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帝婿 >

第674章

帝婿-第674章

小说: 帝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汉山城昔日曾是百济王国的国都,地处阿利水(汉江)北岸,连绵不绝的低矮山峦绕城而过如列城郭,形成一片不甚宽阔的盆地,地势易守难攻。
    公元477年高句丽长寿王攻破汉山城,杀百济盖卤王,并吞汉江流域,从此汉山城便化作了高句丽的领土,因这片地域物产丰饶,故此高句丽、百济、新罗三国时常为争夺统治权而大打出手,而在后世,汉山城还有一个声名遐迩的名字,那就是大韩民国的首都首尔。
    余长宁驻马而立手搭凉棚遥遥观望,看那青山如黛城池巍峨,半响叹息喃喃道:“汉山城,我们终于到了。”
    柴秀云一双美目细细地端详良久,拱手禀告道:“元帅请看汉山城西面那片山峦,上面有新罗营垒驻扎。”
    余长宁依言望去,那片苍翠欲滴的青山在山腰处生着一片难看的“秃斑”,显得是如此突兀难看,隐约可见“秃斑”上飘动着无数旌旗,迎风招展。
    见状,余长宁剑眉一拧,双手握着马缰久久地沉思着,胯下骏马前蹄刨地咴咴喷着鼻息,似乎在提醒主人起行。
    杜禹英轻声提醒道:“元帅,想必是这片盆地无法铺排大军防御阵形,故此高句丽放弃了城前防御,屯兵西面山腰建立营垒,与汉山城互为掎角之势,抗击我军。”
    柴秀云点头道:“禹英说得不错,看来高句丽这一次是准备完全采取守势,这样一来就有些麻烦,我军若专攻汉山城,山腰高句丽营垒便可出军骚扰我们攻城,而倘若攻打山腰壁垒,一则以下攻上极难攻打,二则汉山城必定不会坐视不管,着实有些麻烦。”
    余长宁凝神思忖了半响,长吁一口气道:“如此说来,现在最关键的一点,便是须得破除高句丽的掎角之势,我看要不这样,采取分兵同时攻打营垒和城池,大唐攻打汉山城,而新罗军队则攻打山腰营垒,不知这样是否可行?”
    望着巍峨高大的城墙,柴秀云轻轻叹息道:“可行是可行,但是强行攻打坚城,我军伤亡必定会非常的惨重。”
    余长宁右手握紧了马鞭,脸上浮现出犹豫之色,过了片刻,他正色开口道:“不管如何,我们都必须攻下汉山城歼灭朴难升大军,没有牺牲就没有胜利,即便前面是刀山火海,我们也必须死不旋踵地闯过去,传本帅之令,现在立即扎下营垒,待到明日一早,平壤军攻打汉山城,新罗大军攻打山腰壁垒,务必取得胜利。”
    军令一下,唐新联军立即开始就地扎营,待到月上青山,一片军灯闪烁的连绵军营布满盆地,梆梆的刁斗声中,军卒们埋锅造饭美美地饱餐了一顿,除了必要的守卫军士,全都进入帐篷休憩养足精神,以备明日的大战。
    而作为主帅的余长宁却没有闲着,中军大帐中灯光闪烁人影晃动,议论声不断响起,隐隐有争吵声传来。
    “明日的部署非常不妥!”金庾信**的说了一句,铁青着脸拱手开口道:“王上、余元帅,时才末将已经前去察看了西面山峦的地势,那片山头全无小道唯有一片缓坡,缓坡之上布满了滚石檑木,倘若我新罗大军自下而上攻打山腰营垒,一则地势不利无法集中兵力,二则地势险要伤亡必定非常惨重,末将以为我们完全没必要攻打营垒,只需屯兵山下守卫便可。”
    余长宁平静清晰地解释道:“金将军,你说的方法我们也曾想过,不过却不可取,诸位不妨看看墙上地图,汉山城东面北面城墙依山势而建,攻城器械根本无法登山攻城,故此,我们只能从南面西面发动进攻,南面不消说,那将会是我军主攻方向,至于西面城墙,因与山峰之间地势并不开阔,新罗大军倘若只为守备驻扎于此,那攻城器械将无法铺展开来,而且还有一点,如果高句丽守城军队和营垒军队合兵夹击,那新罗一方必定会危险之极。”
    金庾信本是善于用兵之人,边听余长宁讲述,边望着墙上羊皮地图,立即就明白了其中的关键,也心知余长宁说的的确很有道理,只得万般不情愿地点头道:“那好,明日末将便率领新罗军队攻打山腰营垒。”
    余长宁点头道:“既然大家都没有异议,那就依照部署执行,军令一下望诸位万勿懈怠,若是出现差错,别怪本帅军法无情!”
    众将心头同时一凛,立即抱拳应命。
    清晨,朝霞刚刚穿破云层,唐新联军便已经饱餐战饭开出营垒,在汉山城南面列下了军阵。
    今天攻城,大唐共出动三万大军主攻南面城墙,另有一万人部署在西面城墙进行佯攻,并配合新罗军队攻打山腰营垒。
    辰时方至,余长宁在杜禹英的陪同下登上高高的司令云车,站在离地五六丈的平台上遥遥端详,整个战场一览无遗尽显眼前。
    眼见全军整装待攻昂昂应战,余长宁满意地轻轻颔首,从杜禹英手中接过司令令旗,用力斜劈而下,高亢的声音传了很远:“传本帅之令,全军攻城!”
    话音刚落,云车上高高耸立的大纛旗立即剧烈晃动了起来,陡然间,凄厉的号角声和沉重的战鼓声破空而起,风云变色鸟雀惊飞,整个大地都在轻轻颤抖。
    巨大的轰鸣声中,身着赤色衣甲的大唐军卒排成整肃的军阵,推着高大的云车齐刷刷启动了,如同一片火红的胡杨树压过翠绿的原野,向着城墙汹涌而去。
    与此同时,位列军阵左翼的新罗军队,也在金庾信的带领下扑向汉山城西面山丘,攻击位于山腰上的高句丽营垒。
    攻城将士未及护城河,城上突然万箭齐发,狂风骤雨般向着唐军将士袭来。


