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重铸第三帝国之新海权时代 >

第252章

重铸第三帝国之新海权时代-第252章

小说: 重铸第三帝国之新海权时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离开船台整整两个月之后,“俾斯麦”号终于又回到了位于汉堡的布鲁斯。福斯造船厂,这艘艨艟巨舰虽然已经正式入役,但经过一系列的海上测试和磨合之后,仍需要进行最后阶段的调整和装配,这一过程将视具体情况持续两周到一个月时间,此后“俾斯麦”号将真正踏上战争之旅。

  尽管前一阶段英国空军屡屡空袭德国本土,但德国北部尤其是汉堡周边的防空情况还是较为令人满意的,所以待“俾斯麦”号入坞装配,张海诺也得以抽身前往柏林。  最近一段时间,德国军界谈论较多的莫过于意大利军队大举入侵希腊和英军空袭塔兰托,两者发生的时间和方式和张海诺所知的历史几乎如出一辙。

  且不说德国元首对于盟友不告而入侵希腊的举动反应如何,就意大利军队在西班牙内战、入侵埃塞俄比亚之战以及对法作战中的拙劣表现,德军内部普遍对其此次进攻的希腊行动持悲观态度——虽说是悲观态度,但人们脸上却没有一丁点儿的悲哀,相反,许多人都是抱着看意大利元首出丑的心态,毕竟那个秃顶的胖墩不论外貌还是人品在德国尤其是德国军界确实不太得人心。

  一个月的海上生活有些与外界隔绝的感觉,回到海军司令部,张海诺很快从同僚们那里了听到了许多和意大利入侵希腊有关的信息,其中最引人注目地一点。  便是阿道夫。希特勒在得知意大利人此举之后非常不满,因为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德国最高统帅部既定的策略——进攻苏俄的秘密战略是德国高层皆知的,而在这个计划付诸实施且大局已定之前,希特勒并不打算在南斯拉夫和希腊这些东南欧国家身上消耗经历。  此外,张海诺回到柏林方才一个星期,希腊前线就接连传来对意大利非常不利的战报:希腊军队转入反击,其先头部队在突破意军防线后将战火引到了意大利的殖民地阿尔巴尼亚。  还顺势打了一个漂亮的围歼战,将意大利一个精锐步兵师地番号从墨索里尼面前抹去。  看来在冬天之前解决希腊问题对于意大利元首已经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就在意大利入侵希腊后地第三个星期。  意大利海军也步陆军后尘遭受到灾难性的挫折,这一点无疑比前面那个消息更让张海诺意外,而其中最大的一个原因便是他夏天借着前往意大利作军事交流的机会还刻意提醒了意大利海军的部分高层人物谨防敌人可能从空中发起的突袭。  意大利海军当局当时不但非常客气的接受了他地建议,还主动邀请德国同行参观了意大利南部一系列军港的防务情况。  在视察过塔兰托等港口之后,张海诺确确实实的感受到了意大利海军对于军港防务的重视,部署严密的高炮部队和大量系留气球看上去完全能够阻止敌人的飞机飞临港口并进行精确的低空轰炸,历史的惨剧仿佛失去了重演地可能性。  然而时隔半年。  就在张海诺指挥以“俾斯麦”号和“格拉夫。齐柏林”号为核心的舰队深入波罗的海进行演练的时候,英国H舰队和地中海舰队联手在北地中海进行了一场载入史册的突袭——在坎宁安将军的指挥下,英国舰队成功骗过了意大利海空军地侦察部队逼近了意大利南部海域,从光辉号和鹰号上起飞的30架箭鱼趁夜出动,以照明弹、磁性鱼雷和航空炸弹成功轰炸了驻泊在塔兰托港的意大利主力舰队,墨索里尼的海上骄傲一夜之间损失惨重:三艘主力战列舰一沉两伤,轻型舰艇以及港口油库等设施也多有损坏,受益于德国海军出色表现而一度在地中海占据优势的意大利海军顿时被打回原形……

