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经略大宋 >

第334章

经略大宋-第334章

小说: 经略大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朔将木托彻底的比了下去,从这一点来看,双方的战斗就不可避免。

    战斗不可避免,木托比赵朔差,大宋的军队比蒙古的军队多,并且还得到了足够的休息,这样一来,一旦开战,蒙古必败。

    这些兵卒都不傻,与其战斗到最后屈辱的投降,还不如现在投降,也许在接下来的战斗中,还能混个一官半职。

    重现编制了一下约昌城的兵马,一共大约五千人。

    对于这个数字,赵朔多少有些不满意,因为太少了。但有总比没有强,再加上,赵朔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可以在蒙古境内招兵。

    “出发。”墨七一声大吼,大军开拔,离开了约昌城。

    赵朔没有自己出面,而是吧墨七扶持成最高控制者,完全是因为,此刻的他出现招降,有些不合时宜。

    要知道,现在他可是被墨七挟持的状态,这个状态越晚被打破,对太久远燕舞父母越有利。

    当然了,除了这个之外,还有一点,那就是墨七就投靠了蒙古,投靠墨七,很多人是能接受的,毕竟,墨七也是蒙古人,他们离开朱里真,到墨七这里,就好像调动了一下而已。

    大军出发,不断向西,道路开始变得难走,隔壁和沙漠控制了这里的一切,大军举步维艰,耗水严重。

    但为了尽快到达石塔,墨七没有让大军休息过一日,一律是急行军,完全是以最快的速度在前进。

    七天之后,大军大大石塔。

    石塔守将永谢布,得知墨七到来之后,也是热情的欢迎了一番。

    吃一堑,长一智,这一次,墨七谨慎了不少。与永谢布说的话也不多。

    酒足饭饱之后,永谢布给墨七安排的帐篷内,赵朔,刘温和墨七三人环视而坐。

    “陛下,你说这个永谢布可以相信吗?”墨七问道。

    “这件事你问我,我应该问你吧,你可是投靠了蒙古,而我是大宋的皇帝,哪有共管这个。”赵朔淡淡的回道。

    “陛下建立了情报处和督察处两大件机构,眼线遍布世界,这怎么说也是一方主将,陛下会不知道,这说不通啊。”刘温想了想,开口了。

    “这个刘温你可就说错了,给陛下汇报的情报都是大事,石塔一方主将这官职实在太小了,跟本不值得陛下过问。”张初九将刘温的话挡了回去。

    “所以说啊,这永谢布可不可信,还得问你啊。”赵朔看向墨七。“你怎么说也是情报处的二当家,天下的事情你们查探到之后,都是要分类汇总的,大事报给我,小事储存起来,你比我知道的还多呢。”

    见赵朔这么说,刘温忍不住也看向了墨七。“墨爷,说说吧。”

    墨七笑了笑,道。“这个永谢布,是个悍将,但却反对木托西征,永谢布认为,现在蒙古最大的敌人是……”

    墨七看向赵朔。

    “我知道,我知道,蒙古一直放心不下我。”赵朔摆了摆手。“你继续说,随便说。”

    墨七尴尬的笑了笑,然后继续道。“因为永谢布反对西征,木托震怒,这才将他降职罢官,发配来了石塔。他来到时候,这里盗贼四起,很不安静,但几年下来,再看看,我们来的时候,可还有盗贼?”

    “这么说,这个永谢布是个好官了?”赵朔道。

    “算是个好官吧,这家伙脾气相当倔,认准的事十头牛也拉不回来。”墨七道。

    “这也不错,是个人才。”赵朔道。

    “陛下,这个永谢布可是死忠与蒙古的,你可别想多了,不然是会害了自己的。”墨七提醒道。

    “燕舞的父母就在这里吗?”赵朔扯到了别的话题之上。

    “是的,据我们查探的消息,就在这里,被关在一处隐秘的监牢内,只是这监牢,我们一直没有查到位置。”墨七将查探到消息说了出来。

    “看来,一切还得在这个永谢布身上打主意啊。”赵朔眯着双眼,开始了思考对策。

    夜幕降临,墨七一脸疲倦的抱怨道。“陛下,你不是说我亲自去请,永谢布就一定会来吗?你看看,这都什么时辰了,这个永谢布还没动静呢?他真的会来吗?”

