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经略大宋 >

第229章

经略大宋-第229章

小说: 经略大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林峰根本没想这么多,拿到信之后,直接交给了赵朔。

    而让赵朔气愤的是,信中提到的多有事情,他竟然一无所知。

    面对怒火中烧的赵朔,墨七身子一颤,赶忙说道。“大理南下出兵蒲甘,是传回过消息的,按照段正严的说法,他们想打通通往海上的道路……”

    墨七的话还没说完,就被怒不可遏的赵朔打断了。“攻打蒲甘你知道是吧?既然知道,为何不上报。”

    “当时王爷在全力思索金国的事情,小的担心……”墨七有些语无伦次了。

    “我问你为何没有上报。”赵朔厉声喝问。

    “大理并不是我们的属国,他们南下攻伐,跟我们本来也没多大关系……”墨七绞尽脑汁的在思索着当时自己的想法,但是面对愤怒不已的赵朔,他当初的想的什么,他已经完全想不起来了。

    “大理攻打暹罗你知道吗?”赵朔有问出了一个问题。

    墨七听后,连连摇头。“没有,没有,这个事情,大理那边的确没有派人传来过消息。”

    赵朔指了指墨七,已经愤怒到一定地步了。“我让你管理情报处,是负责收集天下消息的,不是让你汇总那些国家汇报上来的消息。收集消息,收集你不懂吗?”1976

    “王爷,墨七他……”林峰察觉到气氛不对,想开口为墨七说上几句好话。

    “你给我闭嘴。”赵朔拦住了要开口的林峰,然后看向了墨七。“你知不到你耽误了多大的事?”

第451章 大水冲了龙王庙

    “王爷,末将知错了。”墨七叩首在地。

    “王爷,这也不能全怪墨七,他才接受情报处几天啊,金国那边的战事已经够他忙的了,大理跟我们签订了通商条约,中间隔着一个大宋,对我们形不成什么威胁,所以,被暂时忽略也是可以理解的吗?”今天负责赵朔的方云裳走了过来,替墨七解围了起来。

    “云裳,你……”赵朔叹了口气。“大理那边的事可不是小事啊,大理出兵蒲甘,若是蒲甘被大理南下,就打通了进入印度洋的通道,若是大理跟蒙古一样,大理发展港口,以后对于我们,那可是天大的威胁啊。”

    赵朔说完之后,林峰、墨七和方云裳都懵了。赵朔话中的信息量实在太大,蒲甘,印度洋这些名词,是他们从来没听过的。更搞不懂,大理发展港口,怎么会威胁赵朔。

    看了一眼已经蒙圈一言不发的三人,赵朔无奈的摆了摆手。“懒得跟你们解释。”

    随后,赵朔指了指墨七。“你马上让人给段正严写封信,以我的名义写……”

    沉思了一会,赵朔接着道。“明确跟他说,暹罗是我们的地盘,让他别想了,其他地盘,他随意。”

    “是!”墨七说完之后,便欲离开。

    “等一下!”赵朔叫住了墨七。“萧天炎离开长安了吗?在离开之前,他都做了什么?”

    墨七长长的出了口气,这件事,还好他是亲自监督的。“萧天炎已经离开长安北上,只不过在离开之前,他三更半夜去见了一次张上尉。”

    “这个我已经猜到了,你下去之后,让张初九马上过来。”赵朔道。

    “是!”墨七行礼退下,出门之后,汗如雨下。

    “王爷,暹罗啥时候成我们的地盘了?”墨七走后,林峰一脸疑惑的开口了。

    “暹罗是李俊和童威童猛等人建立的国家,他们都是梁山好汉,虽说不是我们的地盘,但保护他们,是我的责任。”赵朔看了看方云裳。“当年他们也是迫不得已……”

    “王爷,我理解。”方云裳看着赵朔,打断了他的话。

    “暹罗也是临近印度洋的,若是李俊能为我所用,在那里建立一个港口,驻扎一只海军,那对于以后的发展,可是……”

    话说到一半,看到林峰和方云裳再次蒙圈的表情,赵朔尴尬的一笑,将后半句话压了下去。

    “海军?”林峰笑了笑。“是什么啊?王爷!”

