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蜀汉我做主 >

第543章

三国之蜀汉我做主-第543章

小说: 三国之蜀汉我做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着那楚刀摸样的刀具,都伯的双目一凝。出身楚国的他,对于楚刀的威力自然清楚。

    不过幸好,他们这边有弓箭。

    心下一松,都伯紧紧的盯着前方,当马车离他们很近的时候。都伯下令道:“杀。”

    “嗖嗖嗖。”顿时有十几支箭矢,飞射向了满宠他们。

    因为猝不及防,顿时有七人中箭倒地,只有三个人因为伸手矫捷,也很灵敏,这才避过一劫。

    “有埋伏?”惨叫声,让满宠心下一惊,抬起头来,见到他的护卫大部倒地不起,顿时双目欲裂。

    接下来的场景,更是让满宠心中发凉。

    只见数十个农夫打扮的人,手持着可笑的刀剑,冲了过来。从外表上看,这是一群乌合之众。

    但是却杀出了肃杀的气氛,如下山猛虎。

    “杀。”都伯高喊了一声,身先士卒的冲了过去。满宠的护卫虽然都是好手,但是只剩下了三人,在他们数十人的冲锋下,只片刻就血染大地。

    而都伯等数十人,却无一人伤亡。

    除了少数人负责收敛尸体以外,都伯带人把满宠给团团的围拢了起来。

    “你等别害我,我乃刘益州座上客也。”满宠勉强保持镇定,对着为首的都伯和颜悦色道。

    本以为借着刘璋的名义,能侥幸逃得性命。不想都伯却是哈哈大笑了一声道:“满宠你别糊弄我。你是曹操帐下的大将,来到了蜀地,肯定有不可告人的秘密。”

    “而我则是楚公帐下一小兵,今日能捉到你,真是荣幸。”

    “哈哈。”四周的士卒们都是哈哈大笑了起来。还真是不容易啊,小兵活捉大将。

    “这。”满宠只觉得一阵阵发晕。

    传闻中,刘璋防备松懈,果然如此。居然会有数十名楚国的士卒被布置在蜀地,而且还怀揣利刃。

    当真是害了他啊。

    这次别说是为曹操画地图,刺探军情,访贤才了。这条命都交代下来了。

    真不该拒绝了刘璋配给护卫的建议。满宠心中后悔不已。

正文 第七百二十三章谋蜀地

    第七百二十三章谋蜀地(第一更)

    襄阳城中,楚公府内。喜色浓浓。

    此刻,是建安十七年正月,在上月,上上月,府上相继添了一个小公子,一个小小姐。

    分别是丁氏所出的寇德,以及糜氏所出的寇舒。

    今日,就是寇封唯一一个女儿寇舒满月的日子。

    有的人家缺儿子,自然是稀缺男孩。寇封家却是唯一的一个女儿,寇封当然也极为重视。

    命人办了家宴,已示庆贺。

    大厅内,汇聚了寇封的长子寇威,世子寇昌,三子寇战,四子寇胜,以及五子寇德,长女寇舒。

    以及寇封众多的妻妾,甘氏等。

    其中寇舒更是被寇封抱在怀中,小家伙是一群龙中的凤,非常的有地位。

    寇封治家当然不算严,一家人吃吃喝喝,有说有笑,不如一般富足人家,食不言寝不语。

    就在这欢乐的气氛中,有护卫闯了进来。

    “君上,蜀地有消息到了,蒋公正在外边等候召见。”护卫报告道。

    “喔?”寇封轻喔了一声,随即把手上的寇舒递给了旁边的甘氏,歉然道:“母亲儿子去去就回,这边就交给您了。”

    “放心去吧。”甘氏抱过寇舒,给了寇封一个安心的眼神,笑道。

    随即,寇封看了一眼妻妾,子女们,起身走了出去。

    很快,寇封就来到了书房的外边,身为三公之一的蒋琬,正在门外等候召见,另外,寇封还见到了一个面貌极为粗俗的男子,正是不远千里而来的法增。

    眼中不由闪过一分诧异。

    “君上。”见寇封来到后,蒋琬恭敬的行了一礼,他旁边的法增,见楚公来到,也不敢怠慢,在后跟着行了一礼。

    不过,他的眼中却是比较诧异的。

    听说过寇封年轻,但却没有料到寇封居然如此年轻。那他立足江夏,横扫荆楚的时候,该有多年轻啊?

