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窃隋 >

第160章

窃隋-第160章

小说: 窃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着杜如晦轻轻地挥了挥手,宇文小麻杆儿转头继续给那一众小nǎi娃讲授起了物理课。

见宇文小麻杆儿如此神态,杜如晦惶急之余,也有些佩服起自家这位苏杭两州刺史大人来,别的且不论,但只这份蛋定的功夫,就远非自己可比丫!

带着几分的焦急与无奈,杜如晦再次轻手轻脚第退出了教室。

可怜的杜如晦又在外面的廊檐下团团打转了近两刻钟许,直到不远处传来“当当”的钟声,所有教室都已经开始下课了,这才见到宇文小麻杆儿夹着一本教案,踱着方步施施然地走出了教室!

“大人,您可算出来了,都快急死下官了!”

“急什么?这才多大点儿事儿啊!你瞧你,居然急成这样了!这可要不得丫!为官之道,重在沉着冷静,要泰山崩于前尔sè不变!”

“大人,这可不是泰山崩的那种小事儿丫!一个弄不好,这天可都要塌了丫!”

“怕什么!且不说这天会不会塌,就算要塌了,那也不是还有个儿高的先顶着呢么!然后,才能轮到我们这种小人物的头上不是!所以啊,不要着急!”

言语之间,二人便已经出了学校,校门口,早有宇文小麻杆儿的马车夫尉迟恭早已备好了马车候在一旁。

待到宇文小麻杆儿四平八稳地上了马车后,这一行人也纷纷上车的上车,上马的上马,旋即便在一连串的吆喝与鞭梢响声中卷起一道烟尘,隆隆而去。

当宇文小麻杆儿一行人赶回刺史府时,刺史府所属的一干主要人物都已经在议事厅里等候了。

事实上,此番够资格来开会的人并不算多,可都算是宇文小麻杆儿的心腹。

除杜如晦和尉迟恭外,便只有宇文小麻杆儿的三叔宇文智及、堂伯宇文定及、堂叔宇文福及,以及宇文小麻杆儿的三弟宇文成祥,徐德言小老头,沈光小胖子等几个。

高踞主位,宇文小麻杆儿环视了一圈,见大家态度都很严肃,似乎没啥可挑剔的地方,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开口道,“杜长史,你先给大家说一说,现在都是些什么情况?”

“下官遵命!”恭恭敬敬地给宇文小麻杆儿施了一礼,杜如晦这才开口道,“据刚刚传来消息,大概一个月之前,在自江都出发往涿郡巡视的路上,陛下传旨征招全国水路兵马征伐高丽!如果此言属实的话,想来,圣旨已经在路上了,最迟不超过半个月,我苏杭两州便也会收到陛下的旨意了!”

此言一出,下面几人尽皆面面相觑。

半晌,还是年龄最长的徐德言小老头率先开口道,“大隋,这是要完了丫!”

徐老头话一出口,众人不由得尽皆脸sè再变,可瞟了徐老头半晌,又转头偷偷地瞄了宇文小麻杆儿一眼,最终,众人还是什么话也都没说。

还是宇文小麻杆儿这个主人没啥估计,略一迟疑便开口道,“徐老头,要你也是个教书的文化人了,要谨言慎行丫!小心或从口出啊!”

“怕什么!我徐老……”

“行了,您老人家就别倚老卖老了,我们先议一下正事儿!关于北伐高丽的事情,大家先都说一下自己的看法。尉迟恭,你是苏州司马,本身就是管军的,这事儿,你先说一下!”

略微一犹豫,尉迟恭这才开口道,“大人,依下官看来,就算陛下要北伐,可也用不着征招全国兵马丫?所以,末将以为,这事儿,有蹊跷!故而,末将以为,此番出征高丽,我苏杭两州,有限度的参与一下即可,万万不可太出风头”

“嗯,不错!有进步!哦,对了,沈光小胖子,有什么想法,说说看!”

“回少爷的话,末将以为,此番陛下征招全国兵马征高丽,取胜应该是没有什么悬念的!所以,末将认为,此番征伐高丽,我们苏杭两州,应该挑选jīng锐出阵,以期最大限度的获得功勋!”

“唔,沈小胖啊,本侯看来,你这杭州司马呆得太清闲了,居然一点儿都不好好读书!你这个样子,小爷我如何放心让你独当一面丫!这样,一会儿散会之后,你自个找个地方面壁思过去,此外,还要独自一人写出一篇千字以上的的行军报告来。”

有了沈小胖挨批的经历,众人的口风再次紧了起来,又或是本身能力也比较有限吧,反正是,众人又嘀咕了半晌,也没整出点儿啥有建设xìng的建议来。

最后,还是宇文小麻杆儿实在忍不下去了,这才终于开口做出了结论xìng的发言!

