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蜀汉我做主 >

第310章

三国之蜀汉我做主-第310章

小说: 三国之蜀汉我做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刘封听了后,不仅没有不喜,反而笑容满面。

    这人真的是如庞德公,司马徽等人一般的隐士,不喜做官。但是如司马徽等人一样,乃是道德高尚的人。

    客居在西陵,受他庇佑。不能推脱,于是请为刀笔小吏。

    这种人,做一些教育工作,教化百姓,最是称职,不怕把人给教坏了。

    “汉南一带,根基薄弱。文化不昌盛。我打算在七郡设立郡学,招募一些愿意读书的人,进学院读书。其余六郡还算好,而五溪那边尤为薄弱,我打算派遣一人,率领有志之士前往五溪,辅佐五溪郡守马良,教化五溪人,不知先生愿往否?”刘封笑问道。

    喜欢做隐士的人,都喜欢读读书,教导教导学生。刘封不怕杨敦不愿意。

    果然,听着刘封的话后,杨敦眼睛一亮,毫不犹豫的点头道:“愿去五溪。”

    杨敦出身襄阳,乃是寒门。后摆在庞德公门下学习。年轻的时候,也有报销之心,但是后来见官场腐败,蒯越,蔡瑁等大族当权,排斥异己。于是心灰意冷,起了学习庞德公做隐士的心思。

