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重铸第三帝国之新海权时代 >

第232章

重铸第三帝国之新海权时代-第232章

小说: 重铸第三帝国之新海权时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奈森瑙”号和“希佩尔海军上将”号的主炮弹药已经消耗过半,但由于白天发射的多是杀伤性的高爆榴弹,它们的弹药舱里此时仍有相当数量的穿甲弹可供使用,按照理论上的计算,这些炮弹足以将两个这样规模的船队送下海底,包括护航的复仇级战列舰和其他辅助舰艇在内。

  隆隆的炮声一阵接着一阵,“格奈森瑙”号上所有和主炮射击有关的人员——从射击指挥官、传令官再到炮手,无不情绪高涨的通过实际行动为敌人送行。  一支烟的功夫,9门11英寸舰炮又以最快速度进行了数轮齐射,炮弹击中钢制舰体后引发的重量级爆炸不断转换成为照亮夜空的火球,而从雷达控制室和射击观测室传来的报告也都证明目标航行速度大为减慢,先前那样的频繁转向规避已经不复存在。  对于这样的报告,舰上的德国军官们都感到非常兴奋,乐观的情绪迅速蔓延,仿佛人们已经亲眼看到了“拉米利斯”号正在下沉似的。

  然而,5分钟、10分钟,直到一刻钟之后,雷达室和观测室均报告目标仍在缓慢移动,通过目测也能看到那艘战舰上零星炮火发射时闪耀的红光。  “格奈森瑙”号上的11英寸舰炮仍以每分钟两次的高射速向英国战舰倾斜炮弹,随着射击诸元的校调和对方航速的减慢,基本每次齐射都有炮弹命中对方,爆炸后产生的火团不断升起又熄灭,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不由得开始感叹起对手惊人的生存力,那艘老旧的复仇级战列舰难道比“纳尔逊”号还要难缠?

  经过代价惨重的那一战之后,沙恩霍斯特级姊妹舰一同出击的场景或许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都难以见到,即便双舰再度合璧,“沙恩霍斯特”号也已经将获得了一定成功的双联装15英寸舰炮换回从前的三联装11英寸炮,它们虽然有击穿纳尔逊级战列舰装甲的先例,但战场上近距离攻击对方薄弱处的机会毕竟不会太多!也就是说,“拉米利斯”号的装甲虽然不怎么强,但想要贯穿它并对舰体结构产生致命伤,1万8千码左右的距离对于使用280毫米舰炮的“格奈森瑙”号来说还有些远。

  众人仍在等待张海诺作出决定,可就在这时,雷达室传来紧急报告:有一艘不明身份的舰艇脱离船队向这边冲来!

  “希佩尔海军上将”号是否已经调整炮口攻击那艘舰艇还不得而知,张海诺却不敢有懈怠,他接连发出两道命令:“‘格奈森瑙’号以副炮攻击目标舰,‘希佩尔海军上将’号以主炮进行截击!”

  可想而知,在这条命令下达后不久,各种口径的炮弹便如同雨点般砸向那艘勇气可嘉的英国舰艇——沉沉夜幕和糟糕的海况无法阻止德国舰队利用火控雷达技术进行精确炮击,而且距离越近,这种精确度就越高,只过了不到5分钟,一团火球便从那片由于炮弹不断爆炸而忽明忽暗的海面上腾起,借着这并不特别强烈的光线,德国舰队中的瞭望人员才初次辨认了对方的身份:一艘外观和快速运输船没有太大区别的非职业战斗舰艇!

  距离1万2千码,尽管中弹起火,但是这艘英国舰艇仍在顽强的向德国舰队逼近,英国水手们以自己的勇气获得了对手的尊敬,但战争终究是残酷的,它那威力有限的火炮还没够上德国战舰,一枚威力十足的203毫米炮弹便无情的将它炸沉!

  “战斗结束时我们也许可以救救那些勇敢的人!”阿尔布雷希特的提议颇有骑士风度,张海诺的眼光则更加的实际:

  “左转15度,拉近和英国船队的距离,格奈森瑙号继续以主炮轰击英国战列舰,允许希佩尔海军上将号自由寻找目标,全舰队1个小时后脱离战场!”

