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庆丰军 >

第58章

庆丰军-第58章

小说: 庆丰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后,由百姓进行上诉,对富户和官吏进行清算,从富户手中榨出许多钱粮。

    庆丰红巾军最终是什么样的管理模式,郝十三现在也没有定论,就目前来看,庐州的收益率要比寿州高,长远来看,未可知。

    “都督!”右军千户吴六奇离席道:“部队已经修整配额完毕,月余未有战事,士兵们手痒,还请都督考虑下一步的战事!”

    吴六奇平素负责留守寿州,除了寿州保卫战和破察罕帖木儿,没有参与其他打仗,所以迫切希望打仗立功。他此言一出,在座的几个百户、千户,纷纷请战,要求出兵打仗。

    “我也正在谋划此事!”郝十三抬手阻止众人道:“可惜如今兵甲还没有齐备,还不具备打大战的条件!”

    将作坊千户焦玉面红耳赤离席道:“属下惭愧,未能按照都督的意思打造出全身的重铠,请都督治罪!”

    “千户大人不要自责!”郝十三安慰道:“虽然没有制作出轻便的全身重铠,这一月来,成绩也是颇丰的,火炮长腿儿,双手的长苗刀的定型,火炮也造了数十门,水力锻造已经成型,千户进献的‘一窝蜂’,都是可堪大用,这都是千户的功劳。”

    “都督过誉了!”焦玉谦虚道:“全赖都督指点,焦玉不敢贪功。”

    寿州守备宋克不无考虑的说:“诗经秦风曰:‘岂曰无衣?’虽然都督所言的甲具尚未齐备,也可让手下的诸千户带兵分图四方,肃清外围的威胁,不打大仗,也可以积聚小胜,为大胜。”

    “众千户大人怎么看?”

    在庐州的千户的战兵千户一共有四人,分别是付友德、徒单钧、张破虏、吴六奇,各个摩拳擦掌,复合道:“宋守备所言甚是,我等愿意带兵出去平靖四方。”

    “好!”郝十三见众位千户求战心切,拍案而起:“命令!”

    在座的一应文武,见都督要下命令,纷纷离席,标准的军姿,笔挺的站立着,聆听都督的指示。

    “命付友德为行军总管,统帅本部人马及前军千户徒单钧部、右军千户吴六奇部,明日出兵,肃清庐州以东的残敌,以怀远、定远为最远作战半径。次地多次遭遇兵祸,民生凋敝,本无太大战略资源,不要攻坚,打得过切打,损失太大不要打。以一个月为期限,七月初八之前,无论有多大的收获,帅军在庐州与本都督会和,我们要打一场大战。”

    “诺!”吴六奇、付友德抱拳领命,前军千户徒单钧面有难色道:“前军千户兵马尚未编练完成,还请都督准许属下留下寿州,继续练兵。”

    郝十三心道:“真是懒驴上磨屎尿多,本都督的命令都敢不听?”但是他面上并没有表露出来,不让徒单钧与付友德同行,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以徒单钧的桀骜,付友德未必能够驾驭得了。

    “好,那就在给你一个月的期限编练新军,七月初八,与本都督一同在庐州会和。”郝十三安慰道。

    “诺!”徒单钧喜形于色的领命。

    七月初八汇集庐州,看来都督是要打一场大仗了,不知道都督这是要打谁?难道要打郭子兴吗?他的手下,先前可是打过庐州的。

    

第八十八章 以助酒兴

    “都督,那我们中军做什么?”张破虏摩拳擦掌的请命道。一个月来,他驻守庐州,真个把他闲的蛋疼。

    “命令!张破虏为庐州方面行军总管,携带本部兵马,会同后军杨通知部,飞炮千户焦禄部,攻占肥东,并且牢牢的守住,就地征集粮草,越多越好,待本都督七月初八抵达,在进行下一步作战计划。”

    “诺!”

    “破虏千户初次领兵作战,切记,不要轻敌,也不要冒进,守住肥东就可以!”郝十三再三叮嘱道。

    “老大放心!”

    “命令,参军罗本,起草三封书信,分别送与颍州刘福通处、濠州孙德崖处、六合彭大、赵君用处,邀他们分兵前来助战,于七月初八,与我汇合在庐州!”

    老本面有难色道:“都督未曾交代作战计划,恐怕这些豪杰,不肯出兵助战啊!”