    南下西陵后,就打算结庐而耕了。现如今,刘封让他去教导百姓学习。不是做官,又有教化之功。

    杨敦自然是心甘情愿。

    刘封心中也是欣喜,这二人与他目前迫切的需要人顶替的职位,很相合,真是皆大欢喜。

    本来刘封还有许多重要的事情要做,但是心中欢喜,还是耐着性子免礼了二人几句,这才打发了二人出去。

    让杨敦去召集一些有志之士前往五溪,让秦风前往江夏太守府去见蒋琬。

    二人走后,刘封开始思考起了造纸术以及印刷术。

    欲教化天下,让无数人识字,读书,造就源源不断的人才,没有这两样法宝是不行的。

    造纸术,印刷术。

    造纸术能够取代昂贵的竹简,让普通人家也能读得起书,写得起字,而印刷术更加降低了这一成本。

    在印刷术发明以前,中国古代的书籍,都是靠手抄来传播的。速度慢,传播的又范围又小。

    而印刷术之后,可以完全解决这个问题。

    成本的书籍,可以运到整个天下。

    这两样东西是制胜的法宝,所以,如何弄出这两样法宝是当务之急。

    造纸术方面,到是有一些成品的。蔡侯纸已经出现了,只是制造工艺有些繁复,而且质量不太好,不能用以印刷。

    刘封恰好就知道一些改进的办法,相信可以很快就造出质量好的纸张来,装订成书。

    另外,印刷术,刘封晓得雕版印刷术。对于什么活字印刷术什么的,知道是知道,但是如何制造,却是不怎么知道。

    活字印刷术要用特定的工艺进行的。很复杂。

    不过,一步一步来就行了,先把雕版印刷术弄出来,对于这个时代的文化普及已经是跳跃式的发展了,至于活字印刷术,来日再改进就行了。

    想着,刘封心中升起了一种立刻找人来,去弄造纸术,印刷术的冲动。

    不过,人选有待挑选。这种人才能可以不提,只要安全可靠,谨慎就行了

    很快,刘封就想起了一人。张威。

    就是这个人督造了楚刀,让楚刀提前了无数年,出现在了汉代。

    现在因为五溪一带发现了丰富矿藏的原因,负责督造楚刀的大部分工匠已经移去了五溪。

    在五溪开采矿石,打造楚刀,再运出来。

    不过,张威并没有跟去。因为张威的父母年事已高,不能翻山越岭去五溪。膝下又只有张威这么一个独子。

    于是向刘封请求,留下来。

    这种孝顺父母的事情,刘封自然不会拦着,于是一边任命了别人为新的督造。一边在将军府,安排了一个轻松的职位给张威。

    这个张威,做事严谨,又有督造楚刀的先例在。应该能胜任。

    想罢,刘封立刻吩咐了护卫,把张威给找来。

    因为在府上任职,张威很快被护卫带了回来。

    “主公。”进入书房后,张威拜见道。

    因为要督造楚刀,张威常与那些打铁的铁匠接触,皮肤在铁炉子的热量下,变得很黝黑。

    现在的张威,已经与刘封刚认识他的时候,判若两人了。

    不过,张威却并无怨言。反而很是感激刘封。督造楚刀,刘封赏赐了不少东西。足以让他富足。

    之后因为父母的事情,张威无奈辞去了督造楚刀的职位。刘封不仅没有怪罪,反而安排了府上一个轻松的小吏职位给他做。

    张威又是愧疚,又是感激。

    不过,张威知道去了楚刀督造身份后,他见到刘封的机会恐怕很少了。只得把感激,与愧疚埋在心里。

    今日,忽然得知刘封召见。张威心中很是欣喜。

正文 第四百二十九章赤壁前夕

    第四百二十九章赤壁前夕(第一更)

    “坐。”刘封微微一笑,对着张威道。

    “诺。”张威应了一声,在旁坐下了。

    见张威坐下,刘封从案上抽出了两卷空白竹简,上下排好。随即,提笔在上边书写了起来。

    刘封写的很认真,他要把记忆中最好纸张的制造工艺,以及印刷术等一些事情都写出来。

    足足花了一刻钟,刘封才写了出来。看了一眼,觉得满意,这才抬起头看向张威。

    只见张威正静静的坐着,即使默默的坐了一刻钟,脸上也没有任何焦躁。

    刘封见了心下满意,督造楚刀的经历,磨砺出了张威沉稳的性子。

    把这件事情交给他,刘封很放心。

    “找一些会造蔡侯纸的工匠,以及一些木匠,雕刻师,把这两样东西完成了。”刘封把两卷竹简卷起,递给张威道。

    张威心下一震,立刻起身接过了刘封手上的竹简。

    督造楚刀的经验,让张威知道,这一次刘封让他干的事情,绝对不小。

    心中不由一阵火热。

    看着张威眼神中的一抹火热,刘封微微一笑道:“好了,下去吧。需要多少金银,就去蒋琬那里支取。”

