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重铸第三帝国之新海权时代 >

第69章

重铸第三帝国之新海权时代-第69章

小说: 重铸第三帝国之新海权时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有生之年,不得对任何人透露你们在这里看到的东西!可以吗?”张海诺诚恳的看着托马斯和这些德国水手们,他当然相信,这些以国家荣耀至上的人会帮自己这个忙,但他现在依然要口头确定这一点。

  托马斯想了想,说道:“如果是对德国有益的事情,我们义不容辞!”

  他身后的水手们也纷纷应和到。

  “那好,我现在宣布你们已经成为德国海军的辅助人员了,从今天起享受额外的出海津贴,等回国后我会替你们向海军申请勋章的!”

  “辅助人员”的身份和“勋章”,现在都还只是空头支票,但张海诺需要通过它们来提高这些水手的荣誉感。再说不出意外的话,10年之内雷德尔就能够升任德国舰队司令,到时候要为几个有功人员申请勋章还会是难事吗?

  托马斯并没有当场接受张海诺开出的条件,而是问:

  “可以让我和我的人商量一下吗?”

  “当然!”张海诺伸出右手,大方的让他和自己的伙伴商量商量。

  3分钟之后,水手们商量好了,并依然推选托马斯做他们的发言人。

  “上尉先生,如果这一切都属实的话,我们很乐意为德国海军效劳!非常冒昧的问一下,您怎么才能让我们相信您确实是德国海军军官并且有特殊任务在身呢?”托马斯这话并没有质疑的口气,而是希望在加入这个事关国家机密的行动之前在最后确认一下。

  张海诺微笑着说道:“如果我和赫森上尉这身军服还不能证明的话,你们可以现在就到甲板上去,我们的U148就在快速号右舷!”

  “U148?”连同托马斯在内,每个水手再一次惊讶的说不出话来。

  张海诺转身朝甲板走去,水手们稍稍愣了一下,然后一个个跟在他后面。

  可想而知,当一艘排水量达到1500吨、装备三门甲板炮的德国远洋潜艇出现在自己视线中时,德国水手们脸上会有怎样的表情。

  “托马斯!”

  张海诺唤了一声,此时托马斯和其他水手一样也惊讶的说不出话来。

  “还有大家!”张海诺大声说了一句,这才将水手们的目光重新吸引到自己这边来。

  “你们现在愿意帮我这个忙了吗?”

  水手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个个脸上的表情都从惊讶转为喜悦和兴奋。

  “当然,当然!”托马斯最先回过神来,他似乎本来想敬礼的,却意识到自己还不算是正式的军人,只好耸耸肩膀,“先生,我们乐意为您效劳!”

  “德国海军并没有屈服!”张海诺乘势对这些德国公民们说道,“我们保留着德国海军最大的希望!在你们的帮助下,我们终将重新崛起!”

  崛起之路 第31章 彼岸

  努力更新,努力求票,呵呵!

  正文:

  随着战争的结束,一度让协约国海军头疼不已的德国潜艇部队终于从大洋上销声匿迹了,根据贡比涅森林停战协议,这些犀利的进攻性武器在协约国舰队的押送下和德国海军的74艘水面舰艇一道前往斯卡帕弗洛。它们的命运已然不在自己手中,用不了多久,等协约国内部商讨出一个合适的分赃比例,它们就将被自己的新主人领走。

  曾经辉煌的德国远洋舰队却落得这样的下场,熟知那段历史的人无不满怀唏嘘,张海诺也不例外。如今,他仅凭一己之力为德国海军潜艇部队保留下最后一颗火种,但他心里却没有为此而多么的骄傲,相反的,他不仅觉得自己有责任保护好这颗火种,还应该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德国一流的潜艇技术保留和传承下来。

  战后的德国,正在经历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打击,大量的人才正在流失。一些人是以移民的方式远走他乡,一些则是被英、法、美等国聘走。在张海诺的印象里,虽然德国早在20年代末30年代初就已与荷兰等国合作的方式秘密研制潜艇,成果却是几艘跟一战潜艇技术水平相当的近海潜艇,直到二战爆发之后,德国潜艇部队才逐渐恢复了一战时期的威风,一些性能先进的潜艇以及电动鱼雷、艇载雷达被陆续研制出来并装备部队,但是熟悉二战德国潜艇作战史的人都知道,这些精锐装备出来的时间太晚,装备的数量有限,就像喷气式战斗机一样,尽管在技术上领先于各国,却仍无法改变德国再次战败的命运。

  **********************************

  “我谨以上帝的名义发誓,绝不向任何人,包括自己最亲密的家人、朋友,泄露和U21、U148以及这些财富有关的任何秘密,如有违反,我死后灵魂将永受炼狱之苦、不得解脱!”

