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帝婿 >

第63章

帝婿-第63章

小说: 帝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玄龄,你我都老了啊。”
    房玄龄听天子蓦然生出了满腔感叹,眉宇间也有几分惆怅之色,一时间竟不知说什么才好,只得默然以对。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长乐公主轻声念了一句,展颜笑道,“况且父皇正值精壮之年,英雄意气睥睨四海八方,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四夷莫不胆颤臣服,如此风华,何言其老?”
    李世民微微一愣,猛然纵声大笑:“你这丫头真是伶牙俐齿,竟以曹操的《龟虽寿》借喻,哈哈,何其妙也!”
    正在给烤全羊涂抹孜然粉的余长宁听到这女声有些熟悉,转头悄悄一看,脸上顿时浮现出古怪之色,暗道:今日真是冤家路窄,竟在此地遇到了这刁蛮公主。
    然而相比起李丽质,他更好奇李世民的模样,偷偷望去,一个高冠黄袍气度沉稳的男子正站在帐中,中等的身材虽不起眼,然周边之人全都如众星拱月般垂手而立,脸上皆是恭敬之色。
    余长宁一脸激动地想到:原来这就是唐太宗李世民,乖乖隆叮咚,果然又刁又帅!可惜穿越得太过匆忙未带相机,否者与他合个影该有多好啊!”
    高阳公主听妹妹得到了父皇赞誉,心下不禁微微妒忌,笑道:“长乐谬论!曹操乃千古奸臣,乱世枭雄,怎能与父皇相提并论?”
    长乐公主轻轻一笑,不慌不忙道:“曹操维持汉室国运,扫灭平定各地的割据势力,终生效法伊尹、霍光行辅政大权,未及于乱,虽远远赶不上父皇的文治武功,然而其志在千里长乐却甚是钦佩,何有谬论之说!”
    高阳公主遂即涨红了脸,不服气地冷笑道:“挟天子以令诸侯,表里汉臣实为国贼,如此大逆不道之人皇妹竟如此推崇,当真令人感到意外。”
    面对着她的咄咄逼人,长乐公主摇头笑叹,像是不屑于语,正在此时,一声重重地“阿嚏”划破了大帐内的宁静,犹如平地生雷。
    众人全皆一愣,愕然望向发声出,一个相貌俊朗的青年正尴尬地摸了摸鼻头,正是烤制羊肉的那布衣大厨,只见他讪讪笑道:“骚蕊,一不小心便情不自禁了,哈哈,你们接着聊,当我空气便可。”
    长乐公主圆瞪秀眉,满脸不可思议之色,朱唇轻启动了动,惊怒道:“你,你怎么在这里?”
    “此乃天下第一厨余长宁,今日微臣特地将他请来掌厨烹制菜式。”房玄龄笑着解释了一句,转头正色道:“余大厨,天子驾前,还不快快行礼!”
    余长宁轻轻颔首,上前拱手作揖道:“草民余长宁,参加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世民眉头一挑,显然已认出了他,正欲开口,不料旁边的魏王李泰俊脸一沉,高声喝斥道:“大胆,觐见天子竟不行叩拜大礼,庖厨可知礼数?”
    余长宁洒然一笑,不慌不忙地开口道:“在下即为庖厨,自然不识四书五经不通礼数,有什么冒犯的地方还请多多海涵。”
    李泰想不到这个厨师竟有胆量顶撞自己,心中顿时腾升起了一股怒火。李世民却哈哈笑问:“少年郎,朕送给你的那幅字画可曾收好啊?”
    余长宁又是恭敬地一拱:“多谢陛下赐字,草民已将那幅御字置于宾满楼三楼,供食客们瞻仰观赏。”
    李世民点头一笑,余光一瞥长乐公主,突然发问道:“少年郎,刚才长乐公主与高阳公主的争辩,你可听见?”
    “草民早已洗耳恭听。”
    “好,那朕问你,曹操英雄乎?国贼乎?”
    众人见天子竟对一个厨子如此和颜悦色,不由有些吃惊,一时间面面相觑不明所以。
    余长宁拱手答道:“草民认可长乐公主的看法,曹操,英雄也!”
    李世民显然有些吃惊,捻须笑问道:“理由是甚?说来听听。”
    “遵命!”余长宁缓缓颔首,侃侃高声道:“东汉末年群雄割据,曹操挟天子以令天下,北败袁绍,南平袁术,否非周郎赤壁之战逆转乾坤,说不定曹操已经统一了整个中原,岂有后面的三分天下之势?光从此点看来,英雄之名曹操当之无愧。”
    话到此处,李泰冷笑插言道:“照你如此说来,似乎对三分天下不屑一顾?”