    “就是水军,只不过汪洋大海更加广阔,所以我给他起了个新名字。”赵朔一边说着,一边不自在的笑着。

    “王爷,这个世界很大吗?”方云裳跟着赵朔久了,产生了这么一个疑问,此时,不经意的问了出来。

    对于方云裳这个问题,赵朔一时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他思虑了一番,才道。“这个,我现在还没法跟你说,不过,以后随着我们不断强大,你对于这个世界,会了解的越来越多,到时候,你自己就可以回答这个问题了。”

    “王爷,你找我。”这个时候,张初九走了进来。

    “初九,官复原职,马上去情报处,重点盯着大理的动向。”见到张初九进来,赵朔直接给他安排了事情,摆手打发了下去。

    “王爷,萧天炎不是见过他吗?你还让他掌管情报处,万一……”林峰说出了心中担忧。

    “放心吧,没事的。”赵朔无比淡定的说道。

    “王爷,现在北部战火不断,南部又起战火,你看我……”一心要上战场立功的林峰,再一次旁敲侧击的提出了这个意愿。

    “北部的战事已经结束了,西辽已经服软了,金国也已经归顺了,跟蒙古的互不侵犯条约也签订了,虽然损失了一些金国的土地,但那也是没有办法的。所以,你想上战场,再等等吧。”赵朔笑看林峰。

    “王爷,北部战事解决了,还有南部呢?”林峰凑到赵朔身旁,贱笑了起来。

    “南部?”赵朔皱起了眉头。“南部的战争跟我们有关系吗?”

    见赵朔如此,林峰急忙道。“王爷,大理啊,大理,他们不是在攻打暹罗吗?暹罗是梁山好汉李俊等人创立的国家,王爷也说了,那是我们的地盘,既然是我们的地盘,他们被攻打了,我们岂能袖手旁观。”

    林峰越说越激动。“我听说暹罗距离李朝并不是太远,中间只隔了一个吴哥王朝,我这次去呢,准备从水路前往,到了李朝之后,王爷你可以让七叔帮我,这样一来,我就有了二十万大军,我打算兵分两路,一路走水路直接到达暹罗,另一路走旱路,穿越吴哥王朝,到达暹罗。我有一个想法,就是顺到灭掉这个吴哥王朝。这样一来,在南部,我们就有了可以跟大理竞争的资本。他们不是在攻打蒲甘吗?我们也可以攻打,压缩大理。”

    林峰脑子很活,将所有以前听说的,还有刚刚听说的,一番汇总,弄出了这么一个战略。

    “林峰,你真战略想的不错啊。”赵朔笑看林峰。“接下来,你是不是想趁机拿下大理,然后南北夹击,攻打大宋。待大一统之后,集结所有大军一路北上,干掉蒙古,而后西进,拿下西辽。”

    听了赵朔的话,林峰挠了挠头。“若是王爷同意,这样也行。”

    “行个屁。”赵朔收起笑脸。“战争不是儿戏,是要死人的。还有别把那些强大的国家当人偶,我们发动战争,他们也是可能采取行动的,一起不会一直按照我们的设想走。”

    “若是如此,我请求,先南下解围暹罗,南下大理。对大宋形成可以之势。”赵朔说了半天,但林峰还是没有放弃他的战略计划。

    “林峰,大理有投奔我们的倾向,是自己人,这一点,你务必要记住。”赵朔一脸严肃,无比正是的说道。

    “这……那……大理攻打暹罗……不是……”林峰凌乱了。

    “这不怪大理,是我想的少了。这一次,他们的战斗,完全是大水冲龙王庙,自家人不识自家人啊。”赵朔微微仰头,祈求双方的战斗,千万不要扩大。

第452章 放不下的铁家船

    “王爷,赵成拜见。”葛山进门,行礼说道。

    赵成在李朝,正帮着李阳焕想办法安置方七佛的二十万大军,赵朔的将令到来之后,立刻收拾人马,然后将李朝多余的红薯装船北上。

    返回登州港之后,将卸载的事情交给了当地官员,赵成马不停蹄的赶往了长安。

    等赵成到达长安之后,北部所有的战争,几乎都结束了。他这一路,躲过了所有战争。

    叫赵成回来,是想跟他商议铁家船的事。此刻听说赵成回来了,赵朔终于露出了一丝笑意。“让他进来吧。”

    林峰知道赵朔招赵成回来,一定是有要事相商,他朝着赵朔行了一礼,道。“王爷,我那还有事要处理,就先回去了。”

    赵朔点头,摆手。“去吧。”