    “诺。”张威应了一声,抱着两卷竹简,疾步离开。

    这到底是什么样的东西,张威心中猜测,有些急不可耐的想要回去看一看。

    “把已经有了的造纸术进行升级,再把印刷术给发明出来,这也算是一种划时代的发明吧。”张威走后,刘封呵呵一笑。

    建设学校,刊印书籍。全面普及文化。

    不出十年,南方就会像北方一样,变得人才济济了。想着来日盛况,刘封眼中尽是期待。

    ……………。

    西陵城,杨武将军府后院内。刘封与妻妾们都在。

    刘封盘坐在石板上,身前摆着一张案,案上放着一些水果。

    刘封啃着手中的梨子,满嘴的香甜。

    前边,已经一周岁多了的刘威,刘昌在蔡玉,蔡妲督促下,摇摇晃晃的走路,咿呀咿呀的说着一些听不懂的话。

    小乔,环儿分别跪坐在刘封的身边,二女的脸上有一些幸福的红晕,小腹微微隆起。

    却是有了好消息了。这这一点刘封到是有些纳闷,他府上的女人,一有好消息就是成双成对的。

    先是蔡玉,蔡妲,后是小乔,环儿。有些奇异。

    如今身边的女人们,只有黄月英一人,还没动静。想起黄月英,刘封抬起头看向右边。

    黄月英正与蔡妲一起,照顾刘昌。偶尔抱起刘昌的小身子,在刘昌的小脸蛋上狠狠的啃上一口。

    很是欢喜的摸样。

    只是刘封看得出来,黄月英的眼中有着深深的落寞。

    这女人啊,就算是再古灵精怪,也是一个女人。眼看府上的人都有喜了,她自己的肚子却是雷打不动。

    已经怀疑自己的身体可能是出了一些问题。常为此神伤。

    刘封看着叹了一口气,这个时代的女人真是好,养育子女是本职,是本能。不像后世那些女人,生了孩子还嫌孩子烦。

    看着黄月英的样子,刘封也是心疼。不过,他是知道在历史上,黄月英是能生子嗣的。

    不过,似乎是很晚才生的。中间发生了什么事情,刘封不知道。

    但刘封认为传到桥头自然直,等以后这个古灵精怪的女人还是会抱上孩子的。

    想了片刻,刘封就把这些家里的事情抛之脑后了。

    现在还是军国大事,比较重要啊。已经建安十三年,深秋了。过各个把月,就是建安十三年冬了。

    也就是赤壁大战爆发的时候。

    现在,刘封的探子已经有探听到了一些消息,北方大丰收,粮食丰足。曹操的军队已经四处调动,蠢蠢欲动了。

    赤壁之战,不可避免。

    唯一让人安心的是,江东那边也是丰收。等赤壁之战的时候,也有点底气抵抗曹操。

    至于江夏七郡,也统统是大丰收。现在仓库里的粮食,足够吃几十年的了。

    除了丰收以外,各种事务也都上了轨道。两万山越兵已经被黄忠训练出来了,不过,到上战场还需要一点点的时间。

    那六十万山越人融入汉人,也趋于平稳。相信只要过个几十年,七郡再也不会有什么山越人了。

    五溪人也与山越差不多,融合的很平稳。一些反对的声音,被强势剔除了。

    五溪郡那边的情况也不错,能够从武陵直通五溪的大陆,已经被造好。矿产的开仓也很顺利。

    现在每个月都有一匹,金银铜,以及楚刀,箭头等等武器,从五溪郡运送到西陵来。

    杨敦带着一大批的士人进入五溪,教化五溪,干的也不错。

    局势的安定,让沙摩柯也回来了,回去了公安,率领一万五溪蛮兵,正式成为了徐庶帐下的一员猛将。

    除了这些基本的发展,各地的郡学也建立了起来。一些有钱,但不是特别有钱的殷实百姓,把子孙给送进了郡学读书。

    目前,算是蒸蒸日上。

    西陵城中的,最高学府,楚学中,负责教学的学士的招募也差不多了。只等设立考题。

    全面向七郡中的寒门,士族子弟,开展考试。招募学生了。

    还有,印刷术也已经发明完毕了,只等质量好的纸张出现,就能刊印书籍,传播文化了。

    一切的一切都在蒸蒸日上。

    只要度过赤壁之战,刘封就有信心建立起一个皇朝。继承蜀汉的地盘,享有蜀汉的部分人才。

    比蜀汉更加有活力,有朝气的皇朝。

    未来一定是美好的,但是赤壁就是一条坎,就在眼前。

    想着,刘封的眉间不由皱了起来。

    “怎么了。”旁边响起了小乔软软的声音,自从有孕之后,小乔的性子越发的柔顺了。

    很是惹人怜爱。

    环儿闻言也把目光投向了刘封,目中有些担忧。

    迎着二女的目光,刘封松了松眉心,让自己看起来正常一些后,这才伸手揽过二女,轻轻的啪嗒了一下二女微微隆起的小腹,笑着道:“在过几个月,就要临盆了,也不知道该取什么名字好,愁人啊。”

    刘封的女人们都很聪慧,明知道刘封是在说谎。但脸上还是忍不住泛起了红晕,很是幸福的摸样。

    “等孩子降生之后再琢磨吧。”小乔柔声对着刘封道。

    “嗯。”紧了紧手,刘封把二女搂在怀中,点头道。

    “主公,张威在外求见。”就在这时,一个侍女匆匆的来到了后院内,对着刘封福身道。

    刘封精神一振,质量上好的纸张,出来了。

    想着,刘封轻轻的松开了二女,轻声道:“你们先坐着,我出去一会儿。”说着,刘封又补充了一句道:“记得多走动走动,对孩子有好处的。”

    “嗯。”二女齐齐的点了点头,给了一个刘封放心的眼神。

    刘封这才站起了身子,看了眼黄月英,蔡妲,蔡玉以及两个小子以后,走了出去。

    “发生了什么事情?难道是北方出了什么问题了?”刘封的突然离去,让蔡妲心中升起了一种不安。

    对于北方的局势,蔡妲等人也是清楚的,知道迟早会有一战,她们自己判定很危险。

    “应该不是。”说着,蔡玉微笑道:“要是真有战争发生,夫君的脸色就不会像现在这样轻松了。”

    “放心啦,隔着长江,还有十万大军在。本身又得民心。要是有这样的优势,夫君还抵抗不了曹操,那才是真的没天理呢。”这时,黄月英抱起了刘昌,凑了过来道。

    “嗯。”蔡妲心下稍安,点了点头道。

    前院,刘封疾步来到了书房。书房外,张威直直的站着,目不斜视,很是规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