    “参军休要烦恼!本都督稍后与你一同起草,只要你记下此事就好!”郝十三道。

    “诺!”参军罗本领命,知道都督所言的是军事秘密,不方便在众人面前说的明白。

    “诸位可还有什么未曾明白的事情,一块发问!”郝十三见众人没有其他事情要说,吩咐道:“上菜,喝酒!”

    宋克起身道:“属下乃是庐州守备,负责庐州城池防御,今日如此重要之日,宋某不敢造次饮酒,还请都督见谅!”

    “宋克忠于职守,赏黄金一锭!准了!”郝十三对宋克的忠于职守,大家赞赏。

    今日饮酒的,都是庆丰红巾军中最重要的角色,一旦全部醉酒,被外人所乘,恐怕庆丰军的重要头领,要被一网打尽了。

    所有的话语,都在喝酒之前说的明白,郝十三剩下的时间,就是和这些将领通过喝酒交流感情了,军务、政务在喝酒过程中,一概免谈。

    “切请都督一展文采!”酒至半酣,罗本起身建议到,立马得到一应文武的附和。

    穆有才斜眼睥睨罗本。郝十三的两次吟诗,一次在庐州、一次在寿州,两次都没有被秀才穆有才敢上,他心道:“我自小与老大乃是同村长大,老大扁担倒了都不知道是个一字,这不是为难我家老大吗!”

    “小可且有一首打油诗,以娱乐大众!”秀才穆有才本是好意为老大开脱,以免老大出丑,但是以穆家寨出来这帮兄弟来看,说的太高深,大家也未必听得懂:

    远远望见一座山,

    上头尖来下头宽。

    有朝一日倒过来,

    下头尖来上头宽!

    这首打油诗太过通俗了,可谓脍炙人口,惹得众人拍案大笑:“哈哈!山?山怎么能倒过来!哈哈!”

    郝十三被秀才的幽默感染了,笑道:“我这也有一首佳句,能与穆太守的诗附和得上。”

    众人端正仪容,单等郝十三吟诵出拍案惊奇的佳句。

    “瓦罗湖,罗湖瓦!”

    瓦罗湖乃是横亘在安丰与庐州之间的一个狭长内湖,可谓是应时应景,虽然通俗,众人只待后面还有佳句。

    “瓦罗湖里有荷叶”

    “荷叶上面有蛤蟆”

    这两句也本事平淡无奇,在座的众人,多听过郝十三吟诵的佳句,就算是没有亲口听到,也都有所耳闻,尤其是“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二句,可谓是被施耐庵念叨的,众所周知了,所以众人无不指望着最后一句,语出惊人。郝十三却故弄玄虚,偏偏压着最后一句,迟迟不肯说出来。

    急的众人连连追问:“最后呢?”

    郝十三有意拿捏,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反问众人道:“你们猜怎么来着?”

    “怎么来着?”众人被拿捏得兴致盎然,连连追问。

    “一戳一蹦跶儿!”

    众人都以为郝十三能够吟诵出惊人的最后一句,万万没有想到,这是老大讲的笑话段子,众人无不拍案大笑,更有甚者,连案几都踢翻了,就连一旁的杨芷玉,也抿嘴忍俊不禁。

    “不算!不算!都督休要拿这样的笑话,来搪塞众人。”众人大笑之余,纷纷表示谴责,这不是郝十三的真实文采表露,所以众人不依不饶。

    郝十三表示很无奈,文采已经名声在外,一个谎言已经说出去,就要靠无数的谎言来维系。但毕竟他读过的诗歌有限,还多是唐宋的的经典辞赋,若是在此间吟诵,肯定被余德臣、罗本、宋克、穆有才等读书人识破。

    正好罗本在一旁,郝十三累死好多脑细胞,才想起这么一首。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这首《临江仙》虽然在后世《三国演义》小说中作为开篇,并被杨洪基老师词性的低音唱的家喻户晓,却并非《三国演义》小说的作者罗贯中所作,乃是出自明朝的杨慎之手,被后来的评论家,加在小说的开端,郝十三吟诵时,杨慎还没有出生呢。

    这首临江仙,‘滚滚长江’‘英雄’等词汇,恢宏大气,就算是其中有‘夕阳红’、‘白发渔樵’,大家只当做是景物的描写,没有人想到这是出自一个老人之手。尤其是‘一壶浊酒喜相逢’,说的正是应景兄弟重逢的佳句。

    众人先是愣了三秒钟,然后在宋克、余德臣、罗本的带领下,爆发出雷鸣一般的掌声。

    秀才穆有才彻底石化了,老大怎么变得越来越陌生了,这样绝妙的诗句,他这个元末不多见的秀才,都吟诵不出来的,老大这是在哪抄袭的呢?

