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帝婿 >

第371章

帝婿-第371章

小说: 帝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刚刚来到契丹边界,契丹酋长大贺窟哥和奚酋长律宁便率领部族头人前来投降,甄云闻言大喜,在牙帐亲自接待了他们。
    眼见他俩说服了部众,余长宁心里暗喜,这样一来便意味着东征之旅结束,想必就快要返回漠南。
    宽阔的牙帐举行着热络的宴会,甄云与大贺窟哥、律宁谈笑风生,完全看不出昨天双方还恨不得将对手一口吞进去。
    此刻,大贺窟哥正在讲述余长宁前来劝降的故事,他有心帮余长宁说话,沉声道:“汗王,原本我们都是想要与突厥进行决战,然而余军师到来后,对我等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所以属下与律宁商量后,才决定投靠可汗。”
    甄云瞥了余长宁一眼,这才笑道:“两位酋长放心,既然你们真诚投靠,那么便是突厥汗国的兄弟之邦,今后本王还有许多仰仗你们的地方。”
    话音刚刚落点,突然有人将酒碗重重地撂在了桌上,发出“咚”地一声大响,讽刺的冷哼随之而起。
    余长宁循声望去,只见耶律宁正脸色铁青地坐在案前,眼见众人都向他望来,他突然仰头一笑,长身而起抽出弯刀指着大贺窟哥厉声道:“在下耶律宁,听闻酋长刀法高强,原本想在战场上与你决一雌雄,没想到酋长却已经不战而降,实在太过遗憾,所以今天在此向酋长挑战,希望能够与你比划一二。”
    热络的笑声顿时消弭不见,牙帐中的气氛也是瞬间将至了冰点,甄云蹙起了秀眉,对着耶律宁不悦道:“不得放肆,还不快点退下。”
    耶律宁不屈不饶,挺着胸膛冷笑地望着大贺窟哥,眉宇间盈满了杀气。
    大贺窟哥郑重地放下了酒杯,问道:“你姓耶律?迭剌部耶律氏与你是何等关系?”
    迭剌部乃是契丹一个部族,居住在速末水两岸,耶律氏为其头领姓氏。( )
    耶律宁恨恨道:“二十年前我父本为迭剌部头人,按照规矩,本应该由我大哥继承头人之位,没想到你这老贼横插一脚,支持我的叔父耶律直谋夺了我父亲的头人之位,耶律直为了将我们兄弟赶尽杀绝,多次为难陷害我们,我的大哥含冤而死,而我幸好命大,侥幸逃过了此劫,现在正是找你报仇的时候。”
    大贺窟哥闻言脸色顿时变得难看无比,怒瞪双目便要发作。
    甄云一拍案几长身而起,冷声道:“耶律统领,大贺酋长乃是本王的贵客,本王命令你退下!”
    耶律宁本就是桀骜不驯之辈,闻言挺着脖子昂昂道:“汗王对我有知遇之恩,耶律宁铭记于心,但这老贼却毁我一生,于情于理我都应该快意恩仇,请可汗你不要见怪。”
    听到忠诚的手下如此反驳自己,甄云脸上青一阵红一阵,显然已是勃然大怒。
    余长宁双目一闪,微笑起身道:“耶律兄,有什么问题可以以后在解决,难道你想让今晚的欢迎宴会变作鸿门宴么?”
    耶律宁闻言脸色一变,怒声道:“余长宁,这里没有你插言的地方。”
    余长宁丝毫不以为杵,哈哈笑道:“现在大贺酋长业已投靠了汗国,说起来大家都是同殿之臣,在下乃是汗王亲自任命的军师,岂会没有说话的权利?”
    耶律宁怒目而视,却没有出言反驳。
    “耶律统领,契丹归顺汗国乃是举国幸事,而你与大贺酋长的过节则是私仇,以私仇乱国政,实乃不智。昔日三国时期,甘宁原本来黄祖将领,在一次战斗中射杀东吴大将凌操,其后甘宁归顺东吴,凌操之子凌统也如耶律统领你这般想在酒宴上害死杀父仇人,吴主孙权严厉制止了凌统的举动,以至凌统一直忿忿不平对甘宁痛恨不已。
    “其后凌统与魏将乐进交战,魏营中人放冷箭射中凌统战马,致使凌统被战马掀翻在地,乐进本想一枪刺死他,然而就在这个时候飞来冷箭,正中乐进面门,于是两厢罢战,魏吴两国各自抢回受伤将领,凌统向孙权答谢救命之恩,孙权告知乃是甘宁相救,于是甘宁与凌统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难道耶律统领不该以此为戒,放下心头仇恨与大贺酋长和睦相处?”
    话音落点,大帐中良久沉默了,耶律宁的脸色也是渐渐缓和了下来。
