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帝婿 >

第527章

帝婿-第527章

小说: 帝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吃完饭续茶闲聊,话音不免说到了漠南战事之上。
    罗凝等人早就知道突厥汉王甄云为余长宁诞下一儿一女的事情,但顾及长乐公主在此,所以谁也不敢触碰这个敏感的话题。
    谁料长乐公主却是落落大方地一笑,装作毫不在意地说道:“驸马,你与甄云虽然有夫妻名分,但也算是聚少离多,若是有机会,请她到长安来做客吧,我们余家也好尽一番地主之谊。”
    陡然之间,在场所有人全都不能置信地瞪大了双目,望着长乐公主眼眸中闪动着惊讶莫名之色。
    长乐公主微微一怔,好奇问道:“怎么?本宫说错了什么吗?”
    “没有没有。”余长宁急忙摇了摇头,轻咳一声道,“甄云身为突厥汉王,前来大唐还是多有不便,况且现在铁勒可汗反叛突厥,甄云正忙着稳定国内形势,一时半刻恐怕也抽不出时间前来长安,不过有机会的话,我相信她一定会前来的,谢谢公主你的好意。”
    长乐公主心里虽然酸溜溜不已,但依旧微笑颔首。
    罗凝敬佩地看了公主一眼,显然佩服她的雍容大度,笑着说道:“长宁,甄云比公主后进门不久,现在已是为你诞下了一对儿女,不知你与公主何时能够……呵呵,姨娘真想立即抱孙子了。”
    一席话说得余长宁大窘,长乐公主更是低着螓首不欲,俏脸上满是艳丽的红晕。
    余长宁笑道:“姨娘若是心急,不妨先催催大哥的婚事,他乃余家长子,这些事情还是以他为先最好。”
   

