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帝婿 >

第624章

帝婿-第624章

小说: 帝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及至听完这个故事,余长宁陷入了久久的沉默中,半响才喟叹出声道:“勇士报国为国为民,最后却失去了挚爱的妻子,这老天爷真是太狠了。”
    杜禹英深有同感地点头道:“爱得深所以伤得深,这刘仁轨也怪可怜的。”
    窦伯平苦笑道:“所以总管想让刘仁轨指挥水师,那是不可能的,因为他现在心思根本就不在公事之上。”
    余长宁沉吟了一阵,正色道:“本官现在是非刘仁轨不选,此事容我思谋一番,看看能否有让他重新振作起来的办法。”
    接下来几天,余长宁一直在帐篷内思索此事,好在有杜禹英一并商量,倒是让他们想到了一个不错的主意,找来窦伯平一番计议,窦伯平听得连连点头,急忙下去安排去了。
    ……
    细雨纷纷洒落,树木苍翠欲滴,江都城外的孤山陷入一片朦胧之中。
    半山腰一处隐蔽之地,刘仁轨正枯坐在坟茔前痴痴凝望着,面前墓碑上的每一个字都已经深深地楔入了他的心海中,然而他依旧没有移开视线,神色大是落寞而悲伤。
    端起酒壶重重地灌了一口烈酒,刘仁轨也未拭擦嘴角溢出的酒汁,呆呆地说道:“娘子,我又来看你了,二十年恩爱一朝离别,没想到却是天人永隔,全都是为夫的错啊!”
    言罢,他突然伸出手臂抱住了冷冰的墓碑,仿佛如同抱住了妻子一般,两行热泪在脸膛上不停奔涌着,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
    一柄油纸伞顺着崎岖的山道飘了过来,伞下男子身着白衣,在霏霏细雨中尤为的引人注目,舒缓的脚步停在了刘仁轨身旁,男子沉默一阵,低声吟哦道: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轻轻的话音落点,刘仁轨浑身一震,转过头来望着身后的男子,冷声问道:“你是何人?这首词是从何得到的?”
    心知他那日醉酒,已经不认识自己,男子露出了一个淡淡的笑容,平静清晰地开口道:“本官乃国子监祭酒,平东道总管,驸马都尉余长宁,奉命前来水师大营领军出阵,刘都尉,久违了。”
   