第1218章 攻打汉山(下)
    天才壹秒記住愛♂去÷小說→網,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担任前锋的程名振早就有所准备,高喝一声:“刀盾手举盾”,一片黑铁盾牌立即如同钢铁长城般相连而起,在阳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此际箭矢刚刚袭来,箭簇射在盾牌上发出沉闷之声,犹如死亡之曲久久响彻在将士们的耳边,唐军士卒们紧咬牙关缓缓推进,不断有人被箭矢射中倒地身亡,在丢下了数百具尸体后,军阵终于推进到了护城河之前。
    扛着沙袋的军卒立即冒着箭雨前冲而至,拼命地丢下沙袋开始填河,而城头守军也未闲着,继续用箭簇攻击着填河的大唐军卒,城下横尸处处一片血腥。
    好在汉山城护城河并不宽深,堪堪一个时辰的时间,唐军已经填平了这条河段,五十辆高大的云车以及数不清的云梯,如同怪兽的无数触手般攀上了城墙。
    突然城头鼓声大作梆声响亮,仿佛沉雷压顶,密集的巨石沿着城墙斜面轰隆隆滚砸下来,一浪接一浪连绵不断,几部云梯云车在这隆隆滚来的巨石猛击下,一片咯吱响动,顷刻之间被击毁压垮挤碎。
    尽管守军抵抗异常凶猛,然而也有许多士卒依靠云车云梯开始攀爬城墙,烟雾缭绕战火弥漫中,不少大唐军卒已是越过城垛,与高句丽士卒拼命地搏杀起来。
    而新罗方面主攻的山腰营垒,却是另外一种景象。
    金庾信戎马一生,一望高句丽营垒周边地形,便知道此地易守难攻占尽地利,新罗军队倘若要登上山腰进攻营垒,就须得顺着一面舒缓的斜坡冲锋而上,高句丽士卒在斜坡顶端以逸待劳,可以说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然而将令难违,即便再是难以攻打,金庾信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他脱下沉甸甸的盔甲赤着肩膀,高喝一声:“跟我杀!”,带领着五千军卒发动了第一轮攻势。
    把守山腰营垒的正是禁军大将朴难升,望着仰面攻来的新罗军队,以及飘扬飞动的金庾信之将旗,他的嘴角不由勾出了一丝肃杀的冷笑。
    朴难升身为高句丽大将,自然熟悉宿敌新罗的将领,他与金庾信更是有着许多次的交锋,虽说输多胜少,但他依旧在心里十分藐视这个被称为新罗第一名将之人,此际见是金庾信亲自来攻,朴难升立即生出了想让金庾信死在此地的念头。
    眼见新罗士卒进入了弓箭射程范围,朴难升陡然举起的右手,挥动臂膀用力斜劈而下,高声下令道:“弓弩手放箭!”
    话音刚落,只闻一阵沉闷的弓弦震音,无数支长箭发出惊心动魄的凄厉呼啸,带着血腥的杀气从天而降,犹如下雨一般将迎面而来的新罗士卒射倒了一大片。
    金庾信怒火中烧,扬起手中盾牌抵飞了一支直冲面门而来的箭簇,回首振臂高喝:“儿郎们,建功立业的时候到了,不要停下脚步,继续给我杀!”
    眼见主帅不顾流矢奋勇冲杀在最前方,新罗军卒顿时士气大振,无不舍生忘死,呼号向前,即便山上射来的箭雨再是猛烈,也依旧义无反顾地继续冲锋。
    “哼,真是不知死活的家伙。”朴难升一声冷笑,吩咐身旁的副将道,“传令,即刻推动滚石擂木,将这些新罗人碾成碎末!”
    空中箭矢纷飞,一块块的巨大石块和一排排擂木顺着斜坡飞速滚下,瞬间便冲入了新罗军阵之中,只闻一阵凄厉哀嚎,巨石擂木滚过之处血流成河尸横遍地,部分士兵好不容易杀上了山头,面对的却是万余以逸待劳的高句丽士卒,根本无法形成有效的攻杀,未及正午,第一轮进攻的五千新罗士兵死伤泰半。
