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科幻电子书 > 重生之浮华年代 >

第53章

重生之浮华年代-第53章

小说: 重生之浮华年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总之高考移民这种事情,一直都是一场博弈,地方政府为了保证经济,推行了一系列关于户籍的优惠政策,而地方教育局又要维护本地区的原住居民的利益不受侵害,两边政策相互打架。朝令夕改的事情多了去了。因此,一定要反复跟薛林交待清楚才好。

    好容易捱到下午五点钟,面前的队伍依然排的长长,还不断有新人加入。胡菲菲强打精神又签了半个小时,转眼看其他摊位已经开始收摊了,自然也没法坚持做出头鸟,惹人说闲话,于是也就顺水推舟的在保安的劝说下结束了签名活动,急匆匆的和薛林联系。

    薛林却已经在上海书城的出口处等了半个多小时了。见她下来,不免吐了吐舌头:“你好红啊。我今天才发现,原来自己身边有这么一位大神啊。你为什么一直不告诉我们,你瞒的我们好苦”

    当时同班同学中,不是没人有过此胡菲菲是彼胡菲菲的想法的。然而作家胡菲菲流传在外的只有寥寥几张艺术照,同学们又思维定势的认为她不会出现在自己身边,这才被胡菲菲糊弄了过去。但是今天,被薛林抓了个正着,是证据确凿了。

    “薛林,这件事情我正要告诉你呢。你千万不要把这个消息告诉别人,好不好?”胡菲菲急切的说道。

    薛林一脸莫名:“为什么?”

    胡菲菲说:“这个我们边吃饭边聊吧。你想去哪里吃饭,今天我请客。”虽然上海书城的活动主办方准备了丰盛的答谢宴,但是此时胡菲菲哪里有心情吃,问过没有什么重要事情以后,果断的选择了托言告辞。

    薛林调皮的笑了笑:“请客倒不必了。不过我舅舅家的哥哥一直对你仰慕有加,我能叫他一起吃饭吗?这件事情我已经告诉过他了,不过,目前为之,只告诉过他一个人哦。”

    此情此景,胡菲菲哪里能拒绝,少不得豪爽的答应了。

    上海书城附近,正是上海有着百年历史的繁华地带,找一个雅致的吃饭地点易如反掌。两个女孩子刚刚在大厅里偏僻的角落坐定,薛林还在笑胡菲菲已经沾染了名人的习气、胡菲菲正笑着解释的时候,一个青年男子朝她们走了过来。

    薛林站起身来,亲亲热热的喊了声:“哥哥。”

    胡菲菲还正想着上海这边的孩子们与亲戚关系不是很讲究,所有的堂哥、表哥都一味的称作哥哥,却发现那青年男子冲着自己打招呼:“两年没见了。胡菲菲。”

    青年男子不过二十岁刚出头的模样,一派温和,鼻梁上戴着一副金丝眼镜,显得温文尔雅,文质彬彬。然而胡菲菲却不记得自己见过这号人物。

    “不好意思,请问你是?”胡菲菲疑惑的问道。

    青年叹了一口气:“我就知道你不认识我了。再次自我介绍一下,我叫林振华。复旦大学新闻系毕业,现在在文汇报做记者。”

    于是薄薄的回忆扑面而来。胡菲菲依稀还记得,自己一年多前如何在某一个公交车站啃着面包,形容狼狈;对方跳下公交车,如何将自己一眼认出;对方在咖啡馆里大肆陈述对小说的崇拜,自己终于忍无可忍,拂袖而去……

    想到这里她的神色不免有些尴尬,但是还是微笑着说:“好'TXT小说下载:。3uww。'久不见。林振华。不过,我好像记得,我们是在一年半之前遇见的。对吧。”

    林振华笑着点了点头:“你终于记起我来了。”

    薛林见状愣了愣:“原来你们以前见过面啊。”嘴巴撅起,老大的不高兴。

    林振华笑着摸了摸她的头:“傻丫头,来,今天晚上哥哥作东,你随便点好了。”薛林欢呼一声打开了菜谱,林振华笑着与胡菲菲对视一眼:还是个孩子。

    冷菜热菜很快逐一被端了上来。胡菲菲有意和两人修好,林振华、薛林二人有意与胡菲菲结交,于是都不断找着共同话题,时不时爆发出一阵笑声。

    “对了,你怎么来上海读书了?我记得你参加新概念作文大赛的时候,是河南省淯阳市梅溪高中的学生,对吧。”席间,林振华眼见场面大好,拿出报社记者的专业精神,好奇的问道。

    “因为我家在这边买了房子。我办了这边的户口。所以就来这边读书了。”胡菲菲故意想把事情说的含糊一些。

    林振华一针见血:“是因为我们这边考大学容易吧。”

    胡菲菲尴尬的笑了笑,点了点头。

    薛林惊讶的问道:“哥哥,你在说什么?我们这边考大学容易?我怎么没觉得?”

