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蜀汉我做主 >

第12章

三国之蜀汉我做主-第12章

小说: 三国之蜀汉我做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邓艾,出身新野大族。

    有了籍贯可以查阅,刘封只要知道这条就够了。

    在小吏的帮助下,刘封查阅了新野全部姓邓的人家,只发现了一个大族。就是新野以西五十里的邓家村。

    那里大部分人都姓邓,都是一个族群。很庞大。

    邓艾具体是哪个人,刘封现在还不知道,只有慢慢查了。

    放下了竹简,刘封告别了这个小吏。回到了自己的宅院中。

    在房内,刘封让环儿为自己穿上便服,穿上鞋子,挂上佩剑。

    站在铜镜前,环儿看着铜镜内刘封的身影,眉眼弯弯道:“少将军穿成这样,估计连夫人看了都会楞上一愣。”

    铜镜内是一个与往常的刘封截然不同的一种气质。

    往常的刘封常常穿着正服,神态沉稳,举止有礼。事事都不会越池一步。但是这会儿的刘封,却是一个翩翩美少年。

    听着环儿的赞叹,刘封看着铜镜内的身影,也不由有些纳罕。

    可能是真的思虑太重,对自己的性情压仰的太多了。这次难得出去透透气,不用面对刘备,不用面对甘氏,徐庶等人,不用事事先想后做,压仰的性情不由有些反弹。

    有机会就多出去走走,呼吸一下外边的空气吧。刘封心中想着,同时一股不可压制的想打在刘封的心中升起。

    只有在没有刘备的日子里,自己才不用压仰性情吧。

    这个可怕的念头刚刚升起就被刘封给压下去了,他现在做的是要保住刘备的大腿,与刘备作对绝对没好下场。

    收起了心中忽然升起的邪念,刘封对着环儿笑了笑道:“通知护卫,准备出行吧。”

    “是。”环儿点了点头,端庄的礼了礼,走了出去。

    太守府正门外边,刘封跪坐在一辆平常的马车上。旁边有十一个护卫随行。外加一个车夫。

    这些护卫一个个彪壮异常,穿戴皮甲,神色漠然。一眼就能看出来是军中骁锐。

    这些都是甘氏安排的,毕竟现在天下不太平,刘封又是第一次独自一人在新野游玩,总是要有所准备的。

    这些士卒都是很冷漠的,只尊上令,不管其他。

    跪坐好后,刘封淡淡的开口道:“往西五十里,邓家村。”

    “诺。”车夫应诺了一声,缓缓的调动了马车,向西行去。十一名护卫一言不发的跟随着。

    尽管马车的速度不比战马,但是五十里的路还是转瞬既至。

    大道上,刘封乘坐着马车缓缓往西,前方隐约出现了一座庞大的村落,道路两旁都是肥沃的良田。

    正值农忙,田地上到处都是忙着农活的汉子,妇人。还有很多一些半大不小的孩童,也帮着大人干活。

    这些百姓的脸上没有丝毫的愁苦,满脸的干劲,偶尔能听见几声嬉笑声。

    好一副田园景象。

    刘封环视了一下四周,不由赞叹了一声。

    刘封不知道现在天下是如何一副景况,但却也是知道战乱带来的动荡,使得大部分的民众都朝不保夕。而刘备治下的新野,虽然也不富裕,但是比大汉朝的大部分地方都要好。

    也不怪赤壁之战时,刘备狼狈南下。却有数十万百姓跟随。

    离村子越来越近,刘封也缓缓的收回了目光,心中斟酌了片刻。抬头看向了村子门口。

    村口附近,刚好有一个老翁拿着锄头,正打算出去。

    刘封眼前一亮,走下了马车,朝着老翁抱了抱拳,高声道:“老者留步。”

    这老翁耳聪目明,听见有人叫他,立刻转头看向刘封。见刘封虽然便服出行,但身上的衣服掩饰不住的光鲜,四周的护卫也一个个彪壮。

    老者眼中闪过几分敬畏,抱拳道:“不知这位公子呼住小老儿,有何见教?”

