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重铸第三帝国之新海权时代 >

第335章

重铸第三帝国之新海权时代-第335章

小说: 重铸第三帝国之新海权时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时候,林格尔也来到桌前并坐了下来,虽不至于愁容满面,但表情里也看不到一点积极的内容。

  “还好我们没出生在意大利,也没有成为一名意大利指挥官!”张海诺用低沉但绝不是庆幸的口吻说到。

  林格尔的眼光显然更加现实,“没有了这支舰队,我们的海上运输可能被迫限于在白天进行,一到晚上。  所有船只都得躲进西西里岛沿岸港口!缺乏了海上炮火支援,我们想要拿下瓦莱塔难度也就更大了!”

  张海诺的语调并没有变,言语却变得更加积极一些:“英国海军继续冒险向岛上增运兵员物资未必是坏事,那样我们地航空兵就有更大的发挥空间。  只是我很担心,一旦这个消息传开来,对我们的将士,将产生极大的心理影响!岛上的英军也会因此而看到希望。  他们的抵抗必将更加强烈!”

  林格尔非常无奈的点点头,闷闷地吐出一句:“意大利人真不适合卷入这场战争!”

  “将帅无能。  累死三军!”

  张海诺觉得这句从另一个世界带来的谐语非常应景,寥寥几字,用德语说出来依然非常传神。  只不过,赢得在场所有人地共鸣也是无助于改变形势的,与其坐着怨天尤人,还不如早点做好应对措施。  想到这里,张海诺重新就着作战地图思量起来。  而林格尔也很快加入了他的行列。

  两位德军高级将领和参谋们讨论商量了好一会儿,觉得在目前的形势下只需要以梅利哈湾和圣保罗湾为后续兵员和物资登陆点,位于马耳他西南的马耳萨什洛克湾登陆场已经失去了原有的牵制作用,且又容易遭到英国舰队的侵袭,忍痛放弃才是更为明智地选择。

  考虑到在马耳萨什洛克湾登陆的数千德意官兵目前仍在靠近海岸线的区域稳固待命,而先前防守他们的英军部队已经主动撤向瓦莱塔,张海诺即刻让通讯官发报,命令那里的联军部队利用英军原有工事构建新的双面防御体系——抗登陆工事用来阻止英军从这处港湾增运兵员物资。  陆上工事则用来抵御岛上英军可能发起的反击。

  为了增强这支联军部队的持续作战能力,张海诺决定派出一支由驱逐舰、鱼雷艇和大型汽艇组成地快速船队,向马耳萨什洛克湾运送最后一批作战物资。  此外,他还注意到距此大约20公里外的锡杰维储存着大量的军衣和食品,而且在前一天中午的时候就已经为德军伞兵所控制。  经过审慎的思量,他决定从北方登陆部队中。  派出一支部队护送卡车队前往锡杰维,再从那里运送食品前往马耳萨什洛克湾。  如此一来,便能最大限度的支持德意联军在马耳萨什洛克湾地防御作战。

  这些决定看似并不复杂,但需要前后考虑、左右权衡,时间就这样飞快的流逝着,待到张海诺他们把战场部署重新理顺一遍的时候,天色竟已渐亮了!

  也就在这个时候,他们终于等来了罗马的官方答复——意大利主力舰队夜间确实在利比亚以北约120海里的地方与英国舰队展开激战。  位于罗马的意军总司令部认为,伊亚金诺上将原本有机会一举歼灭英国海军的地中海舰队主力,不幸的是。  卑鄙的英国人利用驱逐舰和潜艇对意大利舰队进行了偷袭。  战斗中意军旗舰“维内托”号连中三颗鱼雷并最终沉没,“利托里奥”号和多艘战舰都遭到重创。  官兵们被迫放弃了一些舰艇,并在凌晨3点左右脱离了战斗。  目前,意军的残余舰艇正在直接返回塔兰托基地地途中。

  除了意大利舰队地损失之外,罗马还对英国舰队的损失进行了估计:一艘战列舰沉没、一艘遭致命重创,两艘巡洋舰战沉,六艘驱逐舰战损,所剩舰艇已经无力再对联军在马耳他地作战行动构成威胁。  此外,罗马还在电报中向联军指挥部保证,“安德烈。多利亚”号和“朱利奥。凯撒”号以及目前在马耳他附近活动的其他意大利舰艇,将继续为德意联军的陆上作战行动提供有力支援。

  即便遭受了一场意外的沉重打击,罗马的高官们依然能够保持这样乐观情绪,张海诺终于理解这个国家为什么会连埃塞俄比亚战争也打上7个月、数十万正规军在北非还打不过3万英军。

  眼下,如果他会轻易相信罗马的估计,那他便也和这群意大利官员一样成为昏庸之徒了!