    法增算算寇封的年龄,不由心下吃惊。

    他自己在那个年纪的时候,恐怕还是一个头脑不清楚的小子。

    “里边说话。”法增盯着寇封看了许久,寇封也不介意,朝着法增点了点头,道了一声,走进了书房。

    蒋琬,法增二人先后走了进来。

    互相坐好后,寇封问蒋琬道:“不知蜀地有什么消息传来?”

    “这位壮士,姓法,名增。他在不久前,带了蜀地的消息来。大概臣已经清楚了,不过还是请他与君上说一下吧。”蒋琬对着旁边的法增点了点头,道。

    “喔,法?蜀地法孝直是你什么人?”寇封喔了一声,有些惊异,问道。

    法正啊,那可是为了不得的大人物。在三国志里边,法正被比作郭嘉,程昱。三国志的作者,以此来赞美法正的才能。

    但是在寇封看来,在各自国家里边的作用,郭嘉与程昱虽然建功颇多,但却不如法正所做的贡献。

    诸葛亮有一句话。说是刘备当初在公安,北方畏惧曹操,东方忌惮孙权的威迫。进退狼跋,非常狼狈。

    而法正为其辅翼,令刘备翱翔于九天之上。从龙困浅滩,到飞龙在天。成就九五之尊。

    汉中一战,更是设计斩杀了曹魏名将夏侯渊。对蜀国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在这一点与诸葛亮善治国一样。

    法正为谋主,诸葛亮为肱骨,这才有了历史上的蜀汉。

    所以法正死后,刘备赐给谥号为翼。羽翼,辅佐的意思。

    寇封对于法正的评价也齐高无比,蜀汉有四大相,分别是诸葛亮,蒋琬,费祎,董允。

    但在寇封看来,蜀汉在前期创业艰难的时候,最为才能卓著,也是功勋最高的反而是诸葛亮,徐庶,庞统,法正这个四个人。

    其中庞统,徐庶因为各自的原因,而只是短暂的效命于刘备,因此功勋最高的还是诸葛亮,法正。

    其后的蒋琬,费祎,董允等人都是不可比拟的。

    心中早已经对法正久仰不已,又见法增姓法,益州人,不由就问了一句。

    不想,却是正中了靶心了。

    法增很激动,因为在蜀地,法正虽然是名士法真之后。但名气还不如黄权等人大,也就更不见重用了。

    反而,在远方的楚国。楚公寇封居然能一语言中法正,并且还知道法正字孝直,可见并不只是略有印象,而是很有耳闻了。

    这让法增又怎么能不激动?

    这趟楚国,真的来对了。法增心中暗暗叫道。

    因此,面上也更加的恭敬了,对着寇封举拳道:“启禀君上,法孝直正是在下族兄。”

    “喔?”寇封本是随口一问,却不想却是说中了。面上不由浮现出了诧异的神色,随即立刻欣喜了起来。

    法增此人一看就知道是一个靠身体办事,而不是靠头脑办事的人。他既然带来了蜀地的消息,那身后主谋肯定就是法正了。

    法正。

    说实在的,寇封一直忧虑一件事情。那就是入蜀的契机,蜀地多险阻,关隘。只要以少量的兵丁,就能抵抗外部的侵略。

    历史上,刘备也是因为张松,法正等人的原因,而能够得入蜀地。此后,攻打刘璋,刘备从北向南。

    张飞,诸葛亮等从东向西。

    两路大军齐发,所向披靡。但也是经过数年,才拿下了蜀地,可见蜀国的险阻。而如今他寇封虽然兵强马壮,比历史上的刘备强了不止一点。

    良将,谋臣也是无数。但是却少了这么一个契机,前途比较渺茫。可能会拖的很久。

    而且,历史已经改变,法正,张松这些人会不会如历史上的一般行动,寇封也不知道。因此,寇封一直忧心这件事情。

    如今法增到来,背后站这样一个法正。不仅让他有与这么一个大才相交的机会,也是让他有了入蜀的契机。

    这又怎么能不让寇封欣喜呢?

    不过,寇封虽然一时喜形于色,但稍纵即逝,片刻后就收敛了起来。笑着道:“孤坐荆楚,但却常闻法孝直贤才,不知孝直可好?”

