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蜀汉我做主 >

第423章

三国之蜀汉我做主-第423章

小说: 三国之蜀汉我做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呵呵。”于禁心中冷笑着,但是面上却是与鲁肃寒暄了起来。片刻后,把鲁肃送走了。

    “来人,去给蔡瑁的府邸加派护卫。防止他逃走。”等回过头,于禁对着一个护卫道。

    “诺。”护卫应了一声,立刻下去布置了。

    蔡瑁虽然是功臣,但也是于禁忌惮的对象。如今刘封气势太盛。若是蔡瑁在城中作乱与刘封遥相呼应。

    这襄阳就不好守了。所以,于禁到达襄阳后的第一件事,就把蔡瑁的府邸给团团围住。现在不过是再次派遣了护卫罢了。

    “曹仁,曹纯二位将军。等回到北方,定要请我喝一杯。”吩咐完了以后,于禁抬起头看了一眼南方,微微一笑道。

    有些期待曹仁,曹纯的归来了。

    襄阳中,于禁,高览,周瑜,鲁肃等人想方设法的抵抗刘封,但又各怀鬼胎。而南方刘封,则是气势如虹。

    帐下文武都围绕着刘封的意愿,坚定的北伐。

    在雷绪,陈兰二人率领数万部曲归顺以后,已经过去了四五十天了。刘封的十三万大军,在短暂日子的训练下。

    也能够运动自如了。谈不上是精锐,但也是能够行动自如,继续进行北伐了。这主要还是刘封帐下,猛将渐渐增多所带来的效果。

    尤其是张飞,他所负责训练的五千降兵。那武将的气势一展现出来,不管先前是周营,或者是刘备营,或是曹营的降卒,一个个都跟猫一样,乖顺的厉害。

    这四五十天的时间中,向朗也已经卸下了固城太守的身份,来到了这江陵城中,做了太守。

    负责运转整个江陵官员系统。另外,刘封的杨武将军府,也开始渐渐的往移动,进入了江陵。

    各种辎重,粮食等等。都在移动当中。不过,刘封的妻女还是留在江夏。毕竟前方还是战争时期,没有江夏那么安全。

    这日,刘封在江陵城外,连绵了十余里的大营,中军大帐内。

    刘封高坐在帅位上,其下是徐晃,庞统,刘巴,司马懿,黄忠,张飞,陈大,沙摩柯,邓艾,文聘,魏延,李严,雷绪,陈兰等等。

    文武齐聚一堂。

    刘封身上穿着一件轻甲,腰间配着楚刀。显得英姿勃发,脸上也带着笑容。一边听着文武们禀报士卒的情况,一边微笑点头。

    听完以后,刘封知道在败周瑜,吞江陵,杀刘备的战争后,需要休整的时间,已经到顶了。

    接下来,就是兵出江陵,继续进攻襄阳的时候了。

    襄阳。刘封的眼中精芒一闪而逝。

    这次北伐,江陵城根本就在刘封的计算之内。刘封最基本的目标,其实就是割据襄阳。若是情况允许,那就进而陈兵许都。

    现在,时机成熟了。

    就在刘封打算下令北伐的时候,帐外忽然有人禀报道:“主公,北方有消息传来。”

    如今战事,北方有什么消息。都是很重要的,因此刘封毫不犹豫的回复道:“进来。”

    “诺。”门外响起一阵应诺声,片刻后,一个探子摸样等人走了进来。

    “主公,曹贼在散布消息,说主公弑父。”探子的职责就是传递消息,因此说出这番话的时候,毫不迟疑。

    但是帐内的众人,却都是纷纷变了颜色。

    弑父。好大一个高帽子。刘封与刘备早已经形同陌路,势同水火了。天下人皆知,现在曹操挡不住了。

    才拿出来做文章了。

    只有刘封一个人坦然自若,一点也不意外。

    刘封早就预料到会有这么一天了,这也是刘封当初下令赵云,尽量留下刘备的一条命的原因。

    “本来我就在想,如今刘备已经死了。我再占着这刘姓实在是不合适。现在刚好,自今日起,我就复姓寇。从此天下再无刘封,只有寇封。”昔日的刘封,今日的寇封豁然站起,道。

    话音掷地有声,好不犹豫。显然是预谋已久。

正文 第五百七十一章 寇封北上都城,群雄并起

    第五百七十一章 寇封北上都城,群雄并起(第三更)

