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帝婿 >

第585章

帝婿-第585章

小说: 帝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芳踪难觅
    余长宁膛目结舌地愣怔了半响,突然坚定道:“阿史那·思摩乃是你的杀母仇人,报仇雪恨有什么不对?况且他都已经死了这么多年,只要我向陛下禀明情况,陛下一定既往不咎。”
    “可是,秦清乃不择不扣的魔教妖女,满手血腥杀人无数,你难道就不介意?”
    “不介意,我最喜欢的就是魔教妖女,满手血腥又如何?我相信姐姐一定不会滥杀无辜,杀的都是应该杀的人。”
    望着他努力挤出的笑容,秦清芳心掠过一丝凄然,正色道:”你错了,秦清为了魔教,为了报答师傅的养育之恩,杀人之前从来不会理会他的好坏,只要师傅的命令,即便他是皇帝,我也照杀不误,你不是好奇我为何这么碰巧救了你么?因为兵变那晚,也有我们魔教弟子身在其中,而且是由我统帅,负责刺杀李世民。“
    余长宁心头狂震,脸膛霎那间变得惨白,结结巴巴道:”你,清姐姐,那晚竟是你们?你为何要这么做?“
    “我给你说过,我是妖女,只懂得服从师傅的命令,从来不问那是为什么。”秦清幽幽一声喟叹,“而且追杀你和小师妹的司徒骜,也与我是一伙的,这样的妖女,难道你还喜欢?”
    余长宁傻乎乎地呆愣着,突然正色问道:“你们究竟是受了何人指使,前来刺杀陛下?莫非是魏王?”
    此刻的他,依旧以为是李泰发动的兵败。
    秦清不置可否地一笑,说道:“不管是谁,也改变不了我是同谋的事实。“
    余长宁脸色阴沉地沉默着,他实在没有料到秦清竟牵涉到了叛乱之中,这可是抄家灭族的死罪,不管什么人求情都是没用的。
    见余长宁久久说不出话来,秦清轻叹一声道:”男女之情不过是过眼浮云,秦清所追求的乃是魔教的权势地位,我的确很喜欢你,但并不是非要在一起,人生中还有许多值得我们去追求的东西,对吗?“
    余长宁心头说不出的沉重,万般思绪郁结在心纷乱不已,当他再次回过神来的时候,身旁伊人早就已经出门而去,唯有一丝残存的篝火微微地摇曳着。
    接下来几天,余长宁和秦清都是寡言少语,即便是说话,也尽量不去触碰那些敏感的话题。
    值得可喜的是,现在余长宁已经能够下床活动,手臂也恢复了正常,只是还没有多少力气罢了。
    勉强能够行走之后,余长宁立即归心似箭,但他却知道光凭现在的情况,是根本不可能顺利走出深山的,所以也只能再等一段时间再说。
    这日深夜,余长宁尚在熟睡,盘腿坐在另一端角落的秦清突然睁开了眼睛,她有些疑惑地皱了皱眉头,随即起身出门,掠进了茫茫夜色之中。
    不知过了多久,一阵沉雷般的马蹄声将余长宁惊醒了过来,他起身揉了揉眼睛,叫得一声清姐姐,却发现秦清根本不在木屋之内。
    正在他暗觉奇怪之时,马蹄声已是越来越近,约莫估计了一下,只怕不下数十人
    疑惑地打开房门步入外面的草地上,余长宁看见一片火把犹如流星般飞驰而来,期中传来几句叫骂之声:“好像去了那里,快追。”
    余长宁惊疑不定地看了看,不清楚来人是谁,正欲闪身躲避,突然有人高声道:“前面有人,快,将他围住。”
    话音刚落,马蹄声已经响彻余长宁耳边,飞扬的尘土中,一队骑士将他包围在了阵中,明亮的火把晃得余长宁几乎快要睁不开眼睛。
    “你是何人?为何将我们引来此地?”
    余长宁眼睛终于适应了光线,只见发话之人乃是一名身着唐军甲胄的年轻骑士,英武厚重的脸膛上布满了凝重之色。
    一见是朝廷骑兵,余长宁立即放下了心来,淡淡道:“我叫余长宁,将军乃是何人?”
    “哼,本将乃是北衙禁军校尉陈……”一言未了,年轻骑士不能置信地瞪大眼睛,尖声问道,“什么,你就是余长宁驸马?”
    余长宁点了点头:”不错,正是我。“
    年轻骑士陡然“啊”地一声大叫,翻下马背激动不已地躬身道,“启禀驸马爷,自从你失踪之后公主殿下一直担心不已,所以出动大军在南山之中搜寻,没想到今晚终于找到你了。”
    余长宁微笑颔首,却听见年轻骑士继续说道:“刚才我们正在半里开外的山谷中,本没计划前来此地,没想到却突然出现了一个黑色人影偷袭我们,为了追击他,所以才前来了此处,没想到驸马爷竟在这里。”
    “清姐姐……”余长宁瞬间明白了过来,喃喃自语了一句,举目四顾,四周黑压压的一片,哪里还有秦清的影子。
    年轻骑士轻叹一声道:“也不知是何人竟有如此本事,听闻南山之中常有鬼怪出没,只怕大伙儿是撞了邪啊。”
    “是啊,撞了邪,说不定是撞到了一只美丽狡猾的狐狸精。”余长宁苦笑说得一句,知道秦清是故意将这些唐军骑士引来救自己,此际的她必定不会出现相见告别的。
    心念及此,余长宁郁郁一叹,招手道:“事不宜迟,我们走吧,争取早点出山。”
    年轻骑士领命点头,吩咐手下让出一匹坐骑,其后扶着余长宁翻上马背,顺着山道出谷而去。
    望着那队渐渐远去的唐军骑士,秦清早已忍不住泪流满面,她深深地吁了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面色复杂地看了余长宁离去的方向一眼,这才转身消失在了沉沉的夜色中。
    ……
    出得南山,已是三日之后了。
    在那队骑士的护持下,余长宁刚刚走到狩猎大营前,便看见一支马队风驰电骋般席卷而至,为首两骑便是身着劲装的长乐公主与瑶瑶。
    余长宁为之一愣,翻下马背笑嘻嘻地张开了双手,迎接两女。
    果然过得片刻,两位公主皆是飞奔而至扑入了他的怀中,抱着他大哭了起来。
   