  来自德国海军调查团的报告适时的解开了张海诺心中的疑惑。意大利海军部署在塔兰托周边的防空部队虽然装备不错训练也比较到位,但探照灯的配置却存在很大地问题,光柱往往不能有效引导炮火攻击来袭目标,而且巧合地是,就在英军飞机来袭的前一周,一场风暴袭击了意大利南部沿海。  但意大利军方却没能及时收回部署在塔兰托港口周边地上百个系留气球,结果这些本可以干扰来袭敌机的点状屏障在战斗之前只剩下一半不到。  此外,4个多月之前,德国元首特意将四套陆军雷达系统作为生日礼物送给了墨索里尼,但意大利元首却没有将哪怕一套拨给海军使用,这直接导致塔兰托防空部队只能依靠传统的飞机舰艇巡逻和目测来预警,夜黑风高的状况下他们没能尽早发现英国飞机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战争虽然已经进行了16个月,一系列的挫折却还没有让意大利真正看清自己的斤两,不要说是张海诺,就连德国元首目前也没有办法改变罗马作出的种种决定。  所以对于塔兰托之哀张海诺只有无尽的悲哀——英国人的胜利悄然改变了地中海的形势。  之前意大利海军还可以威胁一下英军的地中海航线,但此役过后他们必然锐气尽失。  在法国战役刚结束时没能抓住机会一举拿下防守相对薄弱的马耳他,如今也就更加不用说了。  就英国的战略形势而言,地中海一旦盘活,整个非洲乃至本土的形势都会大为好转,意大利人虽然还在东非和北非部署有40万军队,却已经失去了最为重要的补给屏障,今后的日子必将更加难熬。

  在这些难以逆转的事实面前,张海诺不得不再一次静下心来深思自己过去所做的一切。  打造经济帝国、强化海军技术以及凭一己之力避免海军在历史上出现的种种战术失利,如今英德海军实力已经较历史缩近了许多,但德国的整体战略却依然没有发生本质的改变。  闪击波兰、巧取挪威以及横扫西欧这几场战役固然漂亮,连带几次出击远洋的行动也颇为成功,德国却不得不再次面临西线战事未结而又转向东线的命运,以意大利军队难改的消极本性,出兵希腊和北非看来也是难以避免的。  若继续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德国最后的命运让张海诺感到了发自内心的颤栗。

  在离开柏林之前,张海诺试着和德国的军事**者进行了一次有关战略决策的沟通,尽管早已知道希望渺茫,但他仍劝说阿道夫。希特勒在进攻苏俄的抉择上更加慎重一些——毕竟将英军残余势力驱逐出非洲的难度要远远小于和强大的苏俄对决,至于英国本土,只要莱茵演习获得成功,即便不发动跨海登陆作战也有机会将英国政府逼入绝境,而同时在这两个方向上全力作战也无需德国动用太多的力量,德军完全可以利用这之间的时间对现有陆空军主要装备进行一次升级,然后再以鼎盛的阵容出征大清洗之后实力尚未完全恢复的苏俄,胜算必然大大增加。

  张海诺的建议遭到否定并不意外,尽管阿道夫。希特勒依然将他看作是多年来的忠实战友,看作是海军最有远见和能力的指挥官,看作是值得信赖的朋友,但大权在握的他此刻却不肯与其他人分享自己的战略决策权,哪怕只是一丝一毫。  在进攻苏俄的问题上,他的口气异常坚决,俄国是德国目前最大的敌人,战役将在次年夏天到来之前打响,至于英国人,一次莱茵演习就足以将他们打垮,陆空军绝不会在其他方向上分散一兵一卒!

  和往常一样,一顿大棒之后希特勒便有拿出了可口的胡萝卜,他对张海诺的海军才能赞不绝口,并且热切期待着自己的老战友成为德国海军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元帅和最有成就的人物。  另一方面,他告诉张海诺,在他的亲自过问下位于上阿尔卑斯山区的新庄园已经接近完工,一切都按照最高级别的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待他在莱茵演习中凯旋归来后便将成为海军元帅的新府邸。

  军衔和荣誉上的诱惑也许还能起到一点作用,但以张海诺的真实身价,任何物质上的yin*都可以说是徒劳的,对于阿道夫。希特勒一贯的伎俩,他打心底感到深深的失望,但他最终只是不发一言的离开元首办公室,因为他知道此时争辩已经起不到任何作用,若是希特勒一怒之下临阵换帅,结果只可能更加糟糕——俾斯麦号乃至德国海军的命运如历史那般惨淡也未可知。

  寒冬的到来减缓了交战双方在希腊和阿尔及利亚边境附近的战斗力度,但在相对温暖的非洲,数量占优的意大利军队则仍然在继续着自己滑稽的表演,超过20万意大利陆军虽有飞机和坦克的掩护,却在区区数万英军面前停顿不前,到了12月初,英军仅以3万军队和一个坦克旅发动从马特鲁以南向意军发动反攻,短时间内便将数倍于己的意军打得丢盔弃甲、一溃千里,轴心国在北非的战略局面看来也是岌岌可危了。