第二卷在长安第三百一十一章迷茫的杜长史

宇文小麻杆儿的发言内容很简单,那就是,以稳定苏杭两州为前提,在自己能力范围内调兵遣将,赶往涿郡与杨广汇合!

具体而言,身为大州的苏州抽调六千jīng兵,而小州的杭州抽调四千人马,两部合计一万人马,分别由尉迟恭和沈光这两个司马统领,准备择rì跟随宇文小麻杆儿出发北上。

留守的众人之中,武侯府长史杜如晦统领苏杭两州政事,宇文定及、宇文福及为副手分掌两州事务。至于军事方面,则是由宇文智及和宇文成祥二人分管两州。

而徐德言小老头则继续打理义学的诸般事宜。

定下了大的方针之后,宇文小麻杆儿并没急吼吼地启程北上,而是一面等着圣旨,一面厉兵秣马、整军强武,打算来个临阵磨枪。

与先前宇文小麻杆儿所执掌的左卫军不同,这苏杭两州的军队分属府兵。

所谓府兵,其实质,大抵相当于民兵,甚至还略有不如。

府兵户籍归于军府,平时为民,耕田种地,战时为兵,战后仍归回本镇。

与京城十二卫这种正规军最大的不同就是,府兵没有军饷!

更可悲的是,遇到打仗的时候,这些府兵们还要自带粮食衣物,甚至盔甲弓矢之类的也都要自备!

原则上,国家给配给的只有战马和重型攻城器械!

可实际上,一般的府兵哪有马可骑丫?至于攻城器械,一般都是根据具体的作战需求现行制作的,而且,那玩意由于太大,也不是一两个人玩得动的,根本就不可能发给某个人!

所以,府兵实际上是啥待遇也没有,纯属自带被窝给人暖床的最低级二nǎi!

不过,宇文小麻杆儿的苏杭两州与别地略有不同,因为这苏杭两州虽然还是府兵制,可不需要这些府兵们自带被窝了!所有一应军需由州府统一置办!

此外,宇文小麻杆儿还在苏杭两州推行了义务兵制度,具体就是,所有年满十八周岁的成年男子,农闲之时,都要参加府兵训练三年!三年之后,归籍为民!

虽然宇文小麻杆儿这一举措貌似简单粗暴了一些,可由于参加义务兵的男子不但不需要自带被窝,而且还能每月从官府拿到一定的津贴补助!而且,若是服役期间有立功表现的话,退役之后,官府还会根据其功劳大小给予一定程度的免税。

另一方面,宇文小麻杆儿执政苏杭这几年里,轻徭薄役、鼓励农商,又下大力气搞好了两州的基础设施建设,兴修水利、铺路修桥,着实让苏杭两州的百姓享受了不少的实惠。

其中最得人心的一条就是,宇文小麻杆儿又以龙门书院为蓝本,在其封地余杭县建起了一所江南大学堂!

与龙门书院略有不同的是,这江南大学堂本身不以科举为唯一目的,而是天文地理、农商巫医、佛道百家,各种杂学是应有尽有!而且还都是完全免费对两州百姓开放的!

听闻有这等好事,两州百姓几乎全都把自家娃扔到了宇文小麻杆儿的江南大学堂!

这些百姓的想法倒是很简单,且不管自家娃有没有读书成才的可能,只要把娃扔到江南大学堂,这一年下来,能省下多少饭钱啊!

而如果自家娃要是从五岁开始就入学,一直在江南大学当读书到十八岁,哎呀呀!想一想,那就幸福啊!

如果自家娃要是再挣那么一点儿的气,读出个什么名堂来,哪怕是不能科考当官,可学个医术、道术啥的,以后出来给人看个病、算个命啥的,那也算是多了一样谋生的手段不是?这样的话,就算以后遇到灾荒啥的,也不至于沦落到要饭的地步去丫!

更让两州百姓新奇的是,自家这位刺史大人,居然还搞出了个江南女子大学堂!所有苏杭两州百姓家的女儿,都可以到这所江南女子大学堂就读!

和江南大学堂一样,这江南女子大学堂也是免学费,免食宿费!

而且,还听人说,这江南女子大学堂的两位校长,可都是公主出身唉!这要是能攀上当朝公主的高枝,将来不说入宫当个嫔妃啥的,就算当上个宫女,那也算是出人头地、麻雀变孔雀了不是?再不济,那也是相当于麻雀变成野鸡了吧?