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长安秋色
    哭声中包含了深深的思恋,以及十来日的担惊受怕,余长宁不由将她俩搂得更紧了,低声道:“不要哭了,我这不是没事么?”
    长乐公主点了点头,对着余长宁破涕为笑,说道:“虽然晚了一些,但你总算没有骗我,平安回来了。…… ”
    余长宁故意苦着脸道:“若非是伤了身子不能跋涉,我肯定早就已经回来面见公主,嗯,还有我的儿子。”言罢,他看了长乐公主的小腹一眼,不由嘿嘿一笑。
    长乐公主嗔怪地捶打了余长宁一下,拉着瑶瑶轻叹道:“除了本宫之外,汉和也是念你得紧,这段时间还时常自责未能保护好你。”
    余长宁一看,果见瑶瑶一张小脸上写满了愧疚之色,不由笑嘻嘻地说道:“司徒骜武功绝世岂是我们能够抵挡的?娘子你也已经尽力了啊,何必如此自责。”
    瑶瑶脸色这才好了一些,有些不解地问道:”当时我第一时间到得山崖找你,为何却不见了你的影子?相公,这段时间你去了何处?”
    由于秦清牵涉到了叛乱之中,余长宁有心替她隐瞒,在回来的路上便想好了说辞,喟叹一声道:“那日~~~~我滚下斜坡坠入深溪,不知随波逐浪了多久,才幸运地被一个路过的猎人所救,其后那猎人扶我到他打猎的小屋中养伤,直到前几天才被前来搜寻的骑士找到。”
    长乐公主不疑有他,满是感激地点头道:“也多亏那猎人救了你一命,否者后果难料也!对了驸马,你可知恩公姓名?”
    余长宁回答道:“那猎人高风亮节救人之后不求回报,照顾了我几天便离开了,我也不知道名字。( )”
    “那的确是可惜了。”长乐公主闻言一叹,突然又正色说道:“我们在此已经耽搁了很多天,父皇有令找到你之后立即返回长安,还是早点回去吧。”
    余长宁点头应是,也不前往狩猎大营歇息。马不停蹄地向北而去。
    ……
    晚秋的长安,朱雀道旁的梧桐树已经黄了,在微风的吹拂下飘零滑落,为京师抹上了一丝秋的气息。
    梧桐一叶落,天下皆知秋,以往到了这个时候,长安城的百姓都会乘着这不冷不热的季节。置办冬日里所需的货物,如棉絮、如米粮、如肉食等等。但今年的晚秋,长安城却弥漫着一丝肃杀的气氛,城门全部戒严,城墙布满甲士,鲜衣怒马的北衙禁军在街道上来回巡视,许多未经证实的消息一个接一个响彻在庶民们的耳畔:
    “太子李承乾密谋造反已被天子诛杀!”
    “魏王李泰在当夜被太子残忍杀害!”
    “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大理寺组成专门法庭,由几位丞相一道调查兵变真相。”
    “陈国公侯君集被定罪,公羊世家公羊朽被定罪,汉王李元昌被定罪。许多与太子暗中来往的大臣都被罢职待审,整个官场动荡不堪。”
    皇室血腥的秘闻对于庶民们来说便是最好的谈资,一时间大街小巷,茶楼酒肆都是关于这场叛变的内幕秘闻,至于消息是否可靠,当然就只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两仪殿内,端坐御座上的李世民正大发雷霆。将房玄龄一干丞相训斥得是狗血淋头。
    事情的起因,正是因为定刑量罪之事。
