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汉帝国雄风录 >

第22章

大汉帝国雄风录-第22章

小说: 大汉帝国雄风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七国之乱时,大汉天子的权威受到了诸侯的强力挑战,天子遍寻大汉宗族,也就唯他一人可与周亚夫统军而已。

周亚夫脾气暴躁,虽知兵懂势,但其为人过于固执。寻常将领的意见他根本听不见。

在整个大汉也就只有他窦婴才可凭借三寸之舌,晓之利,多次压住了这头蛮牛。最终也为天子平定了这场大汉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叛乱。

他窦婴也凭借此军功官拜大司农,封为魏其侯。

魏其侯不敢说自己没有过徇私之事,也不敢说他没有做过坏事,但是有一点他可打下十二万分的保证,那便是对于大汉的忠诚。

可是为何他最近总觉得天子在企图削弱他的权利?

就以这份诏书来说,以一个小小的县令,未有立下寸功,却授关内侯之爵,以使节之重任交付。

魏其候不傻,他心里比镜子还清楚,天子在开始布局。

天子身体已经日益虚弱,而太子年幼,倘若不为太子准备些什么强势心腹,天子如何可保证在他百年之后,太后会不会是吕后第二,他魏其侯会不会琢磨着想当个王?

所以天子在动作。

去年戊戍年冬十一月,天子诏右北平太守李广进京述职,君臣二人在崇明殿屏退左右谈了一整晚,第二日李广就迅离开了长安,谁也不知道天子和李广谈了什么?

正月,天子以中史大夫田汾献玉有功之名,加封右中史大夫,食禄三千石。

想到这窦婴就不禁好笑,比起李云,那田汾更令他紧张。

田汾此人有着和他窦婴相同的出身,他乃是当今皇后王夫人之弟,太子的亲舅舅论血缘关系,比他窦婴还近。

太子刘彻的这个太子之位更是在这田汾与王美人的共同策划下,将他魏其侯,太后一同拉下水,动了那场政变,结合太后,他魏其侯等宗室力量,一举击跨当年的太子和皇后。

可笑那时田汾不过小小一个曹侍郎,论官职连个县令都不如,每逢节日,更是亲自执下人之礼见他窦婴,态度比伺候亲爹还诚恳,连他倒杯酒与田汾,田汾都是一副受宠若惊的样子。

可如今,人家田汾贵为国舅,右中史大夫,离三公之位只差一步,当年后宫中毫不起眼的王美人如今母凭子贵,成为母仪天下的皇后。

世界上的事情啊!真是难以预料。

现如今长安稍有见识的都知道,魏其侯的位子已经摇摇欲坠,许多他魏其侯门下的食客都开始另寻出路。

自然而然的,右中史大夫田汾成了热门对象。

所以窦婴知道,现在他的敌人正如同一条毒蛇,静静的躺在草丛中,只要他魏其侯稍有差池,走错一步,可能就会同当年的皇后,太子一般,下场凄凉而悲惨。

他不能奢望天子会看在他是太后亲人的面上而特意为他留下退路。

天子是这世界上最无情的人!

周亚夫,梁王,哪一个不比他魏其侯地位显赫?势力强大,可是天子想要他死,还不是一个动作而已?

虽然天子的私下心中很愧疚,但是明知道会愧疚,他还是毅然做了!

因天子并不能只看一个地方,他要照顾全局,这点魏其侯自然知道,同样也很佩服,他常把自己换到天子的位置去揣测天子的举动,他现天子的许多决定若换他来下达,恐怕将是无比艰难的!

窦婴不是不知道现在应是急流勇退自保一方的时候。

但是,他现在代表的不仅仅是他一个人,而是整个窦氏外戚家族的利益。

窦氏合族数百人,贵胄数十都在看着他的一举一动,他与窦氏的利益已经完全连接在一起,想退又岂是如此容易的事情?

窦婴拿起诏书,看了看坐在他对面同样一言不的将军灌夫,这位与他同甘共苦,刀头添血走过来的老朋友,郑重的拿起自己的大印在诏书上盖上,算是内阁的通过。

当年他窦婴为了利益,眼睁睁的看着田氏一步步展到今天,那么今天他窦婴为什么就不能为了利益,放出另一位强势人物。

政治从来都是赌博。

窦婴现在赌的就是这个李云爬上高位后,为了上位与田家生冲突,那么他窦家就可坐山观虎斗,那边弱就帮那边,绝不会让另一边崛起。

而现在毫无疑问,窦婴打算扶持李云,借这位与太后,天子,太子关系都还不错的新人之手去与田家博奕。

而窦家所需要做的便只是全力扶持这个目前没有丝毫势力的李云,要人给人,要钱给钱,大开方便之门。

一旦这个年轻人爬到足够的高位,他就不得不和国舅产生冲突,权利的诱惑任何人也无法逃避,即使是与天子关系最亲,自小最好的梁王,在权利面前不也堕落了?

