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混在美国当土豪 >

第126章

混在美国当土豪-第126章

小说: 混在美国当土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安峰问了:“那高配版的电池呢?”

伊芙说:“高配版的需求数量占总量的30%左右,每个电池的利润能够维持8美元左右,按照三年的需求量,估算出高配的电池一共能带来36亿的纯利润,另外低配有52亿的利润,共计88亿美元。”

平均一年30亿的利润——理想状态,实际一般会走低。营业额至少会有百亿以上。相对于电池业界来说,是一个很高的数字,而它还仅仅是特斯拉的汽车电池,更广阔汽车品牌呢?而且脱离汽车领域,移动设备那边的呢?

安峰高兴的说:“这绝对是新年公司的第一大单。”

“恭喜您!”伊芙笑着祝贺道,“另外还有个好消息。目前公司正在于苹果公司协商,也将会为它们提供移动设备的电池,它们为了保持技术的领先,要求我们要在三年内独家提供,但霍利先生不同意。”

安峰想想,也认同霍利的看法。三年太漫长,他可是打算向全世界移动设备推行新电池的,除了自己赚钱,还有造福人类的高尚说法——其实是卖的越多。赚得越多的原理——但这么说顺口不是?

伊芙继续说:“除了时间的分歧外,在其它方面的谈判很不错。公司打算在移动设备的电池上高端化发展,比起汽车电池容量的两倍翻,手机电池容量起码提升3倍左右,普通充电器充电时间缩短到20分钟,而利润超过11美元。”

安峰想到一点:“1号车间只能用20%来生产其它电池对吧?”

“是的,80%都用来生产汽车电池。”

安峰问:“其它两个车间至少得年底才能运作?”

“预计是这样,可能3号车间会稍微超出计划。”

安峰说道:“20%的产量也不高。顶多能同时提供给两家移动设备厂商,倒不如在其它车间建成的一年内。独家提供给苹果公司,我们就能够适当的收取一些独占的费用,再加上利润,如何?”

伊芙记下了他的方案:“我待会把意见交给霍利先生。”

安峰笑着:“麻烦啦。”

……

电池的发展让安峰见到了赚钱的曙光,预计明年一月份绝对能够分红……可惜还有一年呢。不过发展前景良好,光是第一个车间就能够拉到这么多单子。特斯拉和苹果还摆出各种条件抢在前面呢。

如果第二个,第三个车间建成,将会有更多迫不及待的商家围过来,从汽车电池,到手机。平板,笔记本……凡是不想要电线连着的,都将会选择它们性价比极高的超级电池,也意味着财富堆成山。

如果考虑节约费用的话,下一个工厂建在第三世界国家比较合适,因为美国人真心操蛋,工人工资持续走高不说,各种工会代表还要来要挟厂方提高工资待遇……下次把工厂建在中国,开出比当地水平高的待遇,保证大家毫无怨言,还有利于扩大市场,也算是海外华商来贡献gdp了。

……

本杰明。霍利最近真乃意气风发。

作为gp公司的ceo,他向下管理着gp能源的工作,对于一家划时代性质的公司,多少人都挤破了脑袋想要拿它们的单子,就从手机电池来说,苹果,三星同样要争个头破血流,即使公司已经偏向苹果,但三星仍不甘心,表示如果今年度的独占计划失败,它们将会全力争抢下一年的2号车间。

霍利适当的放出一点风声,给他们希望,但不给出承诺,结果自然就是争抢,各种方法用尽,好处摆出来——甚至有亏本也要争夺的意思。因为目光放远,现在抢的不是电池利润,而是未来的市场。

即使购买电池是亏本经营,但未来的市场抢到了,还用在乎这点亏损?

