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重铸第三帝国之新海权时代 >

第182章

重铸第三帝国之新海权时代-第182章

小说: 重铸第三帝国之新海权时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审视过舰上残缺不全的防空武器之后,上校不由得将目光投向如今陪护在本舰两侧的两艘驱逐舰。  它们一艘属于1930年下水的B级,另一艘则是1934年下水地E级,两艘均为本级驱逐舰中的普通型(英国驱逐舰中每级都设有领舰若干,排水量和武备皆强于普通型),其中位于左侧行驶的那艘舷号为H。23的E级舰“回声”号。两个小时前刚刚利用鱼雷击沉了友舰“金刚石”号——那艘不幸的驱逐舰在战斗中为德国战列舰的150毫米副炮所击伤,由于舰体漏水情况无法得到控制导致航速逐渐降低,舰长遂作出弃舰决定。在接过所有舰员和伤兵之后,为免它落入德国人之首,“回声”号忍痛将其击沉。

  不论是30年代初期建造的B级驱逐舰,还是30年代中期建造的E级,既不是为防空而设计,在战争爆发之初也没来得及进行防空强化。  B级全舰只配有2座单管40。5毫米口径地乒乓炮。  E级舰体更大,但也只有2座四联装12。7毫米机枪,而它们所装备的CP MARK型120毫米单管舰炮最大仰角仅有40度,对空能力有限,强大的四联装鱼雷发射管在面对敌机袭击时更不能发挥任何作用。

  那架德国战斗机离开之后还不到40分钟,“声望”号上的防空警报便再一次凄厉的响起。  这次出现在右舷的共有12个黑点。望远镜里,英国舰员们看到地是他们如今还不太熟悉的德国海军斯图卡和战争爆发时刚刚入役的双翼舰载侦察/鱼雷机Fi 167,对它们的性能更是不甚了解。  这时候,舰上的指挥官们只得利用防空能力不佳的102毫米副炮试图扰乱敌机阵型——在敌机靠近之前,舰上的8联装乒乓炮空有强悍的火力密度却无法威胁到对方,结果英国人只能眼睁睁看着德国机群在射程之外重新编好作战队形、占据攻击阵位。

  3架德国海军的斯图卡最先呼啸着从高空发起进攻,在波兰战场上令敌方军民恐惧不已的机首发声装置在这种海军型上得以保留,在俯冲过程中,它那极为凄厉地怪叫声即便不至于让对手惊慌失措,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加大对方炮手心理上地紧张程度。  经过超过20个月的严格训练。  这些德国海军飞行员在技能上丝毫不逊色于空军。  在对水面目标进行俯冲轰炸时更是经验丰富。  同时,他们又是德国海军中最勇敢地一群人。  即便面对敌人的密集火力,也依然义无反顾的进行大角度的俯冲攻击,并将机腹下那枚250公斤穿甲弹和机翼下的4枚50公斤杀伤弹倾斜在敌方军舰上。

  在理论上,这些炸弹并不足以给一艘装甲厚实的大型战舰构成致命威胁,但杀伤敌舰露天战位人员、削弱敌方防空火力的任务却是完全可以胜任的。

  当3架海军斯图卡拉起时,多颗黑乎乎的炸弹已经准确无误的砸向英国战舰的甲板。  在隆隆的爆炸声中,那艘战舰从舰首到舰尾几乎都为弹片、火焰以及近失弹溅起水花所行程的“薄雾”所笼罩。  当8联装乒乓炮和4联装12。7毫米机枪战位上血流成河时,德国人的初步作战目的便已达到。

  趁着第二批3架海军斯图卡俯冲时给对方造成的连续压力,6架Fi 167分成三组从那艘战舰左右和舰首方向投下鱼雷,这种航空鱼雷在威力上较德国水面舰艇和大多数潜艇所使用的稍小,但对任何一艘英国战舰都能形成有力的威胁,尤其是像“声望”号这种只具备重巡洋舰水平装甲的,吃上一颗都可能产生致命的后果。

  发现鱼雷来袭,英国舰员们赶忙用舰上的大小枪炮向水中射击,两艘驱逐舰也在这一刻展现出大无畏精神——它们以自己的躯体横挡在“声望”号两侧,试图以自我牺牲来换取主力舰的平安,同时以舰上火力拼命向来袭的鱼雷射击。