。。。。。。。。。。。。。。。。。。。。。。。。。。。。。。。。。。。。

华阳殿中,皇后靠在一个亭中,看着他的弟弟,刚刚就任右中史大夫的田汾,问道“弟弟,你说魏其侯会同意吗?”

田汾冷笑一声,摸摸自己的胡子,对姐姐道“肯定会!”

“哦?”皇后笑了,有些阴冷的笑容,很难连人联想起这个女人在皇室中拥有的贤淑名声。

田汾站起来,看着自己的姐姐,道“姐姐,你想魏其侯何许人也,他就看不出他现在的境况吗?天子也正是看准了魏其侯绝对会扶持起这个李云,平衡啊!果然是帝王不二之法,我的这位大舅子玩的真是越来越神了!”

田汾接着道“姐姐,我们现在唯有先静观其变,试探试探太子,天子还有太后对这个人到底是何态度,你我再做计较!”

皇后恢复平日的端庄贤淑,点点头,大声道“人来,送右中史大夫回府!”

“是,夫人!”两名早在外侯着的中官应了声急忙进来。

皇后将嘴凑近田汾耳边压低声音道“魏其侯那边绝不能操之过急,在太后还在的时候,绝不可表现出对窦家的丝毫不满!弟弟,你最近有些得意忘形了,太后有些不高兴。”

田汾嘴角一阵颤抖,太后?那可是可随时剥夺掉他田家一切的强力人物,忙点点头,心中暗暗提醒自己以后绝对要保持低调,低调,至少在太后没过世之前不可对窦家有丝毫明面上的不满。

转念又想,有这个李云掺和进来也好,就暂时让此人风光一阵,让他去吸引太后的注意。

他老田家反正凭借着与太子的血缘关系,迟早有一天将会在大汉的土地上显赫至极!

第八节 长安

李云接到天子的诏书后,忙将临邛的大小事务尽交与杨谋处理。自己一人带着那个研究监连夜打造出来的几把陌刀赶赴长安。

陌刀又名长刀,是千余年后大唐帝国得以击败突厥人的关键。

唐代的兵制是府兵制,人民平时为农,战时为兵,武器需要自己准备。但是唐帝国却将陌刀列为官造兵器,有着专门的制造和管理部门,由此可以想见当时帝国对陌刀的重视。

陌刀这东西李云自然很熟悉,那著名的《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说的正是这种陌刀演变后的产物——大刀。

陌刀轻便而长,即适合步兵用之战斗也可为骑兵的制式武器,更可成为弓弩手的近战武器,平时可背在背上,一旦开战,可迅取出,而且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陌刀将是近战武器中无可替代的霸主,而陌刀的制造技术对于严重缺乏生铁以及冶炼人才的匈奴等游牧民族而言,无疑是一个无法跨越的障碍。

李云相信,天子在见了这种越这个时代的兵器之后,肯定会立刻下令军工生产部门全力制造。

因为大汉军中目前普遍装备着的剑,戈等兵器,相对于陌刀而言,它们的缺点是十分明显的。

托秦人一丝不苟建设的直道之福,十天后,长安那独特的四方城池便出现在李云的眼中。

一队早在城外候着的羽林军迎了上来,一名身着戎装的将官上前,问道“可是临邛县令李大人到?”

李云忙从马车中出来,一边回答道“正是!”一边将自己的文书以及证明身份的物件交与那将官。

那人接过东西,仔细的核实与检查之后,看了看李云道“奉天子诏,李大人先可至未央宫外的行宫落脚,待明日召见!”

“是,下官知道了!”李云在这长安城自然知道谁都得罪不起,莫看这名军官才不过二十来岁,顶天了也就是一武骑常侍之职。

论官职自然远低于李云这个食禄五百石的县令,可是人家是羽林军,天子近臣,其家世更不用说,肯定是功勋之后又或者窦氏外戚,那可是丝毫马虎不得。

那人瞧了瞧李云的样子,脸上也立刻堆上了笑容,心中暗想此人倒也还算知礼,也就有了些好感,便提醒道“李大人一会便有中官前来,大人不可轻易慢待,惟恐人言啊!”