    金庾信一直冲杀在第一线,他面容狰狞,睚眦欲裂,吼声如雷,手中大刀上下翻飞,周边的敌人无一幸免。
    然而即便他再是勇猛,也抵挡不了越杀越多的敌人,一个不留神之下肩头中了一刀,鲜血顿时顺着臂膀流了下来。
    好在一直护卫在他身旁的亲卫见势不对,立即拼死上前挥刀逼退了前来攻杀的敌人,高声提醒道:“大人,情况非常不利,我们还是先撤退吧。”
    金庾信不甘地望了高句丽营垒一眼,狠狠地一咬牙关点了点头,含恨而退。
    看到新罗士卒纷纷撤退逃跑,朴难升不禁哈哈大笑,笑罢又厉声下令道:“传我军令,给我继续追杀,不要让他们跑了。”
    高句丽士卒大胜一场本就士气昂然,此际闻言,立即拿着武器呼啸而去衔尾追杀。
    眼见敌人追来,新罗士卒狼奔豕突般争先逃命,他们不停地惨叫着,或被长箭射中,或被战刀砍杀,整个场面一片血腥。
    ……
    残阳将落,唐军鸣金收兵回营,结束了这一天的惨烈大战。
    余长宁矗立在云车上任凭北风吹拂着,混沌的霞光与猩红的鲜血映得大地一片通红,满目都是敌我双方士兵的尸体,他们以各种各样的姿势纠缠躺倒在一起,堆满了整个战场,地上的长箭和各式武器浸泡在已经逐渐凝固的褐色血液里,各色战旗随意丢弃在阵亡士兵的身体上,到处都是,刺人眼目,摄人心魄。
    时才,程名振已向他禀告了这一天的伤亡情况,鏖战一日,攻城的三万大军竟足足阵亡了五千人,尽管汉山城的守军为此也付出了代价,但这伤亡依旧也未免太吓人了,竟让余长宁心头生出了无比沉重的感觉。
    身为军卒,天职就是精忠报国马革裹尸,不战而屈人之兵的胜利毕竟少之又少,许多大战都是依靠士兵们死不旋踵的牺牲精神确保胜利。
    然而,生命不是儿戏,余长宁觉得自己身为主帅,只要能够减少不必要的伤亡,那就一定要努力争取,今番攻打汉山城这般坚固城市,当真有必要么?难道就没有办法将守军吸引出城,聚而歼之么?
    想到这里,余长宁的思绪犹如车轮版转个不停,不知过了多久他才悲哀的发现,向来智计频出的自己,竟丝毫想不到一条能够将守军吸引出城的妙计。
   

第1219章 思谋良策
    天才壹秒記住愛♂去÷小說→網,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正在余长宁无比沮丧烦闷的时候,一只温暖的小手突然握住了他紧紧攥着的拳头,蓦然回首,入目便是杜禹英略显担忧的俏脸。
    余长宁心头一暖,正欲说话,然而话到嘴边却还是化作了一声沉重的叹息。
    杜禹英陪着他叹息了一声,轻轻问道:“元帅可是在烦恼攻城伤亡巨大?”
    余长宁沉重地点了点头,目光投向远方山峦,看着那混沌的霞光为群山披上一件血红的外套,心里不禁起了几分悲凉之情:“一战功成万骨枯,我恨自己没有孙吴那般的绝世兵才,以至于无奈攻打坚城,只怕这么一战下去,我平壤军就要所剩无几了,真不知道该如何向那些阵亡将士的父母妻儿交代啊!”
    体会到他的难过郁闷,杜禹英感同身受,今日大战的确是平壤军远征高句丽以来最为艰苦的一战,一天时间就有五千军卒阵亡沙场,明天若是继续攻城,只怕伤亡数字还会继续攀升。
    心念及此,杜禹英沉沉地吐了一口浊气,肃然道:“元帅,我有一个提议。”
    余长宁转过头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