    :“稍安勿躁,这才几点啊,我要是永谢布,也不会这么早来,再等等,再过一个时辰,应该就到了。”与墨七的疲倦和抱怨相比,赵朔显得无比的平静,好似这一切,都是他设计好的一般。

    时间一点点的过去了,刘温和墨七睡了一觉之后,大帐外传来了兵卒的禀报声。“七爷,永谢布到了。”

    “让他进来吧!”开口的是朦朦胧胧的墨七。

    时候不打,永谢布进入大帐,他先是看了一眼赵朔,然后才道。“七兄,你请我,我本该早些时候便到,奈何今天要处理的事情太多,所以耽搁了,抱歉,抱歉,我先自罚三杯。”

    说着,永谢布端起酒碗,自斟自饮,一连干了三八碗。

    “将军不怕我们在酒菜中做手脚吗?”赵朔淡淡的开口了。

    “大宋的皇帝赵朔,乃是光明正大之人,我相信,他不会对我出手。”永谢布回道。

    “将军这话就说错了,我现在是囚犯,就选想对你出手,也做不到了。”赵朔自嘲道。

    “真真假假,假假真真,有些事,大家心照不宣就好。”永谢布笑了。

    这一下,赵朔有些迟疑了,永谢布这话,到底是试探,还是真的知道了些什么,赵朔有些拿捏不准。

    “边境不太平了吧!”

    赵朔突然冒出了这么一句,既然拿不住,就扯别的,这也是一种策略。

    “还好,虽然有些对峙行为,但双方都比较克制,还好,还好。”永谢布心不在焉的说道。

    看永谢布这样,赵朔眉头一皱,想出了一个妙计。

第632章 现实是什么

    “真的还好吗?”赵朔淡淡的开口了。“约昌城被攻占了吧,辽地的兵马已经北上,西夏的大军也进入了克烈部,做好了战斗准备,克烈部的兵马早已集结,折家军运动武器已经进驻了可敦城,这种情况,真的只是还好吗?”

    赵朔说的并不是全部的事实,虽说如此,永谢布依旧吃惊不小。要知道,赵朔可是被墨七挟持着呢,这种情况下,能把形势分析的与现实差不多,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办到的。

    永谢布看了看墨七,开始怀疑这次劫持行为了,毕竟,若赵朔与外界没有交集,没有信息往来,怎么想,都不应该知道这么多。

    现在唯一的解释就是墨七有问题,这次劫持有问题。

    “墨七啊,你能不能给我稍微解释一下,这件事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墨七没有直接回答,此刻的他,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这种时候,询问上司是最明智的选择,所以,墨七看向了赵朔。

    这一个动作,赵朔都不用说话,永谢布便却定了心中所想,这次劫持有问题。

    “难怪,难怪啊,我一直就纳闷,墨七就算有些本事,但从大营中把大宋皇帝劫持出来这样的事,应该还做不到,现在看来,我猜的果然不错。”

    永谢布将事情挑明了。

    赵朔没有反对,点了点头,还鼓起了巴掌。“厉害,厉害,没想到将军思维如此缜密,一猜就中啊。”

    赵朔没有否定,还夸赞了起来,这让永谢布察觉到了不对劲。

    计谋被拆穿,难道不应该是狡辩、紧张、解释、语无伦次吗?谁见过计谋被拆穿之后,还夸赞对手的?

    这里有问题,一定有问题。

    “你猜对了,我被墨七挟持,就是演的一出戏,我们这次数来,是奔着厌恶父母来的,其余的大军,是在我离开之前做的安排,宋蒙之间必有一战,所以,我提前做了准备。”永谢布没有说话,赵朔淡定的继续解释了起来。

    永谢布看着赵朔,赵朔越淡定,他心里越毛。在来之前,他收到了消息,大宋军队越过边境,从辽地、西夏、克烈部三路齐发,一起杀入了蒙古境内,蒙古毫无准备,屡屡败退。

    收到这个消息的他,觉得自己该做点什么。想想赵朔已经被墨七押到了石塔,从赵朔身上,是可以有搬回战场失误机会的。

    但现在越谈,问题好似越严重。

    “陛下,难道你不怕我石塔大军将你们全部抓起来,要挟大宋撤军吗?”永谢布想了好久,说出了这个问题。

    “哈哈哈……”赵朔大笑了起来。“难道将军认为捉到我会那么简单吗?”