第1112章 任人唯贤
    刘仁轨眼眸瞳孔微微收缩了一下,显然震惊男子的身份,半响之后这才淡淡问道:“你还没有回答我的第二个问题。”
    余长宁丢掉手中的油纸伞,整个人暴露在了雨水的冲刷下,轻叹出声道:“在下来到水师大营点军出征,得知刘都尉与夫人的故事,感动至深,所以作了这首诗词,不妥之处,还望刘都尉指教。”
    刘仁轨默然半响,叹息出声道:“某自小饱读诗书,也自认为文采斐然,然而今日听到大人这首词,才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此词情真意切,感人肺腑,一字一句都表达着对亡妻的思恋,实在刘仁轨心头所思,多谢大人垂怜之恩。”
    余长宁轻轻颔首,很有感触地说道:“刘都尉对令夫人的确是用情至深,然而你却不懂得逝者已逝,生者更应该坚强的道理,整日买醉留恋于此,浑浑噩噩度日,视国家大事,黎民安危于无物,一个大好男儿就此沉沦,实在可惜可叹!”
    听到此话,刘仁轨双目陡然就红了,站起来厉声辩驳道:“余大人,正是因为以前我太在乎功名利禄,家国黎民,顾大家而舍小家,才使得夫人难产而死,所有的一切都是我的过错,我现在放弃一切陪在夫人身旁,这难道还有错?”
    余长宁轻轻地皱起了眉头,问道:“刘都尉,我在这里想问你一句,不知你以前忙于公事的时候,令夫人是否支持你?”
    刘仁轨吐了一口长长的浊气,说道:“夫人是世间上最贤惠的妻子,不管我事务再怎么繁忙,睡得再怎么晚,她都会一直陪伴在我的身边,而在我出征在外的时候,她更悉心照料家中事务,自然对我十分的支持。”
    余长宁正色道:“不知刘都尉可曾听过杀妻求将的故事?”
    刘仁轨看着余长宁,却没有说话。
    余长宁自顾自地的说道:“战国之时,吴起本为鲁国臣子,齐国派军前来攻打鲁国,鲁君想任命吴起为将,但顾及吴起的夫人乃齐国人,所以犹豫不决,不料吴起的妻子无意中得知了此事,因担心自己耽搁夫君前尘,所以自刎而死,最终鲁君任命吴起为将,击败了齐国来犯大军。吴起的妻子此举本是好意,然而正是因为此事,却让吴起背上了杀妻求将的恶名,以至于吴起后来连投诸国而无用,若非后来魏文王慧眼识珠,只怕这位绝世名将便要泯灭于世间了。”
    说到这里,余长宁顿了顿,肃然开口道:“同理,刘都尉夫人支持都尉公事,本是贤妻良母之典范,然而不料都尉你却耿耿于怀夫人死因,置家国大业,庶民疾苦而不顾,而导致这一切的令夫人,只怕也难逃亲戚乡邻的口舌,本官认为,刘都尉唯有振作奋发,建立不世功勋,才能对得住令夫人为你所做的一切。”
    铿锵有力的话音落点,刘仁轨如遭雷殛,耳畔亦是嗡嗡哄哄地作响不止,经过余长宁的一番点拨,他似乎有了一种恍然顿悟的感觉。
    余长宁继续说道:“令夫人之事感人至深,本官与窦将军商量,决定上报朝廷为令夫人表功,同样,也为天下所有将领军卒的夫人表功致谢,因为正是有了她们默默的付出,才使得大唐雄师横扫天下,建立煌煌功业。”
    刘仁轨肃然一个长躬,抱拳哽咽道:“多谢大人厚爱,末将替夫人感谢大人。”
    余长宁轻轻颔首,拍着刘仁轨的肩头正色道:“刘都尉,本官言尽于此,你好好思量,若是愿意陪同本官出征,明日午时,本官在水师大营中等你。”
    刘仁轨犹豫了一下,终是点了点头。
    翌日午时,身着甲胄的刘仁轨精神抖擞地出现了。
    来到中军大帐,他对着余长宁深深一躬,亢声开口道:“末将刘仁轨现已归营,见过总管大人。”
    余长宁见他果然顿悟,不由大喜过望,亲自上前将他扶了起来,笑道:“有刘都尉相助,实在如虎添翼,刘都尉听封。”
    “听封?”刘仁轨和窦伯平都是愣了愣,面面相觑以为自己听错了。
    余长宁正色道:“本官临行之前已经禀明陛下,可临时任命一位副总管统帅大军,先就封水军都尉刘仁轨为平东道副总管,统领两万水师随本官出征!”
    震惊!无以伦比的震惊!
    刘仁轨傻乎乎地望着余长宁,依照他的都尉之职,最多只能统帅千人,楼船三两艘,然没料到刚刚归营,余长宁便对自己委以重任,统领水师两万,楼船百艘,即便是水师将军窦伯平,只怕也从未统领过如此多的战舰出战,一时之间他当真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然震惊之后,刘仁轨更多的却是惶恐,他拱手道:“大人,刘仁轨才疏学浅,加之从未统领过如斯大军,请你收回成命。”
    余长宁摇手正色道:“本官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我相信刘都尉会是一匹还未飞驰的千里马,你就不要推辞了。”
    窦伯平眼见爱将受到余长宁这般肯定,不由衷心为他感到高兴,笑道:“仁轨,既然余总管相信你的才能,你就不要推辞了。”
    刘仁轨犹豫了半响,心里面腾升出了士为知己者死的感动,单膝跪地抱拳道:“末将愿担任平东道副总管,为大唐建功,多谢大人信任。”
    余长宁点头笑道:“好,从现在这一刻开始,刘都尉便是我平东道副总管了,当务之急,请副总管尽快挑选出海战舰,随时准备出征。”
    走出大营,余长宁回到营中,想及可以将具体事务全部交给刘仁轨去做,心里面便是说不出的轻松。
    杜禹英仍旧十分的不解,出言询问道:“这刘仁轨才能并不昭彰,大人你也从未见过他统帅水师演练,为何这次要一意孤行任用他担任副总管之职?”
    余长宁自然不会告诉杜禹英自己有先见之明,此际拍着膝盖笑嘻嘻地回答道:“本官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掐指一算,便算出刘仁轨乃是天上将星下凡,只要任命他统帅水师,我们一定能够大获全胜。”
    杜禹英知道余长宁连最为简单的天干地支都不知道,那掐指一算必定是丝毫没有根据,嗤之以鼻道:“大人如何决断禹英管不着,然有一点禹英想要提醒大人,此战的对手可不是突厥汗王甄云,面对大人根本不会心慈手软,望你能够慎重从事。”
    余长宁笑道:“军师此番言论本官暂不采纳,结果如何,就让我们拭目以待便是。
   