  崛起之路 莱茵之歌 第1章 两军相向

  莱茵之歌 第1章 两军相向

  1940年的冬天,一阵又一阵寒流频频侵袭着北大西洋、挪威海域以及欧洲大部,海面和陆地上的气温均低得出奇,自然界的变化像是在两个怒发冲冠的拳手头上各浇了一大桶凉水,而双方的动作在这个冬天也确实收敛了许多。

  在不列颠之战中遭到痛击之后,所向无敌的德国军队终究没能携横扫法国之余威一步越过宿敌家门口的护城河,元气大伤的德国空军尽管仍以夜间空袭的方式轰炸伦敦等大城市,但规模和战略意义已经大不如前了。

  总体处于守势的盟军一方,赢得不列颠之战的胜利让他们获得了宝贵的喘息之机,英国本土遭到直接侵略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了,而从美国换来的50艘旧式驱逐舰也大大增加了他们的海上护航能力,自那次由德国水面舰艇和潜艇部队联手掀起的海上袭击战高潮之后,最近数月寒冷的北大西洋总算沉寂了许多,尽管每个月葬身大海的船只仍多达十余万吨,但大批的军事物资仍旧源源不断的从美洲运抵英国本土,可怕饥荒的预演被勇敢的英国水手击得粉碎!

  圣诞节前后,英国空军似乎得知了“俾斯麦”号重新返回位于汉堡的造船厂进行最后装配的消息,他们的轰炸机两次尝试对这艘重型战列舰进行轰炸,但都被德军战斗机和严密的地面防空体系挫败。  在柏林度过战争的第二个圣诞节之后,张海诺便动身返回舰队。  而“俾斯麦”号也于新年地第一个星期四经由基尔运河返回波罗的海。

  好消息一个接着一个,经过半年多的精心整修之后,升级完善了动力系统的“沙恩霍斯特”号也重新归队,身体复原的齐里格依旧担任舰长,1600多名舰员中也有超过三分之二是原先的老兵,数百名新兵则在他们的带领下进行着正规而紧张地操练;10月份突入北大西洋的“舍尔海军上将”号装甲舰在经历了65天地海上征途后带着击沉敌船12。9万吨的战绩进抵法国的布雷斯特港,它和驻扎在圣纳泽尔的“格拉夫。施佩海军上将”号以及“格奈森瑙”号已经完全称得上是德国海军的第二支主力舰队!

  此外。  即将加入战团的还有新建的重型航母“彼得。施特拉塞”号和德意志级装甲舰“吕佐夫”号,前者是在舾装工程日夜赶工地情况下接近完工。  经过雷德尔和张海诺的一再力争,预备配属给该航母的舰载机部队也已处于紧锣密鼓的整编训练阶段;后者则是在挪威战役中进攻卑尔根的行动中严重受损,经过8个月漫长的维修之后才得以重新入役,因祸得福的是这艘战舰得以在大修期间更换了新的柴油发动机和雷达火控系统,航速和火力精度地提升有助于大幅提高它的作战能力。

  春天尚未到来,德国海军就已通过一系列的整备行动扩充实力为下一阶段的战斗作准备,而这个冬天对于他们的敌手英国海军而言同样是一个重要的修整期。  根据情报人员从英国传回地消息。英国海军多艘主力舰已经在这个冬天装配上了性能与德国海军相差不多的Type型雷达,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完成第二次现代化大改装后重新担任舰队旗舰的“伊丽莎白女王”号和全新的乔治五世级战列舰首舰“乔治五世”号,前者经过整整三年的大规模改装后已经从一艘一战时期的超无畏舰升格成为适应现代化海战的强大战舰,后者刚刚在圣诞节前后完工服役,虽然吨位上较俾斯麦号少5000吨,但在综合性能上却没有被拉下太多,其10门14英寸45倍径舰炮的强大火力配置、29。2节的最高航速和Type 279型舰载雷达发辅助,在完全形成战斗力后必然成为英国海军对抗俾斯麦号地首选!

  除了回归地“伊丽莎白女王”号和新入役的“乔治五世”号。英国海军还在这个冬季假日重新调整了舰队部署。  奇袭塔兰托地胜利让意大利海军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都难以重振雄心,这让英国人可以从容的将他们H舰队和地中海舰队的部分兵力抽调来加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