    “不敢见教。”刘封称了一声不敢。随即,笑着道:“我只是想向老者打听一个人。”

    显然刘封的态度赢得了老者的好感,眼神中少了分敬畏,多了分亲近。

    “公子请说。”老者也笑着道。

    “一个五六岁左右的孩童,姓邓。”刘封眼中闪过一分火热,开口相问道。

    老者却是哈哈一笑,指着身后的村子道:“如公子所说的孩童,这里边不下数十人。”

    刘封眼中闪过一分尴尬,却是说漏了一项。立刻补充道,“这孩童有些口吃。”

    按照刘封向来,打听一个五六岁的孩童,无疑是大海捞针。但是加上一个口吃,应该就能锁定邓艾的下落了。

    但没想到,面前的老者却是神色微变,眼中闪过几分警惕,声音也冷了几分。“不知公子寻那孩童有何事?”

    这前后的差别太大,让刘封心下一愣,但随即却是明白了过来。这老者肯定是知道邓艾的下落,至于为听到刘封打听邓艾后,态度大变。刘封就不知道了。

    刘封心下的火热稍微被扑灭了一下,心中想了想,举拳笑着道:“前些日我路过此地,落下了一块玉佩,一个有些口吃的孩童,帮我捡了回来。本想感谢一番,但奈何那日有些急事,匆匆的走了。今日却是特地前来向那孩童的父母拜谢的。”

    老者却是不信,但是看着刘封虽然四周环视着十余个护卫,但并没有仗势欺人的意思,反而态度亲切,举止有礼。

    神色有很是坦然。老者打量了片刻,却是信了七分。不由笑着道:“那孩子虽然口吃,但是心性却很好。”

    说着,老者伸出手,指着村子道:“前方一百步处,有一户较大的宅院,朱门斑驳,就是公子说的那少年的家了。”

    总算是找到了。刘封安奈下心下的火热,弯着腰对着老者行礼道:“多谢老者指点。”

    “公子客气了。”老者笑着道了一声,拿着锄头走了。

    刘封驻足了片刻,对着身后的护卫什长道:“走吧。”

    马车再次出发,缓缓的朝着村落行去。

正文 第二十二章 见邓艾

    邓家村很庞大,有一百三十户人家,七百三十六口人。

    但这只是刘封脑中的记忆,当刘封看着眼前庞大的村落后,才知道七百三十六口人是什么概念。

    一个族群能繁衍成这么庞大,起码得几百年。

    不仅是刘封在打量着这座村落,村落中的人也打量着刘封。

    这么庞大的族群,当然也会有贫富差距。富贵者是附近的豪强,贫穷的,只是小老百姓。但是村民们觉得就算是族长那一支也没有眼前这人威风。

    不是身上穿着的衣服,也不是随从的人数。而是一种气质。

    跪坐在马车上的刘封,仪态,姿势。都无可挑剔。就算是这些百姓不懂礼仪,但是是否好坏,是否优雅还是看得出来的。

    “这是咱们新野哪家的世家公子出行?”一个三十余的妇人,手中怀抱着幼子,低声问旁边的人道。

    “我们新野恐怕养不出这样气质的公子,应该是从襄阳,或是江陵来的吧。”旁边迟疑了一下,道。

    “不知来我们邓家村是干什么的。”另一个人轻声道。

    像这样的议论有很多,有的人小声细语。有的人则是掩不住大嗓门。

    刘封脸上微微闪过一丝尴尬,被人像是观看稀世宝物一般的瞩目,也不是一件好事。

    低声咳嗽了一下,刘封下令道:“加快速度。”

    “诺。”走在前方的护卫什长,应了一声后,毫不犹豫的执行了刘封的命令。队伍本来缓慢的速度,立刻增加了三四倍。

    很快,那老者说的一处较大的宅院出现在了刘封的视线内。

    本朱红色的大门随着岁月的流逝变得斑斑点点。就像老者说的,朱门斑驳。

    这户人家的家境并不好,应该是家道中落。与刘封脑中关于邓艾的出身,极为符合。

    刘封站起了身体,缓缓的走下了马车,在门前驻足了片刻,才上前叩门。

    很快,门打开了一个缝隙,随即一个貌美的妇人走了出来。

    这妇人浑身素白,神色中透着一丝悲哀。显然是在孝中。刘封想起脑中关于邓艾的另一条记载。

    幼年丧父。

    这妇人先是看了一眼刘封,随即又看了眼刘封身后的十一个护卫,眼中闪过几分警惕。开口问道:“不知公子有何事?”