    林振华很认真的说道:“我大学同学告诉我的。”

    薛林生气的说道:“告诉你,你就相信了?”

    林振华沉默了一阵子,笑着说道:“告诉我这些事情的同学,是我们那年河南省高考的探花。她没必要说谎。”

    胡菲菲很敏锐:“你们那一年?是个女孩子?”

    林振华点了点头:“我跟她不过是在一个社团共事过一段时间而已。她学习很厉害的,每门课程都是优,年年拿一等奖学金。大三的时候就考GRE考了很高的分数,然后直接到美国深造去了。”

    林振华想了想,又说道:“我认识的其他河南的同学也很厉害的。所以,我相信他们说的话。”

    胡菲菲突然说道:“谢谢。”

    林振华不解:“为什么?”

    谢谢你为河南的考生们说了句公道话。胡菲菲在心里默默的说。然而这个时候,她却不能说出来,因为薛林不会相信。薛林,和大多数上海本地学生一样,一直有一种自豪感,哪怕胡菲菲次次考荣达高中的第一名,他们也只会以为,那是胡菲菲个人天赋异禀,却不会想到,在一千公里以外的孩子们,为了这所谓的“天赋异禀”曾经付出的汗水和做出的牺牲。

    薛林毕竟只是个没有心机、天真无邪的少女,在答应了胡菲菲不随便暴露她以后,就只管吃菜去了。对于胡菲菲和林振华的交谈,她有些听不懂,也渐渐的懒得去懂了。

    林振华问:“为什么要保密?”

    胡菲菲回答:“因为我怕麻烦。”

    虽然她没有说明是什么样的麻烦,但是林振华身为记者,读过多少则新闻,对全国各地闹得沸沸扬扬、众说纷纭的高考移民是非也有所了解,立即就懂了。

    林振华摇摇头:“其实你不用这么谨慎的。因为这是上海,是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上海。”

    “菲菲,你应该知道,上海这边的主流文化是海派文化。”林振华说道,“吸纳百川、善于扬弃、追求卓越、勇于创新——这是海派文化的特点。上海一向按规则办事,按法律办事,断然没有因为嫉恨你、害怕你抢夺了他们的资源,就封杀你的这种事情。看,你买房是响应政府号召,办理蓝印户口是享受政策,转学也是符合教育局的规定——你又没干欺诈蒙骗的事情,你到底在怕些什么呢?”

    薛林这段话听懂了。她一边小口吞咽着牛排,一边不以为然的附和道:“是啊,你到底在怕些杀那么呢?外省来的转校生,其他班里也有的。我看你平时很开朗的一个人,也很积极向上,怎么会有这么悲观的想法?真是的”

    胡菲菲笑了笑,结束了这个话题。

    薛林随即问道:“对了,菲菲,上次你唱得那首歌,实在是好听。是你自己写的吗?”

    ……

    一顿三人晚餐在和谐温暖的气氛中结束了。胡菲菲要买单,却被林振华坚定的拒绝。薛林也拉住胡菲菲拿钱包的手,不让她动。

    待胡菲菲走后,薛林没好气的瞪了哥哥林振华一眼:“你行啊,这么'TXT小说下载:。3uww。'快就叫起菲菲了真有你的说吧,要怎么感谢我?”

    林振华微微一笑:“这不是跟着你叫的吗?对了,你说胡菲菲上次唱的那首歌,是哪首歌啊?难道她还懂音乐?”

    薛林的脸色立即变了:“没什么。就是一首普通的歌而已。”说罢头也不回,径直往和舅舅家相反的方向走去了。

    “哎,你现在去哪里?”