  崛起之路 海啸 第13章 攻心为shang(6)

  海啸 第13章 攻心为上(6)

  黎明前的黑暗中,汹涌的浪涛一个接着一个撞上战舰坚厚的钢甲,但两者之间质的差异是巨大的,浪涛无一例外的碎为粒粒水花,却只能稍稍减慢对方的速度。

  英国皇家海军现役主力舰之一的“反击”号,是一艘与“声望”号同级别的战列巡洋舰。  经过1936年的第二次现代化改装之后,这艘始建于1915年的大型战舰满载时的排水量已经达到3。8万吨,这几乎和纳尔逊级战列舰处于同一水平,而改装后的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也不过3。6万吨!论外观和尺寸,它在皇家海军中都是数得上号的庞然大物,仅略小于排水量近5万吨的超级战巡“胡德”号。  然而在这庞大的躯体和惊人的吨位背后,该级战舰的火力和装甲却没有表现出相应的实力——装备6门380毫米舰炮的“声望”号只几个回合便被吨位小于自己的两艘沙恩霍斯特级战列舰打成重伤,然后被德国潜艇用鱼雷轻松送入海底,而同期建造并且更早进行现代化改装的“反击”号在技术数据方面对比自己的姊妹舰并无强处。

  尽管设计上有种种不如意之处,两艘声望级战列巡洋舰仍是英国皇家海军中最活跃的主力舰只——31。7节的最高航速在建造它们的那个年代绝对是各国海军大型战舰中的翘楚,15英寸舰炮同样具有十足的威慑力。  可惜地是岁月沧桑,二十多年过去了。  经历两次大改装的声望级终究赶不上年轻后辈们生猛,加上设备的损耗和改装时的一些变化,它们已经不再是当年那叱诧大洋的“追风少年”。  在正常情况下,“反击”号拼尽全力也跑不过同样强调高速的沙恩霍斯特级,但还好,它至少可以追上使用大型柴油机的袖珍战列舰,前提是对方主动现身并和它来一场面对面地赛跑。

  几乎和主烟囱口处于同一水平位置的高舰桥上。  舰长威廉。坦南特正忧心忡忡地看着脾气暴烈的大海,如今这支由战巡“反击”号、重巡洋舰“诺福克”号以及E级驱逐舰“回声”号、F级驱逐舰“火龙”号组成的支援舰队正以28节航速形式在都柏林以西650海里的海面上——距离那支境况糟糕的船队仅有两三个小时的行程。  舰上几乎每隔几分钟就能收到新的求救电报。  这让舰桥上地气氛莫名的压抑。  先前从“拉米利斯”号发来的消息已经证明袭击者包括一艘德国海军目前最强的沙恩霍斯特级战列舰,那也是“声望”号被击沉事件的元凶之一。  这次与它结伴而行的是装备8英寸舰炮、排水量不过万吨的希佩尔海军上将级重巡洋舰,两舰编队的实力自然是比不上扛着15英寸重炮地“沙恩霍斯特”号加健康状况良好的“格奈森瑙”号。  因此在获得这一情报之后,“反击”号上下无不憋足了气要为自己姊妹舰复仇。

  舰员们求战心切,他们的舰长何尝不是如此?但经验丰富的威廉。坦南特早已领教过德国对手的狡猾——一年前为了追剿突入大西洋的德国袖珍袭击舰,皇家海军出动了近三分之一地舰艇在三大洋拉下大网,包括“声望”号和“反击”号在内等众多战舰行程上万海里。  多次寻觅到对方踪迹却屡屡被对方溜走。

  一想到这些,坦南特上校是既郁闷又无奈,他多么希望德国人会因为贪恋眼前的“美食”滞留战场,虽然一场恶战在所难免,但皇家海军的总体优势使得指挥官们不仅不惧怕以舰对舰的消耗战,反而将其视为对付德国海军的一种有效策略。  可是以德国海军目前的状况,一艘沙恩霍斯特级战列舰加一艘希佩尔海军上将级重巡洋舰的配置已经算得上主力舰队,这意味着指挥官极有可能是此前多次叫英国皇家海军丢丑的海诺。冯。芬肯施泰因上将。  此人在英国已经被普遍看作是德国海军的又一个莱因哈特。舍尔。  甚至有预言认为此人将成为德国的纳尔逊。  且不管这些看法是否过于悲观,它至少说明一个问题——此人非常地不好对付!

  “上校,伦敦发来地密电!”

  “喔……”坦南特接过电报匆匆扫了几眼,然后转身对自己的副手们说道:“胡德号和光荣号已经从朴茨茅斯启航了!”

  在德国地新式主力舰服役之前,巨舰“胡德”号实力冠绝欧洲是不争的事实,不久前针对法国海军的攻击行动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而作为一艘由巡洋舰改建的中型航母,“光荣”号所拥有的高航速和适航性能使得它可以随同其他舰艇一道出海作战,最多48架舰载机的容量将极大的提高舰队侦察、远程攻击和防空实力。

  对于这个“好消息”,坦南特周围的军官们并没有表现出多么强烈的反应,大家都知道,从朴茨茅斯到这里足有800多海里的距离,就算那支舰队卯足了劲跑,至少也要在24个小时之后才能赶到战场,而且在这样的坏天气里,人们显然不能指望“剑鱼”和“贼欧”能够有多么出色的发挥——也许它们根本连甲板都离开不了!

