。然而,当胡菲菲说自己从淯阳到上海要二十几个小时的时候,朱珠还是很难理解:“居然要那么久?”后来胡菲菲想,那是因为她毕竟没有经历过,所以无法把理论和实际结合在一起,做出符合现实的结论。

    有的事情,是经历太少的人很难理解的。例如说鲜活明媚、无忧无虑的少女很难理解家庭主妇的辛苦与劳累,就算社会舆论反复强调这点,她们的认识也最多在最表层面;又例如说风度翩翩的绅士很难真正领会到女人生育的辛苦,他们只会反复的说“根据科学理论,女人生孩子后要坐月子,这完全是陋习,是封建迷信”,哪怕进入产房,亲身目睹孕妇在产床上的挣扎,亲耳倾听那些撕心裂肺的惨叫,他们仍然不知道,那究竟是什么性质、什么级别的疼痛;又例如说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小时靠父母、长大靠老婆的男孩子,很难体会到打理一个家的不易,他们也许在工作岗位上废寝忘食、忘我付出,然后也以同样废寝忘食的标准来要求别人,有同事为了家务琐事达不到这种要求,他们就会很不理解的在心中鄙视和谴责。

    没有经历过,并不一定代表着幸福。——因为他们没有失去过,也就无所谓得到。但是同时,没有经历过,也并不代表着不幸。人世间有百媚千红,各种风景,酸甜苦辣,各种滋味,没有一个人是能够逐一欣赏、逐一品尝的。人们只是微不足道的生物,只能选择命运为他们选择的那条河流,然后,努力拼搏奋斗,在河流中挣扎出几朵小浪花,或者,有大能者,偶尔可以改变一下支流的走向。

    秦岭余脉伏牛山上玉皇顶的积雪千年不化,是胡菲菲和萧如家旁边那条淯水的源头,这条蜿蜒不息的河流汇入汉水,成为汉水最大的支流,然后汉水汇入长江,成为长江最大的支流。长江自西向东,一路东流,在上海附近入海。而在火车轰隆隆的声响中,两个满怀梦想、踌躇满志的女孩子也来到了这座城市。

    跳下火车的时候还是清晨,胡菲菲和萧如结伴而行,在北广场找到了前来接站的大学工作人员,然后又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跳上了一辆大巴。车上已经坐了一些人,有学生有家长。大家初来乍到,都对陌生的环境有一种好奇,于是七嘴八舌,聊了起来。

    不多时,大巴就坐满了,可见早晨这个时间段到站的火车不少。司机发动汽车,向传说中的沪西校区开去。

    为什么是传说中的沪西校区呢?自然是因为重生前胡菲菲听萧如描述过太多有关沪西校区的故事而已。

    沪西校区是原来的上海铁道学院,也曾经是大名鼎鼎、就业率颇高的一所学校。90年代末的时候,中国又掀起轰轰烈烈的高校合并热潮,铁道学院和同济大学合并了。由于可以想见的原因,铁道学院的名头从此抹去,真南路500号的招牌换成金光闪闪的“同济大学沪西校区”几个大字。

    宁为鸡头,不为凤尾。最后一届铁道学院的学生们常常为了抢自修教室等公共资源,和同济的学生们屡有纷争,而两方老师也曾经为福利待遇等问题打过笔墨官司。这一切道听途说都曾经是大一新生夜晚卧谈的谈资之一,胡菲菲也因此有幸听萧如绘声绘色的描述过几次。

    此外,据说铁道学院的医学部实力很强,为了纪念一代铁路工程师詹天佑而修建的天佑楼地下室,曾经是全亚洲最大的停尸房。由于各种好奇各种搞笑,沪西校区的鬼故事不断,也曾为胡菲菲夜晚的噩梦增加了不少素材。

    “啊这就是上海啊天真的好蓝啊”萧如一下车就感叹道。八月三十一号这天的天气出奇的晴朗,用小学生作文里常用的“蓝蓝的天空中漂浮着几朵白云”来形容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哎呀,学校的师兄师姐们真是热情。”萧如又说道。一进大门就有一群群戴着红帽子的人在晃动,抢过他们手中的行李,骑着三轮车将他们送到学生宿舍去。学生宿舍院子的大门前,密密麻麻挤满了人,旁边还有工作人员拿了喇叭时不时的大叫:“请同学们先看公告栏里自己的宿舍编号,然后到阿姨那里去领钥匙。”

    “好奇(…提供下载…3uww)怪,这里都叫阿姨。”萧如小声说了一句。

    “你习惯乐就好。这是上海一种最普遍的称谓,和年龄大小是没有关系的。”胡菲菲一边解释,一边向公告栏那边挤了过去。

    胡菲菲和萧如都被分到生乐A公寓住宿,不过她们的楼号却隔了好远。两人对望一眼,萧如说:“我先安顿好就过来找你。”两人就拖着行李箱分开了。

    胡菲菲的寝室,在93号5013室。501室是一个三室一厅一卫的结构,客厅空荡荡的只摆放了一张大桌子,三个卧室都朝南,阳台间彼此打通。胡菲菲走进三号房间,看到四张床,下面是书桌柜子、上面是床的那种结构,和自己重生前研究生时候住的差不多。

    再一看自己的钥匙,上面又写了一个小小的C字,遂直接到标有C的床位前停下,用手中的其中一把钥匙打开衣柜。衣柜里,一卷凉席、一个水盆和一个绿色的大包赫然在目。想必大包里放的就是花费400元的铺盖了。

刹那烟花 第九十五章 所谓名校(二)

    第九十五章 所谓名校(二)

    爬到床上铺好铺盖,胡菲菲又爬下床四下打量。她的眼睛望着自己书桌正对的那面墙,那是床、衣柜和书架隔出来的一小方空地,在那块空地墙壁上,有人用宣纸写了“风华正茂”四个大字,龙飞凤舞,很有气势。

    胡菲菲端详了那字有一阵子,嘴角露出满意的微笑。

    正在这时,又有人进入了5013室。这是一个极瘦的小姑娘和她的父母,三人一看就知道是上海本地人。三人冲着胡菲菲打了个招呼,便没有多加攀谈,自顾自的忙碌起来。小姑娘的父母大概是有洁癖,用水盆和消毒药水将抹布泡了好一阵子,这才爬上爬下的帮助小姑娘铺床叠被。

    胡菲菲在一旁旁观了一阵子,套被套的时候上前搭了一把手,这样双方开始零零碎碎的聊天,气氛总算活络起来。

    小姑娘名字叫做陈楠,和胡菲菲同年出生,是应用数学系的。这和胡菲菲的专业相同。看来,这次的寝室分配是按照专业来划分的啊。

    “墙上那四个字,是你写的啊?”陈楠好奇的问道。

    “不是。估计是我们的师姐或者师兄。”胡菲菲猜测道,“写的真的很好看。”

    此时陈楠的铺盖已经(炫书:。3uww。)整 理好了。第二天是开学典礼,陈楠的父母交待了一阵子,就先离开了,留下陈楠和胡菲菲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

    又过了一会儿,又一个女孩子风尘仆仆的赶到了。这个小姑娘名叫水中雯,天津人,她从下没有出过远门,此次来沪求学,父母自然也跟着一起来了,他们对于胡菲菲千里迢迢,一人前来,感到十分惊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