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蜀汉我做主 >

第464章

三国之蜀汉我做主-第464章

小说: 三国之蜀汉我做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诸如杨武中郎将,等等。反正随从诸军将士,按照官职大小各有封赏。其中斩将,夺城的将军,另外封了一些土地。

    并且这些功勋还会记录在册,若是将来寇封有机会走到那一步,就会追录前功,依次封这些人,或是他们后人为侯。

    功曹赵累是一个很严谨,刚直的人。他记录的功劳,也都符合事实。寇封了一遍之后,就点头道:“就按照这折子里边的来。”

    “诺。”赵累在下边应诺了一声。

    “主公,臣也有一事,要禀明主公。”封赏的事情结束以后,蒋琬又出声道。

    “说。”寇封简骇道。

    “如今荆楚之间,已经有十一郡,雄长数千里。各郡统御非常不便。臣建议以长江为界限,分荆州南北,各设置刺史。”蒋琬出言道。

    寇封闻言皱起了眉头,确实,以前刘表在世的时候,就是自己没有能力控制荆南,现如今寇封管着南北数千里的土地。

    压力确实很大。一些事物,上报到襄阳以后,不知道要多少天才能处理。很多事情可能就耽搁了。

    分个荆南,荆北。再设置刺史,确实有这个必要。不过,目前寇封的治所都在襄阳,顺便的幕府也能当做刺史部来处理各种政务。

    寇封自己就可以兼任刺史。

    “准了,不过,九江一郡属扬州,就不算在荆州之内了。荆南六郡,江夏,五溪,长沙,桂阳,零陵,武陵为荆南,治所就在江夏好了。迁郡守刘泌为刺史。”寇封想了想,下令道。

    本来,若是以能力,马良才是首当其冲。但是他太年轻了,怕资历不够。寇封又没有外放的官员,就选了舅舅刘泌。

    不用让他抵御外敌,处理一下州郡的事务,运转良好,足以。

    “诺。”蒋琬应诺了一声道。

    除了这两件大事情以外,还有一些琐碎事情,最让人头疼的就是现在国库中,金银钱的锐减。

    糜竺虽然有能力,但是寇封的开销实在太大了,总是补不上窟窿。像什么襄阳之战,数万金的那些装备。

    以及放在五溪的楚刀锻造大作坊。都是钱啊。寇封与糜竺商议了片刻,结果就是只能等北方的那些大士族门,派遣管事南下采购书籍了。就看那个发财了。

    商议完毕后,寇封就打发走了蒋琬他们,而独独留下了糜竺。不管是怎么个尴尬法,这件事还是绕不过糜氏这个哥哥糜竺的。

    糜芳可以忽略不计。

正文 第六百二十二章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第六百二十二章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第一更,求月票)

    对于糜竺,寇封是感激的。

    当年甘氏与糜氏亲厚,糜氏就让哥哥糜竺帮助他,后来寇封出走新野,也是糜竺帮着准备了大批的物资。

    寇封初定江夏的时候,糜竺的那些物资让寇封手头宽裕不少。

    刘备死后,糜氏就算是寡居了。其实最好的办法是把糜氏留给糜竺,再嫁人了。但是糜氏自己不肯,以前宁肯守着甘氏过日子。糜竺也不知道是个什么想法,没有把糜氏接走,反而留在了寇封的府上。

    寇封知道在那个时候开始,他们的关系就不再是单纯的交情了。也是涉及到了政治。

    当年糜竺把妹妹嫁给了刘备,以联合两家。此刻,糜竺有意无意的把糜氏留在寇封的府上,也是想依照糜氏与甘氏的关系,更加紧密与寇封的关系。

    不过,依照糜竺对糜氏的感情,若是糜氏想嫁人,估计糜竺也会把妹妹给接走的。糜竺虽然也有功利性,但是本性却是很纯良的。

    但是这会儿,是他要迎娶糜氏。

    虽然这件事不是寇封自己主导的,而是甘氏做主,糜氏点头的。但是寇封心里还是觉得有些对不住糜竺。

    寇封把糜竺留下来以后,迟疑了片刻,叫了一声,“子仲。”

    糜竺也是一愣,他习惯于私下里寇封称呼他为舅舅。虽然两人基本上没什么关系,这声舅舅只是显示亲厚罢了。

    若是寇封改口,他也不该说什么。毕竟如今寇封乃是荆楚之主,身份尊贵。

    只是蓦然改口,糜竺有些不习惯罢了。因此,糜竺楞了一下,才行礼道:“主公。”

