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庆丰军 >

第130章

庆丰军-第130章

小说: 庆丰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据敌,路过寿州,听闻老先生种植的粮食,今年大丰收,特意过来看望老先生,老先生辛苦了!”

    所谓的‘解衣推食’也不过如此,余阙颇为激动道:“承蒙主公记挂,高产水稻,明面便可以大面积推广了!”

    二人正说话间,余阙的幼女安安从门外跑来,兴奋的惊呼:“十三叔!”一投扎进郝仁的怀中,郝仁微笑着将小安安抱在怀中,挂着小女孩的鼻梁,逗引着她玩儿。

    余阙大惊,赶忙呵斥小安安:“不得对主公无礼,太不像话了!”却也不敢上前,约束女儿,还不知道主公是个什么态度。

    (未完待续。)m。

第二百二十七章 队友太弱

    庆丰军北上的大军在颖水北岸扎营,驻扎在安丰的杨正泰飞山蛮军,全军一万五千人,在领袖杨正泰亲自率领下,最先赶来与郝仁汇合,翁婿相见,少不了一番寒暄。

    杨正泰暗叹自己女儿好眼光,自己也选择正确,郝仁已经占据广大地区,俨然他的这个女婿,就是草头王了,只不过是他喜欢叫做大元帅罢了!他只有一个女儿嫁给了郝仁,他老了,这后半生,只能指望这个女婿了!

    一年多,飞山蛮军队,没有遭遇一次战争,手下的士兵,都被杨正泰下放到各地方进行军垦了,如今有了战事,临时抽调回来,集结确实需要时间。

    宋克最先送去救援的消息时,杨正泰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早就开始着手集结军队,直到郝仁赶到颖水北,才勉强集结完毕,赶来与郝仁合兵。

    郝仁看见飞山蛮的军队,简直大跌眼镜这还是昔日骁勇的飞山蛮军队吗?

    从士兵到军官,无一不是肥了一圈,昔日的肃杀之气,丝毫不见,反而多了臃肿的腐化气息,整军中,哪还有当年从湖广山区走出来的英武之气,全军上下,都透漏着腐化的味道和田间泥土的气息!

    说话,郭天叙也带着一万五千名的濠州军,前来汇合!不是郭天叙不想来与郝仁汇合,只是他的这点家底,拿出来,实在感觉有点寒酸。

    宋克太守派兵救援的时候,他不好意思来,如今郝仁到了寿州,他再不来,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了,再不堪的军队,带出来,也是表明自己的一个态度。

    郭子兴去世时,濠州军遭朱重八分裂,分走大半兵马,又遇滁州围城,损兵折将,濠州军早就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而且邵荣、赵继祖两军主力,又被郝仁抽调去了南方,郭天叙所领的濠州军,更是没有起色!

    濠州乃是一片几次遭遇兵火的城池,本来百姓就少,留下的百姓,又不少跑到郝仁的庆丰军地盘上,当起了民垦户,濠州军别说征兵了,吃粮食都是问题。

    而且濠州军北上的路途,又都被刘福通、赵君用义军阻挡,蒙元打不着他,他也没地方发展,濠州军只能困守孤城,断了进取之路了!

    濠州军的士兵,甲胄都不齐全,而且很多都是百姓装束,手中只有白蜡木杆,哪还有昔日濠州军的威风啊?

    郭天叙也确实有气节,就是日子过得如此窘迫,硬是没有想郝仁这个妹夫,提出一点接济的要求!

    蒙元军队中,现在都有与庆丰军想匹配的火炮了,指望这些农夫帮郝仁打仗,这不是纯属于扯淡吗!

    郝仁看着两支赶来汇合的军队,不禁一阵头疼,庆幸自己回援及时,要不,指望这两军策应寿州,恐怕答失八都鲁都嫌砍他们磨损刀剑。

    郝仁掰着手指头算自己手下的筹码,此时可调配的人马,满打满算,一共有六、七万军队,数量上,就不是敌人的对手!

    而且杨正泰、郭天叙两军三万人,又是这般模样,占庆丰联军的一半!

    赵继祖的军队,虽然在郝仁的十几个军中,战力居于下游,与上述两军比起来,赵继祖的九千人,那就算是精锐了,而且,这九千人,还得算是郭天叙的濠州军序列。

    郝仁只有八千骑兵、五千火器兵,中军一千五百人,算是庆丰军的百战之师了,真正的精锐!

    还有庐州太守宋克的八千城防军,主要负责防守寿州,出城作战经验,完全可以说一点经验没有,只能留守寿州作为策应了,其作用,不过聊胜于无罢了!