    “嘿嘿,王爷,我说的事,你考虑一下啊,去哪都行,只要有仗打就可以。”林峰在离开之前,朝着赵朔嘟囔了一句,这话声音不大,也不小,正好可以让赵朔听到。

    说完之后,不待赵朔开口,林峰已经一溜小跑的冲了出去。

    “这小子是个人才,王爷为何就不让他带兵打仗呢?”林峰走后,方云裳提出了疑惑。“他不是梁山好汉林冲的儿子吗?王爷这都不重用啊。”

    方云裳有这个疑问很正常,想想,赵朔手下虽然能征善战的兵将不少,但现在是战争期间,这样的将令,自然是越多越好。

    林峰,对赵朔那是死心塌地,并且,一身武功实力不俗,他一心想要征战沙场,杀敌建功,按理说,赵朔对于林峰这样的人,应该破格提拔,培养属于自己的军队才是。

    但赵朔完全走的另一个极端,林峰一直被他留在身边,几乎没有参战的机会。就算侥幸参与了一些战役,但都是小打小闹。

    想想跟赵朔一起从临安出来的,还有半路收服的将令,除了林峰和凌云之外,别的将令,都成了一方大员,包括已经老掉牙的祝枫。凌云留在长安,一来是因为他对于火药研究,的确有一套自己的办法。赵朔的很多构想,离开他其余人制作起来,实在太难。二来,凌云的父亲凌振在大宋火药局官居要职,把凌云留在身边,也算是留了一手。

    但林峰就完全不一样了,他留在长安,只是负责教练新兵。教练新兵这种事,随便找个老兵就可以了,根本没必要留下林峰这么有本事的人。

    这种种疑惑,不仅方云裳有,很多赵朔手下的官员也有。但那些官员是没有机会询问赵朔的,而方云裳有机会询问。

    “云裳,你怎么突然关注其林峰了?”赵朔没有回答,而是来了个反问。

    “王爷,我就是随便问问,什么叫关注林峰啊,我关注的一直是您。”方云裳娇羞一笑,轻锤了一下赵朔。

    “好了,好了,这是大厅,一会被赵成看到,成何体统。”赵朔朝门外看了两眼,开口说道。

    方云裳脸色更红了,又锤了一下赵朔,不在言语。

    这个时候,赵成正好进来。

    “臣赵成拜见王爷。”赵成行礼跪倒在地。

    “赵成啊,起来,起来。”赵朔很是友善的扶起赵成。“这几次你都辛苦了。”

    “王爷说的哪里话,臣当年被大宋所败,无路可逃,要不是王爷收留,臣都不知道死在哪了。”赵成无比感激的说道。“臣这条命都是王爷救的,为王爷做事,不是应该的嘛。”

    赵朔转头看向方云裳。“云裳,看茶。”

    在方云裳去泡茶的时候,赵朔看向赵成。“赵成,你觉得铁甲船这样的构想可以实现吗?”

    赵成一愣,轻声问道。“王爷要造铁家船?”

    “先说说有没有可行性吧。”赵朔道。

    赵成沉思了一会,才开口道。“王爷,要说可能性,那是有的,毕竟,船在水上航行,烤的是浮力,传是木质的还是铁质的,这些都没啥区别,只要浮力够大,是都可以浮着的。”

    所谓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赵成这话可比张初九那个铁肯定要沉到水底的思维强多了。

    “既然如此,那赵成,你能不能造出铁家船呢?”赵朔有些迫不及待的问道。

    “王爷,理论是可行的,按照木质的样子,做成铁质的,或许也可以,但铁的重量比木头重得多,也就是说,同样的一艘船,用铁比用木头重得多,这样一来,需要的人力也就更多了,同样的空间,但需要的人力却更多,这样一来,用铁质的船,对于我们来说,亏啊。”赵成说出了一个赵朔没想到的问题。

    “哈哈……”赵朔挠了挠头。当初与巫雅士一谈之后,他已经想到了发动机的事情,但看到赵成,他竟然控制不住,又在没有发动机的时候,问出了铁家船的事。

    “赵成,如果我能弄出一个机器来代替人力,你说,铁家船造出来,还亏吗?”虽然有些无奈,但赵朔心中还是有些不甘,于是就问出了这么个心知肚明的问题。

    赵成沉思了一会,深思熟虑了一番之后,赵成才道。“王爷,若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