    可是秀才回忆自己读过的所有文章,根本没有见过这个临江仙的影子,难道却真是老大的佳作?老大难道被板砖拍倒之后,灵魂附体了?孔子老先生都不信的鬼力乱神,难道真的存在。

    穆有才的人生观,价值观,彻底的被颠覆了,他以目视猴子张破虏,想在张破虏那找到答案,却见张破虏笑语盈盈,仿佛在告诉他:老大,本来就是这样的!这才是我们的老大!

    “诸位,还有什么可助酒兴的,一并说来!”郝十三举酒嘱客,兴致勃勃的说。

    

第八十九章 巷尾闷棍

    郝十三送走了众人,留下穆家寨等一应兄弟留宿在都督府,这帮兄弟,非要与郝十三继续喝酒,郝十三也不客气,给众位兄弟都喝趴下了,这场酒宴,才算正式结束。

    “这帮兄弟,不喝躺下,都不算尽兴!真是的!”郝十三望着横七竖八的躺着的兄弟,喃喃自语道。

    半年前,这帮兄弟,连打劫妇孺的勇气都没有,而今,天天与刀枪为伍,以杀敌为乐趣。

    半年前,这帮兄弟,奄奄待毙的做起打劫的营生,只求一个温饱,一口肉汤,而现在,不但吃穿不愁,不是百户就是千户的官职,吆五喝六,好不威风。

    哎——得给这些兄弟娶媳妇了!不能老大这面睡着美娇娘,让星弟们睡广床板啊!

    郝十三也这样想,可是,这个问题需要谨慎,如今手下的弟兄,不仅仅是这几人,手下有战兵已经上万,得有一个体系,谁该娶媳妇?是不该娶媳妇?

    百户,及相当于百户以上的官职,可以娶妻生子了,可是,现在哪有时间顾及这件事情啊,马上有大仗要打了,这帮兄弟,明天就要回庐州打仗去了。

    第二天一早,郝十三与兄弟们一同用过早饭,送别猴子张破虏等一应兄弟,如往常一样,继续到将作坊上班。他还有诸多的工作,没有付诸实施。

    大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奔走在路上,路边的地摊,商贩吆喝着自己买的东西,好不热闹。

    郝十三一身交领长袍,没有净街的铜锣,也没有高举‘肃静’、‘回避’的仪仗,只带吴六玖及七八个侍卫,就这样招摇过市。

    “都督,这是北地最好的枣子,又大又甜,您来点尝尝!”一个卖枣子的贩子,认出了郝十三,便将一瓢枣子,往郝十三的侍卫手中塞。

    郝十三本不想要的,但是卖枣子的商贩,太过热情,郝十三推脱不过,一个眼神递给吴六玖,吴六玖赶紧将一把的铜钱,放在枣贩子的摊位上。

    枣贩子连连推却:“都督吃洒家两个枣子,是洒家的荣幸,怎能让都督废钞?”却见都督已经远去,推拖不得,只要将铜钱收了。

    “新出锅的肉包子,馅大皮薄,都督,来几个尝尝!”包子贩子认出郝十三,热情的跟郝十三打招呼。

    “谢谢!”郝十回头向身后的一应侍卫询问道:“可有没吃早饭的?就在这老板这买几个包子吧!”

    “都督恁客气,吃几个要甚钱,给小人长脸了!”包子摊老板笑容可掬的说。

    吴六玖等一应宿卫,专门负责都督安全的,就算没有吃饭,也不敢耽误郝十三的时间,都一口咬定,吃过早饭了。

    “谢谢老板,改日打扰!”郝十三一个长揖,客气道。

    “都督慢走!”小商贩回礼恭敬道。

    这不是郝十三第一次走过这条街,他要去北门外的颍水边的将作车间,每次都要经过这一条街。有时未吃早饭,还要在露天的摊贩处坐上一坐,吃上几个包子,喝上一碗混沌,所以,这一条街的商贩,基本都认识郝十三,小商小贩跪地欢迎的过往,已经早就被郝十三硬生生的改了过来。

    路上,频频有认出郝十三的百姓,只是一个长揖,问上一声都督好,脸上丝毫没有畏惧的意思,郝十三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