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帝婿 >

第599章

帝婿-第599章

小说: 帝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刚一落座,长乐公主便微笑说道:“今日父皇驾临长乐府邸,长乐和驸马都是荣幸至极,特意备置了火锅家宴。供父皇品尝。”
    “长乐和余卿有心了。”李世民颔首一笑,指着案上的火锅望着欧宁羽微笑道,“此物乃是余卿所发明而成,其香其辣冠绝当代,即便是朕,也时常在宫内备置火锅品尝,宁羽不妨试试?”
    欧宁羽美目瞟了余长宁一眼,目光中闪烁着玩味之色,双手结道家手印,对着李世民微微欠身道:“民女遵命。”
    李世民手指关节一敲长案,笑道:“既然如此,那么就此开宴。”
    几人立即欣然领命。
    欧宁羽身居昆仑剑斋多年,且道家提倡清心寡欲,所以口味极其清淡,寻常菜肴中若是有茱萸等辣物,一般都不会食用,然不知今日为何,对于火锅,欧宁羽似乎特别喜欢,更不需要旁人提点便能揣摩着食用,这不禁令李世民大感高兴,因为能够让欧宁羽高兴的事务实在太少了。
    用罢午膳,侍女们飘然入内收拾餐具,并煮制了一壶酽茶,茶水清淡微感苦涩,正可清除口中油腻。
    捧着温暖的茶盏,李世民笑道:“这次宁羽救晋阳一命,朕实在感激不已,晋阳公主乃朕之幼女,也是长孙皇后过世留下的女儿,若是不幸夭折,朕一定会大是悲恸。”
    欧宁羽微笑道:“宁羽与长孙皇后情意甚笃,自然不会见死不救,陛下客气了。”
    李世民微微颔首,突然收敛笑容正色问道:“臣听余卿提及,宁羽在诊治晋阳之时,不甚被魔教妖人所伤,而且还身中剧毒,不知现在可有大碍。”
    “启禀陛下,经过日夜调息,目前身子已恢复得差不多了。”
    “如此甚好。”李世民长吁了一口气,目光严厉肃杀,“那魔教向来作恶多端,朝廷一直不予余力的进行剿灭铲除,可惜听闻其总坛已远遁海外,教中弟子在中原活动也是甚少,否则岂能容他贼子猖狂!”
    听李世民此言,陪坐在旁边的瑶瑶秀眉一拧,俏脸微露不悦之色,毕竟她在魔教多年,以前更是不折不扣的小妖女,自然心里会有所不高兴。
    长乐公主有些担忧地开口道:“师傅,你与武不破决斗关系生死,不知可有万全的把握?”
    欧宁羽斟酌了一番,微笑答道:“世间岂会有万全把握之事?只能说赢的机会还是很大,长乐就不用替为师担心了。”
    由于两人乃是君子之斗,李世民即便身为帝王,在其中也是帮不上什么忙,沉吟了片刻,对着余长宁正色道:“余卿,此番决战之事,就交由你具体负责,若是宁羽有什么要求,不管你用什么方法,都必须办到。”
   