    当然是蓄谋已久。寇封从出了新野以后,就觉得背负刘姓太傻了。但是为了那一丝蜀汉群臣的幻想,寇封还是背负了下来。

    始终没有更改。但是现在呢?刘备死了,关羽,陈到死了,简雍,孙乾死也不肯给他干,诸葛亮走了。

    来日可以用他自己的身份去征召。

    刘姓几乎没用了。还占着干什么呢?没用了。所以寇封很想抛弃那个姓氏,恢复本姓寇。

    以显示与刘备彻底的划清界限。只是一直没有什么机会,今日在寇封看来,就是一个机会。

    在场的人中几乎都是神情振奋,刘封,刘封。一想到这两个字,众人都觉得有一种给死去了的刘备打工的感觉,而刘备又是扯着大旗,口口声声是振兴汉室。这让众人心里都有些顾忌,还有一些不舒服。

    而寇封恢复本性寇,那就是为寇氏效力。从此后,寇封开创的大楚,就是寇氏的。这种感觉,给人以一种很舒服的感觉。

    但也有人露出了复杂的神色,张飞。

    张飞看着寇封脸上那决然的目光,心下复杂无比。最终还是这个样子了。张飞心下苦笑,但是这又没有出乎张飞的意料之外。

    反而,寇封这么晚才复姓寇,才是真的出乎张飞的意料之外。本来按照张飞的猜测,寇封在逃出新野的那一刻,就该复姓为寇的。

    除了这些以外,还有一些人露出了不妥的神色。

    刘巴皱着眉头,举拳对寇封道:“主公,如今曹操正散布消息说您弑父。您恰恰又改姓回寇,这不是坐实了这件事吗?有些不妥啊。”

    刘巴的话,不少人都露出了赞同的神色。

    “子初此言差矣。这是无妄之灾,就算是主公沉默的坐着,没有任何反驳的言论,恐怕这弑父的名声也已经坐实了,反而,若是主公断然复姓为寇,称寇封。这是一种果决,果决的抛弃了与刘备的纠葛,彻底的做回了寇封。很是明智。”旁边的徐庶反驳道。

    徐庶与寇封是在新野一起经历过哪些事情的,对于寇封的迫切,个人感情,都是知道的很清楚。

    这个时候,当然是支持自己的弟子的。

    “子初说的也有些道理,但是我做寇封已经够窝囊了。刘备把我赶出新野,让我东逃西走。要不是因为机缘巧合,我攻占了江夏。哼。”说着,寇封冷笑了一声,接下来的话寇封没有再说,但他相信众人都已经明白了。

    寇封迫切想要恢复寇姓,不仅是要与刘备划清界限,还要抛弃过去受到的那些羞辱。

    所谓主辱,臣死。

    在寇封亲口说出当年那些凄惨的时候,刘巴沉默了,与刘巴有一样顾虑的一些文武也都沉默了。

    大丈夫,势弱的时候当忍。寇封那个时候就忍受了过来。但是大丈夫势强的时候,就要强。

    如今十三万大军环视,寇封就是东南一面最大的诸侯。还忍个屁啊。

    恢复寇姓。随着寇封的拍案,顿时一锤定音。再也无人会反驳,敢反驳。

    “也正好。我也打算命人书写文书,传召天下。就以寇封的名义,发放天下。”说着,寇封对着刘巴道:“麻烦子初书写一片文章,言明我寇封北伐的因由,传召天下。”

    “朝廷有奸佞作祟,污秽我寇封为奸佞。丞相失察,率领数十万大军南下。今日寇封不服,举大军三十万北上都城,向天子讨要公道。若天子不还以公道,寇封不服,天下人不服。”寇封眼神极为冷厉,音出如剑,锋利无比。

    直指被曹操所把持的朝廷。

    “诺。”刘巴浑身一震,应诺道。

    不知不觉,当年那个心向曹操的刘巴,如今已经成了寇封的左右手。各种文书往来,轻重缓急。

    处理的妥妥当当。深得寇封信任了。

    “十日后,大军北上。不到许都不回头。”刘巴应命以后,寇封下令道。

    “诺。”帐内众文武齐齐应诺道。

    声势滔天。

    一日后,刘巴依着寇封对待曹操所把持的朝廷的不满,写下了一篇文辞雄壮的文章,传召天下。

    这檄文一出,天下人震惊。

    三十万大军北上都城。这是直接蔑视朝廷了。虽然朝廷已经没有任何威信了,尤其是汉室。但是自从曹操崛起以后,很少有人敢这么在明面上与曹操叫板了。

    昔日袁绍,袁术,吕布等人皆是曹操刀下亡魂。如今寇封的结局到底会如何?天下人猜测着。

    襄阳城中,周瑜大帐内。

    周瑜手上拿着刘巴写的檄文,冷笑道:“原来他不仅是要襄阳,还要陈兵许都啊。昔日郑庄公在周天子都城外,问周天子九鼎轻重。他看来也是有这样的意思了。”