李云一听中官之名,自然知道那是汉代的太监,天子身边的人,也知历史上不知有多少人栽在这些宦官手中,忙感激的瞧了一眼此人。问道“不知将军高姓?”

那人笑了笑,扬扬食指道“末将窦士奇。”

“哦!”李云肃然起敬“不知大司农窦大人与将军是何关系?”

窦士奇道“正是家叔!”

李云点点头,心想看来窦家的人也并不全是纨绔子弟嘛,却不知,窦士奇此人实在是窦家的异类,在窦氏年轻一辈中当的上年轻才俊,已隐隐成为窦婴全力扶持的窦氏新一代领导者,若非是他早已娶渔阳太守程不识之女,恐怕太后便会将那南月公主许给了他。

未几得到消息前来的一名中官,急忙的赶来,其实在汉初中官的权利被三公九卿牢牢的牵制和制约住了,毕竟秦国赵高之祸尚只过去不到百年,宦官之痛已铭刻人心,再加之大汉历代君主俱是能人,就连吕太后也是那心机厉害无比的人,那里有给中官空子钻的,因此此时中官的权利十分小,他们还不敢如后世般肆无忌惮。

那中官问过窦士奇,已查证完李云的身份,确认无疑之后,便快步走了上来,对李云道“李大人,请随洒家前来!”

李云不敢怠慢,回了一礼便跟上那中官,进得长安城中去。

。。。。。。。。。。。。。。。。。。。。。。。。。。。。。。。。。。。。。。。。。。。。。。。。

长安是当年高皇帝在秦兴乐宫的基础上增扩建成的,它北城墙依渭水而建,南城墙依宫殿而变化。

毫无疑问,整个长安最大,最耀眼的建筑便是天子的未央宫,它足足占了长安城的七分之一。其此才是长乐宫。

长安的建筑现在依稀依然可看到当年秦国建筑布局的影子。

譬如李云落脚的地方,据说便是当年商鞅曾住过的上卿府,李云无暇感怀古今沧桑,在那中官的安排下,住了下来,辞谢了几名府中人员想向他提供侍女侍寝的推销后,他便开始一面泡在水桶中沐浴,一面细细的思量自己的未来。

他自然知道出使匈奴是一件十分危险的事情。

想那苏武等人出使匈奴,无不是历尽沧桑,数十年后才返转,真的是令人望而却步。

可是不去不行,天子的命令是不容质疑和拒绝的,再者说,不入虎**,焉得虎子?

大汉对匈奴了解的实在太少,即使是来自后世的李云亦对匈奴这个先后纵横亚欧大6的强者缺乏了解,对于他们的信仰,文化,军力构成,制度模式,一无所知。

他唯一可做为筹码的便是现在匈奴的单于还是军臣,军臣单于现在的阕氏正是当今天子之女,太子刘彻的亲姐姐,南宫公主,想来军臣看在阕氏的面子上不会过份为难。

唯一可虑者,乃军臣之弟,野心极大的左谷蠡王伊稚邪。

对于伊稚邪,李云可说没有丝毫的把握得知此人到底想要做什么?

李云从木桶中站起,长长叹了一声,心道“想这许多做什么,谈判?不就是扯皮吗!”

便穿上中官为他准备好的衣服,走出这个浴室,深深的呼吸起长安初春的气息。

还未来得极休息,便有下人来报,太后派中官来命他立刻前去长乐宫中觐见。忙快步走出跟着那名中官前去长乐宫,至于太后为何要见他,李云心中却是实在没底。

第九节

长乐宫中钟鼓齐鸣,十数名乐师卖力的吹奏起他们最为拿手的乐曲,为的就是令太后满意,以便在待会多得些赏赐。

数十名宫女往来穿梭其间,为宴席做着最后的准备。

李云在一名看样子有些官职的中官引领下,步入这大汉国太后专门居住的寝宫。

长乐宫自吕后起,便一直是历代太后颐养天年的地方,同时也是一个可对天子造成重大影响的政治场所。

这豪华的宫殿,自它建成那日起,便一直围绕在大汉权利的最中心,阴谋,宫廷斗争,罢黩官员,这样的事情层出不穷。

今年已经有六十多岁的太后,早已厌倦了这些,因此自梁孝王崩,太后将其爱女南月公主接入长乐宫中后,已很少干涉政治,专心在这宫中每日与公主为伴,若非是长公主刘骠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时不时的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