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心如止水
    没想到刚回来不久,便又揽上了一件重要的差事,余长宁心里不由大吐苦水,只得拱手应命道:“微臣遵旨。”
    李世民点点头,问欧宁羽道:“余卿乃是长乐之夫,算是你的小辈,有什么需要你也毋须客气。”
    欧宁羽看了余长宁一眼,这才笑道:“好,宁羽多谢陛下圣恩。”
    望着眼前伊人,李世民在心底发出了一声轻轻的叹息,捋须笑道:“说起来刚才朕还没去长乐公主府的后院看看,乘午后还有闲暇,就前去一观。”
    长乐公主雀跃笑道:“父皇有此雅兴,长乐自然相陪。”
    谁料李世民却摇了摇头,笑道:“朕想与宁羽聊聊昔日之事,就不用你们晚辈相陪了,不知宁羽意下如何?”
    欧宁羽微笑作礼道:“自然遵命。”
    待到李世民和欧宁羽前去后院之后,长乐公主蹙着眉头神情止不住的疑惑,问一旁的余长宁道:“驸马,你可有觉得父皇与师傅之间看起来怪怪的?”
    “何怪之有?”余长宁啜了一口热茶,一副事不关己的模样。
    瞧他这般漫不经心,长乐公主芳心微嗔,伸出纤手在他腰间狠狠地拧了一把,这才怒声道:“你难道就没有发觉刚才父皇是想故意支开我们,与师傅独处么?”
    闻言,瑶瑶恍然醒悟道:“听姐姐说来,好像正是如此,不知宁羽前辈与陛下以前是什么关系?”
    余长宁笑嘻嘻地说道:“两位公主,本驸马奉劝你们对这些事情还是少猜测,少议论为妙,若是你们仔细留意,便可发觉陛下对美人儿师傅可不是那么单纯。”
    “什么不是那么单纯?”长乐公主依旧是一头雾水。
    眼见此地没有外人,余长宁所幸坦然直言道:“难道你们就没有发觉,陛下看美人儿师傅的眼神,与我看你们的眼神是一样的么?”
    长乐公主细细地品味了半响,登时脸色大变。目瞪口呆地失声道:“你,你是说父皇与师傅……他们,他们……”
    余长宁郑重其事地点了点头,压低声音道:“不过却是襄王有心神女无梦,你的父皇似乎是单相思啊!”
    长乐公主被这一席震惊得呆坐案前,久久说不出话来。
    后园之内,李世民正负手与欧宁羽漫步在碎石小径上。大雪飘飞,白雾茫茫。远方的景物一片混沌。
    行至池畔凉亭,李世民默默地注视着矗立在池中的假山奇石,叹息道:“朕还记得当初我们初遇之时,便是这样的天气,往事如梦似幻,不知不觉都已经过去这么多年了!”
    欧宁羽望着这位冠绝千古的明君,发觉到他的两鬓已经微微斑白,脸上皱纹的线条也是愈来愈深刻,一时间不禁感叹中来。轻声说道:“那日陛下与长孙皇后在渭水之畔遇险,宁羽碰巧路过击退刺客,陛下礼贤下士邀宁羽前去画舫一叙,围炉畅谈议论古今,往日依旧历历在目!”
    “其实当时朕万般没有料到,自己竟能从秦王变为皇帝。”李世民苦涩一笑,眉宇间大是惆怅。
    欧宁羽正色道:“陛下文韬武略英勇盖世。天子之位由陛下继承,正是不二的选择,这二十年的贞观之世,已经足够书录陛下赫赫的功业,供后世景仰。”
    李世民轻轻摇了摇头,说道:“你我相交多年。朕也不愿意瞒你,就实而论,其实李建成的才能并不弱于朕,只是大唐立国之后,他身为储君须得坐镇中枢,能征善战之名不显罢了。不过建成为人多疑气量狭窄,因朕之功绩让他心生猜忌。担心朕会影响到他的太子之位,才决定对朕施以毒手,朕也是无奈反击啊!因为若不反击,最后只能是死路一条。”
    “玄武门之变后,朕令人篡改史书大肆贬低高祖和太子建成,这些年更是繁荣国内,征伐域外,一洗两晋以来中原颓废之势,目的也只是让自己的皇位来得名正言顺罢了。”说完这些,李世民语气涌出了几分悲凉之情,叹息道,“朕这皇位本就来得名不正言不顺,所以生平对家业传于嫡子的观念有些厌恶,太子李承乾乖张无能,朕多次想将他废之却没能下定决心,以至于酿成了秋狩叛乱,上梁不正下梁歪,诚所谓也!”
    欧宁羽听得良久默然,知道李世民是在懊悔昔日诸多错事,思忖半响,幽幽叹息道:“家业传于嫡子,乃礼法使然,庶子即便再有才能,也是于事无补,然而皇帝之位干系甚大,牵一发而动举国,若是让嗣子继承,昏庸与睿智、残暴与仁慈皆是没有定数,遇明君则天下安,遇庸君则天下乱,此乃皇权最大的隐患,贞观之世已近二十年,宁羽相信在天下万民的心中,对于陛下自然会有一番公道的评判。”
    “宁羽,还是你最懂我。”得到欧宁羽如此肯定,李世民心头激动不已,他突然抓住了欧宁羽露在外面的纤手,语气竟有丝丝地颤抖,“你我相识久矣,李世民为人如何你也应该知晓,无忧逝多年,朕却一直未立皇后,其中固有对无忧的思念,然而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朕的心头一直有一个影子,后位乃是为了她虚位以待啊,宁羽,你……知我的心思么?”
    欧宁羽心知该来的总归要来,心里不禁暗暗一叹,纤手虽是任由他紧紧握着,语调却是舒缓镇定:“陛下之意宁羽岂会不知?然宁羽毕竟乃是修道之人,追天道而弃人道,男女之情对宁羽来说不过是镜中水月,过眼云烟,对与陛下的好意,宁羽只能说声抱歉了。”
    闻言,李世民如遭雷噬,脸色也是瞬间惨白,今日他好不容易说出了压在心头多年的话,然依旧是如此结局。
    他长长一声鼻息强迫自己平静下来,问道:“难道你这一生,就没有动过男女之情?”
    望着飘落池中的雪花,欧宁羽嘴角划出一丝苦涩的微笑:“动过,想过,念过,但却只能选择遗忘,看破了繁华,也就心如止水。”
   