第1113章 航海途中
    五天之后,欧宁羽带着百余武林人士来到了水师大营,其中正道七派的掌门人赫赫在列,可见正道武林对剿灭魔教的重视。
    余长宁向欧宁羽备细讲述了水师的具体情况,当听到统帅水师将领的名字时,欧宁羽美目一亮,有些惊讶地笑道:“竟是刘仁轨?你如何将他找到的?”
    余长宁见欧宁羽似乎听过刘仁轨的名字,一时间大为惊讶,问道:“难道欧师认识他?”
    欧宁羽愣了愣,失笑道:“只听说过他的名字,倒从未见过,既然现在万事俱备,不知总管准备多久出发?”
    “为了防止消息泄露,当然是越快越好。”
    欧宁羽击掌道:“好,那就明天,请余大人单独为武林侠士们安排一艘楼船,以便我们相互照应。”
    第二天清晨,如雷似潮的战鼓声破空响起,百余艘楼船缓缓地驶出水师大营,顺流而下向着大江口驶去。
    余长宁所乘的五牙战舰被包裹在战船之中,五层高的重楼上立着一排战鼓,平东道副总管刘仁轨正是凭借响亮鼓声,指挥整个船队令行禁止。
    站在司令台上,刘仁轨也是振奋莫名,这百艘楼船是大唐水军的主力,如今交由他亲手指挥,一股雄心壮志的豪迈之情在心里油然而生,同时,他也对余长宁感激不已,毕竟是这位年轻的主帅,给了自己这样的机会。
    船队乘风破浪一日百里,三日后抵达大江出海口,在胡逗洲补充了淡水食物,其后沿着海岸线扬帆北上,进入了浅海之中。
    余长宁虽已经两世为人,然还是第一次来到大海上,矗立重楼向远方望去,阳光照耀下的海面波光鳞鳞,闪烁着五光十色的光环,水天相交处,海水和天空似乎合为一体,分不清是水还是天,海波浩浩荡荡,深不可测,神秘而又悠远。
    旁边站立的苏紫若也是感触至深,来到这一望无际,毫无遮拦的大海上,才能感受到天地之辽阔,也使得整个人的身心为之放松,特别是能够陪伴在余长宁的身旁,苏紫若更是感觉到说不出的满足。
    呆呆矗立了半响,苏紫若脑海中突然飘出了一个疑问,轻声问道:“大海的另一端,又是什么地方呢?”
    杜禹英默然了一阵,回答道:“大概是倭国吧,听闻他们的国家乃太阳升起之地,位于世界的最东方。”
    “噗哧”一声,余长宁忍不住笑出了声来。
    杜禹英芳心微嗔,冷哼出声道:“敢问余大人笑从何来?”
    余长宁眨了眨眼睛笑道:“两位姑娘,此际处于大江口,东面并非是倭国,而全为辽阔无尽的大洋,这片大洋面积大约占整个世界的一半,水深莫测岛屿无数,穷极人一生也不可能将之走完,而在大洋另一端,则是一片还未开发的土地,依照现在的航海技术,根本是无法抵达。”
    杜禹英没好气的白了余长宁一眼,挽着苏紫若的手臂道:“紫若,你不要听他胡说,他这个人从来都没个正经。”
    正在此时,只闻“嘭”地一声水响,海面上突然腾升起了一道水柱,犹如喷泉般冲了老高,水花四散飘落如同大雨,顿时淋了三人一身。
    “呀,水中似乎有东西。”苏紫若不顾**的周身,立即出言提醒。
    余长宁走到凭栏前一看,哑然失笑道:“哦,没关系,是一条蓝鲸而已,放心,它不会攻击我们的。”
    杜禹英和苏紫若毕竟从未见过鲸鱼,眼见这般庞大大物在五牙战舰旁游弋嬉戏,一时之间俏脸都是有些隐隐发白,深怕它会突然张开大口,将战舰拖入水中。
    这只蓝鲸颇为顽皮,一会左一会儿右的在楼船周围不断穿行着,水师军卒们暗暗称奇,全都来到甲板上看热闹,一时间评头论足的声音不绝于耳,过得半响,蓝鲸似乎不堪忍受这么多好奇的目光,终于扬起尾巴一个翻滚,潜入海中消失不见。
    杜禹英这才松了一口气,刚转过身来想要对余长宁说话,却突然发现余长宁盯着自己陡然双目圆睁,模样竟是震惊不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