  一声巨响中,数百米外的海面上腾起一根高大的水柱,“声望”号所面临的威胁有六分之一被消除了,但这已是英舰上炮手们能力的极限。  仅仅二十秒后,位于“声望”号右侧的“黄铜”号最先中弹。  刹那间,一根白色的水柱从舰舷外部升起,它舯部猛的向上一抬,舰底几乎离开水面,而且舰体上的断裂痕迹清晰可见。片刻之后,大团浓烟便从裂口出喷涌而出,舰上的大火如同小规模的井喷一发不可收拾,而舯部迅速落下后径直下海面以下沉去,舰首和舰尾旋即高高翘起。  这时候,舰上的水兵们开始拼命往冰冷的海水中跳,扑腾扑腾像是一锅落水的饺子。  他们身后的驱逐舰继续下沉,并接二连三的发生着爆炸,在驱逐舰主体全部沉入水中之前,成功逃离的人不足40,只占到舰上全体人员的五分之一,剩下的不是在爆炸中阵亡便随舰一同没入冰冷的海底。

  另一侧的“回声”号还来不及为自己的伙伴而悲哀,第二批俯冲的德国轰炸机便用一颗250毫米穿甲弹击中了它的舰首炮塔,具备一定动能的穿甲弹对于这种防御薄弱的驱逐舰而言是就不是什么不痛不痒的打击了。  它径直贯穿上部甲板掉进舰底弹药库,在给这艘军舰带来致命一击前,底舱负责运送弹药的英国水兵们还得及看这黑色死神的化身最后一眼。

  巨大的轰响中,“声望”号的舰员们目瞪口呆的看着驱逐舰上单管舰炮塔在猛烈的爆炸中升入数十米高的空中,再重重的砸落到附近的海面上。  因为弹药殉爆,那艘驱逐舰用比被鱼雷击中的友舰快得多的速度消失在海面上。

  两艘僚舰的沉没,令“声望”号的官兵们感到绝望,然而在他们舰长的指挥下,这艘失去近三分之一航速的战列巡洋舰竟在海面上左扭右闪的避过了一枚又一枚德国鱼雷,在德国飞行员们遗憾的目光中,它锵锵闪过最后一枚鱼雷,由于舰长的高超技术而免于步僚舰后尘,这时候全舰因为德国轰炸机的炸弹创伤而几乎笼罩在烈焰与浓烟之中,但不管怎样,这些“皮外伤”暂时还不至于令它沉没或者失去动力坐以待毙。

  得到第二批攻击机群的报告之后,“格拉夫。齐柏林”号随即派出舰上最后6架俯冲轰炸机以及同样数量且搭载了200公斤穿甲弹的BF…109T对遭到重创的“声望”号进行又一轮攻击,但这一次它们在靠近目标之前便遭到了英国海军舰载机的拦截。  匆匆抛下穿甲弹之后,梅塞施密特109T在对战英国海军的双翼海斗士战斗机和贼鸥式战斗轰炸机时性能上的优势非常明显,但无奈对方数量居多,在击落两架贼鸥式后它们只得掩护6架轰炸机无奈返航。

  本土舰队主力的及时赶到令“声望”号免于被对方舰载机所击沉,然而它的运气并没能支撑它返回本土基地。  当天晚些时候,它在斯卡帕弗洛东北方160海里处遭德国潜艇袭击而沉没,全舰官兵仅有67人生还。

  崛起之路 驰骋大洋 第23章 鏖战纳尔维克

  驰骋大洋 第23章 鏖战纳尔维克

  “德国三军最高统帅部,1939年4月9日11时电:鉴于海军中将冯。芬肯施泰因所辖第1战斗群在韦斯特峡湾口及纳尔维克之战的卓越表现,特对该战斗群全体官兵予以通报嘉奖,望再接再厉,造就德意志海军之辉煌。   署名:阿道夫。希特勒。  ”

  参谋官大声宣读了这份电报之后,“沙恩霍斯特”号舰桥无人不是满脸自豪,“格拉夫。施佩海军上将”号全体官兵所享受过的无上荣耀,复制到这艘战列舰军官及舰员身上,效力并未有哪怕一丝一毫的减弱,这便是那个备受争议人物的特殊魔力。

  留下雀跃不已的军官们,张海诺独自来到司令塔外部的舰桥上。  越往北,海面上气温越低,但风雪几乎已经平息下来,长时间笼罩在人们头顶的乌云也有散去的迹象。  正午已过,德国海军现役舰船中排水量最大的三艘正以一列纵队平缓的继续向东北方航行。  在舰队最末尾的“格拉夫。齐柏林”号上,先前出击的最后一批战斗机正逐一降落。

  击沉英国驱逐舰2艘、重伤战巡一艘,自身无一损失,德国海军航空兵舰载机部队自开战以来的第一场战斗便取得了如此骄人战绩,英国海军在战争伊始薄弱的防空能力是一个方面,同样不可忽视的是,在张海诺领导海军航空部期间,这一部门不仅获得了大量的资金,新装备也逐一入役。  大批曾在雄鹰海空长期任职地熟练飞行员也给这一部门注入了相当重要的技术力量。