    余长宁冷然一笑,昂昂回答道:“三分天下兵戈数十年,征战杀戮连绵不绝,三国君主为了消灭敌手,赋税、兵役、徭役宛如大山压顶,最后受苦的是谁?还不是那些默默无名的贫苦百姓!宁为太平犬,莫作乱离人,与其三分之势,我倒宁愿是曹操早早统一天下结束乱世,还百姓安宁。”
    “大胆!竟口出如此妖邪之言。”李泰高声一句喝斥,“汉德虽丧,然天命未改,天下向汉者不知几多,他们持忠君之节,行忠君之事,怎堪忍受奸臣坐拥天下?”
    余长宁摇着头叹息一句,淡淡道:“你所说的不过是对前朝念念不忘的一些读书人而已,并不能代表天下黎民百姓的心声,相比起那些虚无缥缈的忠君思想,百姓更关心的是谁能带给他们丰衣足食与安居乐业,这是他们对朝廷最根本的期盼。”
    “反观东汉末年,朝局**,君臣昏庸,宦官当道,百姓早已苦不堪言,所以才有黄巾揭竿从者云集之事。。得民心者得天下,所以先汉为之兴隆;失民心者失天下,所以后汉为之倾覆。阁下可知?”
    李泰在这一通言论之下竟找不到话来反驳,顿感大跌颜面,身躯不由气得微微颤抖了起来。
    李世民微笑点头道:“得民心者得天下,少年郎说得不错,当年高祖晋阳起兵,也是为了吊民伐罪反抗隋朝暴政,若没有黎民百姓的倾力支持,哪有我大唐现在的天下。”
    太子李承乾见魏王吃瘪,心头不由暗喜,脸上却故作一副深思的神色道:“父皇常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汉朝灭亡的原因的确值得我们深思借鉴,皇弟,看来你还得多多学习才是。”
    李泰闻言差点气得吐血,愤愤然地转过头去不做声了。
    房玄龄被余长宁的言论早已惊出了一身冷汗,此刻急忙干笑插言道:“请陛下入座歇息,微臣即刻安排酒菜。”
    李世民轻轻颔首,在他的殷情引领下步入北面大案落座,坐北朝南,正是王者尊位。
    乘所有人未注意,长乐公主走到余长宁身旁狠狠地踢他一脚,压低嗓音怒道:“不准多言,好好烤你的羊肉便可!”
    余长宁揉揉被她偷袭的膝盖,故作一脸委屈道:“好歹我也是在帮你说话,你竟如此不识好人心?”
    “谁要你帮忙!”长乐公主柳眉一竖,低声道:“若你胡乱说话惹得父皇不喜,坏了我的大事,看我不杀了你。”说罢冷哼一声,轻步离开了。

第105章 厨子落座
    房玄龄细心替太宗斟上美酒,又安排太子、魏王、长乐公主等人入住,待到全部安置妥当后,这才回身座入了东厢首案,拱手笑道:“微臣贱辰,竟有劳陛下与诸位皇子公主亲临,实在愧不敢当啊!”
    “爱卿言重了。”李世民浑不在意地摇了摇手,目光巡睃帐内一圈,捋须笑道:“大寿之日,为何爱卿府内竟丝毫未布置喜庆吉祥之物,反倒犹如平常啊?”
    “启禀陛下,今日虽是贱辰,然老臣素来不喜奢华张扬,但求简洁朴素便可,所以一不张灯结彩,二不红烛煌煌,三不接受贺拜,四不收受贺礼。”
    闻言,李世民缓缓点头,叹息出声道:“如此一来,爱卿是否有点太过苛求简朴了?”
    “非是老臣苛求自身。”房玄龄幽幽一叹,却又慨然拱手道:“华灯高烛,钟鸣鼎食谁人不喜?然而现在还有五万大唐将士远征高昌在外,他们每天日晒雨淋,风餐露宿,艰苦卓绝,老臣只要想到了这些,便是寝食难安,何有脸面张灯结彩喜气洋洋呢?”
    李世民听得肃然动容,拍案感叹道:“爱卿之言大是,西域黄沙漫漫路途坎坷,将士们何时才能看见家乡明月,父母妻儿?”
    轻轻一叹,他端起酒杯肃然道:“将士们恢拓境宇,振大唐之天声,朕谨此水酒一杯遥敬三军,但求一切安好,早日凯旋。”说完霍然起身,将满满一杯酒如银线般地缓缓撒在了地上,又斟一杯,自己汩汩饮干。
    众人纷纷起身效仿,一时间唯闻酒水溅地之声,浓郁的香气四处弥漫。
    之后,太宗又与房玄龄举杯对饮,酒过三巡之后,侍女们将早已准备好的菜肴端入了大帐,又轻捷地飘然离去。
    李世民一瞄案上的菜式,不禁饶有兴趣地品尝起来,片刻后方才放下筷子赞叹道:“宾满楼果然名不虚传,菜肴既有心意又有特色,妙也!”