第946章 好事成双
    没想到余长宁竟狡猾地将话题转移到了自己身上,余长致慌忙摇手道:“这种事情怎能还分一个哥先弟后?你这小子不要胡言乱语
    话音刚落,余长静立即笑着开口道:“二哥,你姨娘已经托人替大哥说了媒,对方可是官宦人家的小姐,温柔贤淑知书达理,就等着过三书六礼了。”
    “什么?这岂不是天大的喜事?”余长宁霎那间露出了惊喜不比的笑容,打心眼替大哥感到高兴。
    余长致立即躁得脸膛通红,慌乱摇手道:“哪里的话?明明八字都还没一撇,也不知人家父母是否答应。”
    罗凝嫣然一笑,语重心长地开口道:“不管人家是否答应,长致啊,你的确应该改变一下了,不要整天都前去酒肆忙碌,免得人家说你粗鄙无礼,商人气息,有空多跟着长远一道读书写字,争取能够入仕做官,可知?”
    余长致点点头,叹息一声道:“姨娘说得不错,那姑娘可是官宦小姐,一定看不起我这种商人。”
    余长宁冷哼一声道:“大哥你千万不要这般畏首畏脚,现在我们余家可是今非昔比,堂堂的襄阳郡公府邸,即便是大唐公主,也能再娶一个回来。”
    闻言,长乐公主立即翻了一个大大的白眼,嗔道:“驸马不得无礼,此话若是被御史知道,一定会有大麻烦的。”
    余长宁讪讪一笑,也知自己刚才的话的确有失分寸,然而他没料到的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此话以后真的就灵验了。( )
    沉吟了一阵,长乐公主笑着说道:“这样,明天本宫与驸马要去觐见父皇,到时候向父皇提及一下大哥的事情,看能不能给大哥谋个职官来做,也算不辱没那官宦小姐的身份,不知姨娘意下如何?”
    罗凝听得美目一亮,惊喜不已的开口道:“所能如此,那就多谢公主了。”
    长乐公主浅浅一笑,说道:“大家同为余家之人,何必如此客气,这些都是本宫应该做的。”
    眼见长乐公主现在竟如此贤惠,余长宁不禁大觉感概,也为自己能够尚公主为妻深觉庆幸,再也没有了以前假成亲的无奈和憋闷。
    ……
    翌日,余长宁和长乐公主驱车来到皇宫,进入两仪殿之际李世民正在批阅周折。
    李世民早就收到了两人平安无事的消息,此际听他们到来,立即笑着吩咐道:“传长乐公主和驸马余长宁觐见。”
    片刻之后,余长宁和公主相谐而入,作礼道:“微臣(儿臣)参见陛下(父皇),陛下(父皇)万福金安。”
    “都起来吧。”李世民虚手一扶,在余长宁抬起目光的一霎那,他立即丢给后者一个询问的眼神。
    余长宁知道李世民询问的是自己可否劝得公主改变和离之心,当下对着李世民轻轻地点了点头,并露出了淡淡的笑容。
    李世民心头一松,不禁大觉高兴,笑问道:“长乐,这次前往昭陵陪伴你的母后,你可有什么收获啊?”
    长乐公主笑盈盈地回答道:“启禀父皇,儿臣每日素衣素食,前往祭奠堂缅怀回忆母后音容,感触颇多,特别是当玄宫出口被地动封堵了之后,儿臣与驸马更是进入玄宫里面,前去立政殿陪伴母后左右,幸得母后保佑才得以平安归来。”
    李世民轻轻颔首,喟叹一声道:昔日皇后崩逝,朕伤感难以自禁,为了缓解思忆之苦,便在宫中建起了层观,终日眺望皇后的陵墓,后来却因为魏征劝谏,无奈之下只得下令拆除层观,虽是如此,但是朕经常梦见皇后音容,实在想念不已啊!”
    一席话听得余长宁和长乐公主良久默然,也对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相敬如宾的深深眷恋而佩服不已。
    三人又闲聊了一会儿,长乐公主心头一直记着余长致的事情,见父皇今日心情特别高兴,立即笑着说道:“父皇,儿臣还有一事相求,请你务必允诺。”
    李世民淡淡一笑,慨然点头道:“皇儿有事但说无妨。”
    “父皇,驸马之兄余长致目前忝为襄城县子,昔日受驸马叛国投靠突厥之事被关押大牢,期间妻子梁彩萍贪生怕死与余长致和离,如今多年已过,余长致依旧没有娶妻,眼下儿臣严姑替他物色了一户官宦人家的姑娘,但担心余长致乃是商人身份,与之不能门当户对,现在特请父皇恩赐余长致职官之身,成其好事。”
    闻言,李世民朗声笑道:“此事何难?余卿,不知你那兄长有何特长?”
    余长宁思忖了一下,笑道:“大哥长期负责宾满楼管理事务,一来精通烧菜做饭,二来经营理帐也是不错。”
    李世民沉吟了一番,点头道:“那好,朕就敕授他为正八品上的两市署丞,协助长安市令管理东市与西市。”
    余长宁和长乐公主顿时大喜过望,叩拜谢恩道:“多谢陛下(父皇)恩典。”
    出了两仪殿,余长宁正欲举步朝着皇宫车马场而去,谁料长乐公主突然吩咐道:“驸马,不必急着回去,我们得进宫拜会杨妃娘娘。”
    余长宁闻言止步,笑道:“公主,你与杨妃见面,不外乎都是聊的一些女儿家的话题,本驸马跟着你去岂不憋闷?”
    长乐公主轻轻摇头道:“宫廷之中派系复杂,山头众多,你我身为皇亲国戚,岂能独善其身置若罔闻?现在韦贵妃在后宫之中权势滔天说一不二,本宫甚觉如芒刺背,所以无奈之下,才须得寻找一个有力的同伴抵抗韦贵妃灼灼逼人的气焰,杨妃娘娘正是不二之选。”
    余长宁恍然点点头,皱眉说道:“但是公主的目的太过明显,难道不怕杨妃娘娘看穿后会生气?”
    长乐公主淡淡笑道:“人与人之间真心诚意的少,相互利用的多,宫闱之中更是如此,杨妃身为仅次于韦贵妃的妃嫔,眼见韦贵妃现在如此得势,只怕心里也很是憋闷,本宫乃是大唐嫡长公主,深受父皇宠爱,想其示好正是正中她的下怀,我们合则两利共抗韦贵妃,何乐而不为呢?”
    
   