霍利自然明白对方心理,所以掌握生杀大权的他几乎是笑看诸侯相斗,努力把公司的利益扩大,获得背后股东们的欢心——他看明白了,这么多巨头挤在一起,自己出头很容易,但必须要保住位子。

保住地位的最有效方法就是拿出成绩来。

对于喜欢挑战的霍利来说,这令他激动。经过不断的磋商后,最终20%产量的份额被苹果夺得,gp公司将会为他们独家提供一年期的电池,而它们除了支付电池的费用外,还要给出高达20亿美元的独占费用。

变相的说,这20亿相当于苹果的广告费——向世界宣称,他们的手机电池已经无敌,这可比其它形式的广告强。

拿钱几乎不费吹灰之力,连电池都没有发货,20亿就已经到手,按照协议,苹果将会在七月份支付一半,次年一月份支付剩下的。其它失去机会的商家,自然是一阵哀叹,但也燃起争夺2号车间的斗志。

gp能源将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热门词。

第191章高额治疗费

一月中,缺钱的安峰居然获得了一笔钱。

事情回到半年前,他把研究中心的两项减肥药专利卖给hg公司,获得减肥药销售25%的分成。到现在,减肥药上市5个月,效果出众,拥有众多拥戴者,肥胖患者争相购买,也刮起了一股瘦身风潮。

看网上的资讯,hg的减肥药不光是美国,就连彼岸的俄罗斯女性也很感兴趣,目前正在交涉中,考虑分公司。

俄罗斯女人在身材方面是两种典型,第一阶段即年轻时,姑娘们各种苗条,各种辣,街上随便找都是高挑性感的美女;第二阶段是她们生了孩子或者年纪大了,大妈那身材……简直像往身上充了气。

hg的减肥药能够改变这种情况,只要锻炼足够,年轻时的好身材再次回归。

因此它的火爆才刚刚开始。

也在今年一月,hg公司按照合约要求,把三千万的销售分成款汇到安峰的私人户头上。如果不是约翰和银行秘书通知他,恐怕他也会忘了。恰好就在缺钱的时候,有人雪中送炭,这种感觉很棒。

多了三千万,安峰的资金就宽裕多了。

也由于这个启发,他有计划让研究中心继续开发保养药物。研究中心人手不少,也不都是专门做癌症课题的,剩下的研究员可以考虑研发点美容产品,拥有漂亮容颜恐怕是女士们一生追求的。

新药的研发并不是太难,有成果后,还可以给乔安娜使用。白人发育快,十五六岁就很成熟了,但早开花早凋谢,在三十几岁以后。如果生活压力大,又不注重保养的话,她们会比黄种人更容易衰老。

安峰在洛杉矶见到不少典型例子,看过去也就三十来岁,但皮肤已经松弛,胸口、肩膀等地方裸露出来的肌肤都是各种斑点。看上去就能感觉到一股粗糙感,相比亚洲人种,白人实在是后继无力。

当然,乔安娜有钱又注重养生,她无须担心,但安峰更相信自己科技力量,也省的她将来当妈妈后,会因不知选择何种保养方式而纠结……他翻出了不少管用的方案,到后面发现最厉害的还是生物技术。

生物技术从深层次出发。减缓细胞衰老速度,正常细胞一生能够分裂10…50次,增加以后,它分裂速度放慢、次数增多,进而从各方面减缓人的衰老速度,再加上其它滋养手段,能保证五十岁和三十岁一个样。

从某种程度来说,这也是延长寿命的办法。

但生物技术可比化学药物难得多……安峰看了看正躺着敷蚕丝面膜的乔安娜。难点儿也没关系,有必要就行。谁不希望自己老婆永远青春靓丽?所以他花了一晚上的时间整理了思路。保持青春,这将是大工程。

两天后,安峰和乔安娜飞往洛杉矶。

这次是公事外加私事。私事就在乔安娜身上,也无非是去比弗利山的奢侈品商场淘点自己喜欢的东西,化妆品或者衣服等等,顺便去运通取走刚制作好的百夫长黑金卡。运通专门为乔安娜定制的。

这也算一种时尚了,免得她单独出行的时候,信用卡拿不出手,安峰就得给她用最好的,顶级卡一出。vip服务马上来。领取完毕后,再和她走一趟研究中心。按照计划,辛克莱夫人开始住院。

今天是第一天,马修和巴泽尔都在陪同。

安峰和他们碰面,聊了一些,并对他们说:“别担心,事情会很顺利的,等好消息吧,我先去看看她。”

巴泽尔说:“麻烦了。”

“放心吧。”安峰来到特别增设的病房里,说是病房,但完全看不到任何一丝与医院相关的东西,它就像一个酒店高级房间,布置精美,沙发电视什么的都有,还配有一个小客厅,方便平时会客。

还有一个真正的原因:它是研究中心,而非医院。

安峰走到正在接受护士抽血的老太太面前,微笑着问:“嗨,蒂玛,感觉还好吧?”