    长乐公主见余长宁正笑吟吟地站在帐角,似乎对太宗的赞扬充耳不闻,不由恼怒他的后知后觉,只得轻笑帮腔道:“想必是余公子得知父皇亲来,所以尽心尽力精心烹饪,才做得如此好菜供父皇品尝。”
    除了太宗之外,众人皆不明历来眼高于顶的长乐公主为何竟要帮一个厨子说话,一时间不由有些疑惑。
    李世民似笑非笑地点点头,眼中的精光突然一闪而过,问道:“余长宁何在?”
    “我好好一个人站在这里,你丫不是明知故问吗?”余长宁心头暗道了一句,快步走至帐中拱手道:“草民在此,聆听陛下圣谕。”
    李世民右手轻轻一叩桌案,突然加重语气道:“你可知厨艺大赛时,朕吃了你的菜是什么感受?”
    余长宁琢磨了半天,轻笑道:“陛下当时一定是虎躯一震,唇齿留香,拍案叫绝道:是哪位厨师做的这一手好菜?当真凤髓龙肝,珍馐美味,绝世佳肴!”
    听他用如此轻佻地回答圣言,帐内诸人不由愣愣怔怔地看着他,全都吓呆了。
    李世民脸上倏忽出现了几丝怒意,突然拍案高声:“混账,真是大言不惭!来人啊,给朕将这刁民轰出去。”
    雷霆之怒如秋风过林大见肃杀,众人心头皆是微微一震,长乐公主更是脸色大变。
    李泰早已看这个跋扈的厨师不顺眼,闻言而起大步走了过来便要动手。
    “等等。”余长宁摇了摇手,看也不看气势汹汹的李泰一眼,对着太宗正色道:“敢问陛下,草民何错之有?”
    李世民目光凌厉,冷峻异常:“那日你做的大杂烩让朕味同嚼蜡,难以下咽,若不是你那些大道理讲得还不错,诗也吟得好,否则朕怎会给你加分?然而没想到你依然没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大放厥词不知谦虚,朕岂能轻易饶恕!”
    寻常大臣在天子如此震怒之下,早已吓得瑟瑟发抖跪拜在地,然而余长宁却如没事人般愣怔片刻,从容笑道:“若是如此,草民有言启奏。”
    “说!”李世民冷冷一个字,脸上看不出丝毫表情。
    “启禀陛下,那道大杂烩比起你平常品尝的那些美味佳肴来说,的确微不足道,甚至可以说是难吃,但那就是天下庶民吃的饭菜味道,粗茶淡饭,青菜萝卜,他们并不追求菜肴色香味俱全,而只简单的求得果腹温饱。所以当时草民并非用手做菜,而是用心做菜,将天下百姓的酸甜苦辣赋予菜中,不管陛下你觉得菜肴味道如何,那就是百姓的真切生活。”
    李世民面无表情地思忖片刻,突然问向左右诸人:“你们觉得他说得如何?”
    “一派胡言!”李泰冷冷一哼,率先出口。
    “余大厨的话本宫也不敢苟同。”高阳公主正色摇头。
    “不知所云。”李承乾亦是摇头。
    “长乐,你呢?”李世民遥望着脸色不停变幻的长乐公主,不由出言相问。
    李丽质与余长宁已算是一条船上的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虽万般不情愿,但还是咬牙开口道:“父皇,儿臣倒认为余公子此言有那么几分道理。皇室从来都是锦衣玉食高不可攀,不知民间疾苦为何物,譬如儿臣,从小出身宫闱哪能体验到老百姓盘中餐是何等滋味?然而那日品尝了余公子的大杂烩,儿臣顿时对庶民的生活有所感悟,更懂得了要勤俭节约,杜绝奢侈,珍惜每一颗粮食的道理。”
    话音落点,李泰等人不由愕然望着长乐公主,不知她为何要冒着被父皇责备的危险帮这厨师说话。
    李世民捋须点头,沉声道:“余长宁,既然长乐公主开口帮你求情,那么朕就饶你一次,然而你这样站在帐中始终碍眼,自己看看可有空位落座?”
    “谢陛下。。”余长宁喜滋滋地一躬,回身一望末尾还有两个空案,便大袖飘飘地走了过去肃然端坐。
    区区一个厨子居然能和王公大臣们同坐而食,帐内诸人顿时面面相觑不明所以,猜不透天子打的什么主意。
    长乐公主知道父皇已看破了他的心思,俏脸不由飞起了两朵红云,只得垂首不语。
    房玄龄早已替余长宁捏了一把冷汗,此刻不由松了口气,正欲开口,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