第947章 汉宫秋月
    余长宁知道浸淫在宫廷中的女子都是不折不扣的权术阴谋家,此际听了长乐公主一席话,顿时了解地点了点头,沉吟半响突然提醒道:“不过我们就这样空手前去似乎有些不妥,不如出去给杨妃买点礼物如何?”
    “区区小事还须你提醒?”长乐公主微微一笑,”婉平早就抱着礼物在内宫门前等我们了,这礼物是一件能够化雪于三尺之外的貂裘,乃是驸马你在漠南之时亲自猎到了,特来献给杨妃娘娘。比·奇·中·文·网·首·发”
    “啊,本驸马哪有……”余长宁一言未了,突然醒悟了过来,双目一闪赞叹出声道,“果然还是公主高明,本驸马佩服佩服。”
    穿过波光粼粼的大湖,两人带着婉平来到了杨妃所居住的栾庆殿,一问殿门口侍立的宫人,才知杨妃娘娘到湖畔沉香亭游玩去了,长乐公主也不迟疑,又朝着沉香亭走去。
    沉香亭位于大湖东北湖畔,绿瓦红柱,飞檐斗拱,足足有两层之高,红木凭栏矗立湖面,两旁杨柳依依,花圃中种植着娇艳的牡丹花,一到春夏之交牡丹盛开,沉香亭就成了纳凉赏花的好去处。
    刚踏上木制走廊,余长宁便听见亭内传来一片琴弦之声,抬眼张望,只见一个头梳高鬓的宫装妇人正端坐亭内与旁人说笑,正是有过一面之缘的杨妃娘娘。
    走进亭子台阶之下,内侍请长乐公主稍等,自己一溜碎步地前去禀告。
    长乐公主与余长宁等待没多久,杨妃娘娘一脸惊喜地亲自出亭迎接,人还未走来,清朗的笑声已是飞入了耳中:“原来是长乐和余驸马来了,快请快请。( )”
    长乐公主屈膝一礼,笑道:“长乐拜见杨妃娘娘,今日进宫觐见父皇无事,特来宫内看望问后娘娘,没想到娘娘却来到亭内游玩,真是打扰了。”
    “长乐哪里的话?”杨妃执着长乐公主的手一笑,“今日起床闲闷,所以本宫才到这亭内游玩听曲,武才人的琴技真是不错,两曲《高山》《流水》竟听得本宫不觉沉醉其中。”
    余长宁惊讶笑问道:“娘娘,原来武才人也在么?”
    上次余长宁替杨妃化解了尴尬,杨妃对他一直颇有好感,闻言立即笑答道:“对,余驸马如果有兴趣,不妨进亭听才人弹琴奏曲。”
    余长宁拱手笑道:“自然求之不得。”
    言罢,三人缓步进亭,刚进入亭中,余长宁便看见武媚正站立在琴案前俏脸含笑,一见长乐公主和余长宁进来,她立即绕过琴案盈盈一礼道:“武媚拜见长乐公主殿下、余驸马。”
    “武才人不必多礼。”长乐公主云袖一摆虚手相扶,笑道,“时才还未走入亭中,便听见亭内琴音阵阵绕梁不绝,后来才知是才人在此抚琴,才人琴声宇扬顿挫,一曲《流水》泛音清澈,节奏活泼,其韵扬扬悠悠,俨若行云流水,恰如轻舟已过,势就倘佯,时而余波激石,时而旋微沤。实乃妙不可言。”
    长乐公主一番说辞,不懂音律的余长宁自然听得是一头雾水,然而武媚却是美目一亮,带着钦佩的笑容说道:“公主乃琴技大家,刚才武媚实在班门弄斧了,不知公主能否抚琴一曲,让武媚见识学习一番?”
    长乐公主尚在沉吟,杨妃已是笑吟吟地开口道:“武媚说得不错,长乐啊,你的琴技可是连陛下都赞叹不绝,不知能否让本宫开开眼界了?”
    长乐公主点头笑道:“那好,长乐今日就献丑一番。”言罢,她又对着余长宁说道:“驸马,本宫一人抚琴岂不孤单寂寞?不如请驸马凭着琴声当即作画一幅,不知然否?”
    “作画?”余长宁不解地望着长乐公主,显然不明白她的意思。
    长乐公主浅浅笑道:“传说先秦的琴师伯牙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琴声是在描绘峨峨兮若泰山和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惊叹子之心而与吾心同,遂引为知己。钟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终身不弹,故有高山流水之曲。不知驸马能否根据本宫的琴音作画,与本宫做一对高山流水般的知音呢?”
    没想到长乐公主竟突然考校自己,余长宁顿觉头皮一阵发麻,然而望着长乐公主盈盈的眼神,却也不好拒绝,当下只得点头道:“好,那本驸马就当即作画一幅,请大家评点一二。”
    眼见久负盛名的余驸马当即作画,杨妃顿时不甚欢喜,立即吩咐宫人取来笔墨纸砚,自己则端坐案前饶有兴趣地观看两人的表演。
    长乐公主莲步款款地走到琴案边,带着羞赧的笑容两袖合拢胸前,对着余长宁屈膝低头一拜,然后一抖云袖肃然落座,玉葱般的手指已是放在了琴弦之上。
    凝气深思,公主纤手陡然一拨琴弦,琴声顿时在殿上响起,琴声委婉却又刚毅,似高山流水汩汩韵味,舒缓深沉绵绵不断。
    余长宁正在愁眉不展不知该如何作画,与长乐公主做那高山流水的知音时,突闻绵绵琴声,不禁露出了惊愕的表情,心里也是涌上了一阵狂喜,无声呐喊道:擦!公主弹的这不是古代十大名曲之一的《汉宫秋月》么?怎会如此简单?
    然而他仔细聆听了片刻,又觉得此曲与自己在后世听过的《汉宫秋月》还是略有不同,不禁又踌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