    “逛街”薛林咬牙切齿的回答。

刹那烟花 第八十九章 电台访谈

    第八十九章 电台访谈

    十月份中旬的时候,全国第十一届书市在南京举行。春风文艺出版社很体贴胡菲菲是高三,功课较为紧张,很贴心的帮胡菲菲推掉了活动。但是韩函就没有这么幸运了。10月12号的时候,韩函突然打电话过来问胡菲菲,说是南京书市的举办方突然打电话通知他,签售活动在十四号举行,报纸上已经刊登了消息,但他远在西双版纳,行程太赶,向胡菲菲咨询要怎么办才好。那个时候,他还是青涩懵懂的少年,虽然已经成名,却对各种突发事件、江湖险恶手足无措。

    胡菲菲这才感到有个好东家的好处。于是对着韩函献计献策,大讲沟通的必要性,然而远水解不了近渴,胡菲菲自己也觉得讪讪,又转念劝韩函看开些,不如放弃,但是韩函又说什么男人要有担当,不能对不起自己的书迷云云。后来两人讨论半天也没拿定个主意,韩函手机快没电了,只好先挂了机。

    第二天,韩函又发消息,说他终于下定决心拒绝那边了,时间上实在来不及。胡菲菲见过太多的明星耍大牌,也见过太多的名人因为各种陷害而遭人误解,把这种事情看的很淡,也没想太多,就回了个消息。

    然而又过了几天,报纸上又有新的消息传出,说韩函去了南京书市,在书市上耍大牌,不给读者签名,以按手印代替。

    胡菲菲想了想,给韩函发了一条消息:“别难过。那不是你的错,我相信你。”

    韩函很快回道:“谢谢。”

    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韩函彷佛在公众的视野中消失了一般。当时央视拿几个优等生和韩函做比,在铺天盖地的批判之后,就彻底没有了他的消息。

    胡菲菲再也没有和韩函主动联系过,因为君子之交淡如水才是文人们喜(…提供下载)欢的风格。她知道从报纸或者电台里得来的消息都是错误的,索性也不再关注。反正重生的记忆告诉她,韩函此时大概去跑去北京漂着了吧。这样也好,跟北京文艺圈的那群人接触接触,至少混个脸熟。

    韩函这一条线是暂时断了,权当留一步后手了。胡菲菲在应付高三功课的同时,也在刻意保持自己的关注度,时不时的做个专访,去电台客串一把什么的,她知道自己不是韩函,没有霸气模板护体,若不时不时出来冒个泡,恐怕会被大众遗忘了。

    这天,有人邀请胡菲菲参加103。7的电台采访,胡菲菲毫不犹豫的答应了。此时就看出来胡菲菲和一般作家的区别了——胡菲菲根本不怯场,她对签名售书的活动有选择的参加,却不放过任何电台访问的机会。因为胡菲菲有一把好声音,又有临危不惧、随机应变的素质,电台采访才能发挥她的优势。

    主持人:“菲菲是1983年出生的吧?”此时胡菲菲的粉丝们都亲切的喊她菲菲,主持人也就很应景的这样称呼。

    “是啊。今年18岁了。”胡菲菲说道。此时正是2000年的冬天。

    “我们大家都知道,菲菲虽然年纪不大,却已经发表了很多脍炙人口的好作品,菲菲,你有没有算过,从出道到现在,一共发表了几部作品呢?”

    “《幻城》和《梦里花落知多少》。”胡菲菲回答。

    主持人笑着说:“菲菲呀,你是不是漏掉了什么呢?”

    “漏掉?”胡菲菲虽然擅于随机应变,此时却不明白主持人在说什么,不敢轻易做答。

    主持人此时略略提高了声音:“参加过1999年全国高考的人都应该知道,那年的语文试卷作文题目是《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这是高考近十年来从未涉足过的领域。其题目之新奇、怪异、令很多研究高考语文多年的老师都大跌眼镜,很多作文高手都束手无策。然而,在那年考试之后,却有人爆料,说早在高考前一个月,《科幻世界》就猜中了题目。听众朋友们,你们想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吗?请大家先听一段音乐。”

    主持人和胡菲菲相视一笑。轻柔舒缓的音乐声随即响起。这是胡菲菲很熟悉的把戏了,插播。重生的她无比熟悉这套伎俩,要么是音乐和故事的过程插播广告,要么是访谈的过程插播音乐,总之要面面俱到,顾及各方面情绪、兼顾吸引度和利益才好。她唯一惊讶的是主持人居然拿高考猜题作为“请听下次分解”的噱头。她就当真这么自信,认为全天下人都这么在乎高考吗?

    其实这倒是胡菲菲多虑了。这个访谈节目叫做音乐翩翩情,其听众多半是青少年。而胡菲菲正好是广受这个群体欢迎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