    见状,甄云松了一口气,暗暗道:军师真不愧是急智之才,竟想到用这个故事来进行劝解。
    余长宁又是几声大笑,将耶律宁拉回座案前按了下去,环顾四周突然兴致勃勃地开口道:“比武看不成了,要不本军师替大家表演一番箭术,不知各位意下如何?”
    甄云知道余长宁是有心缓和剑拔弩张的气氛,点头笑道:“余军师以前乃是唐人,本可汗还从未见识过你的箭术,好,就请你表演一番。”
    在座之人心思剔透,也是纷纷出言圆场复议。
    不消片刻,侍卫取来弓箭,并在离牙帐百步之外摆了一个箭靶。
    余长前段时间经常跟随泥孰狩猎,箭术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此刻抓起长弓开弓疾射,一支箭矢“嗖”地一声流星赶月般朝着箭靶飞去,其呼啸之势犹如风卷残云,然后华丽丽的飞近箭靶……华丽丽的脱靶了……
    霎那间,牙帐中瞬间静闻针落之声,各位头人首领们都是箭术高手,在他们看来,百步射箭完全是小儿科的事情而已,所以对于余长宁的举动,也只是抱着看热闹的心态,然而没料到这厮竟没有射中箭靶,顿时让首领头人们全都呆住了,“噗哧”一声,有名头人忍不住地将口中的酒喷了出来。
    甄云看见余长宁正尴尬地抚弓讪笑,顿时想笑又不好笑,嘴角溢出了一丝莞尔之色,霍然站起击掌道:“虽然略有偏失,然而军师这一箭依旧令本王大开眼界,不错,不错。”
    见汗王都已经睁着眼睛说瞎话,首领头人们岂有不高声应合的道理,大帐内顿时响起了一片赞叹之声,刚才紧张的气氛烟消云散。
    余长宁深知刚才出糗,但这厮脸皮极厚,根本没有脸红耳赤,从容坐回了自己的案前。
    ……
    契丹投降后,甄云心头大定,这日在牙帐内吩咐头人们准备返回漠南后,对着余长宁正色道:“军师,你待会留下来,本王有要事和你商量。”
    余长宁拱手允诺。
    待到头人们离开之后,甄云俏脸上威严之色尽扫,笑吟吟地开口道:“能顺利招降契丹与奚,军师功不可没,本王有功必赏,有过必罚,准备擢升军师为汗国国师,不知你意下如何?”
    余长宁心头一惊,故作感激零涕道:“多谢汗王信任,微臣一定鞠躬尽瘁,为我汗国效力。”
    甄云微微颔首,冷声道:“这次耶律宁闯下如此大祸,差点酿成恶果,索性你集中生智,才没有让失态为之恶化,本王已经惩罚耶律宁回漠南静思己过,现在欲将苍狼卫交给你统领。”
    余长宁讶然道:“汗王,苍狼卫可是你最精锐的部队啊,况且微臣并未归顺太久,难保别人知道了不会说闲话。”
    甄云笑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本王既然将这支队伍交给你,自然对你信赖有加,何惧他人闲言碎语。”
    余长宁故作感动道:“汗王真是微臣的伯乐,微臣拜谢恩典。”
    甄云摇了摇手示意余长宁不必多礼,淡淡道:“苍狼卫虽只有百人,但却是汗国最为精锐的部队,国师现在兼任统领,一定要妥善领导。”
    “微臣遵命。”
    甄云轻轻颔首,美目望着摇曳的烛火半响,突然沉声道:“明日一早,你带苍狼卫随本王东行,本王要去见一个人。”
    余长宁有些惊讶地笑道:“汗王,什么人物需要你亲自去见,让他自行来牙帐拜见不就行了么?”
    甄云摇头失笑道:“这个人架子很大啊,还是本王亲自前去为好。”
    “哦,不知是谁也?”
    甄云顿了顿,这才回答道:“高句丽大对卢渊盖苏文。”
    “原来是他,渊盖苏文!”
    余长宁心头暗暗嘀咕了一句,因为瑶瑶是高句丽的公主,所以他特别留意高句丽的国情,大对卢乃是高句丽最高的官职,相当大唐的丞相,渊盖苏文军政大权在握野心勃勃,早有谋朝篡位的野心,目前已经架空了高句丽王高建武,无奈每一任高句丽王都需要得到大唐的正式册封,所以目前渊盖苏文也不敢轻举妄动,生怕惹恼大唐。真云想去见渊盖苏文到底意欲何为?
    心念及此,余长宁神色不由略显凝重。
    甄云正色道:“渊盖苏文身为高句丽权臣,一直不满大唐对高句丽的欺压,这次本王约他一见,若是双方能够达成攻守同盟,对汗国与高句丽都是一件好事,所以不容有失。”
    余长宁恍然醒悟,点头道:“好,那明日微臣便陪汗王前去,不知见面地点是何处?”
    甄云淡淡回答道:“在辽水之畔的孔林山。”
    
