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蜀汉我做主 >

第208章

三国之蜀汉我做主-第208章

小说: 三国之蜀汉我做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历史上这场战争,曹操胜利了。打败了乌桓人,还解决了袁尚,袁旭,迫使公孙康向他低头。

    但那场战争,曹操打的很艰难。打败乌桓人的时候,几乎是弹尽粮绝了。

    要是再持续几日,没准曹操就粮草全无,士卒溃败了。而且是在公孙康并没有参战的情况下。

    现在曹操面对的不仅是袁尚,袁熙,乌桓人。还有公孙康。三方联手,再加上他供应的粮食。

    源源不断的粮食,必定会把这场战争持续时间扩大无数倍。甚至,曹操都没有能力剿灭袁尚兄弟。

    赤壁之战发生在建安十三年冬,要是照这个情况计算。没准还会延续一年。

    这对于刘封来说是件好事,多一年,就多一分巩固。势力的巩固。

    但曹操那个人太强,手下谋臣,猛将无数。不排除,公孙康这些人挡不住曹操的可能。所以,还是把建安十三年作为赤壁之战假想的好。

    免得措手不及。

    建安十三年冬。还有大概两年的时间。

    两年的时间弹性很大,刘封不可能才保持四万五千的军队。当大旱来的时候,必定会向孙权等人狠狠的敲一笔。

    一个郡,或者几十万人口。狠狠的敲一笔。

    那时候势必要增兵的。

    没增加一分势力,对于将来争夺荆楚都会增加一分成功率。所以,当务之急还是天灾。

    除了挖深井眼自保以外,有没有办法,把孙权逼得更狠?

    大旱,洪涝。

    目前江夏,长沙,九江三郡只有应付大旱的深井法。要怎么应对洪涝呢?

    大禹治水,堵那是不行的。越堵,对于己方控制的城池,地域就会越危险。那剩下的就是疏通。

    加宽河道,加固河道。江夏,长沙,九江三个郡,都是处在长江附近,水系发达。

    把小河,挖大,把中河挖大。把大河加宽。甚至连长江都可以挖大一些。加大泄洪速度,就可以减小洪涝带来的损失。

    而且挖宽长江,这种事情也不是没可能。洪涝前边就是大旱,在大旱的时候,河道内的水必定下降,甚至断流。

    那个时候,就是大举挖通河道的时机。

    而且,己方的泄洪速度越快,洪水就越回朝着下游冲去,造成江东的水患更大。

    这就叫做死道友,不死贫道?

    牺牲江东,保存九江,长沙,江夏。甚至因为这一段的水系泄洪速度快,可以造成缓解整个荆楚地域的洪涝程度。

    达到在天灾中保全荆楚的目的。

    刘封的目标是荆楚,不是江东。虽然加固河道,疏通河道。是保全荆楚,把痛苦建立在江东身上。

    但刘封心里却没有半点犹豫。江东?那一片地方十年,甚至是几十年内都可能是敌人。

    即能挽救自己,又能牺牲敌人。这么好的事情,上哪去找第二次啊。

    想着,刘封眼中的亮光越来越多。

    并且,从案上迅速的抽出了一张空白的竹简,在上边书写了起来。

    大略就是命江夏太守蒋琬,大力整治河道,疏通河道。挖掘加宽河道。书写好以后,刘封立刻放下。

    又抽出了一张竹简,给九江太守马良也写了一封类似的命令文书。

    三张写好以后,刘封迅速从叫来了一个护卫,命他把这三份文书交给前院,“主簿处”进行派送。

    杨武将军府已经升级,主簿,长史等等都有几个小吏进行管理了。

    虽然没有能力出众的人才镇守,但是系统已经能够勉强运作。刘封的命令,已经不用经过江夏太守蒋琬的手,就可以进行三郡的派送了。

    真正的做到了凌驾于地方官员之上了。

    文书被派送出去以后,刘封长长的呼了一口气。

    这人啊,只有轻松下来,才能想到更多的解决办法。这种加固河道,加宽河道的办法, 本早该想到的。

    但都是那该死的曹仁。

    现在好了,曹仁一网成擒。整个人轻松下来以后,脑子都灵光了不少。

    轮船。应付天灾。等等事务都得到了解决。

    现在就等张道,许正,费观他们继续扩充粮食,最后再发财了。刘封心中微微一笑。

    昨晚上与二女盘肠大战,来了个一龙二凤。浑身清爽,今日又解决了两个难题。刘封有些感叹,或许双娶了这两个美人。

    真的能带来运气吧。

    不过,今日注定是收获的日子。

    刘封心中还在感叹,就见又护卫走了进来。

    “报主公,张威求见。”护卫对着刘封一拜道。

    刘封的眼中立刻射出了惊喜的目光,张威求见,除了楚刀完成之外,还有什么事情?