  在人们复杂的情感煎熬中。  天边的黑暗终于渐渐淡了。  模糊的视线慢慢扩散开去,仿佛整个世界刚刚混沌初开。  风雨交加的海面上。  浪涛依旧顽固的拍击着高速行驶中的战舰,尖锐的舰首在墨绿色的海面上划出长长的水痕,雨点无情的打落在穿着雨披的官兵们的脸上,但现在已经没有什么能够阻碍这些集英勇、果敢、自信、骄傲于一身的人奔向那些处于危难之中的同胞们。

  “看到了!”瞭望台上终于传来激动的声音,尽管那只是海天尽头的一缕烟,却足以让每个人的心为之一紧。

  一面醒目的战斗旗迅速在四艘战舰的桅杆上升起,水兵们迅速掀去各种枪炮上罩着的防水帆布,大大小小的炮口很快转向不同的警戒区域,只待敌舰出现便可一通猛揍。

  舰桥上,军官们因为求救电报的关系能够知道比水兵们更多的关于那支船队的情况,但此时他们也一个个既焦急又担心的翘首眺望前方。  作为皇家海军的一份子,作为英国人,他们无不期望有更多的船只免遭最悲惨的命运,而这一切正以最真切的方式展现在他们面前。

  “拉米利斯”号仍在海面上,在顽强的坚持了四个多小时之后,它此时已经被海水没过了甲板,船体倾斜严重,但几门主炮仍倔强的高昂着炮口,军官和水兵们有的正在澎湃的海浪中挣扎,为数不多的正划着救生艇试图援助更多的人;从哈里法克斯启航的48艘商船中,如今仍在海面挣扎的刚刚过半,超过10万吨意义重大的货物已经随船沉入海底,更有数以千计的人因为船只沉没而不得不和死亡抗争,这个时候,几乎没有人还记得那艘可怜的水上飞机母舰,它早已葬身于炮火形成的风暴中,但死亡依然未能捍卫大英帝国的荣誉,它们输掉了这场发生在大洋腹地的战斗,而这注定是一次影响深远的败仗。  也许在未来的几个月里,整个英国都会沉湎在这次沉痛的失利之中难以自拔。

  德国舰队已然不见踪影,但幽灵般出没的德国潜艇仍在威胁着剩下的船只,以坦南特为首的英军官兵们被迫收起复仇的渴望,带着落寞的心情收容起那些无助的落水者们,然后护送被打得七零八落的船队重新上路。  不久之后,包括“胡德”号和“光荣”号在内的大批支援舰艇先后加入护航队列。  又过了一天,船队已经进入了本土轰炸机和小型舰艇的有效活动范围之后,英国海军遂组成了两支分别以“胡德”号和“反击”号为核心的警戒舰队深入大西洋搜索德国舰队,虽然这种大海捞针式的搜索再次被证明是徒劳无功的,但这些舰艇也顺道将另一支从北美启航的大型船队护送回到英国,二十余万吨物资的运抵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了本土的燃眉之急,可用主力舰队为商船队护航不论在战略还是经济上都是得不偿失的,为此英国政府最终决定延长大西洋航线暂停使用的时间——唯有得到至少两艘战列舰或者相当于两艘战列舰的兵力护航,船队方能从北美启航前往英国,这意味着在美国政府介入之前,英国海军一次最多只能护送一支船队进入大西洋航线。  在德国空军咄咄逼人的攻势面前,大英帝国已经逐渐陷入了自拿破仑驰骋欧洲以来最大的危机之中。

  崛起之路 海啸 第14章 鹰ri(1)

  海啸 第14章 鹰ri(1)

  “好天气,不是吗?”

  “当然!非常好的天气,对于我们而言!”

  在一条经过夯实的沙土质飞行跑道旁,两名身穿浅灰色飞行服、头戴皮革飞行帽的年轻军官看似正衷心赞美着阳光明媚的天气,可和整个机场上忙碌而紧张的气氛一样,他们眉宇之间也不见得那么轻松。

  和大多数德国飞行员所不同的是,他们的蓝色臂章上的飞鹰身下还有一条军舰的轮廓,这便是德国海军航空兵的标志,而航母舰载机和陆基作战飞机部队则通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