    本来是关于蜀地的消息,但是楞被寇封用作了拉拢贤才的场合了。

    下边的蒋琬有些诧异,也有些若有所思。

    寇封以能观人,能用人闻名于世。前后左右中五大将,其中黄忠,甘宁都是寇封亲自发掘出来的。

    黄忠更是年老后,遇到寇封而闻名于世。可见寇封乃伯乐。如今,说到这个法正,寇封就喜形于色。

    可见这个法正应该不是凡类。

    在蒋琬的心中,对于法正有了很深的印象。

    “启禀君上,家兄近来很好。”法增先是道了一声,随即郑重道:“家兄在蜀地,但见益州刺史刘璋其人非是人雄,若再这么下去,益州迟早被米贼张鲁占据。因此,常思明君。而君上坐拥荆楚,并吞吴越,交州归附。名震天下。家兄常想向西入楚为臣,只可惜山道奸险。行动不便,这才作罢。只是心中常怀楚国。”

    这一番表忠心的话说完后,法增顿了顿,才道:“前日,魏将满宠携带魏刀以及制作方法入蜀,以资助刘益州。刘益州又打算派遣别将张松往北方结合曹操。家兄怕君上不曾防备,因此派遣了小人前来禀报君上。”

    寇封微微一震,双目中爆射出了极为恼怒的神色,随即隐去。

    寇封恼怒的原因,正是因为曹操辎重以魏刀给了益州,让他入蜀变得更加的艰难。但隐去的原因,也是很简单。

    敌人的敌人,就是自己的朋友。

    曹操以辎重刘璋来抵抗他,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寇封在心中消化了一下,这个消息所带来的影响后。面色恢复了正常,对着法增郑重道:“若不是法孝直,孤还蒙在鼓里。若是战争一起,恐怕多有受亏。还请壮士返还蜀地后,代孤向法孝直拜谢一声。”

    法增闻言,摇了摇头道:“君上,小人出蜀不容易,回去更难。临走的时候,家兄就交代,小人来到荆州后,即住在荆州,直到君上平定了蜀地。”

    “嗯。”寇封闻言点了点头,心下赞了一声谨慎。

    谋反乃是大事,稍有不慎就可能会导致身死族灭。

    法增虽然是小人物,但这一来一回。也有泄露谋反之事的可能。于是法正就干脆让法增在这边住下了。

    同时,还有一个暗示在。

    就是法增为质子,留在荆州。

    能被法正信任,连谋反都参与一起的,可见法增是法正非常信任,在意的人。如今法增在荆州。

    是变相的希望获得寇封的信任。

    法正的心思紧密如此。

    随即,寇封温言抚慰了法增几句,而后找来了一个官吏,把法增安排在荆楚住下。

    等法增走后,寇封的脸色才渐渐的变得凝重。

    “有魏刀辎重,蜀地刘璋能在短时间内,把军队变得强大起来。虽然本质上的素质没变,但确实也成了不可忽视的力量。楚国要入蜀,就变得艰难了许多了。”寇封叹了一口气道。

    蒋琬闻言也是脸色凝重的点了点头,也跟着叹了一口气。

    随即,却道:“既然曹孟德以魏刀辎重刘璋,我等为何不照猫画虎。把楚刀散布给辽东公孙康呢?”

正文 第七百二十四章孤乃枭雄,非奸雄

    第七百二十四章孤乃枭雄,非奸雄(第二更)

    蒋琬所言,就所效仿曹操,辎重曹操的敌寇。目前最能辎重的就是公孙康了,而马腾,韩遂等人。

    在寇封入蜀后,就与之接壤了。

    要说现在辎重马腾,韩遂,将来遗祸无穷。

    说实在的,蒋琬的这策略,寇封曾经也想过,而且还很心动。就是在公孙康起兵以前。若是寇封把楚刀的制作方法,辎重给公孙康。

    恐怕如今的公孙康也不会败的这么惨。惨败退居辽东,自此不振。

    但是寇封没那么做。为什么?

    “人常道孤为枭雄,孤不否认。孤所谋乃是天下,如今天子在位。孤就是谋反。确实是一代枭雄,奸贼。但孤却不是奸雄。公孙康与乌桓人合谋,图谋幽州。孤没有制止,反而纵容了公孙康,乃是不得已而为之,乃是权宜之计。但若是把楚刀的制作方法传入辽东。公孙康为了收拢乌桓人的心,没准就把楚刀的制作方法,辗转交给了乌桓人。自此,草原人都会制作楚刀了。这是为祸万世的事情,孤虽然心动,但却是不敢如此。”寇封的神色一片坦荡,没有一点愧疚的地方。

    与辽东公孙康合谋乃权宜之计,寇封为谋天下,当然要干一干。但若是把楚刀流入草原,寇封是坚决不干的。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