    楚刀,绝对是刘封战力构架最重要的一环。

    轮船虽然厉害,但也只能压制孙权这等水上霸主,但是楚刀的存在却能够压制曹操这个真正的大霸主。

    精锐的士卒,锋利的武器。所带来的增幅,绝对是巨大的。

    当初攻打潘璋,刘封就已经有了清楚的认识。

    而且,现在完全版的楚刀,比以前那个残次品,从锋利上,耐用上,杀伤力上都有长足的进步。

    完全版。

    刘封压住心中的激动,抬手道:“让他进来。”

    “诺。”护卫应了一声,迅速的离开了。

    片刻后,张威走了进来。

    他穿着正服,一脸的喜色,手上拿着一柄幽光闪闪的楚刀。

    这柄刀在外表上看与刘封现在腰间挂着的威力加强版的楚刀没什么区别。在外型上,刘封现在佩戴的加强版楚刀已经趋于完美了。

    没必要改造了。

    但是刘封相信,张威的这把刀,在威力上一定要超过他现在所佩戴的。

    “主公,大喜啊。刀完成了。”一进书房,张威就压仰不住心中的喜悦,双手握刀,来到了刘封的身前,弯身献上。

    声音中充满了一种喜悦,以及成就感。

    身为小吏,一个底层小吏。张威真的很满足,能够亲自参与到这注定会名扬天下,青史留名的楚刀的锻造。

    对于张威来说,真的很觉得满足。

    没准史书上,还会记载这一笔。建安年,郡吏张威奉命督造楚刀,至建安十一年秋,成。

    试问一个底层小吏,突然有了一种能够青史留名的机会。张威岂能不满足?

    所以,张威是很感激刘封给他机会的。这段时间也很尽心。

    要是没有张威尽心的督促,又给予那些铁匠舒适的环境,楚刀绝对不会这么快研究出来的。

    “好。好。”稳稳的接过了楚刀,刘封叫了两声好。

    双目中,反射出了激动的光芒。

    这就是利器,征战天下的利器啊。

正文 第二百九十二章大规模锻造楚刀(第二章)

    第二百九十二章大规模锻造楚刀(第二章)

    用什么能够最直观的展现出这柄完全版楚刀的威力呢?

    现在已经没必要再拿以前的残次品做试验了。那日锻造出威力加强班的时候,那柄普通的楚刀经受不住三下攻击。

    相信这柄楚刀的威势下,那种普通楚刀,一定是一个结局。

    应声而断。

    想起这件事,刘封就觉得暗爽。

    曹操的刀是他送去的,目的是为了消弱曹操的生产力。财力,精力。而孙权的那柄,则是孙权自己抢去的。

    自己往陷阱里边跳。

    这两个人都是敌人,没有什么区别。

    到时候,战场上厮杀一起。他的士卒手持楚刀,与这两方的军队厮杀,结果对方的兵器应声而断,这是何等的盛况。

    “这柄刀的耐久度如何?”刘封问道。

    “超过五百次。”张威对于这些数据了如指掌,闻言迅速回答道。

    刘封对于这个比较满意,从只能撞击几十下,到现在能够耐久五百下以上,这已经是长足的进步。

    不能再苛求了。

    “一个技艺精湛的铁匠,多少天才能锻造出一柄刀?”刘封继续问道。

    “一个技艺精湛的铁匠,配合几个驻守,一个月能够锻造出两柄。”张威道。

    “喔?”刘封惊讶的抬起头,上次那柄威力将枪版的楚刀,要打造出来,需要二十天时间。

    现在的完全版,居然只需要话十五天?

    随即,刘封意识到了张威话中的异样。配上几个助手?

