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蜀汉我做主 >

第125章

三国之蜀汉我做主-第125章

小说: 三国之蜀汉我做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大虽然说的明白,但是章广还是一百个不服气。

    “那是主公帐下没有精兵,而我们有啊。我们能以少数人,拔掉了潘璋的先锋营,自身死伤不足三百人。可以说是大胜。我们能杀败潘璋,也就能找到机会偷袭周瑜。就算不胜,也能为主公出口气。”章广神色激动道。

    “你想出气,但你有没有想过主公想不想出气啊。我临走时,他交代,万事要小心,要保住破军营,但求无功,不求有过。你知道吗?”陈大恨铁不成钢道。

    “那,那我们也做缩头乌龟?”章广虽然心思单纯,但却也是忠心耿耿,听说是刘封交代下来的话,不由憋屈的脸色通红。

    “缩头乌龟?我领兵出来是为了将功补过的,怎么会做缩头乌龟?就像你说的一样,主公龟缩城池内,是因为帐下无精兵,因为精兵都在我们这里。我们不仅不能做缩头乌龟,还要做主公的爪牙,撕碎了周瑜。”陈大冷笑道。

    “不劫营,不去攻打。怎么撕碎周瑜啊?”章广憋着的一口气,忽然泄了,有气无力道。

    “我相信主公能坚守住城池,而我们也能等到机会。”陈大的语气隐含着强大的信任,目光很是深邃。

    “等,等等。都等了二十天了,也没找到什么狗屁机会,等到主公守住城池了,周瑜退兵了,我们也未必能找到机会,还是做了缩头乌龟。”章广翻了翻白眼,无力再与这个倔强的上司争锋了,也不想争了。

    “碰”的一声,重重的倒在了地板上,闭起了眼睛,开始睡觉了。

    “周瑜那个人太谨慎了,从来没有一刻放松过戒备。就像你说的一样,主公想的一样。我根本不会有什么机会,但是我不会放弃。我一定要将功补过,还要替主公出气。”陈大紧紧的握起了拳头,眼中冒着喷火一般的怒火。

    别看章广很为刘封委屈,感到很恼火。陈大心中的恼火,要比章广多十倍,二十倍。

    但是他始终记得一句话,那就是一定要确保破军营安全的情况下,才去攻打周瑜。

    因为他知道,刘封把破军营看的比城池还重要,要让刘封拿破军营去赌截营成功,那是不可能的。

    只有等, 等待机会的出现,一举让周瑜那个匹夫败溃三百里。

    陈大眼中愤恨一闪而逝,却是记恨上了周瑜。

正文 第一百九十一章雄起,斗将

    第一百九十一章雄起,斗将

    “轰隆。”

    “轰隆。”

    “………。”

    震耳欲聋的擂鼓声,震颤着每一个士卒耳膜。兵器交鸣的声音,震颤着每一个士卒的耳膜。临死前的惨叫声,狠狠的敲打着士卒们的心脏。

    建昌城,到处都是士卒厮杀的声音,城上,城下,乱作一团。

    城东,刘封稳稳的站在城门楼前,身上甲胄光鲜,一点也没有受到伤害,身边有包括寇水在内的十余个亲兵向着四周虎视眈眈。

    此刻城头已经不属于刘封的了,而是刘封的军队与周军共有。

    身边到处都双方士卒厮杀的声音,连黄忠都拿刀在外边杀敌了。目前刘封因为占有城池优势,还占有一定的优势,但看着源源不断的爬上城池的江东军,刘封却知道这种优势很快就会瓦解。

    太激烈了,太激烈了。

    战斗从一开始就出乎他与黄忠的意料之外,在第一时刻,周瑜就向武昌城发起了猛攻,而且还是一鼓作气的那种。

    不暂做休息,不退兵,几乎绵延不绝。进攻,进攻再进攻。

    这种进攻方法太激烈,太极端了。刘封与黄忠虽然有心理准备,但一时间也只能被压着打。

    四面猛攻。

    刘封知道周瑜的兵力不足以支撑这么大的战争,四面猛攻根本不可能,肯定有佯攻,有实攻。

    但是他根本猜不出那一面是佯攻,因为从镇守西北二门的张贵那边传来的消息,那里的攻击也很激烈,几乎是在摇摇欲坠。

    “主公,南门告急。”一个浑身染血的士卒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冲了过来,这汉子脸色苍白,胸前背后都有数条伤口。