  崛起之路 鹰 第37章 斯图卡之ri

  鹰 第37章 斯图卡之ri

  天刚蒙蒙亮,德意航空部队就迫不及待的将自己对制空权的掌控显现出来,成群的轰炸机踏着晨曦越过窄窄的马耳他海峡,战斗机也纷纷挂弹出击,那气势似乎非得把小小的马耳他岛给炸沉了不可!

  一双灵敏的耳目对于战士来说是极其重要的,随着空军的重新出动,空中侦察报告又开始源源不断的送往联军指挥部了。  张海诺很快了解到了他最急需的情况:从梅利哈湾和圣保罗湾撤下来的英军部队已经全面退守瓦莱塔城南防线,如今在马耳他的各条道路上已经看不到英军车辆或是行军队伍。  一些稍大的城镇似乎还在英军的控制之下,但守军无一例外的放弃了原先布设在城外的野战工事,看起来都打算压缩防线依城固守。

  在这个忙碌的早晨,驻扎在西西里的德军远程侦察机和鱼雷轰炸机也按照事先分配的任务对马耳他东南的大片海域进行了侦察搜索,只是等到太阳升起时,飞行员们都还没有发现英国舰队的踪迹——但这并不意味着英国舰队不在向马耳他挺进。  以目测为主要侦察手段的德军飞机,必须要有足够的数量一起行动,方能覆盖大角度的扇形区域,而眼下张海诺手里并非没有这么多飞机,而是大部分都用在了马耳他岛。

  在空军的掩护下,经过大半夜休整的德意联军登陆部队重新活跃起来,除了派出一小部分兵力攻取马耳他北部的残余英军据点之外。  大部分开始迅速向南推进。  只两个小时功夫,德意联军地地面先头部队便推进到了距离马耳他首府瓦莱塔不足7公里的英军防线前,在这样的距离上,德军几乎随便架起一门炮就能把炮弹打进瓦莱塔城。

  然而,早在英国人统治这座岛屿之前,瓦莱塔就已经被建成了一个极其坚固的要塞型城市。  当地盛产的一种“豆腐石块”,也即是石灰岩。  开采出来的时候缺乏硬度,但暴露在空气中一段时间。  就会变得无比坚硬,利用这种石材,英军趁着德意联军还未登陆便建立起了一系列极其坚固的永备和野战工事,而位于瓦莱塔南面地这条防线便是整个防御体系中的重要一环。  该防线虽然宽不足5公里,可两面都是难以攀爬地悬崖峭壁,英军不仅按照一战的标准挖掘了三条各相隔约500米的深沟堑壕,还利用岛上开采出来的石灰岩沿线构筑堡垒式火力点和纵深炮垒。  再加上从前线撤下来的上万名英军士兵,这条防线俨然成了缺少重型装备的德意步兵们难以逾越的沟壑!

  不过,登陆地德意联军倒也没有急着进攻这条坚如磐石的防线,士兵们一面在英军防线对面挖掘堑壕,一面看着己方的飞机不断对英军防线进行轰炸和扫射。待后续部队抵达后,联军很快完成了对瓦莱塔所在半岛的陆上包围,两艘意大利老式战列舰也率领轻型舰艇抵达瓦莱塔以北的近海区域。

  占据数量优势和制空权的联军部队,在这样的形势下之所以没有发动进攻。  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手中缺乏可用于攻坚作战地坦克装甲车辆和重炮——加上连夜抢修的5辆坦克和11辆装甲车,联军各部在进抵英军瓦莱塔防线时亦只有10辆坦克以及不到30辆各型装甲车,其中相当一部分四轮装甲侦察车根本不足以应付高强度的正面突击。  火炮方面,进攻滩头时的支援火力,大部分是由海上的意大利战舰提供,登陆的德意各部队大都只携带了轻型步兵炮。105毫米以上地榴弹炮绝大部分都还留在西西里!