    “人心不足蛇吞象。”鲁肃也摇了摇头道。

    寇封改姓与刘备划清界限,北上攻克襄阳,樊城,宛城。陈兵许都。这在鲁肃看来就是人心不足蛇吞象了。

    寇封这样做。曹操会答应?曹操在北方的数十万大军会答应?

    “不过,这样也好。曹操肯定是气得吐血。定会下死力与这寇封征战。我们江东正好可以坐收渔翁之利。”周瑜的脸上忽然又露出了一丝笑容,道。

    好啊,寇封的气势越盛越好。曹操的威望损失越大越好。

    鲁肃,周瑜对视了一样,都是微微一笑。

    太守府中,于禁也看到了这篇檄文。结果自然是勃然大怒。

    “竖子可恨。”于禁一把扔掉了竹简,在房中大骂。

    …………………。。

    江东,吴侯府内。

    孙权正在与张昭一起商议对策,如今李典的军队已经开拔进入了庐江,只与豫章有一江之隔。只要越过长江,就可以进入豫章,帮助孙权防御寇封。

    这虽然大大的加固了江东的防御力,但是李典对于江东的威胁,同样也是上升到了一定的高度。

    孙权正在与张昭商讨如何应对。

    但是结果实在是没什么办法,他们现在可以说是兵微将寡,要将没将,要兵没兵,对于李典这个在庐江的威胁。

    根本无计可施。

    除了这些外边的大事以外,另孙权颇为难堪的是内宅之中。他狠下心把孙和送去了北方,结果孙和的母亲王氏又是哭,又是闹。

    可以说是家宅不宁啊。

    因此,这些天孙权的精神头并不好。但是当刘巴起草的那篇檄文到达江东以后,孙权心中的郁结顿时被冲去了大半。

    “上苍保佑他寇封攻破襄阳陈兵许都,与曹操一战。”孙权双手合十,向上苍祈祷。

    就在刚才,孙权还在诅咒寇封兵败襄阳,不得不退兵。而现在孙权已经巴不得寇封攻克襄阳,而与曹操在许都城外决一雌雄。

    当然,在此以前寇封在襄阳城外损失惨重,那也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

    张昭也是微微一笑,心下觉得轻松了许多。

    …………………

    许都城中,丞相府书房内。

    曹操手拿着竹简坐在上首位,其下荀彧,荀攸,贾诩,陈群,程昱都在。

    曹操面带笑容,道:“倒也是小看了这雄儿了,志不在襄阳,而在许都啊。不过,他也是小看了于禁,这篇檄文只会激怒于禁。更进一步的阻挡了他的去路。”

    曹操的轻松不仅是来源于相信于禁的能力,他的承受能力也是颇为强悍。这样的檄文,昔日袁绍也发布过。

    结果呢?昔日强大的河北诸侯,今日只是一堆枯骨。所以,曹操有那份轻松。

    “呵呵。”包括荀彧,荀攸等人在内,在场众多的谋臣,都是呵呵一笑,表示赞同。

    精兵。名将。坚城。襄阳城丢不了的。

    “不过,到是这篇檄文所带来的影响力到也是不得不防。寇封那边有襄阳可挡。但是北方公孙康,袁绍的两个儿子,以及西北的马腾,韩遂也不得不进一步防范了。”曹操的脸上也露出了一些忧虑。

    随即对着荀彧道:“下令,幽州的张辽,潼关的曹洪都各自戒备。莫要出了动乱。”

    “诺。”荀彧应声道。

    …………………………

    这个季节的辽东,是天寒地冻的辽东。幽州自古被称作是苦寒之地,并不是没有道理的,那冬日的风雪,能把活生生的人冻成一具死尸。

    昔日伊籍曾经到达的襄平城内,也是一片天寒地冻。城池内,少有百姓往来,很是冷寂。

    太守府书房中,公孙康手持着从南方传来的檄文坐在上位上,其下则是少子公孙渊。

    “寇封的锐气真盛。”檄文公孙康已经看完了,不由赞叹道。

    “若是寇封真的能陈兵许都,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