得益于这两所学堂的强大影响力,再加上宇文小麻杆儿的治理地方手段实在不俗,这两年,尽管整个大隋都已经被杨广折腾得四面漏风摇摇yù坠了,可这苏杭两州却逆向腾飞,不但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就连人口,那也是呈爆炸式的增长!

仅仅是四年的功夫,苏杭两的人口数量就由原本的一百万暴增到了现在的八百余万!

两州人口之所以增长得这么快,除了原本苏杭两州本地人疯狂生育之外,更主要的是,每天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难民,源源不断地涌入苏杭!

而负责总领苏杭两州政事的武侯府长史杜如晦还发现了这样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时常会有大量的难民离奇失踪!

若非如此,苏杭两州的百姓只怕会更多!

据这位杜长史的估计,前后四年里,苏杭两州失踪的百姓,只怕不下四五百万!

综合分析了一番自己这些年来零零星星得来的各种情报,杜长史得出了一个貌似比较可怕的推论,那就是,自家这位长史大人,应该是在海外建立了一块飞地!

再一结合自己的两位好友魏征和房玄龄莫名失踪,武侯府的前任参军秦琼及其副手程咬金小胖子也消失数年,而自家这位长史大人也会偶尔会失踪一两个月不见踪影,杜长史便几乎更加肯定自己的推测了!

四五百万人口,一块海外飞地,自家这位长史大人,到底想要干什么?

造反?不像!

自己跑到海外当土皇帝?也不像!

抓着脑袋冥思苦想了许久,杜如晦长史始终不得要领,不禁有些发愁!

看来,某家还是没能真正成为这宇文刺史大人的心腹丫!

可偏偏的,这位宇文长史还非常倚重自己,基本上苏杭两州的主要政事,全都交给了自己这个长史来决断!就连那宇文长史的两位叔伯,也只能老老实实地给自己打下手!

这等程度的委以重任,要说那宇文长史不信任自己,又实在有些说不通!

翻来覆去地琢磨了许久,于是,可怜的杜如晦长史,彻底的迷茫了!

第二卷在长安第三百一十二章北上涿郡

杜长史如何迷茫暂且不说,单说如今身为苏杭两州刺史的宇文小麻杆儿,布置好了两州的军政大事之后,便每rì宅在家里,一面陪一众大小老婆玩双修兼嘿咻,一面等候杨广的圣旨。

早在两年前,宇文小麻杆儿便已经正式成亲。

而娶亲的对象,自然就是那个文献皇后独孤伽罗的大哥独孤罗的嫡长孙女,独孤凤。

成亲后,宇文小麻杆儿和乐平公主、观音姐姐等人的jiān情败露,泼辣的独孤小凤凰虽然狠狠地把宇文小麻杆儿收拾了一顿,可最后还是不得不让步,默认了乐平公主等人的二nǎi身份。

而且,鉴于乐平公主的特殊身份,实际上,宇文小麻杆儿的内宅里面,真正能够当家作主的,还是乐平公主!至于独孤凤,则是在前台充当一个人形印章兼花瓶的角sè!

再后来,宇文小麻杆儿和南阳公主的jiān情也终于暴露,好在有了乐平公主的这个前科,宇文小麻杆儿和南阳公主的jiān情倒是没引起多大的风波,很是波澜不惊地便被默认了下来。

就连宇文老夫人,听闻了这事儿之后,摇头叹息了半晌,便也没再多言。

及到年前,宇文小麻杆儿的两大贴身丫鬟婠婠和妃暄也终于长成了大姑娘,然后,没有丝毫意外地被宇文小麻杆儿一口吃下,收入房中。

是以,时至今rì,宇文小麻杆儿家里,台面上就已经有了乐平公主、观音姐姐、华光华胜两位师太、南阳公主、独孤凤、宇文晚晴、宇文妃暄、宇文婠婠等九个女人。

当然了,这其中有正式身份的只有独孤凤小丫头一个,其它的全都属于二nǎi,只是地位上略有差别罢了!

此外,还有宇文瑾、宇文德容两个通房的仆妇。只不过,由于种种原因,这二人比南阳公主等人更加见不得光!平素里也只有在和宇文小麻杆儿嘿咻的时候,才会偶尔露一次真容。一旦下了床,这二人肯定立马换上一副其貌不扬的仆妇装扮。

不过,宇文小麻杆儿还算不错,不但没有歧视这二人,反而还相当的倚重!除了委以重任之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