    “你的意思是,可以把一些不重要的工序,交给助手完成,以达到提升速度的目的是吧?”刘封明白了过来,欣喜道。

    “主公英明。”张威弯身行礼道,小小的拍了个马匹。

    “哈哈,做的好。”刘封哈哈一笑,赞赏的看了一眼张威。

    这是一件极大的功劳啊,刘封本来以为一个铁匠,要花费一个月的时间才能锻造出一柄,而现在只需要十五日。

    节省了一半的时间。

    笑过之后,刘封立刻意识到了问题并不是彻底解决。

    “我们现在有多少个技艺精湛的铁匠?”刘封问道。

    铁匠的数量并不是恒古不变的,刘封的地盘在扩大,势必造成铁匠的增幅。对于这方面的事务,刘封都交给了张威全权处理。

    现在下属的铁匠有多少,刘封还真不知道。

    张威对于这个问题,回答的也很快,他立刻道:“有技艺精湛的铁匠两百人,学徒一千人。”

    刘封点了点头。差不多,一个人带五个学徒。

    铁匠的这种职业并不能速成,一个学徒往往要花费数年,甚至于十几年才能成为技术较为精湛的铁匠。

    也就是说,后边的一千人都是未来的人才。刘封目前能用的只有两百人。

    两百人,一个月出产四百柄楚刀,一年五千柄,两年才一万柄。

    这个速度实在是惨不忍睹。

    但征讨天下,又不是速成的。往往是几年,甚至是几十年的事情。所以,刘封也没什么不满意的。

    在赤壁之战前,能有一万柄这样的刀,已经是很不错了。

    “好。下令全速锻造。”刘封道了一声好,随即下了死令道。

    “诺。”张威后退一步,弯身应诺道。

    刘封看了一眼张威,把从得到楚刀的喜悦心情压在了心中。微微一笑道:“以前我曾经说过,只要造出楚刀,那帮铁匠每人都会获得一份田地,这件事你去向蒋琬请功,一点也不能克扣。至于你?”

    张威的神色顿时有些紧张,毕竟能名留青史很让他满足。但现在他还要生活啊。刘封的赏赐自然是越多越好。

    “一座很不错的庄子,外加五百亩的良田。就在西陵的边上,我早就准备好了。你去向蒋琬领就是了。”见张威有些紧张,刘封笑着道。

    对于赏罚这种利器,刘封一向把握的很好。

    没有赏赐,部下岂能拼命?没有惩罚,怎么能约束部下?

    所以,刘封对于部下们的承诺,绝对不会有一点的克扣。

    “多谢主公。”张威大喜。现在西陵县的土地价格一路上涨啊,都是因为最近刘封的声望如日中天,许多士人涌入西陵,购置产业。

    有五百亩良田的庄子,足以让小资就满足的他,很满足很满足了。

    “记得督造楚刀,一定要尽心。下去吧。”刘封微微一笑,挥手道。

    “诺。”张威神色严肃的应了一声,缓步退出了书房。

    张威走后,刘封把心神集中在了手中楚刀上。

    虽然刘封知道就算是不实验,也能清楚的从数据上解析出这柄刀的价值。但刘封仍然忍不住跃跃欲试。

    忽然,案映入了刘封的眼中。

    刘封站起了身体,横刀在胸,深呼吸了一口气。“喝。”一声轻喝声中,刀以凌厉无比的速度,砍向了案角。

    “碰。”楚刀毫无意外的切断了案角,那与案分离的角落在了地上,发出了一声轻响。

    刘封眼中顿时射出了兴奋的光芒,刚才真的是如切豆腐一般。

    果然,需要花费大代价才能造出来的刀,所收获的利益也会越大。

    这楚刀别说是与曹操的那种普通楚刀对碰,就算是对方身上穿着甲胄之类的战甲,也能顺势杀死。

    够强,够悍。

    刘封一把拔出了腰间的那柄原来的楚刀,把完全版的楚刀还鞘。

    真是万事俱备,只欠积蓄了。

    积厚薄发。

    刘封把手紧紧的握在刀柄上,微微一笑。

    …………………

    刘封下达每座村子都需要打深井眼的命令,其实并不是一开始就执行的。刘封想到的时候刚刚到达秋天。

    百姓们都忙着农活,根本没时间。

    而现在已经深秋了,百姓们的收割已经基本上完成了。

    所以,在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