    “子仲可知夫人她近来消瘦了不少?”说了一句后,寇封就自然了不少,问道。

    “这,到是不知。”糜竺先是一愣,随有些惭愧道,近来他忙于调动辎重,以供给寇封北上的消耗。

    对于糜氏的关爱,几乎少的可怜。

    “子仲也可知,夫人的身子已经被张仲景调理的妥当了,可嫁人生子。”寇封见糜竺不知,不由又问道。

    “什么?请主公容臣把妹妹接回家中居住。”糜竺先是失声叫了一声,随即立刻伏拜道。

    就像寇封的猜想一样,糜竺昔日把糜氏留在寇封的府上与甘氏作伴,确实是有一定的功利性。

    毕竟糜氏不能生育,即使再嫁人,与现在也没什么区别。还不如留在甘氏身边,以亲密两家。

    不过,当糜竺得知糜氏能生育的时候,就满腔心思打算寻个好人家把妹妹给嫁人了。

    “但是她却心属我啊。”寇封绕来绕去,总算是把这话说出来了,苦笑着对糜竺道。

    “这。”寇封的话把糜竺给唬住了,这件事还真是有些匪夷所思,寇封与糜氏相处三年,若是心有所属,还不把什么事情都做了。

    刘备都可以污秽寇封与甘氏有染,就算是糜氏暗中与寇封有染。也不是没可能。但问题是,这数年里都没有出什么事情,为何如今却生出了情义?