  当最后一位决意回到德国的艇员把手按在圣经上发出这样的誓言之后,赫森朝张海诺点点头,开始向这些艇员发放他们应得的一份财富。

  两天之后,快速号在西班牙东部港口马拉加靠岸,12名正式离队的艇员将在这里下船,他们可以乘火车前往西班牙的北部港口再从那里搭乘邮轮返回德国,也可以试着穿过西班牙和法国由陆路回到德国。

  8000镑的土耳其金币和银币,一个不大的钱袋就能装下,倒是那些沉船古金币和金器,艇员们都小心翼翼的藏在行囊最里面,所有人都将自己的艇员制服留在船上,穿着普通服装的他们,至少在外貌上和一群被遣散的水手没有太大的区别。

  在征得所有人同意之后,张海诺将一袋额外的金币交到扬克手中,这位正直的U148枪炮长自愿在返回德国后及时将这些钱分发到其他艇员的家人手里,好让他们在艇员们重新返回德国之前不至于因为生计而苦恼。

  快速号只在马拉加停靠了24个小时,但就在这短暂的一天时间里,张海诺在港口迅速敲定了两笔交易:一笔是数量多达1。2万件皮革制品,这也是西班牙的特产之一。不过购买这些皮革倒有些机缘巧合的意味,因为张海诺原本的目标是西班牙最富盛名的雪利酒,却在马拉加港的码头附近碰到几个四处向人兜售皮革的商人,看这几个人衣着不错但愁眉不展,张海诺上去一问,才知道他们三个月前和德国的一个商会签订了大宗皮革买卖合同,没想到这些皮革准备好了,那家德国商会却突然倒闭,由于手里的资金都用来收购这些皮革,他们才会这样焦急的临时寻找买家。

  在检视过那些皮革并确定这不是一个精密的骗局之后,张海诺大方的以比原价低两成的价格买下了这些皮革——虽然土耳其镑在西班牙几乎不怎么流通,但是土耳其金币还是绝大多数商人都欢迎的。

  在这之后,张海诺又前往当地的酒业工会,以7枚土耳其金币一箱的价格从当地供应商那里买下了400箱雪利酒的现货,这些也都在快速号启航之前全部运上船。这时候,快速号已经俨然成为一艘满载各种散货前往美洲的远洋轮船,登记的40名船员和8名乘客也全部到位——从U148号上抽调16名艇员之后,仍有29人留在潜艇上,这完全可以满足U148的正常航行之需。

  离开马拉加港的当天下午,快速号驶进了直布罗陀海峡,多少让张海诺感到意外的是,驻守这里的英国当局只是花了一些时间确定快速号的身份,却并没有派人登船检查。看来尽管协约国和参战各国对德和约还没有签订,但在各战胜国都在想着如何从德国人身上捞取更多的利益,至于战争,那早已随着德皇逊位和《贡比涅森林停战协定》的签署而结束了。

  更让张海诺感叹不已的是,直布罗陀的反潜警戒线早在两个月前就已经被撤除了,为了防止商船在这一带误撞水雷,英国人干脆用显眼的浮标将雷区标示出来。或许在这些英国人的思维里,每一艘德国潜艇都已经在他们的控制之下了!战时的种种管制体制么,该结束的就结束,该降低等级的就降低等级,海上航线的秩序越早恢复到和平时期,对英国发达的海外贸易越有利。

  张海诺原本还有些担心英国人会对这艘土耳其籍货轮上全是德国水手产生疑惑,现在看来倒有些杞人忧天了。快速号安然无恙的穿过了直布罗陀海峡,到了午夜十分,U148也潜过海峡了。和张海诺进来时偷偷摸摸跟着西班牙货轮不同,赫森采用的是关闭发动机跟随洋流飘出的方式,当然,这只适合于对海文情况非常熟悉的指挥官,像张海诺这样“半路出家”而且对各种洋流又不甚了解的人就不合适了!