  正因如此,坦克、车辆和火炮成为意大利的运输舰船这一天的运输重点,为了应付这场跨海登陆战役,联军动用了西西里岛上几乎全部的船只,加上意大利南部征集的数十艘货船,运输船队看上去阵势庞大。  然而,意大利军方在后勤统筹方面的效率素来多为人们所诟病,且不要说和严谨的德国人比,有时就连普通的商业运输也比不上。  不过在德军指挥官们的再三催促下,这个上午还是有45辆坦克、42辆装甲车以及127辆军用卡车从梅利哈湾和圣保罗湾运上马耳他。  大部分车辆迅即对登陆部队的作战行动起到地非常积极地作用——搭乘装甲车和卡车的意大利步兵团。  进攻效率提高了几乎百分之三百,他们迅速攻占了马耳他中部和南部一些被英军弃守地城镇。  并与德意伞兵一道攻下了另一些由少量英军驻守的据点,一营搭乘菲亚特汽车行军的意大利步兵,更是赶在了午饭时抵达锡杰维,而对他们最好的奖励便是美国佬提供给英国佬最终落入联军手中的罐头食品。

  也就在吃午饭的时候,孜孜不倦的德军侦察机飞行员们终于在海面上搜寻到了直冲马耳他而来的英国舰队!事实证明,罗马再一次高估了己方舰队的战果:火力极其强大的纳尔逊级战列舰并没有遭到致命的重创,战斗力相当强大的光辉级重型航空母舰亦在舰队阵容之中,与之同行的还有十余艘巡洋舰和驱逐舰。  按照巡航速度计算,这支舰队在黄昏前后便可抵达马耳他近海!

  看着这份详尽的侦察报告,张海诺和他的将领们不禁大失所望,这里的每个人都很想知道,遭遇重创的意大利主力舰队在之前那个糟糕的夜晚到底做了些什么,可以让英国舰队保留如此强盛的阵容?

  事已至此,向意大利人抱怨根本无济于事,张海诺迅速调整战略,将预定对英军瓦莱塔防线进行轰炸的斯图卡机群抽调三分之二用于攻击英国舰队,再加上一个大队的He…111中型轰炸机和一个中队的He…115侦察/鱼雷轰炸机,德国空军派驻西西里的主要力量都将用来对付那支具备顽强生命力的英国舰队。

  接到命令后,驻扎在拉古萨的德国空军第2航空军第4轰炸机大队,以及驻扎在锡拉库萨的德国海军第17轰炸中队,立即将待命出击的轰炸机全部派出,分成两个机群的44架轰炸机迅速向东南方海域扑去,为它们提供掩护的是16架Bf…110重型战斗机。  这些飞机在总数上已经远远超过了光辉级航空母舰最大载机数量,但之前的多场战斗已经证明,一支完整、有防备且配备航空母舰的舰队,防空能力是要远远超出一支普通船队或是单艘舰船的,尤其当这支舰队的主要舰艇都配备防空雷达和火控设备的时候,攻击方往往需要做好付出相当大代价的心理准备。

  有鉴于此,张海诺和林格尔一同驱车赶往伊斯皮卡的空军机场,召集即将前去空袭英国舰队的第2航空军第5俯冲轰炸机大队的飞行员们,并对他们进行了一番语重心长的战前动员。  随后,张海诺乘容克52飞往锡拉库萨,在那里与海军飞行员们见了面,林格尔飞去了拉古萨,对第6俯冲轰炸机大队的飞行员们进行了动员。

  等到庞大的斯图卡机群开始从西西里岛东南的三处主要机场起飞时,前去攻击英国舰队的第一批轰炸机也发回了初步的战斗报告:按照指挥部的部署,Bf…110战斗机群负责吸引对方的舰载战斗机,鱼雷机群远距离施放鱼雷用以扰乱敌舰队阵脚,其后He…111轰炸机群低空迫近实施水平轰炸。  结果以9架Bf…110、2架He…115和7架He…111为代价,飞行员们炸中英国战列舰、巡洋舰各1艘,驱逐舰2艘,除1艘英国驱逐舰当场倾覆之外,其他英舰实际损伤不明。

  德国海军的轰炸机飞行员,与德国空军轰炸机飞行员之间协同训练时间虽然不长,但在作战步骤非常明确的情况下,他们还是可以发挥出一定的合力,在令人扼腕的损失背后,张海诺欣喜的看到了这一点。

  不多时,分为三个机群的97架斯图卡轰炸机,也在11架Bf…110的掩护下浩浩荡荡的向英国舰队所处方向飞去。  对于这些隶属于德国空军第2航空军的飞行员们来说,在地中海区域实施对舰轰炸并不陌生,早在希腊战役和克里特岛之战期间,该航空军就先后炸沉英国舰艇和运输船近百艘,炸伤的舰船更是不计其数,在马耳他登陆作战开始之前,德军飞行员又在阻击英国舰船向马耳他运送物资的过程中击沉击伤英舰四十余艘。  以至于航行在地中海的盟军舰船,无不对德军轰炸机咬牙切齿却又心存畏惧。

  在这个阳光明媚的下午,“黑色死神”似乎注定成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