    答失八都鲁的军队,挟打败刘福通二十万军队的余威来的,兵锋正盛,数量也在十二万以上,是郝仁联军的二倍。

    郝仁心中暗暗叫苦,恐怕是对寿州百姓说大话了,谁知道杨正泰、郭天叙的军队,如此不堪,高估这两个亲戚了。

    如今想打赢答失八都鲁,目测,可能要累折裤衩带!

    郝仁现在只想跳脚骂娘,可是,骂娘也不能将江南的精锐部队骂回来,谁叫他自己高估自己手中的筹码了呢!

    与其对着夕阳叹息,还不如趁着夕阳赶路!

    杨正泰、郭天叙的军队,再不堪重用,好歹也是兵,人家能带兵来,就算是给足郝仁的面子了,郝仁还能强求什么呢!

    此时北上迎战答失八都鲁,无疑是将自己的小身板子,往虎嘴了送,那也只能临阵磨枪了。

    “感谢泰山大人远道前来救援,大军在我军营左侧扎营,抓紧时间训练吧!”郝仁无奈的对飞山蛮领袖杨正泰道。

    杨正泰老脸通红,知道郝仁嫌弃他的军队太弱了,不好意思道:“哦!呵呵!是该训练训练了!”

    郝仁又对郭天叙道:“舅哥远来辛苦,我先调拨两万石军粮过去”他却是不好意思说先让士兵吃几天饱饭,饱死中好过饿死,怕伤了郭天叙的自尊。

    郭天叙好面子,硬着头皮说:“我的粮食,够用!够用!”丝毫不顾军阵中,面有菜色的士兵,扑通一声,饿晕了一名!

    郝仁又郭天叙道:“派一队人马去寿州提调兵器铠甲吧,寿州造的板甲,府库目前没有,缴获蒙元的铠甲兵器,总是还有一些的!”

    肚子饿了,你不说,别人也不知道,士兵没有披甲,总不能说有铠甲不披,难道希望士兵上战场送死吗?

    郭天叙见不能搪塞,无奈道:“那就先从大元帅这借上一些,等打了胜仗,我一定如数奉还!如数奉还!”他依旧顾全自己的面子!

    “邵荣是一员猛将,江南正需要他,我将他留在江南出镇嘉定,暂时不能归还于你,不过,赵继祖的军队,我已经带了回来,现在军力差不多扩充一半,我先将赵继祖整军,如数奉还,增加的战力,就算是借用你的利息吧!”郝仁诚恳的对郭天叙说。

    郭天叙此时才意识到,邵荣这支军队,怕是再也不能归建了,不过赵继祖的军队发展到九千,又得到郝仁配备给赵继祖的铠甲、马匹、火炮,这样算来,回来一军,郭天叙也算是划算的!

    刘伯温知道,又是到他友情出演双簧的时候!

    他摇着羽扇慢声细语道:“主公此言差矣!赵总管在你处与郭少帅处,都是一样的,何必区分什么你我呢?”

    “这怎么能一样呢?”郝仁故作惊讶道:“赵总管本就是郭少帅的将领,如今奉还,这是天经地义,怎么能说赵继祖在庆丰军和在濠州军,一样呢?”

    刘伯温又温言道:“于公来说,主公与少帅同属于龙凤政权,本不区分你我,何况你与少帅,又是姻亲,更不必区分你我了!”

    郭天叙听了刘伯温这言论,知道刘伯温要赖自己的两支军队,大惊!

    郝仁听刘伯温这话,都想骂刘伯温不要脸,不过,他马上领会了刘伯温的意思,自己还得继续唱红脸!

    郝仁呵斥道:“刘参军纯属歪理邪说,庆丰军是庆丰军,濠州军是濠州军,先让赵继祖归建,待江南局势稳定,连邵荣的军队,也一并要归还的!”

    郭天叙听郝仁言语诚恳,心中颇为欣慰,只是淡定的说:“一切全凭大元帅吩咐!”只要郝仁要归还,他刘伯温,掀不起风浪。

    在郭天叙看来,郝仁这人有借有还,还带着十足的利息,是个厚道人,至于刘伯温吗,就是一个十足的无赖,居然想赖他的军队!

    “呵呵!”刘伯温笑道:“赵继祖总管也是一军总管,我们在这争论过来也没有意义,何不听听赵总管自己的意见呢?”

    未完待续。

第二百二十八章 滴水不漏

    郝仁因为手下兵马部队少,精锐部队不过万余人,而两个队友杨正泰、郭天叙的两军战力又不堪大用,只能背着颖水扎营!