    面对大笑的赵朔,永谢布朝前挪了挪。

    “将军,就算你抓住我,也改变不了当前的格局,大宋跟蒙古不一样,不是抓住一个帝王,就可以改变整个国家走向的。大宋与蒙古,一场大战在所难免,这一点,所有人都知道。”赵朔看向永谢布。“这不是一个人或者几个人就能阻止的,这一点,将军应该也清楚吧。”

    永谢布没有理会,继续朝赵朔挪着。

    “算了,看来跟你说,你也听不懂。”赵朔摇了摇头。“来人。”

    几个护卫直接冲了进来,二话没说,直接把永谢布捆了。

    “陛下,你这是何意?”被捆住的永谢布吃惊不小。

    “很简单,能动的你太碍事了,所以,还是捆起来为好。”赵朔笑了笑,随后脸色一寒。“其实,我是想杀掉你的,但墨七说,你是个人才,也是个忠臣,这样的人,我还是比较钦佩的,所以,跟朱里真不一样,你会活下来,然后见证这场宋蒙大战的胜负。”

    说完之后,赵朔示意对被捆住的永谢布搜身。

    跟赵朔想的一样,永谢布的印绶都带在身上,这些是赵朔需要的的。

    “好了,接下来,石塔就是我的地界了。”赵朔晃了晃印绶。“将军,你就这在好好休息吧!”

    永谢布无可奈何,只能眼看着赵朔和墨七等人就这么离开。

    离开之后,赵朔将印绶交给墨七,让他去询问燕舞父母坐在第,整编石塔大军。

    而赵朔这个时候,却有其他的事情要办。

    这一次,他是一个人被劫持出来的,跟长安城你那边彻底失去了联系,此刻,不先跟长安城那边取得联系,这样,才能了解当前的大局。

    而要做到这些,赵朔所能依靠的,只有情报处的探子和督查处眼线。

    在蒙古,这些探子和眼线虽然不多,但差不多的城池还有会有那么几个的。

    探子和眼线,赵朔不知道他们在哪,但联络方式,他是知道的。

    走在是他的主城,赵朔时不时的会注意一些建筑的墙角,这是赵朔发明的连络方式。

    “哦哦哦~!”一处墙角,赵朔断下身子,一个红色宋子映入眼帘。“写的这么显眼,也不怕被发现,这些家伙,胆子是越来越大了。”

    赵朔说着,开始顺着墙角拐了过去。

    没有走多远,有一个‘宋’字被发现。

    赵朔嘴角扬着笑容,溜溜达达,最后在一处民房旁停了下来。“看来就是这里了!”

    抬手敲门,随后,赵朔开始了等待。

    时候不大,大门打开,一个年轻人探出头来。“你好,你是哪位?”

    赵朔拿出印绶,在年轻人眼前晃了晃,年轻人面色一紧,赶忙将赵朔让进屋,看了看后面没有跟着,关上大门,退回了屋内。

    “小的刘满拜见陛下。”刘满恭敬行礼道。

    “刘满啊,这就是你们的联络地点?”这是赵朔第一次到密探的聚集处,这里很是简陋,除了几件木质的破烂家具之外,啥都没有。这让赵朔,多了很多感慨。

    “回陛下,其实这里是我住处!”刘满说出了一个赵朔没想到的事情。

    “你的住处?”赵朔微微蹙眉。“按照规定,‘宋’字所指引的,是密探的联络点,这怎么可能是你的住处呢?其他人呢?你们是怎么搞的,如此是有违朝廷法度的,如果这个地点暴露,对你们也是有危险的。”

    “陛下,小的知罪,只不过整个石塔只有小的一个密探,所以,联络点和家里,其实没啥区别,所以,才没有另辟地点。”刘满回答道。

    “只有你一个密探?”赵朔吃惊不小。

    “是的,只有小的一个!”刘满道。

    “这件事朝廷知道吗?”赵朔问道。

    “朝廷虽然在一直招募密探,但像石塔这种地方,很多人都不愿意来,当地人大部分都是蒙古人,少数的汉人几乎都是商人,让他们做密探,蒙古人不值得相信,汉人吧,经商的太容易暴露,这么一来,外来人不乐意来,当地的又得不到补充,所以就成这样了。”刘满给出了合理的解释。

    “走,我带你去一个地方!”赵朔呵呵一笑,起身便朝外走。

    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