    用这样的人过来告急,刘封不用想也知道那边的情况多危机了。

    城中有四千人,刘封与黄忠设计是每门守兵八百人。剩余八百人做预备兵。那面城池告急,就支援哪面。

    因为战争出乎意料的激烈,那八百预备兵,早早的被用去了六百人。现在只剩下了二百人。

    按理说,这二百人是等着救命的。但是这会儿刘封也管不了许多了。南面城门都用这样的人来求援了,肯定是油尽灯枯了。

    而他们这边却还有黄忠,还有他的十几个亲兵没有投入战斗。应该能支撑片刻。

    他就不信了,若是久战不下,身后背负了山越叛乱这颗定时炸弹的周瑜会真正的不惜血本拿下武昌。

    就算是不惜血本,也应该有底线的。

    咬着牙,刘封道:“传我将令,命剩余的二百人去支援南门。”

    “诺。”刘封身边的十余个亲兵中,立刻走出了一人,应命后,立刻下了城头,前去城中心传令去了。

    那个前来求援的士卒闻言心中一松,再也压制不知身体上的伤势,倒在了地上,不知生死。

    这个时候,刘封也管不了他了。这样的人太多了,周瑜的军队不要命的进攻,使得伤者得不到救治,本来可以保住性命的人,就在这种混乱中死去。

    但也就是这种不要命的进攻,使得周军占尽了优势,因为捉对厮杀,刘封的军队差了不知道多少筹。

    被砍伤的人不计其数。被砍伤不能得到救治,就等于是死亡。而反观周军士卒,大多数都勇猛如虎。厮杀起来,一个比一个凶悍。

    **,始终仗强兵征战厮杀的我,没想到也会有这么一天。刘封心中忍不住骂娘了一声。

    “寇水你留下,其余人等上阵杀敌。”当局势越来越不利的时候,刘封咬牙把亲兵全部派遣了出去。

    “诺。”亲兵们齐齐一声应诺,投入了厮杀当中。

    但是这对于局势的缓解起不了任何作用,十余人即使是刘封的亲兵,也消灭不完如涌泉一般涌上来的周军士卒。

    “喝。”黄忠一声大喝,手上钢刀手起刀落,把眼前的一个士卒砍翻在地。看了眼刘封所在的方向,快速的跑了过来。

    “主公。到了该决断的时候了。”来到刘封身边后,黄忠迅速的道。

    半身甲胄染血,手握钢刀,浑身煞气凛冽。此刻的黄忠,威风凛凛犹如战神。但是刘封知道,黄忠即使再神也是人,不可能杀完源源不断的涌上来的周军士卒。

    支撑不了多久了。

    所谓的做出决断,无非就是抽调其他城门的守卒过来支援。

    但是现在周瑜四面猛攻,谁知道那一面城池是佯攻,那一面城池是实攻。就算是现在他亲自镇守的城东,可能也只是佯攻,等过了这一阵,周军的攻势没准就渐渐衰竭了。

    而当他们渐渐抵抗不住的时候,佯攻也可能成为实攻。成为周军的突破口。

    这一刻,摆在刘封面前的就是猜中哪面城门是周军佯攻的目标,从而抽调那一面城门的守卒。

    而且还不能保证猜中之后,那被佯攻的城门,能守得住。

    十之八九,会输掉的一道选择题。

    武昌城西一里处的一处小山上。邓艾站在一块巨石上,远远的看着喊杀声冲天的武昌城。

    一袭黑色长衫,腰间一柄长剑,神色冷峻。

    邓艾身后,跟着大约一百名士卒。

    当初,刘封与庞统制定的策略就是守城,把士卒平均分配,守住夏口,西陵,武昌,就像守护三座孤城,绝对不能互相支援。

    不管是庞统,还是刘封都深深的知道,如果他们选择野战,就会一败涂地。唯一能做的就是守住三座大城。

    而现在周瑜连番攻打武昌,西陵几乎已经安全了。庞统当然不能坐看刘封所在的武昌被攻破。

    但又不能派兵。所以邓艾才来到了这里。

    他们带着少量的干粮,从人迹罕至的小路,直逼武昌,最终站在了这座小山上。

    这里距离武昌城只有一里路程,喊杀声清晰可闻,他们的话,城中的人当然也能听得到。

    “开始吧。”邓艾见武昌城方向的喊杀声愈演愈烈,没有停止的意思。他转头道。

    “诺。”一百士卒中,一个都伯应命了一声。站在了士卒们的前方,伸出右手。大声道:“一,二,三。”