    杨正泰的军队需要训练恢复战力,这个相对于容易些,郭天叙的军队,得先从吃饱饭开始,战力提升那就慢许多了!

    郝仁以这样若的军队,实在无法与答失八都鲁匹敌,如此的军力对比,就是得到武曲星下凡,也无能为也已了,救援颍州的实力,已经不具备,救援颍州,等同于想虎口中送肉了!

    庆丰军联军也不见得一无是处,单是八千骑兵,具有强大的战斗力和机动性,或许这是郝仁唯一能引以为长处的地方。

    郝仁的中军大帐,刘伯温引着赵继祖、张天佑走进中军大帐,众人免不了寒暄客套一番,尚未探讨正题,却见张天佑对着郭天叙微微的摇了摇头!

    赵天佑乃是郭天叙的舅父,郭天叙颇为倚重,特意派他先行去找赵继祖沟通归队事项,他与赵继祖一同前来,郝仁也猜到张天佑后来的原因,又从他不起眼的摇头动作中,看出来事情的端倪!

    “赵总管,你是愿意与主公一同作战,还是愿意与郭少帅一同作战?”刘伯温摇着羽扇,提出颇有倾向性的提问,别有用心的对归建之事,闭口不谈!

    刘伯温提出的是有一个肯定答案,赵继祖是一定愿意与郝仁一同作战的!

    赵继祖自从渡江南下支援庆丰军以来,跟随庆丰军连续打了几大胜仗,攻破城池,如同探囊取物一般的容易,战争到了中后期,斥候拿着庆丰军旗,就能接收城池,赵继祖元末在带兵数年,几时打过这么痛快的仗?

    郝仁也丝毫没有将他与邵荣当做外人,胜利的奖赏,如同战功卓著的常遇春、邓愈、俞通海一样的丰厚,而且在郝仁分陈兆先的军队时,格外眷顾,分别分了他与邵荣四千兵,比其他的各路将领都要多一千,战争缴获的铠甲、兵器,分派时先由两军将领优先挑选,而且郝仁毫不吝惜的调拨火炮、震天雷与他,待遇与其他庆丰军主力,丝毫无二!

    江南时富庶之地,不比江北的百战蹂躏之地,郝仁带他渡江北上他时候,他心情就不痛快,还是刘伯温这个参军,及时做了思想工作,跟随主公作战的,都是主公最信任之人!,赵继祖因此,才毫无怨言的跟随渡江北上。

    若是赵继祖没有渡江南下,而是留在江北与郭天叙一同作战,看郭天叙现在的军容就知道了,留在江北,恐怕此时需要与郭天叙的军队一起挨饿呢!

    两下一比较起来,赵继祖当然愿意与郝仁一同作战了!

    赵继祖抱拳行礼道:“回参军的话,我当然愿意与大元帅一同作战了!”

    郭天叙从张天佑的摇头动作中,就知道赵继祖是回不来了,他还是不甘心的问:“赵将军,你可是先大帅手下的能将,如今濠州军正是用人之际,也正是你归建之时啊!”

    关于邵荣、赵继祖两军的归还问题,郝仁早就有自己的打算了,之所以将邵荣与赵继祖分开,带赵继祖北上,就是因为赵继祖对郝仁的倾向性更大一些,而邵荣与赵继祖的关系,就如同胡大海与耿再成的关系一样,两边互相支援,好的跟一个人似的,搞定其中一人,就等于搞定两人,闹掰一人,也等于闹掰两人。

    而且郝仁早就将事情跟刘伯温沟通过了,刘伯温自然也早就将郝仁的想法跟赵继祖沟通了,赵继祖不想回去继续跟郭天叙这个跋扈的二代混了,还是留在郝仁身边舒服,这种态度必然得要赵继祖自己表明,郝仁却从中扮演了十足好人的角色。

    赵继祖又道:“如今郭少帅处于义军的内部,也无战事,恳请少帅将我留在庆丰军中,我一定多杀敌人,报效先大帅的知遇之恩!”

    郝仁又从中和稀泥道:“赵将军的一翻心意,国祚愧领了,不过你确实隶属于濠州军,如今归建,无可厚非,我必不能留你!”

    刘伯温又危言耸听的规谏郝仁道:“既然赵将军执意要跟随主公,主公若拒人与千里之外,恐怕寒了将士们的一番心意啊,以后天下豪杰,谁还肯归顺主公?”

    郝仁一副很抱歉的表情对郭天叙道:“哎呀!舅哥,你看看吧,让将士寒心,我也颇为难办,要不就要赵将军的军队,进行投标表决吧,愿意归队的,我一个不留,愿意留下的,我一定好生重用,就听大家的意见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