老太太点头:“还不错,就是有点儿紧张。”

安峰拉了张椅子在她旁边坐下:“放心,这次我亲自上场,一定会保证您重新感受到蓬勃的生机。”

她说道:“只希望能够摆脱频繁吃药的折磨,不再听他们几个整天唠叨,就是难受点都没问题。”

感觉老太太的孩子气,安峰笑着:“您也要理解他们作为子女的心情,要换做是我,也会整天紧张的。”

老太太笑了:“我知道。但自己的身体情况,该注意什么,我在脑子还没错乱前,比谁都清楚。”

和大部分英美老人一样,辛克莱夫人独立意识很强,年龄无法消磨掉他们的追求和“朝气”,安峰就经常看到加州有老头开着复古敞篷车和朋友去兜风的……他转头问护士:“所有的取样都结束了?”

“是的,先生,这是最后一次抽血,后面将是全面检验。”护士说。

“很好。”安峰点头,再看向她:“我这就去安排工作,夫人您请放宽心态,很快就能摆脱噩梦了。”

……

安峰加入了专家组。已经有三次治疗经验的专家组,对过程轻车熟路,安峰只负责把关药物的配比,因为不同的患者有不同的剂量,过多过少都失去效果,甚至还会起到反作用,这方面必须严谨。

除了参与药物配制,安峰还抽空去做其他事情,给研究中心两个研发小组安排了新的任务,分别从事药物的研发和生物研发。目标都养生,前一种针对女士,后一种生物方法针对全人类。

偶尔有点高尚情操也不错,虽然人类需要埋单。

研究员们早已经领教过安峰的厉害,所以对这些工作抱着十二分认真的态度,他所讲解的每一个细节都被记录下来,被反复的研究,相关进度也会随时报告……安峰只需适当指点一些便可。

三天后。

安峰穿上白大褂,戴上口罩,客串了一把医生。但他的作用只是现场指导,为细节把关,因为他没有行医执照。即便如此,大家对他仍是十分的信任,如果他在场还有问题的话,证明原先的理论会崩溃。

治疗开始前,先注射药物,还得进行一个外科手术。

安峰观摩了全程,目睹手术过程有点不习惯,但本着医学的角度,他还是坚持了下来,并指导一些后续步骤,药物剂量的输送等等,尽量让过程更加的连贯,减少医治的步骤,降低失误率。

在手术室外面,马修和巴泽尔等待着,或玩手机,或抬头望天花板,看似休闲,但整个过程没有说话,就连旁人都能感觉到他们的焦急……终于,手术室的门打开,一名护士推着推车出来。

马修上前关心道:“怎么样了?”

护士说:“请放心,手术室集中了世界最顶尖的专家,不会有问题。”

马修松口气,没有坏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

再十分钟后,手术室大门打开,最先出来的是一身轻松的安峰,他看了马修和巴泽尔一眼,比了一个“ok”的手势。返回换衣间时,仍能听见外面两兄弟的欢呼……有点颠覆形象,但毕竟是真情流露。

安峰被他们俩围着谈了好久,他就老实说什么意外都没有,很顺利,也就是十天左右能恢复健康。

听到安峰的亲口保证,他们心里的石头总算落到了地面,不枉这么多年的担忧和等待,如今守得云开见月明。

再往后就是频繁的治疗。

考虑到运营,以及专家组需要潜心研制抗癌药物的原因,凯斯小组已经在培训帮手,并逐渐减少他们的出场次数。再几例病患结束后,凯斯将会彻底离开手术室,重新回到他们的实验室里。

最后就是服务价格方面,研究中心的主管,约瑟夫。哈特列出了一些成本情况,以治疗一例病人的药物成本来说,各种药物不超过十万美元,并不多,但这次辛克莱夫人支付了五百万美金的费用。

药物成本虽然只有十万,但专家费呢?这可是智力外加脑力的极限活动,世界上会的就那几个人,五百万又有什么问题?而且你肯出钱,他们还不一定干活呢。将来专家组还会换成自己的徒弟。

老太太的五百万,相当于治疗费的标杆。有相关媒体进行了报道,病人资料完全不公开,但治疗费用研究中心官方公布了。对于没有任何可参考的治愈癌症例子,五百万你说不出到底是多还是少,反正行医已经获得批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