  驶过直布罗陀海峡之后,前往美洲的道路基本上就畅通无阻了。快速号上搭载了大量的淡水、米面和足量的活牛、活羊、蔬菜、水果,因而船员以及U148上的艇员们餐桌上的食物十分丰富:布拉茨和U21上的火头军莫尔藤专门制作欧式风格的食物作为主食,艾尔加太太每天都会将一只羊或者半头牛制成土耳其风格的烤肉,还有许多土耳其风格的菜肴,这样的搭配让包括张海诺在内的每一个人都大呼过瘾!

  留下的艇员每一个都是自愿前往美洲的,这样一来,张海诺和赫森也就可以放心的将他们进行轮换:远洋货轮毕竟在空间、舒适性各方面都比潜艇好,所以一批艇员只需要在U148上呆上几天就能换到快速号上来休息一段时间,享受一下轮船甲板上的阳光和相对宽敞的空间。

  一周之后,快速号驶入亚速尔群岛添煤加水,经过了这个中转站之后,这一船一艇组成的特殊编队进入了浩瀚的大西洋中部。在抵达南美洲之前,他们遇到了一些坏天气,虽然颠簸得够呛,但远洋货轮加远洋潜艇的组合在适航性方面还是值得称道的,风浪并没有给他们带来太多实质性的麻烦。

  1919年6月4日,船员们终于遥遥望见了美洲大陆,按照他们的计划,快速号的第一站将是美国的纽约港,卸下货主托运的那些地毯、纺织品只是一个附带的目的,张海诺最主要的意图在这里将一部分沉船金币和金器珠宝兑换成在美洲大部分地区都通用的货币:美元!

  崛起之路 第32章 再访纽约

  张海诺上一次来到纽约时,给这里的政府和居民都带来了巨大的恐慌,不过当时并没有任何一个美国人见过这位德国潜艇指挥官的庐山真面目。这一次,当他和快速号一起从自由女神像旁经过的时候,还是没有多少人把目光投向这样一艘毫无特色的中型远洋货轮以及这位站在船头看风景的欧洲青年。

  这时的奥斯曼帝国,被人们成为欧洲病夫。在张海诺的印象里,美国人素来喜欢区别对待各国访客,像土耳其这样没落的贵族,他们自然不会多么的以礼相待。不过,当上船来检查各种通关证件和航运文件的美国官员发现这艘船上的船员大多是欧洲人时,口气顿时缓和了许多,但还远远够不上友善——随着德国战败、大英帝国元气大损,现在的美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俨然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在一战这个大赌盘中最后时刻的成功押注让山姆大叔收获匪浅,同时还极大的提高了民众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恩伯特。林克,奥地利人?”

  拿着张海诺在伊斯坦布尔花高价伪造的假护照,戴着一顶和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北军所使用的军帽样式非常相似帽子的美国官员冷淡的问道,虽然美国在一战中几乎未和奥匈帝国的军队正面交手过,但奥匈帝国毕竟是同盟国的支柱之一,同时也被广泛认为是一战的主要发起者。

  随着一战的结束,曾经庞大的奥匈帝国分裂成了许多小国家,现在的奥地利已经成为一个纯粹的内陆国家,国力和战前不可同日而语,在协约国眼里已经没有什么威胁可言了,他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尽量削弱德国的战争潜力,并阻止德国和奥地利这两个德语系国家合并。

  正因如此,这位美国官员并没有在张海诺的“奥地利身份”上挑刺,再说这本“假”护照其实也就是用一本空白的真护照填上假资料,然后再用专门的工具盖章、压制钢印。在这个压根没有网络技术的年代,拿着这样的护照在美国被识破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是的,奥地利商人,船上一部分货物的货主!”

  张海诺用他那在英国人眼里“极不纯正”的英语回答到,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大多数中国学生能写、能听,但唯独英语的口语水平非常有限,这也就是张海诺为什么可以听懂美国人的广播却又受到上次俘获的那位英国军官嘲讽的原因了。

  在仔细检查过这艘船只的各种通关文书、航运资料和船上的货物并确认无误之后,这位美国官员一脸轻蔑的问道:“你们准备在纽约停留多久?”

  要呆多久恐怕还论不到你这个小小的海关公务员管吧!张海诺心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