    原来按照大唐律法,即便是十恶之首的谋反作乱,也没有诛九族、凌迟处死的行刑方式,最多不过首犯从犯处死,罪犯男性家属流刑两千里。女眷罚没掖庭宫为奴,所以几位丞相一商量,便依照《贞观律》厘定了罪名。
    然而没想到的是,李世民刚听完禀告,突然就大动肝火,认为李承乾叛乱的首要原因,便是受到了侯君集、公羊朽的蛊惑。所以对于这两人,实在不能这般轻判,言语中透露出想要将陈国公府和公羊世家满门抄斩,已经死去的首犯侯君集处于鞭尸之刑,公羊朽处于凌迟之刑的意思。
    李世民已从中年步入了老年,不复盛年时期的英锐,本就有些刚愎自用的秉性在身上出现,加之这次痛失视为继承人的爱子,自然备受打击,所以才想动用酷刑惩治人犯。
    虽然遭到了训斥,然而作为群相之首的房玄龄却没有一丝一毫的退让,绷着老脸禀告道:“陛下,国家律法概不二出,若是制定律法者不遵循律法大开杀戮,实在有违天道,请陛下三思。”
    李世民喘着粗气道:“不管如何,如此量刑还是太轻了,你们回去之后再翻阅典籍,商讨如何定罪。”
    房玄龄大感为难,正欲继续反驳,不料李绩偷偷拉了他一把,示意他不要再说。
    李绩刚从并州大都督府长史任上归朝,调任兵部尚书之职,加同中书门下三品,参预朝政,已是成为名副其实的宰相,加之他与房玄龄私交甚好,所以才暗中提醒。
    房玄龄轻叹一声,垂下眼帘应道:“微臣遵旨。”
    走出两仪殿,群相纷纷告辞,房玄龄与李绩漫步宫道一路无话,半响之后,房玄龄才停下脚步认真问道:“莫非英国公也认为老夫量刑有错?”
    李绩捋须轻叹道:“房相办事历来厚重稳健,否则也不会统领朝纲这么多年,这次量刑根据《贞观律》制定,也并无不妥之处,然而房相精于政事,却疏忽人情,自从狩猎返回,陛下一直处于愤怒暴躁之中,加之听闻晋阳公主突然身染重病,太医诊断命不久矣,因此陛下才会这般动怒。”
    房玄龄惊讶道:“狩猎回来之时晋阳公主不还好好的么?为何突发恶疾?”
    李绩摇了摇头叹息道:“前天陛下已经责成太医署尽快查明病情,不过直到现在,太医也诊断不出所以然来……”
    房玄龄听得一阵默然,嘴唇动了动却没发出声音,半响才发出了一声沉重的叹息。
    便在此刻,宫道另一端突然走来两人,渐行渐近,竟是余长宁和长乐公主。
   

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非你莫属
    得知余长宁不甚坠崖失踪后,房玄龄着实紧张难过了好多天,毕竟余长宁已是成了自己的准女婿,他若不幸身故,房玉珠一定特别伤心。(  。
    昨天收到余长宁平安无事的消息后,房玄龄自己高兴之余,立即将这个喜讯禀告李世民,而李世民也露出了难得的笑容,连连感叹余长宁果然福大命大,是一员福将。
    见到房玄龄和李绩正在前面,余长宁还未走近便已是微笑招手。
    房玄龄两人疾步上前向长乐公主问好后,余长宁这才笑着说道:“两位丞相脚步匆匆,莫非身有要事?”
    李绩苦笑道:“李承乾谋反一事牵涉甚广,需要处理的事情实在太多,政事堂的丞相们事务繁重,自然不得轻松。”
    余长宁点了点头,却见房玄龄没有与自己说话的意思,心知他还在为自己与房玉珠的事情,在同僚面前放不下颜面,所以此刻才会故作冷漠。
    心念闪动间,他对着房玄龄拱了拱手,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