    不过,糜竺对于这件事,到是没有多少反对的意思。寇封既然亲口对他说了,相必真的是糜氏中意的。

    另外,如今寇封的地位,娶了糜氏,他糜竺也不丢面子。

    最后,糜氏的身份也不用介怀,寇封都把刘备给杀了。而且,糜氏若是属寇封,那对于糜竺与寇封的关系,是更进一步了。

    所以,糜竺是乐见其成的。

    其实糜竺有此想法,也是正常。其余不见史书记载的事情,就不多说了。历史上,曹操平定了汉中,俘虏了马超的庶妻,以及儿子马秋。

    结果曹操把马秋给杀了,把马超的庶妻嫁人了。乱世女子贱如狗,能心属一个强势男人,另外,寇封也愿意娶。

    这是再好不过的一件事情了。

    “不知主公如何决断?”糜竺心下意动,不过却还是试探道。

    “她身份特殊,若是子仲愿意。选个良辰,我们喝个酒,算是把这件事给办了。”寇封说出了自己心中想法,道。

    “任凭主公做主。”糜竺自然没有意见,点头道。

    既然糜竺同意,这就是就如此了。

    一个月后,由甘氏亲自挑选的良辰。寇封在府中设下宴席,请了糜竺兄弟上门喝了一杯。

    没喝多,只是微醉。

    站在过道上,寇封看了看这夜色,心中有些叹息。没想到,居然会有今日。

    想当初,谁会想到糜氏呢。

    想到这里,寇封甩了甩头,把这个想法驱逐了出去。不管当初了,既然糜氏愿意他,那他就该称职一些。

    想着,寇封朝着后院走去。

    自家院子,熟门熟路。糜氏住在什么地方,寇封也知道。很快,就来到了新房的外边。

    虽然寇封不能给糜氏什么,但是一个布置的相当喜庆的屋子,却是绰绰有余的。

    就像寻常女子婚嫁一样,红布,红烛。

    寇封进来的时候,服侍的侍女们,向着寇封福了福,转身走了出去。

    内屋,糜氏安安静静的坐在床榻上。

    一身宽大的红妆,遮掩住了那玲珑的娇躯,脸上略施粉黛,神态略显娇羞,顾盼生姿。

    见寇封走了进来,糜氏轻轻的福了福,娇声道:“将军。“

    寇封笑了笑,靠了上去。

    接着,自然是红烛熄灭,衣带轻解。

    次日一早,寇封在侍女的服侍下,穿好了衣衫,回过头,看着仍在安睡的糜氏,微微摇了摇头,这女子,身子骨还有些弱,让人怜惜。

    今日本无事,寇封之所以从温柔乡中爬起来,是因为蒋琬派人来报,说是有北方商人南下,请求购书。

    楚书是目前荆楚的国之神器,在内,寇封用他招揽人心,多赠寒门士族。在楚学,寇封也都免费分发楚书。

    供给楚学士子读书。

    在外,寇封更是打算用它敛财,收敛北方之才南下。狠狠的收刮那些豪门士族。

    当初,皇宫大殿上,马谡在汉天子刘协,丞相百官的面前,打了一个漂亮的广告。寇封就会有这么一天。

    这可能是第一个吃螃蟹的商人。

    不过,寇封也知道他卖的太贵了,这一部书一金,寒门根本没能力购买。另外有些大的士族,动则数千藏书,要买齐了,也得花费数千金。

    更不要说,从中周转的商人了。可能根本没有什么能力购买。

    不过,好歹也是第一个南下的商人,寇封还是挺重视的,决定亲自去接待一下。

    很快,寇封就出了后院,来到了前院,专门给长史,主簿等设立的官衙附近。

    现在的镇东将军府比昔日在江夏的杨武将军府要宽大气派了不少,因此,蒋琬他们的官衙也是升格了。

    尤其是长史蒋琬,作为现在荆楚的大总管。

    他在前院有一座独立的大院子。其中大厅,偏厅,大小屋子,一应俱全。寇封来的时候,蒋琬正在偏厅内,接见那个商人。

    蒋琬,作为寇封帐下最重要的官员。寇封每次在前作战,都是他坐镇后方,足兵足粮。

    身上的威仪与日俱增,寻常人见了,都不敢抬起头看他。

    此刻,那个商人也是一样。

    这商人姓邓名广,是颍川的大商人。此刻,在脸上挂着淡淡笑容的蒋琬面前,他真的是小心翼翼,甚至于不敢喘一口气。

    商人,此刻虽然不同于后世明清的时候,那般地位低下,但也高不到哪里去。盖应为这个时代的人们普遍认为,这个天下财富是有限的,商人的财富多了,这普通人的财富就少了。

    所以,视商人为毒瘤。另外,一些不法的商人,倒卖禁品,如武器,海盐等等,也促使了这个时代的人对于商人的恶感。

    甚至于昔日的孝武皇帝刘彻,更是视商人为提款机,更因为连连讨伐匈奴,而国库空虚,因此常诛杀豪强,商人以扩充国库。

    邓广有做商人的自觉,在官吏,尤其是蒋琬这等分量的官吏面前,保持着一颗恭敬无比的心。

    不过,他心中也挺激动的。

    在北方的时候,邓广无意间听说了马谡在大殿上献书的事情,经过有些士族的润色,寇封的楚书就成了金子,美玉。

    轻柔如衣服,握不觉沉重。柔滑似绸缎,抚摸之下如羊脂美玉。最重要的是字迹清晰,可提高品读性。

    邓广是大商人没错,但是这个时代大商人也不好做。自从黄巾之乱以后,天下不少士族都受到了波及。

    但是更多大士族也都开始涌现,如曹氏,司马氏,荀氏,陈氏,钟氏等等北方有名的大族。

    他们大肆培养帐下家奴作为商人,开始敛财。

    像邓广这样的普通大商人,这日子比较难熬。时不时的可能会因为与别的大族有利益冲突,而家破人亡。

    邓广觉得非常危险,就开始啄么着,想个办法另外开辟商路。

    于是,寇封这书,就成了首选目标。

    首先是寇封这书是独家生产,没有外传。什么生意最赚钱?那就是垄断啊。要是能开辟出这条财路,他这个商人就能从中谋取暴利。

    作为一个有胆识的大商人,邓广散尽了产业,得金数千南下,准备购买这些书籍。

    “不知长史大人,若是从将军这边购书,需要多大代价?”这会儿,邓广与蒋琬已经商谈很久了,邓广决定深入主题,把这楚书带回北方。

    “先生也知道,这楚书乃是国之神器。这代价当然不菲。”蒋琬一脸微笑的道。

    那副模样让邓广的心有些往下沉,这是坐地起价的面容啊。而且还是独家生产,没有还价的原地。

    “还大人明言。”但熟话说,你有张良计,我也有过墙体。邓广想着就算是成本太高,他也能卖出去更高的价钱。

    总不至于吃亏。不由咬了咬牙,问道。

    “主公。”这时,却是寇封走了进来,蒋琬放下了与邓广说话,而是起身对着寇封一拜,道。

    “主公?寇封?”邓广的一颗心砰砰砰的狂跳不已,来襄阳的时候,他其实已经做了碰壁的准备了。

    来到襄阳以后,邓广其实也暗地查访了一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