   

第650章 意外变故
    翌日一早,余长宁率领苍狼卫随甄云向东疾行,第二天傍晚渡过辽水进入了高句丽境内。
    挑选一处幽静的河谷歇息了一夜,未及四更,甄云便令人来叫醒了余长宁,准备登上孔林山接见渊盖苏文。
    余长宁正欲下令通知苍狼卫起行,不料甄云却一摆手道:“此乃密事,由本王与你前去便可,用不了带这么多人。”
    余长宁皱眉道:“汗王,我们从未见过渊盖苏文,安置他不会包藏祸心,微臣觉得还是谨慎一点为妙。”
    甄云负手笑道:“不用,渊盖苏文乃是英雄人物,况且两国结盟对于他来说有着莫大的好处,绝对不会干出这等卑鄙的事情。”
    见汗王都如此说了,余长宁也不好再说,只得陪她沿着蜿蜒的山道向着山顶走去。
    一路上磕磕绊绊道路曲折,然而甄云却走得步履轻捷,余长宁拿着一个火把跟在甄云身后气喘吁吁,但她却依旧呼吸平稳。
    听到后面粗重的喘息声,甄云停下脚步关切笑问:“国师要不先休息一下?”
    余长宁摆手道:“不用,等走到山顶再作休息。”
    甄云赞许地看了他一眼,虽然依旧前行,但却有意识地放松了脚步。
    登上山顶,余长宁已是汗流浃背劳累不已,用他的话来说,便是累得如同一条狗,坐在地上便歇息了起来。
    晚秋的太阳爬上广袤的山塬,朝霞映红了半边天,朦胧的薄雾中,群山已见苍黄,辽水犹如一条闪着波光的绸带在大地上蜿蜒流转。
    甄云负手而立,见此美景忍不住豪气顿生,开口咏颂道:
    “烟波渺渺注横流,独自晨光晓正幽。
    偃盖青松多秋色,余芳何在问渔舟。”
    余长宁闻言一愣,霍然起身喝彩道:“好诗句!没想到汗王竟有如此文才。”
    这倒不是他故意拍马屁,而是甄云这首诗的确不错,将眼前的美景表现得淋漓精致。
    甄云回身一笑:“你以为本王是大字不识一个的蛮夷么?今日实言相告,本王以前可是大唐国子监的学子。”
    闻言,余长宁当真呆住了,结结巴巴道:“什……什么?汗王竟是国子监的学子?”
    “不错。”甄云点头一笑,俏脸上竟有几分缅怀之色,“昔日本王刚继承库莫部落头人之位,因仰慕大唐文学风华,所以忍不住匿名前去大唐国子监求学,在长安生活了三年有余。”
    余长宁恍然点点头,笑道:“怪不得汗王的诗句竟如此不凡,原来竟出自国子监门下。”
    甄云颔首笑道:“大唐国力强盛,文化昌荣,而且李世民有包罗天下的雄心,无数四夷贵族慕名前来长安求学,我只是其中的一人罢了,实在不足道也。对了,本王曾听闻国师去岁曾夺得全国诗词大赛头名,不知可有此事?”
    余长宁笑嘻嘻道:“微臣也只是运气好了一点而已,若论文才,天渊诗社的社长房玉珠便强了我不少,嗳,对了,房小姐昔日也是国子监的学生,不知汗王你可否认识?”
    甄云美目陡然一闪,摇头笑道:“本王那时沉溺于文学书本,交友甚少,房玉珠的大名虽然听过,但却不认识她。”
    “啊呀,那就可惜了,房小姐美若天仙,汗王你一见说不定便会为之心动。”余长宁笑叹了一句,脑海中不由浮现出房玉珠含羞似怨的神情,一时间不由痴了。
    这时,一只百灵鸟突然从树上“腾”地一声飞了下来,竟不怕人地落在了甄云的肩头,叽叽喳喳跳叫个不停。
    甄云娇躯一震,一双美目霎那间瞪得老大,显然对这突如其来的宾客有些好奇。
    余长宁莞尔一笑,对着甄云比了一个噤声的手势,从怀中掏出一个布袋包裹的胡饼,掰成碎泥便扔在了甄云前面的大石上。
    那百灵鸟激灵的双目动了动,欢声一叫从甄云身上飞落,落在大石上不停啄食起来。
    甄云摇头失笑道:“这鸟儿真是大胆,竟如此冒失地停在我的肩膀上,若是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