    “破虏孙将军死于江夏黄祖之手,我主孙权有令,城破屠城。以告慰亡父在天之灵。”带着浓郁吴越软语气息的,齐齐吼声,彻响天空,隐隐的传达到了武昌城中。

    营门前,周瑜抬头看着厮杀不断的武昌城。面带微笑,局势都在掌握之中,刘封的军队,经过二十日的吹残,几乎都在崩溃的边缘了。己方士卒又气势高昂。下武昌几乎已经是事实了。

    唯一可惜的是代价有些重,可能需要付出一千到两千精兵。再加上潘璋的军队。三千人就这么交代在了这里。

    不过,这个想法只是在周瑜心中一闪而逝,与这点损失相比。消灭了刘封这个他重视的人物,简直不值一提。

    何况,占有这座城池,就能获得三万人口,对于人口稀少的江东来说,也是一块肥肉。

    三万人口,十年二十年后,就是十万人口。就是一万军队。除此之外,还能进一步蚕食江夏。

    周瑜打的算盘很精细。

    就在此刻,那从一里开外传来的声响,让周瑜色变。

    “把所有的鼓都敲起来,掩盖住这声音。再派人策马过去看看。”色变的同时,周瑜迅速的下达了命令。

    “诺。”身边的一个亲兵,立刻传达下了周瑜的命令。

    周军大营中的擂鼓声立刻轰鸣了起来,真正的到达了震耳欲聋。但是鼓声也掩盖不住邓艾带人喊出来的话。

    “剑走偏锋,耍这些小阴谋诡计,是你吗?庞统。”下达了命令之后,周瑜死死的看着声音传来的方向,咬牙道。

    周瑜当然知道,这声音会带来什么后果。

    孙坚死在黄祖之手是事实,孙权征讨江夏,或屠城,或是掳掠人民也是事实。喊出这些话的人,其心可诛啊。

    但是这声音周瑜也听见了,刘封与黄忠当然听得见。

    他们在听见的一瞬间,都是眼冒精光。这办法到真是管用。不过,没有人配合,刘封他们是唱不出这独角戏的。

    而现在大好机会,怎么能放过呢?

    “江夏的儿郎们,你们可听见了。周瑜要屠城啊。这城池是江夏屏障,城破后,周瑜就能长驱直入,进入江夏各县。到时候,血流成河。你们的亲人,友人。将成刀下亡魂啊。”黄忠连连大吼,高呼了起来。

    “杀,杀,杀,把吴越人赶出江夏。”有孙权屠城的前车之鉴,又有隐约传来的喊话声,杀红眼了的士卒们已经分辨不出是哪里传来的了。只知道周瑜城破要屠城,武昌城破,江夏将会血流成河。

    强烈的血气之勇,使得士卒们的战斗力飙升百分之八百。

    就算是重伤倒下的士卒,此刻也咬牙爬起,继续厮杀。

    这就是孙权征讨江夏,屠城数座造下的孽。

    武昌城中,因为战争而躲在家中的无数百姓,也同样听到了邓艾率领人,喊出的浓浓吴越口音的屠城令。

    无数人色变,继而脸色苍白,瑟瑟发抖。妇孺搂着儿女躲在一边,没有丝毫血色。就算是有些男人,也是如此。

    但汉代毕竟是男人血气尚存的年代,不是明清那会儿,奴才多的是。

    无数年轻人,老年人因为对孙权屠江夏数次的仇恨,以及对屠城的恐惧,或拿着锄头,或拿着扁担,冲出了自家院子。几乎多不可数,毕竟武昌也是江夏大城,人口一二万,男人有五六千人,就算其中二分之一敢走上城头,也是二三千人。

    而守备江夏城池的士卒也不过是四千人。

    当源源不断的壮丁拿着锄头等工具走上城头的时候,刘封等人的压力立刻大减。

    几乎是一瞬间,刘军士卒们就再次站稳了脚跟。城头上,再次陷入了短暂的拉锯战。

    站在无数百姓的身边,刘封觉得无比的安全,这或许就是得民心者众,失民心者寡吧。孙权虽然得江东民心,但征讨江夏数次,屠城数次。是江夏百姓的对立面,而此次周瑜征讨江夏,他守护江夏,无形中把他推到了江夏百姓的心中。

    从武昌百姓积极响应征召,为他搬运辎重中,刘封就可以感觉出来,这群百姓对于江东的仇恨,以及恐惧。现在只不过是集体爆发出来罢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