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无奈差事
    话音落点,李世民心头顿觉五味杂陈,他实在没想到仙女一般的人儿也曾动过凡心,一时间,心头不禁涌出了强烈的妒忌之心,他尽量平复自己的语气道:“是谁?莫非是武不破?”
    欧宁羽微微一怔,转头一本正经道:“陛下,你是在怀疑宁羽的眼光么?”
    李世民细细一想,这才明白了欧宁羽的话,想笑却是笑不出来,只得叹息一声道:“也不知是何人物,竟能得到宁羽的眷恋,若是可以,朕真想见他一面啊!”
    欧宁羽轻轻一笑,却没有回答他的话,目光深邃而悠远,缅怀的心思早就飘到九天之外去了。……
    ……
    銮驾离开之际,李世民将余长宁单独叫到了一边,正色吩咐道:“余卿,朕有一件机密要事吩咐你去做。”
    见李世民脸膛发白,神色有些难看,且口气也是如此凝重,余长宁心里面不禁一凛,正色道:“陛下请说。”
    李世民眼眸中闪动着摄人的寒光,冷冷道:“时才朕与宁羽攀谈,得知她也曾为男子动过凡心,你去调查一下,那男子是谁?查明了尽快上报给朕。”
    余长宁一脸愕然,结结巴巴道:“陛下……这,这是为何?”
    “你不用管这么多,让你做便去做,还有一点,此事不能让其他人知晓,若是有什么风言风语传入朕的耳朵里,当心朕摘了你的脑袋。”
    余长宁愣怔了一番,大概猜到了事情的缘由,急忙领命道:“微臣遵旨。”
    李世民满意地点了点头,这才登上高车去了。
    李世民走了之后,余长宁依旧矗立在府门外久久回不过神来,长乐公主看了好久,忍不住走上前来问道:“驸马,刚才父皇给你说了什么?为何你魂不守舍的样子?”
    余长宁重重一叹,却不知道该从何说起,万般郁闷道:“今日。可是打破了一个大大的醋坛子啊!”
    夜晚,余长宁与长乐公主同塌而眠,公主睡去之后他辗转反侧,脑海中竟是李世民交代之事。
    尽管李世民吩咐的时候,没有规定具体完成的时间,不过余长宁看来,李世民已经将此事放在了心头。免不了要经常追问的,所以调查速度理应是越快越好。然而如调查,余长宁却是丝毫没有定见。
    经过这些日的相处,余长宁也大概揣摩了一番欧宁羽的性格,她生性淡泊与世无争,然而面对重要之事重要之人,却表现出了一种令人敬佩的执着,与苏紫若那种拒人于以千里之外的冷冷清清不同,欧宁羽的冷清更多像是一种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的孤寂,很难能够对他人敞开心扉叙说心声。要撬开她的嘴巴调查出她心仪之人,谈何容易?
    不过圣命一下,即便再是难办余长宁也要想尽办法完成,带着这般郁结的心思,直到雄鸡初啼之际余长宁才朦胧睡去。
    第二天一早,余长宁顶着两个偌大的黑眼圈在偏厅用膳,看得瑶瑶兀自惊叹不已。一双好看的美目意味深长地看了余长宁和长乐公主一眼,轻笑道:“昨夜驸马和姐姐,莫非是因为久别重逢,以至于很是疲惫?”说完,露出一个促狭的笑意。
    长乐公主已是过来人,瞬间便听懂了瑶瑶的弦外之音。俏脸顿时漾起了一抹酡红,瞪了余长宁一眼道:“是这位余大人满腹心事,忧心忧国,在榻上一会儿长吁短叹,辗转难眠,与本宫可不相干。”
    瑶瑶美目一转,笑问道:“哦。原来如此,不过我们家的驸马,对于国事可没多大的兴趣,儿女私情才是他的强项,不知是哪家的小姐,让他这般难以入眠呢?”
    余长宁好气又是好笑,放下碗来无奈道:“你就不要瞎猜了好不好,正所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昨夜本驸马自然是忧心公事,岂有他哉!
    在余长宁看来,替陛下调查情敌自然也是公事之一。
    “好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长乐公主听得美目一亮,仔细地品咂了半响,却又失笑道,“不过驸马吟来,却有一种不伦不类的味道,驸马呵,你有这般高尚的为官品格么?”
    余长宁老脸难得一红,捧起饭碗道得一声“吃饭”,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