  帝国元首的褒扬,在张海诺看来也许有那么一点私心,但数据却可以让官兵们问心无愧——加上舰载机部队,参加威悉演习的第1战斗群已经获得了击沉英国驱逐舰4艘、挪威装甲舰2艘以及掩护陆军顺利攻占纳尔维克的出色战绩,加上重创英国战列巡洋舰“声望”号,就战果数量而言,属各战斗群之最。

  不一会儿。  舰长齐里格也来到舰桥。  寒风是刺骨的,舰上每个人都换上了厚厚的冬装。  而在德国,人们正在享受和煦地春日,军人和平民所处环境之大不同便体现在这些方面。

  “重创‘声望’号,挑战英国皇家海军的权威,我想整个英国现在都对我们咬牙切齿吧!将军!”齐里格脸上颇有得意之色,虽说一个优秀指挥官应该胜不骄、败不馁,但时时体现出自己地真性情也未必是一件坏事情。  至少。  这种人易于琢磨,相处起来也较为轻松。

  张海诺整整衣领,说道:“如果他们就此放弃反击纳尔维克等港口,我会更高兴的!”

  齐里格摇摇头,“对于纳尔维克,他们根本用不着出动大型舰只,如今本特将军的驱逐舰队已经离开,负责守卫港口的就只剩下迪特尔将军的山地步兵和从挪威人那里缴获的岸炮。  如果我是英国指挥官。  那么我只需要派遣一队驱逐舰护送登陆船只便可进行反击!顶多,再派遣舰载机协助攻击!除非英国人急着妥协,否则绝不会放弃反击!”

  “的确,就算冯。赫森将军多派几艘潜艇前来协助防守,我们也很难阻挡英国人!平时,纳尔维克是挪威最大地货物输送港;战时。  英国人可以通过那座港口撤走挪威王室、政府官员、军队以及重要财产,并且运入他们的步兵进而控制挪威和瑞典!这一来,迪特尔将军将承受巨大的压力!”

  张海诺的这一论断,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历史。  在挪威战役中,两次纳尔维克海战令德国海军损失了10艘新式驱逐舰,同时完全丧失了对那一海域的制海权,大批英法军队随后在舰队掩护下登陆,先期攻占纳尔维克并且得到补充的4000德国山地步兵、2000海军作战人员不得不与超过2万英法军队作战,战况一度非常危机,然而英法在小范围内的战术胜利已无力改变整个挪威战役的形势——由于缺乏配合以及遭到德国空军地压制。  他们进攻特隆霍姆和其他挪威港口的作战均以失败而告终。  挪威战线的巩固令德国统帅部可以放手进攻,闪击法国的胜利让英国人彻底放弃了挪威。

  齐里格也明白。  在强大的英国本土舰队眼皮底下,这支德国主力舰队难有更大的作为,因而语气婉转地说道:“希望他们能够交好运!”

  眼见最后一架战斗机也降落到了“格拉夫。齐柏林”号上,张海诺坚决如铁的命令道:“从即刻起,全舰队保持无线电静默,除非发现敌方战舰正在快速逼近,否则舰载机亦只能通过灯光信号与母舰联络!”

  这一命令看似有些过于谨慎,但齐里格手下的军官们还是不折不扣的执行下去了。  毕竟,英国海军随时能够出动数倍于这个战斗群的作战舰艇北上挪威海,一旦交火,胜负便充满了未知数。张海诺当然可以在情况危急时率领编队撤往苏联附近海域,但苏联人在苏德之间爆发战争之前对德国所做的每一个让步,都需要德国通过巨大的代价来换取,例如入侵波兰,苏联人就从德国要走了2亿马克的贷款、部分波兰土地以及德国对苏联入侵立陶宛的认可,若是公然维护一支德国舰队,苏联的开价自然不会比入侵波兰更加便宜——在这一方面,斯大林是个善于审时度势地好手,却全然忘记了一个恒古不变地真理:养虎为患。

  下午1时许,“格拉夫。齐柏林”号派出进行警戒的舰载战斗机在舰队以南发现了在本特将军地5艘驱逐舰,并通过灯光信号引领它们前来与主力舰队会合。  一个小时后,从卑尔根克传来战报。不久前刚刚经过激战而占领那一港口的德国陆海军遭到英国舰载机地轰炸,轻巡洋舰“柯尼斯堡”号受创,陆军亦多有死伤。  当德国空军接到报告从本土基地派去战斗机拦截时,英国机群却早已不见踪影。

  卑尔根远在纳尔维克西南800多公里之外,距斯卡帕弗洛却不过400公里,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