    如果真是邓艾家,那么这妇人应该在不久前没了丈夫。他上门叨扰,实在是很唐突。

    但刘封还是厚起脸皮,抱拳道:“我出门游玩,路过此地,忽然感觉有些口渴,不知夫人能否让我进去喝口水。”

    虽然是厚起脸皮,但是刘封尽量做到眼不斜视,神色坦然。

    这副模样落在这妇人眼中,却是让妇人眼中的警惕少了几分。又加上刘封的年纪不大,脸上还残存着几分稚气。

    这里又是邓家村,四周七百余人。妇人心中斟酌了一下,点头道:“公子要是不嫌弃寒舍简陋,就请进来吧。”说着,妇人让开了身子,挪出一个道来,让刘封进去。

    “多谢。”刘封弯腰向着这妇人行了一礼,随即转过头对着身后的什长道:“你进来,其余人在外等候。”

    说着,刘封走了进去。

    “诺。”护卫们整齐的应了一声,其中什长跟着刘封走了进去。

    美貌妇人见此,更是放下了心。迎着刘封走进了院子。

    这宅院就像是外边看的一样,虽然面积较大,但却很是破败。从这妇人亲自来开门就看得出来,这宅院内,应该没有仆人。

    妇人迎着刘封进入了正厅,妇人请了刘封坐下,随即向刘封行了一礼,轻声道:“还请公子稍等,容我去倒水。”

    “麻烦夫人了。”刘封还了一礼。

    妇人再次对着刘封弯腰欠了欠身子,这才走了出去。

    望着妇人离去的背影,刘封心下期待之色更浓,从刚才开始这妇人的礼节就很齐全,没有一点小家子气。

    难怪能养出邓艾这样的人物。

    只是如何才能与邓艾见面。必须要计较计较。刘封虽然端坐着身体,目不斜视,但是心中却已经开始了计较。

    那护卫什长自从进入正厅后,就始终站在刘封的身后,不言不语。像根柱子。

    片刻后,妇人提着茶水走了进来。看着跪坐姿态极为严谨,加上身后护卫气势森严。心中想到的却不是简单的世家公子。

    “这该是哪个权贵家的公子吧。”妇人心中想着。

    靠近刘封后,妇人弯着腰把茶水放在了刘封身前的案上,随即起身道:“公子慢用,小妇人告退了。”

    这时代男女防备虽然不是很重,但是一个妇人也不该与两个素不相识的男人独处。

    本来当刘封吃完茶,然后再与妇人告别。这一场“偶然”的邂逅就是到此为止了。

    但是刘封却是怀有目的来的,哪会让妇人如此轻易的避退了。

    “夫人且慢。”刘封叫住了妇人。妇人回过头,有些疑惑的看着刘封。

    “我不常出门,不知此地有什么景色优美的地方,还请夫人相告。”刘封说的话,很像他现在的身份,一个出门游玩的世家公子。

    真是一位无忧无虑的公子。妇人心中道了一声,随即摇了摇头道:“此地并无什么奇特之处,要观景,当去襄阳。长江奔流,最是美。”

    虽然妇人面上没有表现出什么,但是语气颇为感叹。让刘封心下一喜,有门。

    面上露出了一丝奇特,刘封故作惊讶道:“喔,夫人去过长江?”

    “家夫在世的时候去过。”妇人点了点头道。

    这话儿居然说道了这里,刘封心下也没想到。妇人浑身素白,他当然知道是她是失去了丈夫。

    说到这里,话就进了死胡同了。

    刘封只得点了点头,沉默了下来。结束了这短暂的谈话。

    不过幸好,这个时候门外响起了一个稚嫩的声音,“娘……娘亲。”随着这声稚嫩的声音,一个小小的身影走了进来。

正文 第二十三章 谓之美玉

    声音有些含混不清,口吃明显。

    这该就是邓艾了。刘封心下一喜,抬头看向门外。

    他的身份迟早会变得很尴尬,能做的就是多多的与刘备身边的臣子亲近,还有就是选一些精英培植。好为他将来争夺蜀汉政权增添助力。

    其实这两个办法说起来是一样的。都是增加影响力,辐射整个国家。

    邓艾无疑是美玉,而且史上记载,邓艾就出身在新野。

    今日,得见将来的名将,实在是喜事。

    在刘封的目光下,邓艾走了进来。

    老实说,邓艾长的并不是特别好看,皮肤有些黝黑,身材很是瘦小,似乎有些营养不良,脸型勉强配得上好看这两个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